「傷口結痂就是要癒合了?」小心!這八個謠言會加重你的傷情

2021-01-08 騰訊網

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小傷口。

關於傷口的處理方法,我聽過上百種,其中不乏稀奇古怪、甚至令人震驚的「土方法」。

今天我總結8個流傳很廣,但其實不正確的說法。不知道您聽過幾個?

1、「蓋傷口最好的東西是老鼠油」

一直以來,總有人很神秘地訴說著老鼠油的故事。老鼠油指的是把剛出生的小老鼠像泡酒的人參一樣泡在油裡,然後用這種油塗抹傷口。

我一直很驚訝於這種令人髮指的民間土方在新中國成立以後竟然還能流傳得這麼廣。即使沒有多少人真正見過「老鼠油」,這個傳說依然有著頑強的生命力,我甚至一度懷疑這個謠言是上世紀80年代為了消滅「四害」而使用的宣傳武器。

人總是喜歡使用類比來理解這個世界,比如:吃了牛肉就會力氣很大;吃了豬蹄皮膚會好;吃了魚頭會聰明等等。以此類推,老鼠因為頑強的生命力,終於找到了藥用的歸宿——促進傷口癒合。但其實這些都是人們美好的願望,並不是事實。

理論上講,剛出生的小動物體內確實有比較高的生長因子含量,不過這種粗糙的製備方法,很容易會讓傷口感染,對傷口的癒合是弊大於利的,甚至還不如使用麻油來的安全。

還有一個相似的真實故事:記得幾年前,一位老者為了挽救病危的老伴,執意要給她吃犀牛的角,而且必須是角的最尖端。理由是這個部位的陽氣最足,有回天之力,希望能憑藉這至剛之物,與死神殊死一搏。因為犀牛是保護動物,中國沒有犀牛,走私犀牛角是違法的,所以最後換成了印尼羚羊角。老者對愛妻的情誼讓我動容,不過這種氣衝雲霄的藥材依舊沒有能夠挽回老太太的生命。

2、「傷口碰水容易感染」

自來水裡面雖然有細菌,但含量不至於引起傷口的感染。之所以我們會覺得傷口一碰水,就出現了感染的症狀,這是因為傷口感染一般出現在受傷以後的3-4天。而一個人不洗澡,可能能忍個2天,第三天就憋不住要洗了,就正好趕上這個點了。

其實洗澡和感染之間沒有很強的聯繫。只要注意洗完以後,及時把傷口或者痂皮弄乾,就不會有什麼問題。在我們病房裡的大面積燒傷病人,哪怕全身都是創面,也要求最好天天洗個澡。

這是給大面積燒傷病人洗澡的沐浴設備

3、「晾著透氣對傷口有好處」 「傷口結痂就意味著快好了」

這是人類惰性的一種表現形式。不需要花太大力氣就能解決問題的方式,會讓人們相信它是對的;而複雜繁瑣的方法,很容易會激怒一個人。所以有些宗教只要求信徒們心中默念願望,就可以實現,如果要求很高,比如翻山越嶺,那個叫苦行僧,就沒人願意幹了。

晾著透氣在醫學上稱為「暴露療法」,僅僅適用於比較淺的擦傷傷口或者是難以包紮的部位。然而,對於開水燙傷、玻璃劃傷、中度擦傷(如摔跤導致的膝蓋擦傷)而言,暴露療法會增加感染的風險。

簡單的說一下原理:結痂以後,我們總以為,痂皮一脫落,傷口就癒合了。但這僅僅適用於淺度傷口,稍重一點的傷口,很有可能痂下是一包膿液。越是嚴重的傷口感染概率越大。我們之所以覺得所有的傷口都是結痂以後,馬上就能好,是因為生活中大部分情況下遇到的都是比較淺的傷口。所以專業的治療手段是——不結痂、直接癒合。

深度傷口都是通過這種不結痂的方式逐漸癒合的

4、「不能吃醬油,不能吃海鮮」

這又是一個使用類比來理解這個世界的例子:因為醬油是黑的,所以覺得吃了以後,新長出來的皮膚就會變黑。這是沒有科學根據的,就像多吃白米飯皮膚不會變白一樣。

海鮮容易過敏,確實不建議海鮮過敏的人多吃,但是沒有絕對的禁忌,不意味著吃了以後傷口就會感染。

要注意的是:抽菸和酗酒是絕對不允許的。

5、「小的燙傷不用處理,很快就能癒合」

決定嚴重程度的,不僅僅是傷口的面積,深度也至關重要。比如熱水袋、艾灸、暖寶寶燙傷,屬於低溫燙傷。看著就是一個小水皰,其實很難癒合,反覆感染不可避免。這時候就要使用正確的藥物進行正規治療,一定不要自己憑感覺處理。

