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日軍的國旗、軍旗的的不同圖案以及其蘊含的寓意

2020-12-14 周末喜相逢1234

在近現代史上,對中國禍害最深、最廣的國家無疑就是日本,在整個14年的抗戰期間,日本軍人在中華大地上燒殺擄掠、無惡不作,不僅是中國,朝鮮、東南亞的眾多國家也深受其害,旭日軍旗所到之處,哪裡就是一片焦土,生靈塗炭。

敗戰後的日本雖然也對自己的侵略做出了一定程度的反省與懺悔,但是日本人並沒有像德國那樣,徹底地對自己的戰爭罪行進行懺悔,戰爭罪犯也沒有得到徹底的清算,以致於日本國內不斷有軍國主義抬頭的跡象,特別是近年來,日本民眾右傾化非常明顯,日本政治人物的政治行為也在極力右傾化,不斷為日本軍國主義招魂,企圖讓臭名昭著的「日本皇軍」借屍還魂。

如日本政府內閣成員多次參拜供奉戰爭罪犯的靖國神社,計劃為「神風特攻隊」申遺。所謂的「神風特攻隊」就是變相的「敢死隊」, 這是由一群稚氣未脫的十六七歲的青少年組成的自殺式的特殊隊伍。當他們在戰爭的最後,面對必敗的結局時依舊負隅抵抗,在空中高喊著「效忠天皇」的口號,用著自以為是的愚蠢和衝動駕駛著飛機與敵機相撞同歸於盡。「神風敢死隊」使用的是均為自殺戰術,是完全的利己主義、沒有人性的軍國狂熱主義。

又如日本海軍最近也下水了一艘準航母,將其命名為「出雲」,「出雲」號戰艦曾是二戰時期日本侵華海軍的旗艦名號,在二戰期間,日本多次使用出雲號侵略中國,傷害了無數中國人民,在中國欠下了累累血債。

再如,象徵著日本軍國主義的旭日軍旗近幾年多次出現在大型的國際性活動中,在東亞足球四強賽等賽事上,有日本球迷公然在會場展示了一面旭日旗,2019年9月,東京奧運會、帕運會組委會宣布,將允許「旭日旗」進入2020年奧運會場,這些舉動激起中國、韓國民眾的憤怒與抗議。旭日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和中國抗日戰爭時期,日本士兵就是手持旭日旗到處燒殺搶掠,旭日旗被視為是日本軍國主義的象徵。

對於旭日旗,我們中國人可以說是相當的熟悉,在抗戰的影視劇裡,我們可以大量地看到旭日旗的影子。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和中國抗日戰爭時期,日軍一共有四種旗子出現在大家的視野當中。

日軍最為出名的肯定就是日本的太陽國旗了。二戰中日軍士兵在戰場上將太陽國旗綁在「三八」步槍上面衝鋒陷陣,日本國旗的正式名稱為日章旗,在日本國內也被稱為日之丸旗,公元8世紀時日章旗就開始為日本天皇使用,當時稱作「天皇旗」。19世紀中葉開始,太陽旗逐漸成為代表日本的旗幟,所有日本船隻懸掛著的就是這面旗幟。1870年正式定為日本海軍旗幟。二戰結束後,成為日本代國旗,中國軍民因為太陽旗酷似狗皮膏藥,所以稱之為「膏藥旗」,而英美盟軍則稱之為「丸子旗」。1999年8月,日本國會通過《國旗國歌法》,將「日之丸」正式定為日本的國旗。

在二戰時期,日軍還有一種叫做「武運旗」的旗子,我們在抗日的影視劇裡,經常看到日軍將領在其辦公室或作戰室裡的牆壁上,張掛這日本國旗,旗子正上方寫有「武運長久」4個大字,其他空白處寫滿著親友、同僚的名字,這就是所謂的「武運旗」,二戰時,日軍攜帶了大量不同規格的太陽旗,旗上有出徵親友的籤名祈禱「武運長久」。日軍士兵將之作為護身符祈求好運和宣揚「皇威」。

