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鞋企積極革新 定製皮鞋搶佔高端市場

2021-01-11 聯商網linkshop

  

  康奈集團總經理鄭萊毅昨天透露,下個月,康奈府前街精品皮鞋定製店將增加一個新的品牌KANGNAI collection,以實現從「康奈、KANGNAI collection、康奈世家」這3個品牌的皮鞋自下而上的「階梯式」定製業務,「讓更多的消費者享受到『定製皮鞋』帶來的舒適感。」

  繼康奈、奧康、中國皮革和製鞋工業研究院溫州研究所較早推出「定製皮鞋」業務後,目前紅蜻蜓集團也已涉足該項業務。這些單位的定製皮鞋,每雙價位在1000元到五六萬元不等。

  在9月4-6日上海舉行的2013中國國際鞋類展上,參展的奧康和康奈,主推的都是在「定製皮鞋」方面的最新技術成果。在「沒有鞋子的鞋店」的奧康展廳,智能機器代替了傳統的鞋子。消費者進店選鞋、試鞋、量腳、下單等選購「定製皮鞋」的過程,均通過電腦等智能設備完成。在康奈展廳,採用高端設計,選用進口鞋材、線材的康奈世家皮鞋,其「中國本土高端定製皮鞋」的形象也深入人心。

  而在9月12-13日杭州舉行的2013中國浙江商務服務交易博覽會(浙交會)上,參展的「中國鞋類出口基地國際設計研發中心」主推產品,也是高檔「定製皮鞋」。中國鞋類出口基地國際設計研發中心,由溫州市工業科學研究院、中國皮革和製鞋工業研究院溫州研究所聯合共建。

  中國皮革和製鞋工業研究院溫州研究所所長方巖認為,「定製皮鞋」已成為溫州知名製鞋企業顯示高端戰力、搶佔高端市場的新式武器。據了解,除了上述在國內具有較高知名度的溫州鞋類大牌開始角力「定製皮鞋」,溫州還有約20家鞋企也在嘗試往「定製皮鞋」方面謀求轉型升級。

  康奈:讓更多人享受定製帶來的舒適

  去年1月11日,康奈集團首家精品皮鞋定製店在市區府前街開業。康奈品牌形象代言人、當紅男星陳坤專程來溫參加該店開業儀式,並現場和康奈首席製鞋匠師一起體驗了康奈皮鞋的定製服務。康奈集團總經理鄭萊毅昨天透露,下個月,康奈府前街精品皮鞋定製店將增加一個新的品牌KANGNAI collection,以實現從「康奈、KANGNAI collection、康奈世家」這3個品牌的皮鞋自下而上的「階梯式」定製業務,「讓更多的消費者享受到『定製皮鞋』帶來的舒適感。」

  據康奈集團高端定製業務負責人介紹,目前,公司高端皮鞋定製業務分為兩大塊,一個是款式定製,另外一個是量腳定製。

  款式定製,即顧客選中某一鞋款後,可在面料、裡料、飾扣等方面根據個人喜好進行選擇。比如,面料是選用牛皮、羊皮或是其他珍貴動物皮料,完全由顧客來決定;飾扣的搭配,也是按照顧客需求和喜好來製作;底材的選擇權也交給了顧客,因為有些顧客喜歡柔軟型、超輕的,也有些偏好硬朗一點的。為了讓顧客在短時間內定製一雙滿意、合腳的皮鞋,屆時,定製店鋪裡將會擺上實物、材料樣本,供顧客從中隨意挑選自己想要的組合,當然,店裡的形象顧問也會給出專業的參考意見,直至客戶滿意為止。

  量腳定製,相對於款式定製而言,是一種更為高級的定製,它包含了款式定製所有的服務內容。它與款式定製最大的不同,在於它是根據個人的腳形進行量身,由於從多維度進行測量和把控,所以定製的鞋子穿起來會更合腳、更舒適、更具個性化,當然價格會相對高一些。另外,量腳定製的客戶還將會獲贈定製的鞋楦,上面會有個人專屬的編號和姓名。

  康奈集團總經理鄭萊毅說,推出款式定製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更多的消費者享受「定製皮鞋」帶來的舒適感,也滿足了他們彰顯個性的需求。所以,在高端定製皮鞋的定價上,該公司今年進行了調整,定位在1000元以上。

