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H催化醇的廣譜動力學拆分

2021-02-16 X-MOL資訊

‍‍‍‍

醇的動力學拆分一般是通過酶或非酶催化的酯化反應來實現的,而通過非酶催化醇的矽烷化反應來進行拆分直到近十年前才出現,該反應實現醇的對映選擇性修飾引起了廣泛的關注。Corey及Venkateswarlu等人報導的基於手性咪唑催化劑催化的氯矽烷活化是實現這一轉換的一類方法,隨後Hoveyda等人將其引入到1,2-二醇的去對稱化等反應中。Wiskur等人使用異硫脲進行環狀單醇的動力學拆分,效果不是很理想。List和Song等人也報導了Brønsted酸催化的一元醇的高效動力學拆分,在該催化體系中,二醇的去對稱化反應具有良好的效果(圖1)。

圖1. 醇的動力學拆分。圖片來源:Nat. Commun.

來自德國柏林工業大學Martin Oestreich等人長期以來致力於CuH催化的醇和氫矽烷的脫氫Si–O鍵偶聯反應研究,他們曾報導使用手性氫矽烷試劑控制,開展了Cu/非手性膦配體催化的醇的動力學拆分。Oestreich等人隨後實現了Cu/單齒手性膦配體催化下使用非手性氫矽烷試劑的醇的動力學拆分,但是需要醇類底物中有能與銅原子結合的配位點。最近,Oestreich等人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報導了成功使用Cu/雙齒手性膦配體作為催化體系實現普通手性醇的動力學拆分(圖2)。

圖2. 醇的催化動力學拆分。圖片來源:Nat. Commun.

作者首先選擇消旋的醇1a作為模板底物對反應條件進行一系列篩選。首先固定雙齒手性膦配體L1考察氫矽烷對反應結果的影響,權衡矽醚和醇的對映選擇性,最終氫矽烷2h脫穎而出。作者接著考察了L2L3配體,它們的表現都明顯差於配體L1(圖3)。

圖3. 條件篩選。圖片來源:Nat. Commun.

在最佳條件下作者對底物的普適性進行了研究。首先考察1-苯基-1-乙醇類底物,從結果可以看出苯環上取代基的位置和電性對反應結果影響很小,以良好的產率和中等的對映選擇性得到手性矽醚產物,以中等的產率和優秀的對映選擇性得到手性醇類產物。對於2,6-二取代的苯基乙醇類底物來說,如1j1k1o,不管是矽醚的選擇性還是醇的選擇性都很好,對映選擇性最高可達97.4%,s最高可達170(圖4b)。作者隨後考察了苯並環狀醇的動力學拆分,同樣可以取得不錯的結果(圖4c)。作者還考察了具有兩個手性中心的環狀醇,從結果來看反式醇的拆分結果要明顯好於順式醇(圖4d)。

圖4. 底物拓展。圖片來源:Nat. Commun.

作者還對烯丙醇和脂肪醇進行了考察,不管是鏈狀還是環狀的烯丙醇都能取得不錯的催化結果。脂肪醇10的動力學拆分結果較差,s只有9.62(圖5)。

圖5. 底物拓展。圖片來源:Nat. Commun.

——總結——

Martin Oestreich等人報導了商品化的CuCl/(R,R)-Ph-BPE–NaOtBu催化體系實現通過醇與氫矽烷的Si-O鍵偶聯反應的動力學拆分,氫矽烷的結構對反應結果的影響非常大,使用nBu3SiH可以得到最好的動力學拆分結果。該催化體系底物普適性好,從簡單的1-苯基-1-乙醇到烯丙醇都能具有很好的催化結果。

原文(掃描或長按二維碼,識別後直達原文頁面):

Broad-spectrum kinetic resolution of alcohols enabled by Cu–H-catalysed dehydrogenative coupling with hydrosilanes

Nat. Commun., 2017, 8, 15547, DOI: 10.1038/ncomms15547

本文版權屬於X-MOL(x-mol.com),未經許可謝絕轉載!歡迎讀者朋友們分享到朋友圈or微博!