在二戰戰場上,日軍除了大量使用「膏藥旗」、「武運旗」之外,還使用代表其陸軍、海軍的旭日軍旗。旭日軍旗是帶有紅日和旭日光芒圖案的一種旗幟,是原日軍所採用的軍隊旗幟。旭日軍旗又稱為稱作「陸軍御國旗」,是從日本國旗——太陽旗演化出來的,有16道血紅的光芒線,旗幟的三邊都飾有紫色流蘇,木製旗杆的頂部則有一個三面體的鍍金大旗冠,旗冠的三面都有日本皇室的16瓣菊花徽記。

1889年,日本海軍在陸軍旭日軍旗的基礎上稍作修改,將旗幟中心的太陽圖案向左(也就是旗杆方向)偏移,作為海軍的軍旗,也被叫作「軍艦旗」,平時懸掛在軍艦尾部旗杆上,而在艦艏旗杆懸掛的則是太陽旗。艦艏的太陽旗早上升傍晚降,艦尾的旭日軍艦旗則一般不降下來,戰鬥開始後則將軍艦旗升到桅杆最高處作為戰鬥旗。

日軍的陸軍、海軍的軍旗雖然都是旭日軍旗,圖案也極為相似,但是其「膏藥」的位置卻明顯不同,某些抗戰的影視劇導演,不是太不認真就是對二戰歷史不甚了了,陸軍軍官的辦公室裡居然懸掛海軍軍旗,在此鄙視一下。

日本投降後,所有日軍部隊全部解除了武裝。之後日本重新成立了自衛隊,由於舊日本陸軍在當年戰爭中罪孽深重,遭到了徹底清算,新建的陸上自衛隊的旗幟雖然還是太陽加光芒線的旭日旗,但改為8道光芒線,並在旗子周邊加上了一圈黃邊。

但是舊日本海軍在投降之後還保留著一支掃雷艦部隊,同時由於海軍高層和陸軍矛盾很深,並且曾經反對和英美開戰,所以盟軍對日本海軍比較寬鬆,對其歷史的清算也遠沒有陸軍那樣徹底,因此海上自衛隊的「自衛隊艦旗」完全沿用了二戰時的海軍旗,還是16道光芒線,太陽向左偏移的旭日旗,可見,當年軍國主義殘餘依舊陰魂不散。

二戰中,中國人民整整14年,艱苦卓絕,以極大的犧牲抗擊日本的侵略,為世界反法西斯鬥爭的最後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維護了世界的和平,我們須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時刻對日本復闢軍國主義保持高度警惕,防止日本重走軍國主義老路。