  據介紹,康奈府前街精品皮鞋定製店開業以來,平均每個月定製的業務量為100多單。消費者到該店量腳定製皮鞋,一般7-10天就能穿上完全合腳的定製皮鞋。鄭萊毅還透露,計劃明年在杭州也開一家康奈精品皮鞋定製店。

  方研智造:要做中國的奢侈品

  中國皮革和製鞋工業研究院溫州研究所所長方巖,自稱有一個很大的夢想:就是把用他名字諧音註冊的「方研智造」商標,打造成中國的奢侈品品牌。

  方巖對「定製皮鞋」的深入研究,始於2008年1月份。他認為,工業化之前,鞋子都是量腳定製的;但鞋子開始流水線生產後,就變成了讓腳去將就批量生產的鞋子。「為講究生活的人做一雙合腳的皮鞋,像愛馬仕(HERMES)那樣推出度身定做的高級定製服務」,成為他「創業」的初衷。

  其後4年多時間裡,他先後投入四五百萬元購買機器設備,帶領十幾位製鞋師傅潛心研究皮鞋的定製工藝,逐步摸索出「從品質到品相,再到品位」的產品提升路徑。2010年,跟啟功學過書法藝術、曾為英國皇室及黛安娜王妃設計皮鞋的華人鞋楦大師張利國,應邀加入「方研智造」。鞋楦大師張利國和製鞋專家方巖聯手,一起鑽研「定製皮鞋」。

  去年9月25日,「方研智造」的首家皮鞋高級微型會所「名堂」,在市區大自然家園北門正式開業。店裡擺放的100多雙手工縫製的皮鞋,都是為客戶量腳定製的。皮鞋的價格,最低價為6800元,貴的高達五六萬元。後來,該店又推出定製休閒鞋業務,每雙休閒鞋的價位為1000元至3000元。

  來買這麼貴的皮鞋的,都是哪些人呢?方巖告訴記者,來定製皮鞋的,「把奢侈品玩膩的人最多。」他舉例說,溫州市鴻運皮革公司董事長龐健第一次到店裡,就定製了6雙皮鞋,「自己4雙,送給朋友2雙」;一個月後,龐健第二次去,定製了6雙休閒鞋。後來,飛鴕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林連興、麥高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知信等溫州知名的鞋企老闆,也都紛紛到「方研智造」定製高檔皮鞋。在給予好評的同時,這些鞋企老闆還給「方研智造」的定製皮鞋提供了一些改良意見,如皮鞋內襯的應用、中底舒適度的改進等等。

  「方研智造」定製皮鞋成功推出後,也讓更多的鞋企老闆開始重視定製這項高端業務。溫州一家大型鞋企的董事長,曾先後三次找方巖洽談收購「方研智造」事項。方巖坦陳:「我的理想,是計劃用10-15年時間,把它打造成中國的奢侈品品牌;但他是想規模化量產、快速盈利,因此最終沒談攏。」

  依託中國皮革和製鞋工業研究院的技術實力,「方研智造」在業內的知名度也越來越高,日本、廣州等一些較為老牌的皮鞋定製廠家,也都紛紛慕名到中國皮革與製鞋工業研究院溫州研究所參觀學習。去年12月份,廣州3家知名的皮鞋定製企業老闆,專程「組團」來溫考察後,都認為「方研智造」定製皮鞋的產品結構非常好、定位精準、工藝領先。

  奧康:要開「沒鞋子的鞋店」

  今年9月4日,融合皮鞋個性化定製、消費體驗及電子商務於一體的奧康體驗館,在上海國際皮革展上首次亮相。這個體驗館的最大特徵,就是利用高科技技術實現開設「沒有鞋子的鞋店」:今後顧客進店買鞋,將看不到鞋子;顧客通過使用「量腳定鞋儀」等設備,選鞋、試鞋、量腳、下單等過程都將在網上完成。

  在浙江奧康鞋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振滔看來,奧康體驗館代表著傳統製造業信息化、智能化的發展方向。他還表示,作為傳統專賣店模式的創新,奧康體驗館的推出將開啟全新的體驗式營銷革命。

  早在2006年8月,由奧康集團和浙江大學聯合研製的「量腳定鞋機」問世。其後,第一代「量腳定鞋機」在杭州一家奧康專賣店和位於永嘉甌北的奧康龍橋工廠店等地投入試用,消費者可在專賣店裡測量腳形,然後上網挑選鞋款等定製皮鞋。

