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國人愛恨交織的大英博物館,裡面的中國文物美到令人心痛

2020-12-16 阿璇說文解史

大英博物館又名不列顛博物館,位於英國倫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羅素廣場,該館成立於1753年,擁有藏品800多萬件。它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許多文物和圖書珍品,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

大英博物館與法國羅浮宮博物館、俄羅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它們被稱為世界四大藝術殿堂。其中東方文物館33號展廳的大量文物反映了古代中國的燦爛文化。這些文物很多都是在中國近代積貧積弱時期攫取而走的。

圖為大英博物館的中國瓷器

圖為精美的中國瓷器

圖為敦煌壁畫。1907年,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以200兩銀子、相當於130英鎊之價,換得敦煌寫經200捆、文書24葙、絹畫絲織物5大箱。20年後,他在哈佛大學講演時,竟然還表達深深的悔意,他後悔的是當年為什麼沒能一鼓作氣,把敦煌所有的經卷都買下來。

圖為斯坦因密室收藏的敦煌莫高窟絹畫《引路菩薩》。

圖為元代青花雲龍紋象耳大瓶,是大英博物館瓷器收藏中最重要的一對瓷物,也是全世界中國古陶瓷學者公認的「至正型」元青花斷代的標準,兼具極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圖文大英博物館收藏的明清時期的瓷器。

圖為大英博物館收藏的中國古代青銅器,造型極其精美,令人賞心悅目。

圖為大英博物館館藏的遼代三彩羅漢像,同樣出自中國河北。

圖為中國國家博物館,裡面的文物也是種類豐富,與大英博物館不相上下,希望我們的博物館越辦越好,可以收藏更多的精美歷史文物。而那些流失在外的文物終究有回家的一天,我們期待著它們早日歸來!

