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油和鹽還可怕,世衛組織:認準食品上幾個字眼,別總往家買

2020-12-09 腫瘤科張正榮

如果提到保護人們的心血管健康,更好的控制飲食,人們總會想到油,鹽甚至糖的攝入,這些食物的攝入,很容易誘發人體內的一些代謝性疾病,甚至損傷人們的心臟血管,腦血管等。可是現在有一種東西比油和鹽還可怕,甚至世界衛生組織都呼籲,全球範圍內徹底停用這種物質。那就是反式脂肪酸

有數據顯示,每年至少有50萬人的死於反式脂肪酸導致的心血管疾病。而這種物質主要有兩個來源,第一種是來自於天然的食物中,比如牛羊肉、脂肪、乳製品等。而第二個來源就是人造反式脂肪,大多是植物油氫化,精煉過程中產生的,高溫加熱油後也會產生一定的反式脂肪酸。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了名為「取代」的方案,主要就是針對於食物中添加的工業反式脂肪,計劃在2023年前徹底清除這種有害物質。認準食品上的「反式脂肪酸」幾個字眼,別總往家裡買。

那麼反式脂肪酸到底會帶來什麼樣的危害?能否避免?

1、損傷心血管,誘發疾病。反式脂肪酸能夠增加人體內的壞膽固醇含量,也就是容易誘發血脂升高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而在這同時還能夠降低人體內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有研究顯示,這種物質會引發血壓升高,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加重病情。

2、影響生育和生長。反式脂肪酸的吸收會讓體內必需脂肪酸的吸收受到影響,導致女性體內的胎兒發育不完善。而且這種物質還可能導致男性荷爾蒙分泌出現異常,影響精子的形成。此外對於青少年而言,反式脂肪酸對中樞神經的生長發育也會造成不良影響,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我國的居民膳食指南也建議,每天攝入的反式脂肪酸量不超過2克。可事實上奶茶中每100克就含有4.65克的反式脂肪酸,一杯奶茶大約200克,就已經超出了標準。而在其他的一些食物中,反式脂肪酸也被「馬甲」所隱蔽了。

如果在食物包裝中看到氫化植物油,氫化油,植物起酥油,植物黃油,代可可脂等都屬於反式脂肪酸,別被迷惑。警惕包裝中出現「氫化」「精煉」「人造」「起酥」等字眼,別總是往家裡買了。這些原料在配料表上排名越靠前,含有的反式脂肪酸量也會越多

如若能夠認準食品上的這些字眼,或許能夠儘可能地避開反式脂肪酸的攝入。除此之外,在自己烹飪食物時,也應該減少油炸,煎制等烹飪的方式,在食用油中的反式脂肪酸也會隨著加熱的時間延長而逐漸增加,不利於健康。控制攝入的油脂含量,也能夠減少反式脂肪酸的攝入,每人每天食用油的攝入量最好控制在25-30克以內,更有利於人體內的平衡。

