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護旗方隊20架直升機組成「70」字樣,這是我國在閱兵中首次採用紀念數字的編隊飛行。新華社發
懸掛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的空中護旗方隊率先飛過天安門,方隊由26架直升機和7架教練機組成。新華社發據新華社電 在勝利日閱兵中,空中護旗方隊率先飛過天安門廣場接受檢閱。
受閱時,兩架直升機分別懸掛五星紅旗和八一軍旗。「在空中展示好國旗、軍旗與在地面上大不相同,有許多想不到的難題。」空中護旗方隊將軍領隊陶炳蘭說,受閱方隊官兵和生產廠家設計人員進行了刻苦攻關、精心設計。「為了做好這兩件節日的新裝,我們專門進行了『私人定製"。
尺寸 根據直升機大小和飛行高度科學確定
由於懸掛旗幟的直升機機型較大,如果掛上平時使用的旗子,就會顯得很小,而且受閱時容易讓人們把關注點放在直升機上。「如果掛個太大的旗子,則顯得和直升機不太搭配,而且高速飛行中旗面越大受到的影響越大。」陶炳蘭說,最終他們根據直升機大小和飛行高度科學確定了旗子的尺寸。「這樣兩者在空中顯得渾然一體」。
國旗長9米、寬6米,軍旗長7.5米、寬6米。這是中國首次懸掛如此巨大的旗幟,以每小時180公裡的高速飛行展示。要讓國旗、軍旗在高速飛行中迎風招展卻完好無損,其實並不簡單,這曾是閱兵籌備中的一大難題。
材料 內含神舟飛船高科技
陶炳蘭說,受閱時,直升機要與後面的固定翼飛機保持編隊隊形,飛行速度必須要與固定翼飛機保持一致,也就是要保持每小時160—180公裡的飛行速度。
「這樣的速度,導致的結果就是:飛一會旗子邊就起毛了。遇上風再大一點,飛得時間再長一點,旗子就被撕成一條一條的。」空中護旗方隊梯隊長許德勝說。
為了找到合適的材質,他們選取了10多種材料,如降落傘、帳篷布等,一次次實驗、檢測,最終選定了國旗和軍旗的用料。
這種材料像絲綢一樣輕柔光滑,而且韌性強。「更重要的是,它是接受過考驗的。」許德勝說,神舟飛船返回艙著陸時使用的降落傘就是這種材質。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閱兵紅旗項目負責人江長虹說:「用這種材料製作的降落傘可承載重達3噸的載人飛船返回艙,降落傘摺疊起來還能放入一個大號的行李箱。如果用此種布料做一件衣服,重量比一個雞蛋還輕。」
為了避免旗子在空中起毛受損,設計人員還對受閱旗子的邊角進行了特別加工。他們在旗子的兩側分別縫出兩個風柱。「直升機在不同的飛行速度時氣壓不同,氣流大的時候,它可以從這裡通過,減緩旗邊的壓力,避免起毛。」負責項目改裝的負責人曾曼成說,由於飛行中旗子邊角甩得很厲害,他們在旗子四角專門縫製了三角,「這樣可以讓氣流從角的不同方向排出,避免了氣流對旗邊的撕扯」。
「我們還為旗子披了件『雨衣』。」曾曼成說,他們在旗子上添加了一個塗層,「遇到雨天,它也不會吸水,否則旗子一吸水不僅增加了重量而且阻力增大,還有可能使旗子變形。」而且這種特製塗料使紅旗的透光性恰到好處,保證了地面遠距離觀看時的鮮豔度。
姿態
下方放置鐵砣保持旗子垂感
為確保「衣服」的垂感,他們在旗子的下方放置了一個鐵砣。「這樣,旗子就不會隨風亂擺,始終保持垂直面,以最佳的姿態接受檢閱。」陶炳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