  從第一代「量腳定鞋機」問世到此次在上海推出的最新版「量腳定鞋儀」,奧康在「定製皮鞋」工藝技術方面不斷推陳出新。據介紹,最新版「量腳定鞋儀」將於明年在部分奧康專賣店試點定製業務。

  浙江奧康鞋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王振權告訴記者,奧康去年在「定製皮鞋」基礎上推出的固特異手工皮鞋,曾經歷過一個有趣的從「推」到「催」的過程。

  據介紹,去年奧康新開一條生產線,專門製作固特異手工皮鞋。這種皮鞋每天產量為100-300雙,每雙鞋子售價約為2000元。「沒想到鞋子推出後,受到了專賣店店長的一致抵制,她們覺得售價太高,怕賣不出去,影響業績。」王振權笑言,奧康固特異手工皮鞋具有不脫膠、不斷底、鞋墊是牛裡皮製作不發臭等優點,買固特異手工皮鞋的回頭客越來越多,「原來店長怕鞋子賣不掉,現在生意越來越好,她們都催公司多發貨。」為滿足市場需求,他表示,接下公司還要增加2條生產線,爭取讓奧康固特異手工皮鞋日產量達到1000雙以上。

  王振權認為,定製皮鞋的附加值非常高,消費者體驗的過程也很好,「這是企業實力的象徵,一般的企業做不起來。」
  (溫州商報 記者 朱則金)