長按下圖識別圖中二維碼,輕鬆關注我們!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所有收錄期刊

相關焦點

  • CCS Chemistry | 環糊精修飾CdS量子點實現光催化醇的100%原子經濟...
    而通過光催化方式將醇分子選擇性氧化脫氫是一種理想的綠色經濟反應途徑。可見光碟機動的醇脫氫可同時產生有價值的氧化產物和清潔的氫氣,其綠色特徵和100%的原子利用率,被認為是氧化脫氫的理想策略。近年來,半導體量子點因顯著的摩爾吸光係數、可調帶隙、較大比表面積等特性成為一種優良的光催化劑,在人工光合反應中表現突出。
  • 人工異質界面實現了對析氫和肼氧化催化的微妙反應動力學
    人工異質界面實現了對析氫和肼氧化催化的微妙反應動力學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5 16:42:30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謝毅團隊揭示了人工異質界面實現了對析氫和肼氧化催化的微妙反應動力學。
  • 化學、電化學催化、溼式、超臨界水、光催化、超聲波氧化技術
    在廢水處理中,臭氧氧化通常不作為一個單獨的處理單元,通常會加入一些強化手段,如光催化臭氧化、鹼催化臭氧化和多相催化臭氧化等。此外,臭氧氧化與其他技術聯用也是研究的重點,如臭氧/超聲波法、臭氧/生物活性炭吸附法等。
  • 上海有機所在催化不對稱共軛膦氫化研究中取得進展
    催化不對稱共軛加成反應是構建碳-碳鍵和碳-雜鍵的高效方法之一。在催化不對稱共軛加成中,常見的缺電子烯烴底物包括α,β-不飽和醛、α,β-不飽和酮、α,β-不飽和酯、α,β-不飽和醯胺、α,β-不飽和硝基化合物及α,β-不飽和碸等。
  • 黑龍江大學《Angew》:太陽能光催化水分解領域獲重要進展
    通過選擇性光催化有機氧化合成高附加值產品,特別是通過醇的選擇性氧化合成醛,也是一個有趣的研究方向。高效的太陽能光催化劑需要具有適當的帶隙,穩定的分子結構和快速的充電動力學。石墨質氮化碳(CN)作為有機半導體光催化劑,由於其吸引人的熱和化學穩定性、對環境無毒、易於合成以及合適的能帶結構,在光催化制氫和選擇性氧化方面顯示出巨大潛力。
  • 開啟高碳醇-異構醇國產化迎來路徑選擇
    催化劑主要為兩種:鈷基和銠基烯烴氫甲醯化反應的催化劑主要為鈷和銠催化劑,鈷催化劑價格比銠低得多,鈷催化劑在氫甲醯化反應條件下可進一步催化醛加氫生成醇,可在同一個反應器中直接將烯烴轉化為碳數加一的醇;鈷催化劑對原料中的毒物不敏感; 鈷催化劑具有異構化活性,因此以內烯烴為原料可得到正構醛、醇。
  • Nat.Chem.Biol|棉酚生物合成途徑中的關鍵酶--特化的解毒酶催化棉酚中芳環的形成
    陳曉亞研究組致力於棉酚的生物合成途徑研究,曾先後鑑定了多個細胞色素P450單加氧酶,以及雙加氧酶2-ODD1和醇脫氫酶DH1(圖1),為全面解析棉酚生物合成途徑奠定了基礎,但棉酚骨架中芳環的形成機制一直沒有闡明。近期,該研究組發現糖代謝解毒酶特化的乙二醛酶I(SPG)能夠催化棉酚中芳環的形成。圖1. 棉酚的生物合成途徑。
  • NC:細菌P450催化吡咯並吲哚骨架的立體和區域選擇性機制
    在NascB這一關鍵P450被發現後,國外一些研究團隊進行了多項基因組挖掘研究,相繼又發現了多個不同P450酶,其可分別催化環二肽底物產生五種具有不同區域/立體選擇性的異源二聚化產物;而解決這些發現背後的更深層次的科學問題,即P450酶如何調控反應過程中的區域/立體選擇性,則是本項目的研究目標。
  • 上海交大研究團隊與合作者揭示細菌P450催化吡咯並吲哚骨架的立體...
    CMB-MQ030來源的異源二聚化產物NAS-C的生物合成過程中,瞿旭東教授團隊發現了關鍵P450酶NascB,通過自由基介導的串聯反應,NascB可催化兩分子的含色氨酸的環二肽(cW-X)以不同方式進行異源二聚,同時該酶具有非常廣泛的底物譜,通過餵養化學合成的20種cW-Xs,成功創造出了30種具有不同區域/立體選擇性的異源二聚化產物。
  • J:雙相體系中硫酸選擇性催化果糖-葡萄糖混合物中果糖轉化製備5-羥甲基糠醛
    ,微反應器本工作對雙相體系中硫酸選擇性催化果糖-葡萄糖混合物中果糖轉化製備5-羥甲基糠醛(HMF)進行了系統的實驗與動力學建模研究。實驗考察了間歇反應器中的單水相和水-甲基異丁基酮(MIBK)雙相溶劑體系中硫酸催化果糖、葡萄糖和HMF轉化的反應性能和動力學行為。通過產物分析和ESI-MS質譜解釋並證實了果糖、葡萄糖和HMF在水中直接分解生成過量的甲酸和humins,據此提出了比現有文獻更加完善的水相中糖轉化的反應網絡。
  • 電催化二氧化碳還原合成二碳產物
