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京東激戰奢侈品 寺庫能博得一席之地嗎?

2020-12-15 新浪財經

原標題:焦點分析丨阿里京東激戰奢侈品,寺庫能博得一席之地嗎? 來源:36氪

文 | 楊亞茹

編輯 | Cecilia Xu

過去10年,奢侈品行業描摹出了一根上揚的增長曲線,今年一季度,不堪疫情重負,這根線垂頭向下。

貝恩諮詢數據顯示,今年前3個月,全球高端手袋、服裝和化妝品銷售額下降了25%。頭部奢侈品品牌交出的一季度成績單,恰如在搶答疫情帶給行業的重大負面影響程度。

36氪製圖;數據來源:公開數據

奢侈品牌Q1營收、淨利齊齊斷崖式下滑,不會只在本季出現,因為奢侈品入冬才剛開始。貝恩預計,奢侈品市場2020全年營收將下降20%至35%,最遲到2030年,才能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也就是2810億歐元的總營收。

整個行業被偷走了兩年的增長,這讓曾經鍾情於線下場景的奢侈品品牌,在華開啟自救,上直播帶貨,辦雲音樂會,總的趨勢是奢品大舉「電商化」。

從排斥到擁抱,品牌態度的改變,是寺庫CEO李日學所說的奢品電商新機會。

中國並不盛產奢侈品,但卻是奢侈品的暢銷地。2019年,中國消費者購買的奢侈品佔全球奢侈品消費的35%,有賴於中國出境遊市場的繁榮,這超過三成的全球奢侈品消費貢獻中,有70%是購買者從海外「背」來的市場。

疫情阻斷出境遊並限制了門店接觸消費後,奢品電商們摩拳擦掌、各懷心思,意欲吞下品牌們「低頭」後帶來的線上市場。

萬裡目搶了拼多多的生意?

3月下旬,趣店高調推出百億補貼項目「萬裡目」,一個月後,天貓低調上線奢品折扣頻道Luxury Soho,小米有品派出「名品折扣」參與競爭。

低價競爭是已被中國電商平臺成功驗證的發力路徑,拼多多就崛起於此,但這一套路卻鮮少用於奢侈品行業。趣店不信邪,力推萬裡目。

萬裡目是羅敏自稱的「第九次創業」,籌備於2019年底,定位全球跨境奢侈品電商平臺,主打低價,用的是拼多多申請專利未果的「百億補貼」。

據36氪梳理,目前,萬裡目所售產品來自32個奢侈品品牌,相較10天前減少了包括貴州茅臺在內的11個品牌。就具體的SKU來看,平臺產品主要是美妝護膚類的快消品。

在萬裡目百億補貼的8大品類中,護膚類產品數量最多。推薦分類的前100款產品中,護膚品佔了6成以上,此外是各類女包。

與名包名表相比,護膚品是奢侈品相對來說價位更低,對於做補貼的萬裡目來說,更能承受,這種打法像極了之前的拼多多。

根據官網介紹,萬裡目採用一手貨源直採方式,平臺與100多家買手店和品牌供應商達成了合作。

然而,一個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是,補貼雖然能幫助萬裡目進入奢侈品賽道,但萬裡目的萬裡長徵還只是邁出了第一步,畢竟奢侈品品牌商無法完全低下那高貴的頭顱,而這高貴身份的背後就是溢價的秘密。

36氪製圖;數據來源:自萬裡目平臺梳理

兵家必爭之地?

盯上奢侈品這個賽道的並不只最近出現的萬裡目,還有老牌電商平臺天貓、京東,以及一直以奢侈品電商作為標籤的寺庫。

天貓的奢侈品市場試水最早開始於2014年,但沒有貿然進入,先拉Burberry等開了天貓旗艦店,次年,阿里控股了垂直奢品電商平臺魅力惠。天貓的第一步其實是踏入奢品折扣市場,第二步是做正價奢品自營。2017年,天貓奢品(Luxury Pavilion)上線,主打品牌當季新款,目前進駐了約150個品牌。在那之後,阿里與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電商Yoox Net-a-Porter(簡稱「YNAP」)緋聞頻傳,並在2018年正式宣布立合資公司。