相關焦點

  • 溫州鞋企:通過定製皮鞋搶佔高端市場
    溫州鞋企:通過定製皮鞋搶佔高端市場 2013-09-27 14:35:08 來源:溫州商報 康奈集團總經理鄭萊毅近日透露,下個月,康奈府前街精品皮鞋定製店將增加一個新的品牌
  • 《新聞聯播》再次聚焦溫州!溫州外貿鞋企如何突出重圍?
    全文如下:最近一段時間,在素有「中國鞋都」之稱的溫州,很多復工的外貿鞋企,都遭遇到了訂單延遲或者被取消的困境,如何能走出困境,溫州的企業和政府開始了一場轉型突圍戰。溫州巨納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宛家勇:劃紅線的都取消了,3月10日左右取消掉的訂單,大概是一千來萬元人民幣吧。
  • 達芙妮退市引發熱議,溫州鞋企如何再造核心競爭力?
    據溫州日報報導,昔日鞋王達芙妮黯然退市,再次被放置到一場輿論的中心,引發外界對傳統鞋企未來發展之路的思索,特別是對有著中國鞋都之稱溫州,經歷了高速增長的製鞋業產業而言,今日的市場環境早已今非昔比,品牌、產品、渠道、傳播等方方面面都提出了新挑戰,未來溫州鞋企如何重塑優勢,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成為不少企業熱議的話題。
  • 又一溫州鞋企墜落?曾在全國開了4000家門店,累計賣出2.5億雙鞋
    又一溫州鞋企墜落?曾在全國開了4000家門店,累計賣出2.5億雙鞋推薦語:溫商即溫州商人,他們有著「東方的猶太人」的美譽,其知名程度可想而知。所以此前大家也都說:溫商是中國的奇蹟,也是世界的奇蹟。然而最初的溫州,其實並不像大家想的那麼富裕。
  • 「匠人」父子檔:傳承溫州手工皮鞋縫合技藝
    昭普/文 卿侖/攝溫州民間的皮鞋製造業有著百年歷史,縫合鞋工藝體現了近現代溫州乃至中國鞋業製作發展的歷史變遷。一雙頂級的手工皮鞋最重要的是手工縫製工藝。在溫州,有一「工匠」父子檔傳承發揚溫州縫合鞋技藝,給該手藝「縫」上了「非遺」標籤,續寫著溫州皮鞋背後的匠人故事。守藝 完善溫州縫合鞋技藝歐泊鱷手工鞋工作室位於市區墨斗小區一樓,創始人陳文華是國家一級鞋類設計師,也是溫州縫合鞋技藝的非遺傳承人。「我師傅做手工鞋,師公做手工鞋,到我這裡,算第三代。」
  • 匠人「父子檔」 傳承溫州手工皮鞋縫合技藝
    溫州網訊  溫州民間的皮鞋製造業有著百年歷史,縫合鞋工藝體現了近現代溫州乃至中國鞋業製作發展的歷史變遷。一雙頂級的手工皮鞋最重要的是手工縫製工藝。在溫州,有一「工匠」父子檔傳承發揚溫州縫合鞋技藝,給該手藝「縫」上了「非遺」標籤,續寫著溫州皮鞋背後的匠人故事。
  • 2018「品字標」溫州鞋企質量比對結果出爐
    10月30日,我市舉行皮鞋行業質量綜合比對結果專場發布活動,就溫州三大「品字標」鞋企——康奈、奧康、紅蜻蜓的產品與國外知名鞋業品牌愛步(丹麥品牌)、其樂(英國品牌)進行全方位比對,結果顯示溫州品牌的質量品質挺不錯。
  • 溫州日報甌網 - 溫州製造顯匠心
    記者 榮恩 通訊員 章燕飛 邵成潔 從最基本的穿著功能到對鞋服審美的不懈追求,如今國人的消費品位升級,為溫州鞋服傳統產業的提升帶來了市場契機。繼大規模個性化智造等技術突破之後,溫州鞋服名企也注重文化底蘊的挖掘和「工匠精神」的傳承,將它們融入到溫州製造的品牌內涵中去。
  • 一雙皮鞋伴隨走過20年 杭州顧客專程赴溫州還鞋
    圖為袁老(左)和康奈設計師沙民生(右)一雙皮鞋伴隨人的一生。這是流傳於西方國家貴族與國際大牌間的故事,表明某個國際大牌皮鞋的品質高。那麼,一雙溫州皮鞋可穿多久?1年、2年……20年。今年3月16日,來自杭州的袁之威將一雙穿了整整20年的康奈皮鞋送到康奈集團,以感謝該公司做出了高品質的皮鞋。1、穿了20年的皮鞋不見斷裂脫膠1996年,身為浙江公信認證有限公司培訓師的袁之威,到溫州做了一場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培訓,然後到康奈集團參觀考察,其間順便買了一雙深棕色的正裝皮鞋。
  • 溫州「鞋王」,年內狂賺40億身家,但卻不是靠賣鞋,而是賣藥!
    所以,在面對困難的時候,我們不能沮喪,要積極地往前看。而這句話,對於曾經的溫州「鞋王」王振滔而言,似乎再合適不過了。雖然名為「鞋王」,但王振滔的賣鞋之路卻並不順利,在2019年更是直接巨虧了3000萬。
  • 海外市場遇阻看「中國鞋都」如何打贏轉型「突圍戰」?