    在諸多相關技術中,電催化二氧化碳還原可以在相對溫和的條件下進行,其裝置架構也相對簡單;此外,這項技術與新型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水能等)有著良好的兼容性和互補性,可對特定時段過剩的電能加以轉化並存儲在化學鍵中,同時得到一系列有經濟價值的還原產物。因此,電催化二氧化碳還原技術近年來受到了科研界和工業界的廣泛關注。
  • JACS|量子化學計算揭示D-A環加成酶PyrI4的催化機制
    Houk教授研究對象D-A環加成酶:PyrI4計算方法量子力學計算(Quantum Mechanical Calculations)分子對接(Docking Calculations)分子動力學模擬(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結合能計算(MM/GBSA Calculations
  • CO2催化轉化合成研究進展--中國數字科技館
    然而,由於CO2自身具有熱力學穩定性和動力學惰性,實現對CO2的高選擇性、高效率轉化是面臨的重大難題。其中,CO2與鄰氨基苯腈經羧環化反應合成喹唑啉-2,4(1H,3H)-二酮及其衍生物是有效資源化利用CO2具有工業化前景的途徑之一(圖1)。
  • 有機化學大講堂——醇
    嚬吶醇重排和鄰二醇的氧化;          醇的製備。醇的酸性強弱分析① 反應機理在酸催化下醇分子的脫水是按E1歷程進行。②反應活性:烯丙型醇、苄基型醇、3o醇 > 2o醇> 1o醇          E1歷程,H2O+離去生成的碳正離子穩定性決定反應速率。
  • 湖南大學張世國教授團隊在碳基電催化材料領域取得系列進展
    碳基單原子催化材料具有高的導電性和結構明確且高效的活性中心,在諸多電化學反應體系中表現出良好的催化活性。然而,一般傳統碳基單原子材料中同時存在雜原子摻雜缺陷、本徵缺陷等多種功能化物種和潛在活性位點,如何精確調控非金屬中心功能化物種並深入理解其催化作用機理仍然比較複雜。
  • 大連化物所:通過納米反應器的電催化效應構建高性能的鋰硫電池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微納米反應器與反應工程學研究組(05T7組)劉健研究員團隊與二維材料與能源器件研究組(DNL21T3)吳忠帥研究員團隊通過分子水平的設計,開發了一種Fe1-xS修飾的納米反應器,並將其應用於鋰硫電池正極,獲得了優異的多硫化物催化活性和循環穩定性
  • ...工作室發展基於動力學補償效應的生物質烘焙動力學及熱力學分析...
    生物質烘培動力學及熱力學分析是生物質烘焙機理探究、系統設計、工藝優化及工業化應用的基礎。生物質烘焙動力學參數(尤其活化能和指前因子)是解析生物質烘焙動力學機理的關鍵。研究小組採用經典反應級數動力學模型描述單個溫度下生物質烘焙實驗數據時發現,存在多組參數集均能很好描述實驗數據,且它們的指前因子和活化能之間存在動力學補償效應,即指前因子的對數是活化能的線性函數。
  • 江蘇印刷廠1萬風量VOCS催化燃燒廢氣處理設備
    印刷廠1萬風量vocs廢氣催化燃燒設備,催化燃燒設備,簡稱RCO;直接應用於高濃度的有機廢氣淨化;催化燃燒治理技術是典型的氣--固相反應,其實質是活性氧參與的深濃度氧化作用。在催化氧化過程中,催化劑表面的吸附作用使反應物分子富集於催化劑表面,催化劑降低活化能的作用加快了氧化反應的進行,提高了氧化反應的速率。在特定催化劑的作用下,有機物在較低的起燃溫度下(250-300)發生無焰氧化燃燒,氧化分解為CO2和水。並放出大量熱量。
  • 臭氧催化氧化塔深度處理工藝及設備
    1、高級氧化工藝的比選去除水中 CODcr 的氧化工藝主要有三種,即Fenton 氧化工藝、ClO2催化氧化工藝和 O3 催化氧化工藝,現針對以上三種催化氧化工藝進行經濟技術比選。b)ClO2 催化氧化工藝二氧化氯催化氧化法是水處理高級氧化技術之一,它是在化學氧化法的基礎上改進、發展起來的。二氧化氯催化氧化的原理就是在表面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利用強氧化劑—二氧化氯在常溫常壓下催化氧化廢水中的有機汙染物,直接將有機汙染物氧化成為二氧化碳和水,或將大分子有機汙染物氧化成小分子有機汙染物,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能較好地去除有機汙染物。
  • 100%臨床有效 廣譜抗生素新藥2期臨床
    Entasis的藥物發現平臺綜合應用了遺傳學工具、分子動力學模擬和建模。該平臺可分析、探索、篩選出新型抗感染候選化合物,設計成高度特異性的抗感染新藥,專門治療難治耐藥性感染病原體。ETX2514和舒巴坦的分子結構式(圖片來源:Entasis官網)ETX2514是β-內醯胺酶A,C和D類的強效和廣譜抑制劑。ETX2514能恢復多種β-內醯胺類抗生素對革蘭氏陰性菌,MDR病原體的體外活性。在臨床前研究中,ETX2514恢復了舒巴坦對鮑曼不動桿菌的抗菌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