每一個冬天都有數以千計的熱水袋燙傷病人來門診就診,一般都會有這樣的疑惑:「我本來覺得這個小水皰沒什麼問題的,沒想到那麼久了還沒有好。」

還有一些小傷口,後果比低溫燙傷更嚴重,比如:氫氟酸燒傷能溶解骨頭、電擊傷會引起心臟停搏、糖尿病足會引起整個肢體的壞死。

別看一個小傷口,截肢了一條腿

6、「水皰皮撕了以後會留疤」

雖然肌膚毛髮都是受之父母,但是水皰皮真的不必太留戀。只有比小指甲蓋小的水皰才應該保留水皰皮,稍大一點的就要開洞引流,再大一點的最好全部去除。因為水皰液積在水皰裡很容易引起創面感染。

一個人的固有思維很難改變,我沒有辦法像《盜夢空間》裡那樣把「去掉水皰皮」這個概念植入您的夢境裡,那麼容我最後再努力一下:如果您真的不願意撕掉水皰皮,請務必包紮一下,確保水皰裡的水可以及時地被紗布吸收。

7、「使用了燙傷藥膏反而感覺傷口更嚴重了」

很多門診病人來我這裡看病,都抱怨說:「藥店買了燙傷藥膏,塗了一點用都沒有,反而加重了。」

有時確實存在藥物不對症的因素——比如有些比較嚴重的燙傷,不適合使用非處方油性藥膏。

還有一個因素也很重要:傷口本身癒合的過程並不是每天持續好轉的,癒合不是線性的過程。在傷後3-5天內會有症狀逐漸加重的階段,叫做炎症反應期,表現為傷口逐漸紅腫,疼痛。

下圖這個經過正規治療後,5天就基本癒合的淺度燙傷,在第3和第4天創面周圍有明顯的紅暈、腫脹。所以即使是用了正確的藥膏,炎症反應階段依然不可避免,這是一個傷口的自然過程,卻很容易被誤解為塗了藥膏以後反而加重了。

8、「發燒就是傷口感染了」

嚴重的傷口感染會引起發燒;但是發燒不一定意味著感染。正如前面所說的,傷口在傷後3-5天會有炎症反應期。面積較大、深度較深的傷口,這段時期就容易發燒,這是正常的現象,並不是創面感染造成的,原因是創面毒素的吸收。

特別是嬰幼兒,由於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全,很容易發高燒。這時候只要做好防止脫水和抽搐等高燒的併發症就可以了,在接受正規治療的前提下,並不需要太擔心感染的問題。