    在素有「中國鞋都」之稱的溫州,最近一段時間,很多復工的外貿鞋企都遭遇到了訂單延遲或者被取消的困境,如何能走出困境?溫州的企業和政府開始了一場轉型「突圍戰」。宛家勇在溫州鹿城經營這一家中小型的外貿鞋企,生產的皮鞋90%出口銷往俄羅斯、韓國、澳大利亞等國家。隨著海外疫情的暴發,訂單量被取消了30%,延遲確認的訂單也佔了20%左右,企業生產車間裡的機器一夜之間關停了一半。海外市場遇阻能否轉向內銷?可外貿鞋和內銷鞋不僅銷售渠道完全不同,想要轉型風險同樣不低。
  • 以紅蜻蜓為代表的溫州皮鞋,正走下神壇
    溫州名牌鞋企的戰略痛點–來自一位80後消費者的分析近些年來,溫州的名牌鞋企,在市場的佔有率直線下降,投資者陸續退出,股價從未超過發行價,且一路下滑。分析了溫州鞋企近三年的戰略改革和年報後,得出結論:沒有質的變化,不出例外,營收也不會有大的增長。在股市中,將一沉到底不會反彈。究其原因:產品科技創新不足,產品營銷方向錯誤,產品質量下降;企業內部、供應鏈、加盟店代理商的管理不到位……品牌距離消費者越來越遠,溫州鞋從來不缺銷售渠道,缺的是消費者的信任。
  • 鞋企變革新起點——腳型大數據
    安踏作為鞋企,積極地參與了國內腳型普查,身影出現在第二次和第三次全國腳型調查項目的合作夥伴中。        李寧在回歸後,非常強調消費者體驗,在北京上海的旗艦店中,不僅放置了3D腳型掃描儀,還包括體成分測試儀、跑姿測量臺等專業測試設備,為跑友提供個性化、定製式的跑步服務,筆者曾在北京王府井店親身體驗,測試後給出的報告非常專業,並推薦了適合的鞋款。
  • 溫州鞋企老闆:把杭州房子賣了400萬,可以撐半年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浙江溫州,素有「中國鞋都」之稱,截至2019年底,這裡有外貿出口鞋企800多家,年出口量8.21億雙。2020年疫情之下,溫州鞋企面臨巨大的困難。特別是隨著疫情在全球蔓延,外貿出口企業的訂單斷崖式下滑,一批中小企業面臨生存危機。劉建業是溫州一家外貿出口鞋企的老闆,在溫州開鞋廠已有十年。
  • 中國鞋市場空間巨大,而鞋王們業績堪憂
    據中華工商時報報導,近來,中國鞋業市場並不風平浪靜,達芙妮退出高端市場,富貴鳥被迫退市,貴人鳥貸款逾期……他們都是知名的民營企業。但,從來沒有絕對的至暗時刻,黑暗本身就是黎明的一部分。鞋王們業績堪憂中國鞋業像是被「關起來」的巨鱷。一方面,中國鞋業的市場空間巨大無可質疑。
  • 奧康發起「中國鞋都企業戰略聯盟」,共建溫州鞋企新生態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網站訊 4月26日,奧康發揮行業龍頭作用,聯合16家溫州鞋企,成立「中國鞋都企業戰略聯盟」,以「雲」創新譜寫溫州鞋企經濟發展「新」模式。疫情之下,許多企業陷入了訂單減少、工廠停擺、員工閒置等問題,不少以外貿為主的鞋企更面臨著破產的困境。「中國鞋都企業戰略聯盟」由奧康牽頭,後時代、天一、邁登等溫州知名民營企業共同成立的一個雙向服務型組織,致力於建設覆蓋全行業、縱深一體化的綜合式企業戰略聯盟,是溫州鞋行業內覆蓋面最廣,互動性最強的戰略聯盟之一。
  • 還記得巴西總統在杭州買鞋嗎?溫州人要把皮鞋賣到巴西去
    巴西當地時間9月12日至14日,首屆溫州出口商品(巴西)博覽會將在巴西聖保羅開幕,溫州共有43家企業參展。  這是溫州首次以組團的形式在南美國家開辦展會。  有巴西總統這個「活廣告」,溫州的鞋企自然最為積極,一家皮鞋廠一口氣申請了4個攤位,準備大幹一場。  為什麼選擇去巴西辦展會?
  • 溫州這家老鞋企如何抓住年輕人的心 記者帶你一探究竟
    奧康與漫威推出聯名款,並在溫州江心嶼舉辦秀場。這位在《服飾導報·鞋世界》從事鞋行業觀察16年的記者,對鞋業發展可謂是了如指掌。於是,我提出請她帶我去看看奧康目前的製鞋產業升級情況,沒想到,石燕麗卻把我約到了咖啡館。「我們先在這兒買鞋,保證給你全新的體驗!」說完,她遞給我了一個神秘的眨眼,仿佛在說:「相信我。」奧康的定製顧問章雯雯走進了咖啡店,手上還拎著一個拉杆箱。
  • 組女團出道、董事長進直播間走穴,國產皮鞋還能崛起嗎?
    1998年開出全國第一家鞋業連鎖店後,這個溫州鞋企又在全國開設30多家省級分公司,通過直營+代理的模式,將3000多家連鎖專賣店開到三四線城市的街邊,織起密集的銷售網絡。一句「穿奧康,走四方」的廣告語,曾讓奧康皮鞋成為很多70後、80後的年代記憶。
  • 溫州皮鞋大王:他擁有3000多家專賣店,每年賣出超1000萬雙皮鞋
    說起浙江溫州,它有著一系列的稱號,如「中國新型電器之都」、「中國時尚鞋都」、「中國時尚服飾中心城市」、「中國汽摩配重要產業基地」等。在溫州,形成一定規模的產業非常之多,如電器、鞋業、服裝、汽車摩託車配件、打火機、制筆等。而製鞋行業又是溫州目前規模最大的傳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