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終將老去,但總有人正年輕。」用這句歌詞來概括當下豐田旗下子品牌的狀態,再合適不過——皇冠品牌全面停產,而GR品牌則在Supra和GR Yaris的熱度中怒刷了一波存在感。
(P.S. 文末附贈皇冠15代車型和Supra歷代車進化史圖片欣賞)
皇冠,自1955年誕生起便是豐田的旗艦轎車品牌,在半個多世紀的演進中,皇冠最早承載了日系車在豪華市場有所作為的夢想,也在「小車盛行」的上世紀90年代遭遇滑鐵盧收縮至日本本土市場成為純粹的JDM代表作。
「一代人終將老去,但總有人正年輕。」21世紀初,豐田也曾唱響過同樣的歌詞,只不過主角對調——2002年,Supra因全球性能車市場急劇萎縮,賣一輛賠一輛,即便被熱愛崩直線加速的廣大車迷封神,也只得無奈撒由那拉,而2003年富有朝氣的「零皇冠」憑藉國人眼中的良好口碑再度出發。
說來也奇怪——當豪華車市場順風順水,皇冠卻始終不溫不火;當電氣化大行其道,節能減排雙積分成為車壇主旋律,牛魔王這種被雪藏17年有餘的燃油性能車卻被豐田高調復活,這是怎樣的一波「騷操作」?
三句話理清皇冠停產原因
市場端:運動風潮壓過正統豪華。
無需過多佐證,自主、合資、豪華三大陣營的產品早已全員向運動化看齊。你要是開了一輛仍舊商務範兒十足的車型出門,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為什麼?因為你這車一看就是沒換代的老款。
雷凌可以運動、榮放可以運動、凱美瑞可以運動,但配上從命名就透著滿滿「皇室貴族氣質」的皇冠並不能太過運動化,只能走正統豪華路線,否則總有些與調性不搭噶的不倫不類之意味。雖然15代皇冠已經在TNGA-K架構下完成了運動化蛻變,但仍未能逃脫停產厄運。
無奈啊,VIP範兒拿捏得再足,到了ALL IN運動的「新浪潮」裡,皇冠也只能望洋興嘆嘍。
P.S. 這麼想來,早已停產的「小兄弟」銳志運動範兒倒是挺爆棚,但也只能感嘆生不逢時吧……
細分端:SUV比轎車更吃香。
兩條腿走路的,永遠比單腿兒蹦的快。當保時捷、蘭博基尼、賓利、勞斯萊斯都對SUV毫無抵抗力的時候,當一汽-大眾因久違27年的SUV攻勢而逆大盤漲銷量的時候,當Mustang都放棄Pony形態搞起電動SUV攻勢之時,皇冠卻仍在保持「單腿兒蹦」狀態。
以中國市場為例,在所謂的「黃金20年」中,至少有10年高純度的含金量由SUV細分市場供給,而自2005年第12代皇冠引入國產後,一直保持單一的轎車形態參與市場競爭,也恰恰是在這十多年中,皇冠疏於迅速改變,錯失了SUV紅利。
好飯不怕晚——雖然皇冠停產已成定局,但定名為Crown Cross的SUV版皇冠車型有望在2022年復出。情懷仍在,皇冠不死,雖將徹底變換面孔,但這也算是無奈中的萬幸吧。
品牌端:豐田的豪華大旗有人扛。
生於1955,卒於2020,歷經15代變遷的皇冠一直都擔負著豐田品牌徵戰豪華轎車市場的重任。即便在1983年雷克薩斯誕生後,豐田對皇冠品牌的市場定位也未曾動搖。
定位不動搖,不意味著地位不鬆動!