民間的治療方法並不一定都是錯的,比如「紫草油」就是一種來自民間的藥物,它對於後期創面的癒合有著很好的功效。

上海長海醫院 陳鄭禮 醫生

燒傷外科 副主任醫師 副教授

上海交通大學碩士;第二軍醫大學博士

擅長:感染傷口;疤痕防治;低溫燙傷

專注於臨床工作,年均接診病人約1.8萬人次

2016年因成功救治10例面積超過50%的危重燒傷病人,立「個人三等功」一次

兼任上海市衛健委燒傷科質量管理中心秘書,參與上海市燒傷外科學規範的制定與落實

本文首發:「燒傷科醫生陳鄭禮」微信公眾號

本文作者:陳鄭禮

責任編輯:李興鵬

版權聲明

相關焦點

  • 狗狗傷口流水不結痂怎麼辦
    狗狗的傷口較小的情況下,一般一個星期左右就會開始結痂,但如果發現狗狗的傷口流水還不結痂,就要及時幫狗狗處理,不然會傷口加重就麻煩了,那如何幫助狗狗處理傷口,可以參考下以下的一些措施。一、清理傷口寵物主人先用剃剪剃掉狗狗傷口周圍的毛髮,這樣處理起來會方便些,然後用生理水清洗傷口,注意有異物就及時挑出來,等晾乾些,再用棉籤沾上雙氧水塗抹傷口,有消毒的作用,可能狗狗會因為疼痛而咬人,寵物主人要注意些,可以給狗狗戴上伊莉莎白圈再進行這項工作。
  • 小傷口結痂就好了?為啥有人進了醫院……
    啊喲,你怎麼這麼不當心的啦!血還在滲出來,趕緊用藥粉止止血呀!你還別說,這止血粉效果還挺好,一撒上血就止住了!老伴還貼心地給老胡包上了紗布。不出幾天,傷口就結痂了!對於一些不嚴重的擦傷、碰傷很多人會憑老經驗自行上藥看到傷口結痂,就以為好了卻並不知道這可能只是假性癒合
  • 讓傷口快速癒合不留疤的小知識,進來看看吧
    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些日常傷口處理的小知識,同時避開一些處理傷口的常見誤區。一、不要刺破水泡。刺破水泡會導致表皮破損,可能留疤,所以遇到水泡時,儘量不刺破,避免留下疤痕。二、不要亂塗牙膏和醬油。老一輩經常用這種方法處理燙傷,但這並不正確,因為造成疤痕的一大原因就是感染髮炎。
  • 手術後吃什麼傷口癒合快 傷口癒合禁忌食物
    鋅可與維生素C結合,參與體內膠原蛋白的合成,增加抵抗力,促進傷口癒合。最好的辦法就是多吃含鋅的食物(男性每天11毫克,女性每天8毫克)。富含鋅的食物包括瘦肉、海鮮(尤其是牡蠣,它是鋅含量最高的食物)、穀物和其他富含蛋白質的植物,如豆類等。6、含脂肪的食物多吃一些肉類,但獐肉除外,因為肉類含有脂肪。因為脂類的缺乏會導致傷口癒合缺損。
  • 傷口快速結痂的小竅門
    傷口癒合大多需要經歷結痂過程,特別是淺表傷口暴露在空氣中會凝血結痂,新生皮膚成熟後幹痂會自然脫落,但一些創面比較大或者深度傷口,不經過結痂也可以癒合
  • 結痂≠癒合 什麼樣的傷口可以使外用止血藥?
    原來患者兩天前在家幹活,一不小心刀落皮掉,左手中指指尖一股暖流奔湧出來,他趕緊用衣服壓住傷口(注意:他這樣的處理很正確,當我們遇到急性出血時,情急之下首選壓迫止血,即哪裡出血壓哪裡),隨後找來家裡備用的外用止血藥散在傷口處繼續壓迫(這樣處理也沒有問題),壓迫一段時間後發現傷口不再流血,隨之找來創可貼貼在傷口處。次日晚上傷口疼得厲害,第三天早上就趕緊來到醫院。
  • 【謠言】受傷之後,不要吃海鮮,海鮮是發物,不利於傷口癒合
    受傷之後,不要吃海鮮 流言:受傷之後,不要吃海鮮,海鮮是發物,不利於傷口癒合。 真相解讀: 經常會聽到老人說,受了外傷之後,一定要懂得忌口。有些食物吃了之後,會讓傷口不癒合,甚至還可能會化膿,而海鮮就是忌口之一。
  • 選用治療糖尿病足的中醫中藥膏,要考慮溼性傷口癒合理論!
    目前市面上治療傷口的中藥膏特別多,拋卻有沒有真實的效果,其中一個評判標準就是持續為傷口創造一個溼性環境,有的藥膏外敷傷口表面之後,沒多久之後就幹了,這不利於傷口的恢復。其中,涉及到的理論就是溼性傷口癒合理論。簡單講,溼性傷口癒合就是說保持傷口一定的溼度時,傷口的癒合速度相對來說會比較快。
  • 卡破皮傷口難癒合怎麼辦?傷口造口門診幫您解憂愁!
    夏季來臨,人們外出穿著單薄一不小心很容易擦破肘關節、膝蓋等暴露部位,尤其是兒童。 首先,不慎卡破皮,表皮經外傷後脫落、壞死,我們會評估傷口的情況,依據受傷的嚴重程度不同來選擇處理方法。
  • 傷口包紮好還是不包紮好?一文搞懂乾濕性癒合區別
    日常生活中跌打損傷在所難免,很多人在處理傷口時,對於傷口應該「包紮」還是「敞著」很糾結,那麼到底該採用何種方式呢?下面由傷迪來進行解析。所謂「敞著」,其實是「暴露療法」。由於傷口也需要透氣,敞開利於空氣帶走傷口處滲出的液體,促進創口快速風乾結痂,等到痂皮自然脫落時,傷口也就癒合了。
