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0 16: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上海市胸科醫院 上海市胸科醫院
「切掉了拳頭那麼大的腫瘤,身體表面幾乎沒留什麼痕跡,胸科醫院的專家不僅治好了我的病,也成全了我的愛美之心,太溫暖了……」出院當天,劉女士(化名)連連道謝,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四天前,我院胸外科副主任李志剛帶領團隊,巧妙運用機器人微創技術,為她切除了拳頭樣大小的胸壁腫瘤。神奇的是,原本需要「開胸破壁」才能進行的治療,現在只通過幾個1公分的小切口就完成了。技術與關愛同在,我院始終堅持能治病、更要治好病,照拂患者身心。
李志剛主任正在進行機器人手術
劉女士最近體檢時發現,右邊乳房後的胸壁上長了一個腫瘤,已經有一個拳頭大小,侵犯了肋骨,還在持續增大。這個噩耗讓她苦惱不堪。傳統手術治療胸壁腫瘤,都要打開胸腔,切斷肌肉、切除肋骨,拿掉腫塊後再逐層縫合起來,就像把一個房子「拆牆破土」。這聽起來就駭人的大「工程」,讓劉女士大驚失色,「我才三十多歲,愛漂亮是本能呀。我真的不願意在身體上留下那麼大的傷疤。」帶著這樣的願望,劉女士一家慕名來到我院胸外科,找到了李志剛主任。
胸壁腫瘤CT圖
如何在保證療效的前提下,充分滿足患者的「愛美之心」呢?李志剛主任團隊開展了細緻的術前討論。如果把腫瘤那一側的胸壁比作房屋的「天花板」,要摘掉下面的腫塊,必然要拆毀「天花板」牆壁。那如果在旁邊開扇「小窗」,用工具直接把房頂上的腫塊挖出來呢?這一「天花板施工」的靈感來源於歐洲教堂的「穹頂壁畫」,李志剛主任想到了「機器人微創技術」。機器人手術中,機械「手臂」可以靈巧地進行360度旋轉,甚至完成人手無法進行的操作。只要在遠離腫瘤另一側的胸壁上開幾個隱蔽的小洞,藉助靈活的機器人機械臂,將腫塊從胸腔內側剝除,就能避免大面積地「開胸破壁」了。基於此,團隊制定了「經胸腔內遠距離切除胸壁腫瘤」的創新手術方案。
機器人手術的微創小切口
手術當天,在麻醉醫生的默契配合下,李志剛主任帶領團隊,在患者的背部開了三個1公分的小切口。隨後,他嫻熟地操作著機器人機械臂,從小口中伸入胸腔,靈活地翻轉、運動,精準地切開了胸膜、相連血管,切斷受侵犯的肋骨,仔細地將長在另一端胸壁上的腫瘤一點點剝離下來。最終,醫生們順利切除了腫塊,並通過機械臂的小切口將其完整取出。得益於小創傷和精準的治療,劉女士恢復得很快,沒幾天就高興地出院了。
我院早在2009年就成功施行了全國首例達文西機器人輔助下肺葉切除術,其後又率先在國內開展了機器人縱隔腫瘤切除術、機器人食管癌根治術等技術。目前,我院年胸部機器人手術量超過600例,涵蓋肺、食管、縱隔等各類疾病,常年保持全國第一。隨著醫院胸部微創技術的不斷發展與升級,胸科團隊始終積極探索更先進、更優質、更適宜的理念與技術,為諸多備受疾病痛苦的患者提供救治。
李志剛
胸外科副主任、食管亞專科主任。擅長胸腔鏡微創肺癌根治、機器人輔助食管癌微創切除術、內鏡下食管癌早期診斷和治療、微創胃食管反流和食管裂孔疝治療、氣管良惡性疾病的外科及氣管鏡下介入治療、縱膈腫瘤、胸壁疾病的外科治療等。
專家門診:周二上午;特需門診:周二下午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新聞速遞】手到病除,更成全了她的愛美之心——胸科醫院巧用機器人微創手術為患者摘除拳頭大小胸壁腫瘤》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