食品安全是人們最關心的話題,而反式脂肪酸比油和鹽還可怕,世衛組織建議大家,認準食品上幾個字眼,別總往家買。

相關焦點

  • 比油和鹽更可怕,世衛組織呼籲停用!出現這種字眼的食品要少買
    很多朋友一提起膽固醇就色變,其實我們常吃的食物中,有一種被稱作「惡魔脂肪」的反式脂肪酸,比膽固醇更可怕!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每年有50萬因心血管疾病引發的死亡案例和反式脂肪酸的攝入有關,堪稱是心腦血管的殺手。
  • 比油和鹽更可怕,世衛組織建議停用,帶有這種字眼的食物別再買!
    這些疾病大部分和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係,比如經常吃熱量較高、脂肪較多的食物,可能就會導致三高的現象出現。因此現在很多專家都表示,想要有效地避免心腦血管疾病以及三高疾病,應該控制脂肪的攝入量,也要控制油和鹽的攝入量,這些食物都是罪魁禍首。
  • 被世衛組織「拉黑」的「反式脂肪」,你可能還在吃
    審核專家:阮光鋒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據俄羅斯塔斯社9月10日報導稱,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9月9日呼籲:「到2023年,世界停止使用反式脂肪酸的目標不應被推遲。」隨即,反式脂肪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
  • 世衛組織開了「後門」?
    1月7日,世界衛生組織歐洲區域辦事處召開新聞發布會,主任漢斯克魯格和該組織其他專家就新冠肺炎疫情相關問題答記者問。歐亞網編輯彼得倫納德問,為何世衛組織專家未訪問土庫曼斯坦進行獨立測試,儘管已在2020年8月初就與土政府達成相關協議,是不是還未到世衛組織最終追究土當局試圖隱瞞真實疫情責任的時候。
  • 世衛組織警告最糟糕的時刻將到來!美油歷史首次收於負值
    根據世衛組織的實時統計數據,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近232萬例,西班牙累計確診超過20萬例,日本多家醫院出現聚集性感染事件,印度最大貧民窟確診人數仍在上升。世衛組織表示,「最糟糕的時刻即將到來」。此外,各國疫情防控取得一定進展,義大利現有確診人數開始下降,英國倫敦住院人數連續下降,多國政要呼籲繼續執行嚴格措施鞏固防控成果。
  • 美國宣布退出世衛組織後,臺灣尷尬了
    在美國總統川普於昨天凌晨宣布美國要退出世界衛生組織後,一直像一條癩皮狗一樣跟著美國政府一邊攻擊世衛組織,一邊又盼著美國能幫自己加入世衛組織,以實現變相「臺獨」的臺灣民進黨當局,如今也尷尬異常,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地步。
  • 美國是如何一步步退出世衛組織的?
    世衛組織宣稱,美國是目前支持世衛組織經費和捐助較多最多的國家,那麼美國退出之後對世衛組織有哪些影響?對當下全球疫情最嚴重的美國又有哪些影響?全文3569字,閱讀約需7分鐘 當地時間7月7日,美國國會正式收到川普政府關於退出世衛組織的通知。
  • 世衛緊急叫停,全球58國頒法抵制!你還吃嗎
    它每年在全世界導致50萬人死亡,它讓世衛組織從2018年起與其奮抗2年,直到2020年還未能將其壓制。全球約有32億人正生活在它「一手遮天」的陰影下,甚至一部分華人在它面前無法自拔。它是什麼呢?這篇報導讓不少讀者覺得曾幾相逢,是的,在2018年,世衛組織就曾表示,計劃在2023年之前徹底清除全球食品供應鏈中使用的人造反式脂肪。一晃2年過去了,看來世衛組織還沒能壓制住反式脂肪在全球的食品效應。
  • 世衛臉書屏蔽「臺灣」,蔡英文還不死心?
    編輯:一水流殤據臺灣地區媒體11月12日的報導,世界衛生組織在WHA臉書直播頁面屏蔽了有關「taiwan」等支持臺灣地區加入世界衛生組織大會的消息。對此,臺北駐美代表在推特上表示,如果世界衛生組織在臉書粉絲頁屏蔽有關臺灣地區的言論那就是想要屏蔽臺灣地區對抗新冠肺炎疫情的成功經驗。同時,臺灣地區所謂「外交部長」吳釗燮也公開表示了抗議。考慮到輿論的壓力,世界衛生組織於當天回應稱,因為臉書一時之間湧入大量留言,懷疑被網絡攻擊,所以才會屏蔽有關「Taiwan」等字眼。
  • 每年致死50萬人,已被世衛組織「拉黑」,你常吃的食物中就有!
    每年致死50萬人,已被世衛組織「拉黑」,你常吃的食物中就有!:5年內徹底停用食品中的人造反式脂肪,以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人造反式脂肪在我們日常飲食中很常見,比如我們吃的零食、烘焙食品和油炸食品往往都含有人造反式脂肪。為什麼這些食品裡面都有?怎麼無處不在?這是因為,反式脂肪的保質期比其他天然脂肪的保質期要長。因此,生產商經常使用人造反式脂肪。那究竟什麼是反式脂肪?對我們身體有什麼危害?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不要被「天然」、「有機」字眼給騙了,買天然有機化妝品得認準它!| 優恪專題