完成了奢品市場的合縱連橫布局後,天貓沒有止步,在市場高呼奢品品牌急需清庫存、疫情蔓延奢品大本營歐洲的4月,Luxury Soho在天貓上線。不過這一奢品折扣頻道並不是只為清庫存而生,從頁面布局來看,該頻道囊括了低價奢品的多個種類,不僅為阿里控股的魅力惠開放了頁面的一級入口,還專門設置了「淘二手」的二手奢品選購入口。

也就是說,阿里已經在自營陣地覆蓋了奢侈品的整個線上售賣周期。京東與天貓擁有同樣的奢品市場野心,但卻最終在布局上走了不同的路子,京東更注重投資。

從2015年開始的3年間,京東勇闖時尚界——遠赴米蘭、倫敦舉辦發布秀,之後又在上海舉辦「京東日」系列活動。

2017年,京東拿出3.79億美元入股全球奢侈品時尚購物精選電商Farfetch,並推出了自己的奢侈品平臺Toplife。次年,京東與LVMH旗下投資基金L Catterton向本土奢品電商平臺寺庫注資1.75億美元。

投資布局幾乎完善後,2019年,京東放棄了自建平臺路線,將Toplife併入Farfetch中國。截至目前,Farfetch平臺涵蓋了3400多個品牌,其中500多個品牌為合作夥伴。

雖然京東平臺當前並沒有專門的奢侈品頻道,但這不妨礙它在近年已經發生的奢品電商化轉移中被頻頻選中。

去年6·18前夕,天梭表(TISSOT)等20餘個奢品大牌入駐京東。另據要客研究院同年發布的《中國奢侈品電商報告》,京東的本土奢侈品電商新品發布指數以71分位列第一。

疫情催化下,天貓、京東兩大綜合電商平臺可以說是「殊途同歸」,奢侈品大牌入駐、開店頻率明顯提升。雖然「入侵」奢品市場的路徑不同,但天貓、京東的優勢卻很接近,即作為綜合電商平臺,擁有巨大的流量,當然,雙方的劣勢也大致相似,沒有精準的用戶運營,而後者正是奢品電商平臺寺庫的長項。

圖源自Mob研究院

寺庫有優勢嗎?

比起天貓、京東,在中國奢侈品電商領域,寺庫是更資深的玩家。寺庫生於2008年,隨後經歷了奢品電商最繁榮的三年多,在大洗牌中突圍,並於2017年登陸納斯達克,成為中國奢侈品電商第一股,是垂直奢品電商平臺的代表。

就業務模式而言,寺庫沒有隻押寶線上,而是線上線下同步發展,線下的部分雖然看似讓它在疫情中稍顯被動,但寺庫在全球僅7家體驗中心,均是不為賣貨為目的俱樂部形式,是其提升用戶體驗的場景。

對新客戶,體驗中心是信任擔保,對老客戶,體驗中心能提供維修養護、VIP客戶交流等服務內容。這也是寺庫的奢侈品業務可以扛過行業洗牌後與天貓、京東競爭的核心之一。它覆蓋了奢侈品網上銷售、奢侈品實體體驗會所、奢侈品鑑定、養護服務等奢侈品消費的整個周期,尤其是綜合電商平臺很難觸達的服務部分。

根據《中國奢侈品網絡消費白皮書》,36.3%在寺庫上購買過消費者會再次消費,第二單和第三單之間的復購率達49%。這其中既有服務加持的作用,也直接說明了寺庫的客群要更加精準。

除此之外,2018年時李日學就自稱寺庫與全球3000多個品牌達成合作,其中一半是品牌直籤,到今年,寺庫合作品牌數升至3800個。對比天貓和京東,深耕多年的寺庫有一定的品牌優勢。

但接下來的較量除了服務、品牌之外,還有鑑定這一環。假貨一直是奢侈品行業的頑疾,在依賴人工鑑定的時代,寺庫收攏了大量的鑑定師,但在AI鑑定時代,寺庫與天貓、京東又都站在的同一起跑線上。

砸錢做技術是巨頭的長項,寺庫為了不輸人後,即使在大刀闊斧的削減縮減開支的2019年四季度,其技術和內容費用依然保持了增長,同比增速提升了14.1個百分點至27.2%。

