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飛燕在跳舞的時候,無意間發明了一種裙子,從此風靡中國上千年

2020-12-21 指點江山

在漢代女裝中,最著名的莫過於「留仙裙」了。

那麼,這種裙子的發明者是誰,關於它的由來又有怎樣的傳說呢?

話說,漢武帝劉徹是個篤信道教的皇帝,在位期間曾在宮中修建了太液池與瀛洲島的仙家景觀,用以邀請仙人下凡。繼劉徹之後,太液池逐漸失去了邀請仙人的功能,逐漸成為西漢皇帝們玩樂的場所。

漢成帝劉驁偏愛太液池,他召集工匠於太液池中的瀛洲島上修建了一座賞景臺,據說,有十多米高。漢成帝閒暇時經常來到觀景臺上,而宮女們則在太液池中泛舟。幾千名宮女乘坐小船在太液池裡嬉笑打鬧,漢成帝的眼睛卻不在她們身上。之所以命令這些宮女泛舟,只是為了讓她們充當陪襯,為觀景臺上翩翩起舞的趙飛燕作綠葉罷了。

當時,趙合德還沒進宮,趙飛燕是漢成帝最寵愛的婕妤。為了突出趙飛燕的不同,以及自己超乎尋常的審美追求,漢成帝便特地為美人打造了高臺。雖說,趙飛燕在後世有蠱惑君王之嫌,但她畢竟只是個活在封建社會的女子,所以劉驁命她在高臺起舞時,這個女人哪有抗命的勇氣呢?

趙飛燕第一次在瀛臺起舞時,她的舞姿雖然美,但漢成帝卻覺得仍有不足。倒不是因為趙飛燕的舞技不過關,而是她身上的衣服略顯臃腫,無法襯託出美人妖嬈的身段。當時,正趕上南越國進貢了一批當地流行的華貴女裝,其中的一件「雲英紫裙」剛好用做趙飛燕的舞服。於是,趙飛燕穿著雲英紫裙再次登臺,為漢成帝表演歌舞。

這次趙飛燕就像是天女一樣,不堪一握的細腰在這件雲英紫裙的裝點下十分妖嬈,竟讓漢成帝看的痴了。趙飛燕嬌小的身形在薄如蟬翼的長裙中若隱若現,隨著美人起舞長裙隨風鼓蕩,就像初夏盛放的白蓮一樣。正當趙飛燕翩翩起舞之際,突然高臺上颳起了一陣大風,站在正中央的趙飛燕首當其衝,她的裙擺被狂風吹起,仿佛要將美人吹上天。

可千萬別覺得這一景象誇張,根據史學家的研究,趙飛燕的體重大約在三十八公斤左右,這樣身材的美人險些被風吹走完全在情理之中。漢成帝見到趙飛燕被風吹得一陣趔趄之後慌了神,連忙呼喚舞臺旁的馮無方:「趕快給朕抓住她,別讓她飛走了!」馮無方心領神會,立即衝上前去扯住了趙飛燕的裙角。有了馮無方的幫忙,趙飛燕總算是沒有被吹飛。只不過,因為馮無方太過用力,以至於雲英紫裙的裙擺被抓出一把褶皺。

馮無方見到褶皺之後大驚失色,連忙跪在地上向美人和皇帝請罪。要知道在那個年代,用手觸碰到皇帝的美人都已是大罪過,更何況是抓皺了美人的衣服呢?

沒成想,漢成帝非但沒有怪罪馮無方,反倒拍手叫好,說道:「這件裙子多了這幾道褶皺,更顯風韻!」

趙飛燕是個冰雪聰明的姑娘,她立即請求皇帝為新裙賜名。

漢成帝思量再三,說道:「剛才這裡颳起一陣狂風,就像天上的神仙要將美人帶走一樣。看來人們都說美人是天宮中的仙女,此言非虛。既然美人已降下凡塵,朕又怎捨得讓你重新回到天宮呢?所以這條裙子不如叫留仙裙吧。」

從這以後,西漢的裁縫改良了雲英紫裙,將裙擺處製作出褶皺,使這種留仙裙迅速風靡坊間,成為最時髦的女裝。

正所謂人靠衣裝,再漂亮的美人,也離不開華服的裝點。時人從雲英紫裙上看到了流行元素,將所有裙擺都改成略帶褶皺的樣式,以至於當時的裙子都像喇叭花一樣。這種造型與後世西方的公主裙有異曲同工之妙,會讓人感到蓬鬆自然,穿著這種裙子走路時搖曳生姿。當然,也只有像趙飛燕一樣的羸弱美人,才能將這種裙子的優點發揮到極限。

就這樣,留仙裙在極短的時間內風靡漢朝,漢代的時髦女性紛紛效仿趙婕妤。雖說,留仙裙的製衣成本比普通裙子更高,但這絲毫不妨礙西漢女性追求審美的步伐。不過,由於樣式的限制,粗布裙雖可以編織出褶皺,但卻不會有輕盈的感覺;絲綢裙雖然有輕盈的質感,卻很難編織成褶皺。以至於,一條完美的留仙裙,非薄紗制不可。唯有這種質地輕且薄如蟬翼的布料,才能盡顯留仙裙的效果。