在皇冠長達65年的發展史中,共出現了3個低谷期: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第1代出口美國市場,成績不甚理想,而後轉戰亞洲市場方被盤活;1995年,第10代皇冠亞洲區域銷量銳減,於是逐漸結束出口亞洲,轉為日本本土專用車型,即大家津津樂道的JDM;第3個低谷期就是停產前這許多年頭。
皇冠在90年代的衰敗,當然和經濟大環境息息相關,但也不可排除豐田「分心」雷克薩斯的重大影響。而當為北美市場而生,以「追求完美」為品牌初衷的雷克薩斯拿到「研發費用無上限」的金字令牌後,其產品與品牌含金量已遠超皇冠,在北美迅速躥紅升至豪華車市場頭名後,2005年開始返銷日本本土市場的雷克薩斯,確實也給皇冠埋下了二次打擊的「雷」。
讀音與Luxury相近,生而豪華的Lexus註定要與皇冠在市場定位上有所重合與超越,而當二者終於在全球各個主力市場遭遇,殘酷的市場蠶食也註定了皇冠終究要將豐田的豪華大旗交付給後來者居上的雷克薩斯扛。
關於Supra你不可不知的三件事
GR的高性能標籤撐起豐田向上重任。
講真,燃油車被稱作「夕陽市場」,實在是個偽命題。即便新能源汽車概念再火爆,目前終究只佔據了全球車市的冰山一角,燃油車仍將繼續在市場主流地位盤踞良久。
如何在燃油車市場競爭中做到品牌向上?向豪華車市場進攻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於是豐田有了雷克薩斯。同時,借鑑BBA品牌AMG、M、RS所發揮出的巨大「榜樣力量」,給自家燃油車貼上高性能標籤,也不失為豐田品牌向上發展另一截天梯。
如今皇冠要出SUV換道補上豪華一課,Gzaoo Racing也終於要靠「牛魔王」復活和GR Yaris這種「小鋼炮」出道再次大放異彩,豐田的品牌向上工程,看來是要全力開動了!
JDM情懷救市乏力,拿的是範兒。
Supra備受矚目,引發熱議的不光是其自帶的情懷光環,更有「但求最貴」的天價曝光。
根據估算,先期引入中國市場的2.0T版本Supra售價將會在40-60萬元區間內,而根據去年在香港地區發售的限量版3.0T車型售價(約72-74萬元)與平行進口後徵收的進口稅、排量稅估算,為情懷買單的代價將是巨大的。
在輿論界「雷聲大」,在市場端「雨點小」,性能車的叫好不叫座早已司空見慣,不出意料的話,GR Supra的市場潛力將遠遠小於其「圖騰」作用。
如何看待豐田與寶馬的合作?
什麼?牛魔王要用Z4的技術共享?是的!但在《車事大白話》看來,這本無可厚非。
首先,新四化浪潮襲來,各家車企研發費用本就吃緊,抱團取暖早已成為常態,無需大驚小怪。
其次,雖然在財力上,豐田遠比寶馬實力雄厚,但在技術端,豐田更偏重新能源探索,在燃油高性能車方面,寶馬顯然要佔一些優勢;而在品牌形象上,寶馬的豪華與駕控標籤則更加鮮明。總體來看,豐田深諳錢再多也要花在刀刃上的道理,開源節流的同時取長補短,尤其是在Supra市場預期並不飽滿的前提下,拉升品牌形象的同時儘量少花錢,是為聰明!
而且,千萬別把Supra和Z4的聯姻簡單看作車型平臺與零部件的共享——更深層次來看,豐田與寶馬的牽手,更重要的戰略意義在於全球市場的優勢代換,豐田在美國有多風光,寶馬在歐洲有多暢銷,在品牌密切合作後,搭上彼此順風車的豐田與寶馬,多少會給各自劣勢市場帶去一些提振。
寫在最後:
皇冠想靠SUV迎來第二春,希望是有的,但作為獨立的品牌只靠單一車型單打獨鬥,或許贏面兒並不大。而「圖騰」感大於市場預期的Supra復活則更像是「蒙眼狂歡」,但無論如何,在自動駕駛和電動化徹底徵服汽車界前,給血液中流淌著汽油的那些狂熱駕駛愛好者最後一次狂歡的機會,善莫大焉。
歷代皇冠回顧
▲1955年 第一代皇冠:船型車身和分片前風擋玻璃極具年代感,1.5L小排量發動機在高速路為主的北美市場受挫。
▲1962年 第二代皇冠:尺寸明顯增加,諸多豪華配置加身,V8車型則在1964年出口至中國,成為中國進口的首款豐田汽車。