36氪製圖;數據來源:寺庫財報

區塊鏈技術與奢侈品鑑定不謀而合,寺庫於2018年6月區塊鏈技術應用於奢侈品防偽,一年後又中科院聯合推出了AI鑑定系統。相較而言,隔壁的阿里和京東2017年開始布局區塊鏈打假技術。論砸錢拼技術,寺庫可能不及後者。

而綜合電商平臺在意識到奢侈品銷售的特殊性後,也在「搭橋」渡過寺庫的護城河。去年7月,京東首個奢侈品服務體驗中心——「京東奢護」線下店開業,彼時京東奢護計劃在下半年開出數十家店。

鑑於奢品銷售具有很強的線下場景屬性,奢侈品電商多年來的發展都是緩慢推進,要扭轉歐洲佬品牌們對渠道變遷的認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疫情的出現催逼著品牌「上線」,這是奢品電商平臺的競爭契機。

新玩家萬裡目想做攪局者,天貓藉機完善自營布局,京東、寺庫倒是不緊不慢,看似主動出招不多,但也都一直在和新的品牌達成合作。

奢侈品電商的競爭終歸不在五環外,低價能發揮的作用不大,奢侈品電商的核心競爭在市中心,天貓、京東和寺庫的三足鼎立格局一時間很難生變,因為不論是宏大的流量,還是一條龍服務和精準客戶,對於在疫情中受災嚴重的奢品品牌來說,都不可或缺。