相關焦點

  • 二戰時期,日軍薪水待遇以及日本國內物價一覽
    昨天狗子我寫到了美軍二戰時期的薪水以及消費能力,最後舉了個例子談到一個美軍傘兵中尉在當年年薪大約有3720美元,這差不多就是一年能買三臺車或者在偏僻的州買個獨棟房子。然後有小夥伴私信我,希望我能聊聊日軍二戰時期的薪水和消費能力,所以這篇聊日本,但我日語基本不會,所以資料多是機翻,但好歹二戰日本資料用漢字的比較多,勉強能猜個七八分。
  • 二戰時期日軍步兵全系列詳解
    中為日軍上尉戰車長,頭戴皮製防撞帽,軍銜表示在胸口。右為日本陸軍軍事工程局少將局長,其領章為為工程兵的褐色領章。入侵中國東部,凇滬會戰中。左為日本陸軍中國派遣軍二等兵。中為日本陸軍中國派遣軍軍曹,頭系日本國旗的帶子,手中在搖著一面帶紅穗邊的太陽旗。看來,是著名的第5師團。
  • 二戰時期,日軍大阪第四師團戰績並不差,為何卻被稱為是懦夫?
    但這些更多的是相對於二戰日軍武士道狂熱體系下的一種「偏見」。正常來看,日本大阪第四師團絕對是一支強大的部隊。首先,日本大阪第四師團是日本最為古老的一支軍隊。其最早誕生於明治時期,當時日軍實行陸軍改革,設立六大鎮臺在全國範圍內自主募兵,並建立了六個師團。
  • 南京師大的學生公然在校內高高懸掛日本軍旗,事後竟解釋不認識
    事後南師大回應,學生是日語專業,在負責日本展廳活動時,錯把旭日旗當成日本國旗,已對學生做出批評教育。一個日語系的學生,連日本國旗都不認識,是怎麼考上211大學的?還是在南京懸掛日本軍旗,確定不是揣著明白裝糊塗?這是南京啊,關於南京在二戰時的慘痛歷史不用多說了吧。旭日旗,又稱日本軍旗,原日軍以及現在的日本自衛隊所採用之軍旗幟。
  • 中國各個時期的國旗以及國旗所代表的涵義
    中國封建時代一般認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以歷代皇朝既沒有也不需要國旗。中國最早出現現代意義的國旗要到19世紀中期的晚清時期,當時中國在西方列強的槍炮下,閉關鎖國的天朝美夢被無情打破,中國與西方列強開始密切接觸,卻發現在外交場合沒有旗幟代表中國,在窘迫的情況下,清朝政府才開始頒布正式的、現代意義的國旗。
  • 此國和日本最親近,說日語還模仿日本國旗,甚至建有二戰日軍紀念碑!
    比如泰國,緬甸,二戰中一度都是親日的,在他們看來,正好可以利用日本的勢力來對抗英法的殖民統治,所以不僅不痛恨日本,反而選擇幫助日軍作戰,只是到了後期眼看日本即將戰敗時才調轉槍口反戈一擊。 還有一個西太平洋上的小國,叫帛琉。帛琉早在一戰的時候就已經被日本佔領,二戰時作為日本的勢力範圍,自然也成了盟軍同日軍作戰的戰場。
  • 世界各國國旗圖案的寓意,太全面
    此旗的來歷可追溯到奧匈帝國時期,據說當時的巴本堡公爵在與英王理查一世激戰時,公爵的白色軍衣幾乎全被鮮血染紅,只有佩劍處留下一道白痕。從此,公爵的軍隊採用紅白紅為戰旗顏色。1786年約瑟夫國王二世把紅白紅旗作為全軍戰旗,1919年正式定為奧地利國旗。奧地利政府機構、部長、總統等官方代表和政府駐外機構均使用帶國徽的國旗,一般場合不用帶國徽的國旗。
  • 二戰時期,中美英蘇四國分別消滅多少日軍?
    大家都知道,二戰時期,中美英蘇四國都曾和日本法西斯大戰,最後通過四國的鼎力合作,成功消滅日軍,贏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那麼,中美英蘇四國分別消滅了多少日軍呢?蘇軍共消滅日軍8.3萬人,俘虜日軍近60萬。
  • 受閱國旗軍旗「私人定製」 材料內含神舟飛船高科技
    新華社發  懸掛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的空中護旗方隊率先飛過天安門,方隊由26架直升機和7架教練機組成。新華社發  據新華社電 在勝利日閱兵中,空中護旗方隊率先飛過天安門廣場接受檢閱。  受閱時,兩架直升機分別懸掛五星紅旗和八一軍旗。「在空中展示好國旗、軍旗與在地面上大不相同,有許多想不到的難題。」
  • 從八卦到四卦、韓國國旗的由來和寓意
    韓國的國旗叫太極旗。太極對我們中國人都不陌生,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準確說出其代表意義,但是大多數人都知道其代表陰陽,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太極出自中國六經之一《周易》,在《周易·繫辭上》:「易有太極,始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指派生萬物的本源。是道家的標誌之一。
