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待在家中的朋友們,家裡的飯菜應該已經吃厭了,朋友圈裡從不下廚的朋友在這段時間裡被逼成了全能型選手。作為一名湖南人,這些天最讓我牽腸掛肚的就是別人店裡的米粉。有人問我你們湖南的粉真的這麼好吃,你怎麼天天想吃?今天我就帶大家去瞧一瞧我們大湖南到底有哪些讓湖南人慾罷不能的粉。
"高檔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樸素的烹飪方式",聽到這個前奏腦海不自覺浮現《舌尖上的中國》中的許多美食。在湖南,各種各樣的美食數不勝數,人們對湖南米粉分類時,認為湖南米粉有四大主流:津市米粉、長沙米粉、湘西米粉和湘潭原味石磨米粉。而就現在的情況來說,湖南很多地方都出現了很多口感好的、受人們歡迎的米粉。
常德津市米粉以津市牛肉粉最為出名,到現在依然被人們所喜愛,在常德周邊城市都受到極大的歡迎,津市牛肉粉堪稱常德三絕之一。津市粉的蓋碼現在和一般的粉沒有太大區別,下的粉以粗圓粉為主,人們根據個人愛好也可以選擇其他粉和面。口味清香,吃上一口感覺營養美味。
正宗的長沙米粉比較清淡,自己可加的配料較多,如剁辣椒、蘿蔔條、酸菜、榨菜等。長沙米粉以切粉為主,但現在看來除了人們還是可以根據個人口味進行自由選擇。長沙米粉有著一定的歷史,經過這些年的發展,連鎖形式的老店也有很多,比如:甘長順、黃春和、新華樓、楊裕興等數家。
湘西米粉與其他粉不同,湘西米粉粉絲粗而湯汁少,味道卻很鮮美,十分有嚼勁。湘西米粉是以各類"哨子"(方言)所熬製的湯汁入味,"哨子"種類繁多,與平常生活中我們接觸到種類的差不多。
湘潭米粉和湖南其他米粉差別不大,只是粉皮較薄,碼子一般是煮的,比如三鮮、肉絲,以原湯清湯為主。湘潭的粉中將各種澆頭稱為哨子,但不像湘西米粉中的哨子一樣對粉的味道有很大影響。
在湖南很多地方近年來出現了很多味道鮮美、口味獨特的粉。比如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的湖南衡陽的魚粉和湖南婁底向東街的粉。
湖南衡陽的魚粉在當地稱為一絕,衡陽魚粉的起源可追溯到20世紀的渣江魚粉,由於交通不便,知名度僅限于衡陽當地。魚粉顧名思義就是以魚肉作為湯汁的一種麵食,魚的種類一開始是草魚,目前增加有魚頭、魚雜、鯽魚以及黃沙古粉等樣式繁多品種,滿足不同食客的各種口味。除了魚粉,衡陽還有筒子骨粉、三鮮粉、滷粉、牛肉粉等都有獨特的味道。
婁底市新化縣向東街的粉在《舌尖上的中國》播出以來,當地人都感嘆,完蛋,這東西藏不住了!向東街是一條歷史悠久的老街,來到這裡的,你會發現路邊有很多家粉店,有經驗的食客知道,要找一家比較"髒"的店嗦粉味道會更好,經常聽到的是一家叫老玖的粉店。向東街的粉的特點融合和湘西和湘潭米粉的優良之處,粉粗,哨子另放。湯汁一般偏辣,來這裡不吃辣怎麼敢隨便坐下。
許多去外省務工的湖南人,在異鄉也會時常懷念家鄉的米粉,這"粉"思念,也叫鄉愁。想起大學在學校食堂嗦粉時,我就常常懷念高中時候,每天早晨在校門口和同學一起嗦粉的快樂時光,每個學校門口都會有那麼幾家美味的粉店,在前行的孩子們心中留下珍貴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