相關焦點

  • 阿里京東激戰奢侈品,寺庫(SECO.US)能博得一席之地嗎?
    美股 阿里京東激戰奢侈品,寺庫(SECO.US)能博得一席之地嗎?盯上奢侈品這個賽道的並不只最近出現的萬裡目,還有老牌電商平臺天貓、京東,以及一直以奢侈品電商作為標籤的寺庫。天貓的奢侈品市場試水最早開始於2014年,但沒有貿然進入,先拉Burberry等開了天貓旗艦店,次年,阿里控股了垂直奢品電商平臺魅力惠。天貓的第一步其實是踏入奢品折扣市場,第二步是做正價奢品自營。
  • 像做雜誌那樣做奢侈品電商,京東Toplife能成功嗎?
    今年,中國的奢侈品電商市場也發生了幾件大事:6月,京東斥資3.97億美元成為英國奢侈品電商平臺Farfetch大股東;8月,阿里巴巴上線了一個專賣奢侈品的虛擬APP Luxury Pavilion;9月22日,首支奢侈品電商中概股「寺庫網」在納斯達克掛牌;10月,京東推出Toplife。現在,幾乎全球所有知名市場研究機構的數據都暗示:「中國奢侈品市場要大爆發啦!
  • 市場要聞丨阿里投資的奢侈品電商Farfetch,第一大股東是京東
    文 | 楊亞茹 編輯 | 尚聞多 阿里、京東再次相遇,奢侈品電商這塊蛋糕「真香」。 11月2日,The Information援引知情人士報導稱,阿里巴巴正在與奢侈品電商Farfetch討論投資事宜,擬對後者投資約3億美元。
  • 寺庫:一個可以把握未來的奢侈品公司
    如果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計算,寺庫2018年Q3的淨利潤為4900萬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3.4%。雖然大部分人看單純的數字,可能並沒有太多的感觸,但如果那你看過了阿里、京東的同季財報增速後(阿里的營收增長率為54%,而京東只有25.1%),你或許就對這份數據報告多了些驚嘆,它的增速排在了中國兩大電商巨頭的前面,而且是在2018年這個關鍵的時間點上。
  • 市值低迷的寺庫+轉型受挫的趣店,能否撐起燒錢的奢侈品電商夢?
    此前,阿里、京東等電商巨頭已經紛紛加碼奢侈品電商,騰訊也憑藉自身的流量池優勢,吸引大量奢侈品品牌入駐微信小程序,奢侈品電商賽道已然相當擁擠。如今,眾多奢侈品品牌紛紛走到線上,品牌授權的問題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但受疫情影響,全球奢侈品市場預計要到2023年才能恢復至2019年的水平,奢侈品銷售更是雪上加霜。
  • 亞馬遜、阿里、京東對奢侈品"真香",為何巨頭難啃下這塊...
    轉自公眾號:美股研究社(ID:meigushe)作者:美股研究社  在奢侈品賽道,除了阿里、京東相遇,亞馬遜今年也重點布局,電商巨頭們無不對奢侈品電商"真香"。  11月2日,知情人士稱,阿里巴巴正在與奢侈品時尚零售商Farfetch商討投資事宜,阿里計劃對後者投資近3億美元。
  • 阿里收購天天動聽 寺庫或將收購香港米蘭站
    天天動聽之前,阿里已經收購了蝦米音樂。再次在音樂市場大手筆布局音樂,也可視為,阿里不再囿於電商布局的決心。此外,最近業內有消息傳出阿里或與新浪、360合做布局視頻搜索,亦在合理邏輯之中。  從淘寶即網購,到淘寶即生活,阿里集團的布局,也不再限於電子商務的水電煤,更要做生活中的水電煤。當然,你也可以將它視為,阿里與騰訊兩大巨頭的布局對抗。
  • 亞馬遜、阿里、京東對奢侈品「真香」,為何巨頭難啃下這塊蛋糕?
    (圖源:雪球)疫情之後,國內奢侈品市場相對快速地恢復,此次Farfetch收穫電商巨頭阿里的注資,對其來說自然受益頗多。但在這家公司背後,其實還有著另外一家電商巨頭京東。今年亞馬遜也在這一垂直領域有著一些動作,但回顧過去幾年,阿里跟京東在奢侈品電商上都未能掀起大水花,為何電商巨頭對難啃的奢侈品電商這麼上頭?
  • 聯姻寺庫 趣店的奢侈品生意仍看不見未來
    在3月份宣布上線跨境奢侈品電商平臺萬裡目之後,又在上周宣布將以至多1億美金的價格認購寺庫至多10,204,082股新發A類普通股,交易完成後,趣店將持有寺庫約28.9%的股份,成為其第一大股東。對於國內奢侈品電商行業來說,寺庫是一家不錯的平臺。
  • 奢侈品電商第一股寺庫宣布擬退市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倪明  中國奢侈品電商第一股寺庫近日宣布擬從納斯達克退市。在寺庫發布的多份財報數據顯示,其淨利潤和營收已多個季度出現下滑,趣店入股也不能「挽救」其營利不佳之勢。按照每股美國存託憑證3.27美元的私有化價格計算,李日學私有化寺庫的收購價格較該公司上周五的收盤價溢價35.7%。  趣店入股難以「挽救」  去年6月3日,趣店集團與奢侈品服務平臺寺庫共同宣布,趣店將以至多1億美元的價格認購寺庫至多10,204,082股新發A類普通股。交易完成後,趣店持有寺庫約28.9%的股份,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 寺庫:亞洲最大奢侈品電商的逆襲
