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 Unsplash
生鮮農產品供應有明顯的區域性,影響了農業尤其是經濟類蔬菜、水果的周年供應和規模化、工業化生產,生鮮農產品的流通對於過程中的儲運環境、管理流程有很高的要求。
近期36氪了解到一家集種植諮詢、採後保鮮技術支持及農副產品銷售於一體的農業科技公司——湖南固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固鮮科技」)。公司成立於2018年1月,以超級膜和緩釋殺菌技術為核心,通過氣調儲運保鮮箱、數位化封裝機等物聯網設備,規範及監督採收、生產、運輸等各操作環節,使初級農產品標準化、商品化、品牌化,從而為種植商、經濟人等賦能。
核心產品方面,公開資料顯示,「固鮮科技」內部實驗室自主研發並擁有核心技術的「超級膜」,採用了特殊的熱處理技術,將傳統保鮮包裝膜的透氣率提高了2-5倍,透氣率可達5000—20000 cm³/㎡·24h·0.1MPa,打破了世界上10000 cm³/㎡·24h·0.1MPa的最高水平,將該材料與緩釋殺菌技術相結合,能極大程度上減少營養物質損耗,保證生鮮果蔬的風味和口感。
除保鮮期延長外,產品在成本上較傳統技術也更有優勢,無需笨重的氣調設備,一卷「超級膜」、一個塑封機即可實現。「固鮮科技」針對農副產品呼吸速率、運輸、儲藏條件不同的特點,還可提供專業定製服務。
業務除了產品的研發銷售,「固鮮科技」以銷促產。前期採用F2B(Factory To Business)模式,後逐漸過渡到B2F(Business To Factory) 模式,已完成「賦能利他平臺」的建設,該平臺在基地端與消費端之間架起橋梁,從種植、生產、檢驗、包裝儲運和消費各個環節把關,追根溯源。2018年對外披露信息顯示,公司已與敦煌種業、河北阜城產業化聯合體達成了關於基地建設、產品銷售的初步戰略合作意向,使基地更了解市場,讓市場反哺基地。
團隊成員方面,公司創始人木志傑是塑模機械專家,自主研發熱膜處理機械,後者有17年農業全產業鏈運營管理經驗,曾在麥當勞系統、宋小菜任高管。核心團隊其他成員大多有農業或食品工程領域從業經驗,有廣闊的資源和豐富的開發經驗。
三家集團成員共計申請3項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最近兩項專利申請均屬湖南固鮮科技。根據專利申請日期以及公開新聞發布時間,推測湖南固鮮科技為集團近兩年主要業務運營者。
股權透析圖 by企查查
根據公開數據,湖南固鮮科技有限公司隸屬於固鮮科技集團,集團內部有三家公司,以廣州固鮮科技有限公司為主體,另有固鮮(東莞)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固鮮科技屬於後者全資子公司,比對專利信息以及新聞報導可推測自湖南固鮮成立後,集團主要業務轉移了過來。
「固鮮科技」於2018年4月獲得900萬元天使輪融資。
從美日現代農業發展進程,看網際網路將如何改造中國的農業技術服務?
以保鮮「黑科技」、冷鏈物流應對食物損耗,這些企業正在搶佔千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