▲1967年 第三代皇冠:「白色皇冠」被豐田重新定義為「頂級私人豪華車」,存在轎車、旅行車、皮卡和雙門轎跑四種車身形態。
▲1971年 第四代皇冠:「藍鯨皇冠」成為出口北美的最後一代皇冠車型,但在澳洲、亞洲受到歡迎,在中國市場曾作為廣交會接待車。
▲1974年 第五代皇冠:設計語言更加方正筆直,主攻大氣豪華的商務用車市場,全系採用6缸大排量發動機,無奈遭遇第一次石油危機,銷量再次受挫。
▲1979年 第六代皇冠:配置上已與奔馳S級和林肯Town Car比肩,為了應對石油危機,此代車型引入2.0T直列6缸渦輪增壓發動機,增壓版只面向日本市場進行發售。
▲1983年 第七代皇冠:不再推出雙門版車型,首次採用四輪獨立懸架,並開始大批量引入中國市場,成為改革開放初期國人心目中高端豪華轎車的標杆車型,情懷由此而生。
▲1987年 第八代皇冠:日本泡沫經濟高漲時期,皇冠有了新的使命,即專注於亞洲尤其是日本本土市場,而在北美市場熱銷並超越通用成為「世界第一」的夢想方面,豐田開始對雷克薩斯寄予厚望。值得說明的是,被中國車迷津津樂道的JZS133皇冠有些特殊——被引進國內時,部分「133」採用了第八代皇冠的底盤,卻採用了第九代皇冠的外觀及發動機,前後均採用豐田牛頭標。
▲1991年 第九代皇冠:此代起,車尾開始使用豐田車標,整體設計風格借鑑了雷克薩斯LS400車型,由方正轉向圓潤化。
▲1995年 第十代皇冠:開始使用承載式車身,部分車款搭載全時四驅;同時,日本本土市場推出的皇冠Comfort版開始被大量用作計程車、教練車、警用車,車長縮短,獨立懸掛以及大量豪華配置被取消。
▲1999年 第十一代皇冠:眼生吧?此代皇冠無緣中國市場,但雙色車身和延伸至前保險槓的發動機蓋令人印象深刻。
▲2003年 第十二代皇冠:被推翻重來的「零皇冠」開始在一汽豐田生產,國產初期其銷量一度超越奧迪A6L,曾在高級車市場佔有率上超過30%。
▲2008年 第十三代皇冠:設計逐漸加入運動風格元素,起初仍然受到中國市場熱捧,月銷可達4000輛,但在臨近換代前的2012年,月銷嚴重下滑至不足千輛,正是在此時期皇冠開始明顯落後於德系BBA品牌。
▲2012年 第十四代皇冠:國產「絕唱」,依舊提供Royal商務和ATHLETE運動兩個系列可選,混動版本開始成為主銷車款,於日本市場仍舊火熱,但在中國市場競爭中與BBA差距不斷擴大。
▲2018年 第十五代皇冠:不僅沒有引進國產,在日本也徹底「絕唱」了,等著皇冠SUV吧……
歷代Supra回顧
▲1979年,第一代Supra(A40):Celica Supra,在日本市場被稱作Celica XX,搭載2.6L直排6缸引擎,動力110馬力;後升級為116馬力的2.8L直排6缸引擎。
▲1982年 第二代Supra(A60):充滿儀式感的彈出式大燈、稜角分明的GT車型氣質、獨立懸架,以及由路特斯優化的點調校,加之不斷升級的動力,此代Supra零百加速已進入8秒時代。
▲1986年 第三代Supra(A70):與轉向前驅平臺的Celica劃清界限,新平臺仍採用後驅,引入限滑差速器和豐田電子調製懸架TEMS(氣動懸架),並首次推出Turbo渦輪增壓版,採用新型7M-GTE渦輪增壓六缸引擎,能提供172.5千瓦的動力和332.1牛米的扭矩,旨在與各種國際性跑車或者GT車型競爭。
▲1992年 第四代Supra(A80):大量採用鋁材質以及中空纖維車墊,輕量化的同時採用了「神機」2JZ直列6缸引擎,搭配兩個順序渦輪增壓器,零百加速僅需4.6秒。性能「王者」卻在市場競爭中落敗,無奈於2002年停產。
▲2020年 第五代Supra(A90):基於寶馬全新CLAR平臺打造,與Z4一樣將在奧地利麥格納斯太爾工廠生產,車機方面搭載寶馬i-Drive7.0系統,標號為B58的3.0T發動機最大功率250kW(340PS),峰值扭矩高達500N·m,零百加速在4秒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