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康豔立 董宇翔)近日,黑龍江省醫院南崗院區泌尿外一科楚寧主任帶領其團隊勇於挑戰,成功在腹腔鏡下切除直徑10cm的腎上腺嗜鉻細胞瘤。術前患者血壓波動大、心率不穩定、頭暈、大汗和心悸等多種不適症狀消失,術後一周患者帶著滿滿的信任和感激出院回家。
據楚寧主任介紹,來自五常市的王女士,今年60歲,來就診的時候情緒非常焦慮,因為今年11月初突感頭暈不適,伴周身大汗,心悸,當時測量血壓200/120mmHg,於當地就診時發現右側腎上腺佔位,大小約10x8cm,考慮為嗜鉻細胞瘤,因當地診療技術有限,建議其前往上級醫院治療。王女士隨後來到哈爾濱多家醫院就診,由於腫瘤巨大罕見且手術治療難度極高,均表示不能為王女士進行手術。經人推薦,王女士慕名來到了黑龍江省醫院南崗院區。
入院後,王女士兩次因為血壓過高而出現暈倒,血壓一直波動在180-220/100-120mmHg。省醫院南崗院區泌尿外一科楚寧主任為王女士進行了詳細的術前檢查和準備,並請相關科室會診,留置鎖骨下靜脈通路,確保術後血壓下降時靜脈通路開放。術前10天開始控制血壓、穩定心率,術前3天開始充分擴容。術前準備完善後,楚寧決定為患者行微創手術切除腎上腺腫瘤,並請黑龍江省醫院泌尿診療中心盧德祥主任為這臺高風險手術「保駕護航」。
準備完畢後,手術順利開始,鑑於術中每次觸碰腫瘤都會導致血壓和心率的劇烈升高,麻醉師尚鐵君嚴謹控制生命體徵,保持血壓穩定。同時為縮短手術時間,保證患者安全,術者精準操作、醫護默契配合,手術僅歷時一個小時,就成功切除右側腎上腺的巨大嗜鉻細胞瘤。術後患者血壓平穩,病理回報為腎上腺嗜鉻細胞瘤。在全體醫護人員精心治療護理下,術後一周王女士就滿懷欣喜和感激康復出院。
據楚寧主任介紹,腎上腺嗜鉻細胞瘤起源於腎上腺髓質嗜鉻細胞,腫瘤會分泌兒茶酚胺,從而導致血壓升高、頭痛、多汗及心悸等症狀。其中血壓升高是最常見症狀,多表現為血壓波動大。嗜鉻細胞瘤患者術前準備十分重要,未行術前準備者手術死亡率高達25-50%。嗜鉻細胞瘤患者血管收縮,血容量低於正常,術前需給予輸液擴容,保持血容量。同時,兒茶酚胺增多及高血壓導致心肌病變,術前應改善心肌、穩定心率。目前推薦腹腔鏡手術用於切除6cm以下的嗜鉻細胞瘤,較大嗜鉻細胞瘤建議行開放手術,但隨著腹腔鏡技術的不斷提高,較大嗜鉻細胞瘤也可通過腹腔鏡手術切除。本例巨大嗜鉻細胞瘤腹腔鏡手術的成功,就得益於充分的術前準備、熟練手術操作以及麻醉師的密切配合。
【來源:東北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