相關焦點

  • 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書畫,令人心碎!
    大英博物館成立於1753年,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博物館收藏了世界各地許多文物珍品以及很多偉大科學家的手稿,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世界博物館所罕見。
  • 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是一件中國文物,曾主動歸還,為何被中國拒絕
    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一件中國文物,曾主動歸還,為何被中國拒絕英國是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庚子之變的發起國,在掠奪和收藏清宮文物方面,與其他國家相比,因為動手早、下手狠,所得豐富且精品多。英國許多博物館、圖書館甚至私人收藏家都藏有清宮文物。其中以大英博物館最突出。鎮館之寶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博物館之一,收藏了世界五大洲各個歷史時期的文物和藝術品多達百萬件。而該館收藏中國文物的歷史可追溯到1753年建館時期,被認為是世界上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歐美博物館之一。
  • 大英博物館:不是每件藏品都是搶的 罕見中國珍貴文物無緣歸故土
    要論歐洲博物館藏中國陶瓷的收藏品味與水準,絕對是以大英為首的。大英博物館的這番自辯難以服人。據《光明日報》2009年的報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數據顯示,中國流失文物多達164萬件,分別被世界47家博物館收藏。大英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一個博物館,多達2萬3千件,長期陳列的約有2000件,其中很大一部分為瓷器,堪稱除中國的博物館以外瓷器最多的博物館,實在讓人大飽眼福。
  • 大英博物館,收藏著2萬多件被掠奪的中國文物,卻未保管妥善!
    博物館擁有藏品800多萬件,包括世界各地許多文物、珍品及重要人物手稿,藏品豐富、種類繁多,在全世界博物館都屬罕見,由於空間限制,大約只有1%的有藏品能夠公開展出。因為戰爭搶劫、非法走私、移民攜帶等原因,中國文物大量流失海外。
  • 大英博物館:全靠掠奪,十大珍品3件源自中國,英國文物僅1件
    但是更多的文物流失則是滿清無能所致,在清朝中後期,西方國家日趨強大,而清朝的統治者則故步自封,沉浸在天朝上國的美夢中無法自拔,導致國力衰敗,讓西方列強一次又一次地侵略,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也在侵略的過程中帶走了大量的中國文物,這些可都是無價之寶。
  • 大英博物館×快手開啟中國直播夜:200萬人在線雲遊學
    北京時間2月15日晚上8:00,倫敦時間中午12:00,一場別開生面的博物館直播正在上演。在十四年金牌解說常吉的帶領下,大英博物館以在線直播的方式,通過博物館有意思、快手課堂等快手號,開啟了他的中國直播夜,讓眾多網友在線品嘗了這道大洋彼岸的文博大餐。
  • 多圖實拍:打卡大英博物館,裡頭的中國珍寶,美
    博物館,是最接地氣的藝術課堂。有統計稱如果大英博物館每年把展出的藏品更換一遍需要一百多年才能全部展完古希臘式主樓大英博物館,又稱不列顛博物館,是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四大博物館之一明亮的大中庭據統計,中國流失國外的文物多達164萬件,被世界47家博物館收藏。其中大英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館,目前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2.3萬件,長期陳列的約有2000件。收藏的中國文物囊括了中國所有藝術類別,跨越了整個中國歷史,包括刻本、書畫、玉器、青銅器、陶器、飾品。
  • 大英博物館如何收集到三千件貴重中國書畫?收購和接受捐贈都有
    在大英博物館收藏的三千多件中國書畫中,有一千多件是19世紀廣東人繪製的外銷畫,主要是由雷納(Rneere)小姐在1877年捐給大英博物館。安德生是一位古董收藏家,從1842到1900年,他一共賣給大英博物館3500件文物,在其中的2400多幅繪畫裡146幅是中國畫。自1873年至1880年,他曾經是日本東京海軍醫院的院長,收藏大量的東方文物。在1910年2月17日,一個只留下姓氏韋格納(Wegener)的婦女將一百多件中國繪畫捐給大英博物館後,悄然而去,至今不知其名。
  • 外國博物館中的中國文物,多達百萬件,英美法日四國最多
    然而,我們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寶貴財產,卻並沒有全部都在我們的手中,還有大量的中國文物流失到海外,目前正在各個外國的博物館中,供世界人民參觀。文物流失到海外的途徑目前,雖然我國不斷開展流失文物的調查工作,但是至今為止,我們還不知道具體有多少文物流失到了海外,不過數量一定相當驚人。
  • 大英博物館二度閉館後重啟,10件名品揭示文物之美
    受新冠疫情影響,英國大英博物館在經歷二度閉館後,於12月3日起再次對外開放。然而原計劃的展事活動以及到館參觀人群都難以避免受到影響。因而館方也是積極推出大英在線、聽遊大英博物館等線上項目。本文細選了大英博物館10件最著名的館藏,從羅塞塔石碑、帕特農神廟雕像、索菲羅酒器到伊夫頭像、阿茲特克雙頭蛇、海達圖騰柱等,涵蓋古老文明與當代藝術,令全球喜愛藝術的觀眾突破時空限制,感受文物、藝術之美。羅塞塔石碑
  • 中國的國寶都流失到哪裡:大英博物館最多,丹楓白露宮最精
    圓明園遺址一流失到英國的文物最多大英博物館被認為是中國以外藏有中國文物最多的博物館,1860年,英軍從圓明園搶走的文物一部分獻給了當時的維多利亞女王,而獻給女王的文物就存放在大英博物館。大英博物館大英博物館藏有中國文物青銅器,瓷器,書畫,雕刻品等2萬餘件,還有20世紀由盜寶者從敦煌帶走的大量敦煌文物。
  • 中國漢代著名寶劍,不知為何驚現大英博物館,專家:堪稱國寶!
    中國漢代著名寶劍,不知為何驚現大英博物館,專家:堪稱國寶!文/歷史大見證中華文化歷史悠久,當時歷史也是為我們留下了很多的文物,其實我們國家的文物種類也是十分的豐富,比如青銅器,青花瓷等,每一種都是歷朝歷代的結晶之作,也證明了我國的文化底蘊深厚。
  • 中國文物大量流失海外令人心痛,還需繼續努力
    這些文物中的大多數,現在都被某些西方國家的博物館作為鎮館之寶「收藏」。 美國有所謂的七大中國流失文物收藏中心,比如大名鼎鼎或者說臭名昭著的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波士頓美術博物館、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等等。這些地方收藏著許多相當珍貴的中國文物,至於其來歷,就見不得光了——基本上都是美國或其他國家的強盜,在清朝末年或民國時期,用各種方式偷盜而來。
  • 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鈞瓷
    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大英博物館收藏了世界各地許多文物和珍品及很多偉大科學家的手稿,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中國很多珍品也被收藏在這裡,其中就有鈞瓷。
  • 大英博物館:到底是大英帝國的光榮還是恥辱,看看藏品就知道了
    大英博物館位於英國倫敦的布魯姆斯伯裡區,收藏了大約八百萬件文物,是目前存在的規模最大,最全面的博物館。(不清楚800萬件是什麼概念,我告訴你,我國最大的博物館,故宮博物院,連地上的可以當文物的磚頭算上,也才180萬件文物。)它記錄了全球幾乎全部人類文化從開始到現在的歷史文物,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博物館。
  • 大英博物館——800萬件展品和每年600萬觀眾
    羅塞塔石碑所在的埃及雕塑館內,還藏有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巨型胸像等精美雕塑,觀之令人震撼。  循線路而行,參觀者隨後步入古希臘和古羅馬展廳,來自希臘帕特農神廟的雕塑被安置在一個巨大的展廳。穿越亞述人留存下來的文化精髓,領略美洲大陸印第安人的別樣之美,就來到了有「國王圖書館」之稱的1號館——「啟蒙運動」館。
  • 作為中國人,到了英國應看看流落在大英博物館的中國珍寶有多驚豔
    中國國寶,大英博物館33號。它是世界上首席個國家公共博物館。它與法國羅浮宮博物館、俄羅斯赫密塔博物館和美國多數市博物館一起,被稱為世界四大博物館。它位於英國倫敦新牛津街以北的羅素廣場。它建於1753年,歷史最悠久,造型最宏偉。
  • 大英博物館收藏著中國珍貴國寶……〈四〉
    (古代)朝鮮於12世紀供高麗皇室御用的瓷器中也有類似汝窯的器皿,朝鮮青瓷與中國汝窯的釉料在化學成分上有相似之處,表明當時已經存在著早期國際技術貿易。河南省 清涼寺(村)公元1086-1125年附錄:這種盞託具信全球只有兩件,全部收藏在大英博物館。
  • 故宮與大英博物館,網紅博物館的進擊之路
    相比之下,大英博物館的IP授權則要簡單許多。大英博物館在中國的運營公司名叫品源文華,品源文華原先是一家市場營銷策劃、諮詢公司,變更後開始推出零售業務。博物館運營是它主營業務之一,由它自己的設計團隊進行IP開發和產品變現。
  • 大英博物館之中國瓷器館
    在大英博物館中除了單獨的中國館之外,瓷器館是被另外列出來的一個展區。也許是因為瓷器數量太多了原因吧,整整站了一個大大的展廳。下圖中這個龍壁,是中國館進館時的一個標誌。可見中國館在大英博物館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