    為何寺庫被低估?   首先,作為國內奢侈品電商的領軍平臺,寺庫享受著中國市場作為全球奢侈品的結構性機遇。 國運:中國市場是全球絕無僅有,能產生數億新中產人口紅利的市場。 最後,寺庫也是亞洲最大奢侈品電商。若是YNAP集團退市後,其無疑將成為全球唯一上市的奢侈品電商,稀缺性毋庸置疑。 運營9年來,寺庫註冊用戶超過1800萬,寺庫的SKU超過30萬,平均客單價超過3500元。2016年,寺庫的GMV在亞洲在線奢侈品一體化產品和服務市場排名第一。
  • 寺庫搭手援助線下奢侈品門店,抱團應對疫情「黑天鵝」
    凡事有利必有弊,封閉隔離限制了人員流動,企業、門店等都不得不延期開工,關乎國計民生的各行各業幾乎都受到了衝擊,奢侈品行業,尤其是線下奢侈品市場,更是受到重挫,正艱難求生。此時,具備線上能力的奢侈品交易平臺開始向線下奢侈品門店伸出了救命稻草。近日,寺庫集團宣布,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響,面向線下門店推出扶持計劃,通過多重服務幫助商家共克難關。
  • 數次調整發展方向後,中國奢侈品電商寺庫或將退市
    界面時尚梳理發現,自2008年創立以來,寺庫的定位以及業務重點有過多次轉變。創業初期,寺庫是以二手奢侈品業務切入市場,客戶可以將閒置奢侈品拿到寺庫官網進行鑑定並售賣。金融危機下,願意轉售二手奢侈品和願意購買二手奢侈品的群體都在增加,彼時國內也缺少相似定位的電商,寺庫就在這樣的背景中成長起來。
  • 亞馬遜、阿里對奢侈品「真香」,為何巨頭難啃下這塊蛋糕?
    在奢侈品賽道,除了阿里、京東相遇,亞馬遜今年也重點布局,電商巨頭們無不對奢侈品電商"真香"。11月2日,知情人士稱,阿里巴巴正在與奢侈品時尚零售商Farfetch商討投資事宜,阿里計劃對後者投資近3億美元。
  • 劉強東投了4億美元,為啥它還要告別京東?
    一家奢侈品電商平臺Farfech,先後集齊了京東、騰訊和阿里三家大廠的投資,最近宣布關閉了自己的京東海外旗艦店,轉投阿里。奢侈品電商中,原本公認的行業老大是成立於2000年,同樣來自英國的Net-a-Porter(NAP)。同條賽道中,還有中國本土奢侈品電商平臺寺庫。目前,Farfech以210億美元市值傲視群雄——這抵得上7個NAP(NAP 2018年5月退市時市值30.3億美元),以及130個寺庫(市值1.61億美元)。
  • 電商巨頭阿里及京東進軍奢侈品市場,奢侈品品牌該如何應對?
    電商巨頭阿里及京東進軍奢侈品市場,奢侈品品牌該如何應對?中國的網上購物消費者遠超美國和歐洲,而電商平臺會幫助奢侈品品牌觸及到更多有能力購買的消費者。中國第二大電子商務公司京東及其奢侈品網站Toplife已經與眾多主要奢侈品品牌進行了談判,奢侈品品牌最終選擇與電商平臺合作只是一個時間問題,而京東的競爭對手阿里巴巴也想在奢侈品市場分一杯羹。然而,高端奢侈品品牌更願意與亞馬遜合作,他們的形象和價格在亞馬遜上會得到有效控制。
  • 義大利奢侈品電商平臺 LuisaViaRoma 聯手寺庫,共同拓展中國市場
    核心提示:義大利奢侈品電商平臺 LuisaViaRoma 宣布,與中國奢侈品電商平臺寺庫建立了合作關係。 義大利奢侈品電商平臺 LuisaViaRoma 宣布,與中國奢侈品電商平臺寺庫建立了合作關係。
  • 寺庫晚來的財報:奢侈品電商直播來救?
    近來,寺庫正在培育奢侈品多元化銷售渠道,除了和抖音快手等短視頻頭部企業持續合作以外,寺庫也在打造自己的直播基地,試圖建立起自己的線上渠道。比如今年12月,寺庫在北京三裡屯寺庫大廈搭建了首個奢侈品直播基地,總面積7000平方米,日均可容納300名以上主播同時在線開播,目前已有3800個品牌與寺庫直播基地達成合作,700名小紅書、B站、視頻號等社交平臺達人參與造勢。
  • 阿里投資奢侈品電商FARFETCH與京東 騰訊攜手成股東
    FARFETCH與京東 騰訊攜手成股東 中國營銷傳播網, 2020-11-08, 作者: 莫岱青, 訪問人數: 3062   11月6日,阿里巴巴集團(NYSE:BABA,HKSE:9988)宣布與歷峰集團(SWX:CFR)共同對奢侈品電商平臺
  • 歷峰集團的電商 Yoox Net-A-Porter 和阿里達成合作,將接入天貓的...
    對於 YNAP 來說,它能獲得阿里對於中國消費者的數據和洞察,此外也多了一個流量入口——即「虛擬 app」 Luxury Pavillion。不過,這些流量是否是精準的流量,能否轉化為線上購買,還比較難說。天貓在 2017 年 8 月推出了 Luxury Pavillion。它的入口在天貓 App 裡,據說只有 1~2% 的「高級用戶」能找到 Luxury Pavil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