    認準這些標識,選擇天然或有機化妝品就要容易得多。       今天,就讓我們通過認識德國天然化妝品認證標識BDIH,來一起了解一下天然化妝品的「秘密」。德國聯邦藥品、保健品、營養補充劑、化妝品工商聯合會(BDIH)是一家由生產商和經銷商組成的非盈利性協會,於1951年成立於德國曼海姆。
  • 美國又「退群」:正式退出世衛組織!
    來源:郎club美國正式退出世衛組織當地時間7月7日,美國國會已經正式收到川普政府關於退出世衛組織的通知。「國會收到通知,美國總統在全球疫情大流行期間,正式將美國從世衛組織中撤出。」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成員羅伯特·梅嫩德斯表示,川普在新冠疫情應對中表現出「混亂和前後不一」,退出世衛組織的舉動「不會保護美國人民的生命或利益,而是使美國人感到噁心,使美國孤立無援」。一位高級政府官員周二證實,白宮已正式退出世衛組織,美國退出世衛自6號起生效,相關文件並已遞交聯合國秘書長。
  • 世衛組織:防蚊是關鍵
    世衛組織:防蚊是關鍵 原標題:   新華社北京8月13日電(記者馮玉婧)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數據顯示,登革熱發病率最近幾十年在全球大幅上升,目前該病在100多個國家呈地域性流行。其中,東南亞、美洲和西太平洋區域受影響最為嚴重。
  • 張文宏:世衛組織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的傳言和事實
    (原標題:張文宏:世衛組織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的傳言和事實)
  • 臺灣曾郵件通報世衛組織「人傳人」?譚德塞又不給蔡英文面子了
    民進黨當局聲稱,臺防疫部門曾於去年12月31日向世衛組織發函「示警」新冠肺炎病毒「人傳人」,世衛組織未向全球公開這項信息。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譚德塞繼4月8日稱臺灣過去3個月對他人身攻擊及種族岐視後,20日在日內瓦記者會上第二次回應臺灣議題。
  • 世衛組織打臉蔡英文,臺灣綠營網軍「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另一邊,蔡英文發文「力挺」的廣告,也被世衛組織(WHO)發布的13點聲明連連痛擊,可謂「禍不單行」。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近日指責,他受到來自臺灣地區的人身攻擊,而民進黨當局不但不承認,還反過來讓譚德塞道歉。受這種引導,島內有人發動募資在《紐約時報》刊登全版廣告,於14日刊出。
  • 世衛組織西太區主任:疫苗並不是萬能藥
    (記者錢雅卓)世衛組織西太區主任葛西健(Dr. Takeshi Kasai)12月17日上午表示,疫苗並不是萬能藥。目前,疫苗產量有限。他呼籲大家遵守防疫規定,與他人保持社交距離,避免前往高風險地區。
  • 世衛組織:現在和未來都不會有治療新冠肺炎的「靈丹妙藥」
    (圖源:圖蟲創意)【世衛組織:武漢不一定是新冠病毒出現跨物種傳播的地點】當地時間8月3日,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表示,中方專家提供了初始階段調查信息和檢測材料,做了大量出色的科研和監測工作,還需進行更廣泛的回顧性流行病學研究以了解病例間的聯繫,並確定是在武漢或是其他地方,發生了新冠病毒打破動物與人類之間物種屏障進行傳播。
  • 「美國既然退出世衛組織,還有什麼資格指手畫腳」?
    世衛組織正在中國開展疫情科學溯源調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近日稱,雖然中方現在同意世衛組織來華就科學溯源問題進行預備性磋商,但中方要做的是應允許世衛組織真正自由地開展工作。10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蓬佩奧這種說法很虛偽。
  • 世衛組織的試驗質疑Remdesivir療效
    發表在印前伺服器medRxiv上的中期結果顯示,Remdesivir與羥基氯喹(hydroxychloroquine),、洛皮那韋/利託那韋(lopinavir/ritonavir)和幹擾素方案對COVID-19住院患者28天死亡率幾乎沒有影響。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稱,這些結果是具有決定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