  • 法國為何曾用白旗做國旗?
    國旗往往體現著一個國家的歷史風貌和精神文化,所以無論從樣式還是配色上說都十分地講究,在世界範圍內各個國家的國旗可謂五花八門,但除了卡扎菲時代的利比亞之外,貌似還沒有哪個國家用純色做國旗。卡扎菲本人非常喜歡綠色,因此在其上臺之後親自設計了一幅純綠色的國旗,如果這算另類的話,你可曾聽過有哪個國家用純白色做國旗的嗎?
  • 若是二戰時期去歐洲的是日軍,來亞洲的是德軍,結果會不同嗎
    今天我們也來講一個如果,那就是二戰時,如果德日兩國的侵略地點反過來,德軍來到亞洲,日軍去往歐洲,結果會不同嗎?首先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大方向不會發生什麼改變,戰爭的結局也不會因此而變得完全不一樣,歷史上二戰的結局是同盟國勝利軸心國失敗,就算德軍和日軍調轉了主要戰場,軸心國最終也是贏不了的。
  • 國旗印有太極圖案的兩個國家
    宋朝之後,太極圖案被廣泛使用,從孔廟大成殿梁柱,到老子樓觀臺、三茅宮的標記物;從道士的道袍,到算命先生的卦攤,太極圖無不躍居其上,甚至一些現代國家的國旗,也用到了太極圖案。國旗是一個國家的象徵,把太極圖案應用於國旗,可以說明這個國家認可太極圖背後的文化元素。然而太極圖是中華文化的產物,那麼到底是哪些國家,把這樣一個具有深刻中華文化元素的圖案用在了國旗之上呢?
  • 帶你領略明清時期世界各國的國旗國徽,拿破崙時法國的國旗最驚豔
    ,國旗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寓意非常大,它是一個國家的象徵。  在朱元璋統治時期,明朝已經有了自己的國旗。在歷史中明朝皇帝朱元璋可是能文能武的人才,雖然他的後代都比較草包,但是朱元璋本人還是非常睿智的。  帛琉國旗
  • 日軍的一個聯隊有多難打?連最精銳的德械師,都夠喝一壺的
    眾所周知,二戰時期的日本軍制,相當的不走尋常路。其軍隊編制不同於當時國際常的師、旅、團;營、連、排、班。 日軍一個常規編制下的步兵聯隊,滿編人數一般是3800人,如果算上師團配置下輔助兵種,往往能達到4000人左右。這個規模要明顯大於同時期中國陸軍的一個步兵團。當時中國陸軍步兵團的規模,普遍在兩千人以下。即使是最新編的整理師,也就是咱們常說的德械師,其下轄步兵團規模也不會超過三千。
  • 二戰時期的德軍有多強?一個步兵師就足以單挑一個日軍甲種師團
    那麼二戰時期的德軍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存在?德軍兵種眾多,各兵種師團之間人數不盡相同,就算是普通的步兵師,不同時代其兵員編制也是不同的。因為隨著武器裝備、通訊方式以及戰術方法的改變,現代戰爭愈發的趨於「小規模化」,即強調班組甚至單兵的戰術執行能力。而這就意味著需要大量的基層指揮人員以及熟悉整體戰術操作和特種武器操控的精英士兵。他們是這支部隊的一個靈魂核心之所在。所以,德軍的戰鬥力強大,不僅僅是武器裝備的緣故,更是合理的編制結構以及精英化的兵員素質決定。
  • 二戰時期,一批金髮美女被日軍獸慾禍害,戰後日軍都被處以絞刑
    日本在二戰時期可謂是吃了豹子膽,日本向整個東亞以及東南亞發起侵略,一些國家被侵佔後做了許多禽獸不如的事情,比方說把亞洲各國的女性抓來當慰安婦,可除了亞洲黃種人以外,日本還抓過一批白種人來當慰安婦!今天就給大家說說這些女人是日本從哪裡抓來的。
  • 二戰日軍本想搶喬家大院,喬家門上掛了什麼,日本人撤退走人
    二戰日軍本想搶喬家大院,喬家門上掛了什麼,使日本人撤退走人北方大部分地區很快落入日本手中,日軍很快攻入了山西
  • 二戰時期,日軍帽子上的「狗耳朵」實在太有用了
    日軍的這種設計在當時其他國家軍隊中並沒出現過,那麼日軍的帽子為什麼要這麼設計呢?那兩塊布到底是幹什麼用的呢?日本軍帽設計靈感的來源日本軍帽上的布條準確的叫法是"軍帽垂布",也叫「帽垂」。其實最先採用這種軍帽設計的並不是日軍,而是法國軍隊。日本在明治維新後,便進行軍事改革,全面學習西方軍事理念和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