  • 貓的傷口怎麼不癒合
    如果貓的傷口沒有癒合,可能是因為寵物主人沒有妥善照顧貓的傷口,寵物主人應該重新檢查貓的傷口,然後加強貓的營養供給,以便幫助貓更好地癒合傷口。以下是貓受傷後需要採取的一些措施,如果你想知道更多,你可以繼續讀下去。
  • 狗狗的傷口好不容易開始癒合了,為啥又被這位寵物醫生給揭開了?
    1、一期癒合。大多數清潔傷口最終都是一期癒合,這種癒合時間較短,形成瘢痕組織較少顏色也較淺,最典型的就是手術縫合傷口,最終會留下一條線形瘢痕組織。2、二期癒合。這是大多數汙染傷口的癒合方式,由於壞死組織多、感染嚴重,會引起局部組織壞死,炎症反應明顯,必須先控制感染,才能開始癒合,所以傷口大,癒合需要的時間長,瘢痕組織顏色較深。3、痂下癒合。
  • 海鮮會影響傷口癒合?有砂的會讓人得腎結石?盤點吃海鮮的誤區
    原文標題:海鮮是發物,會影響傷口癒合?有砂的海鮮會讓人得腎結石?盤點11個吃海鮮的誤區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阮光鋒營養師,ID:ruangf_nutritio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因為味道鮮美,海鮮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
  • 促進傷口癒合的八種食物
    現代營養學研究表明,豬蹄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並含有鈣、磷、鎂、鐵以及維生素A、D、E、K等有益成分。它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質,對老年人神經衰弱(失眠)等有良好的治療作用。而且非常適合做完手術的人吃,有利於傷口的癒合。4、黑魚  烏魚(即黑魚,烏鯉)俗稱才魚,是一種經濟價值較高的談水魚。
  • 小傷口的護理訣竅你必須會
    錯誤一:什麼都不做讓傷口風乾。讓傷口保持乾燥是不對的,當皮膚表層細胞遊移增生時,若遇到結痂,則皮層細胞難以移動,傷口癒合時間變長。實驗證明,小傷口在溼度溼潤的環境下,它的細胞再生能力與遊移速度更快,復原能力也比在完全乾燥的環境下快一倍之多。錯誤二:用自來水衝洗傷口。很多人劃傷後,首先想到的是用自來水衝洗,擠出髒血。
  • 一個小傷口,為何要人命?這種處理的誤區,可別再害人
    很多患者在包紮好傷口,都會問一個問題:多久換一次藥?而醫生則會告知患者,要視傷情而定。事實上,每一個傷口都有自己癒合的規則,是否需要換藥,如何換藥,何時換藥都各有乾坤。簡單來說,敷料是用來覆蓋在傷口處的,能起到全面保護傷口醫用品,清創並促進傷口癒合作用。最常見的敷料就是醫用紗布。早在18世紀,著名微生物學家巴斯德就有研發現傷口的腐爛是細菌在作怪,紗布敷蓋能夠阻止細菌進入人體,有助於傷口癒合。
  • 剖腹產傷口多久癒合 拆線很快但痊癒很慢
    現在進行剖腹產的媽媽越來越多,所以剖腹產傷口的問題也變成了一個熱門問題,到底剖腹產傷口多久癒合呢,剖腹產傷口恢復期間要注意什麼呢,
  • 時間可以癒合傷口,那疤痕呢?
    這是最常見的一種疤痕,通常由淺層、範圍較小的劃傷、擦傷引起。在傷口剛剛癒合後,疤痕的顏色可能是紅色、深紅色,有一些突起。隨著恢復時間的增長,會逐漸變平,顏色變淡。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並且仍然可能留下痕跡。
  • 為什麼別人的傷口癒合後不留疤,而你的卻留疤了?
    傷口癒合就是皮膚的自我修護,比如會凝血,或者傷口中滲出的血液和滲出液中的纖維蛋白質凝結,形成了結痂,就是皮膚的自我修護措施。 ①出血期:傷口出血並滲液,血液中的膠原蛋白促進凝血,傷口開始出現凝塊。 如果不是受傷程度太深,皮膚組織缺損了,一般情況下,傷口剛剛癒合時,基本都是平的,也就是很多人認為的傷口癒合比較好。但其實,這並沒有結束。
  • 傷口結痂後,癢到懷疑人生卻不敢撓!原來除了撓還有好多學問
    生活中,我們難免會發生一點磕磕碰碰,有時候會掛點小彩,遇上點小傷。比如被小刀割破手指,摔倒蹭破皮,被開水燙傷,被寵物抓傷,或者是做手術留下傷口。當在傷口癒合時,大多數人會經歷一種「先疼後癢」的感受。尤其是傷口結痂,癢到不行,想抓又不敢抓,想撓又怕撓破,忍得好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