關於「留仙裙」的典故,常入詩詞之中。

例如,張炎的《疏影·詠荷葉》:

「碧圓自潔。向淺洲遠渚,亭亭清絕。猶有遺簪,不展秋心,能卷幾多炎熱。鴛鴦密語同傾蓋,且莫與、浣紗人說。恐怨歌、忽斷花風,碎卻翠雲千疊。回首當年漢舞,怕飛去、謾皺留仙裙折。戀戀青衫,猶染枯香,還嘆鬢絲飄雪。盤心清露如鉛水,又一夜、西風吹折。喜靜看、匹練秋光,倒瀉半湖明月。」

又如,朱彝尊《風懷二百韻》:

「留仙裙易皺,墮馬鬢交鬤。」

參考資料:

【《趙飛燕外傳》、《疏影·詠荷葉》、《風懷二百韻》】

相關焦點

  • 內褲是什麼時候發明的?漢代一件小事,讓中國女子從此穿上了內褲
    是的,當時的女子是不穿裙子的,因為裙子是男人專用的。當然,這是一般窮苦人家女孩的打扮,如果你家稍微有點地位,那你就可以穿一種長裙,拖地的那種。對,此物後來被我們稱為漢服。據史料記載,它能體現女子的陰柔之美,更能遮掩女性的某些缺點。比如說,有美到落雁之稱的王昭君,就喜歡穿長裙,因為據說可以遮掉她的羅圈腿。不過據《漢族服飾起源考》一書記載,自漢武帝起,後宮內女子開始流行一種臀衣。
  • 三種裙子名氣最大,除石榴裙和百鳥裙之外,還有一種跟趙飛燕有關
    文中常可見對古代女子服飾的描寫,如:「舟木蘭棹上,行酒石榴裙。」(白居易《官府宅邸》)「安樂公主造鳥毛裙後,百官府、民家皆得其效。據傳說,在古代有三條有名的裙子,石榴裙和百鳥裙就是其中之二,另一條是留仙裙。
  • 風靡日本的傳統樂器,確實中國發明創造的?
    唐代是中國文化的盛世年代,中日文化交流也到了高峰期。日本派遣了很多的留學生來中國學習,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遣唐使」。這個盛世場面,我們可以從陳凱歌的電影《妖貓傳》裡面感受的到。就在這個時段,中國很多的文化技藝被傳入日本,其中就包括尺八。在日本奈良東大寺的正倉院裡,還保存著我國唐代傳去的八支唐式尺八。
  • 趙飛燕用1種「蜜丸」,被皇帝獨寵,丸子流傳至今,但女人不敢用
    公元1909年,沙俄探險家在甘肅西夏黑水城遺址中發現了《四美圖》,上面畫了四個美女——王昭君、趙飛燕、班昭和綠珠。古代的美女有很多,有些被流芳百世,世人稱讚,有些遺臭萬年,罵聲不斷,而趙飛燕就屬於後者。趙飛燕國色天香,花容月貌,並且還擅長一項獨門絕活——跳舞。
  • 古代女子喜歡穿裙子,難道不怕弄髒嗎?其實大家陷入了一個誤區
    文|武品文史 裙子是一種非常普遍也非常漂亮的服裝,也是許多女孩喜歡的一種服裝。 比如影視劇中的一些婚禮場景,女主角往往都是身穿一件長長的拖地婚紗走過紅毯,不僅能夠完美地展示新娘的優雅氣質和身材,也更是一種對婚姻的美好嚮往。
  • 中國歷史上最出名的三條裙子 -- 留仙、石榴與白鳥裙
    裙子能讓女子展現溫柔婉約的美德,也最能體現中國的傳統文化與特色。因而,古代女子不僅喜愛裙子,也穿出了很多經典款,令人為之驚豔。
  • 才貌雙全備受誇讚的班婕妤,為什麼失了聖心,被趙飛燕姐妹打壓
    中國歷史上不缺才女,也不缺久得皇帝寵的女子。但是能做到二者皆得的人,或許也並沒有幾位吧。班婕妤的一生,活得清醒而克制。但是將生活看得太通透也是一種錯嗎?她過於忍讓卻無法得到善終,一生淡泊如水,最終孤獨地死去。也許她寧願獨身赴死,也不想違背初心,諂媚他人。
  • 專寵趙飛燕姐妹的漢成帝,真的是死於中風嗎?
    #趙飛燕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美女,雖然沒能列入四大美女之中,卻因為身體輕盈,能作「掌上舞」而與楊玉環並稱為「環肥燕瘦」。其中有一本《趙氏瑣事》,雖然書上的紙和墨已經有些脫落,但勉強還能閱讀。於是秦醇便懇求李生讓他把書帶回了家中,將它重新整理成冊,於是就有了這本《趙後遺事》。由於二人的名字不見記載(飛燕是外號,合德是其他野史中記錄的名字),因此原文中僅稱二人為趙皇后和趙昭儀。為了便於理解,下文中便用大家熟悉的趙飛燕和趙合德來指代二人。由於審核原因,文中略去了原著中的一些情節。
  • 風靡全國的二維碼是誰發明的
    自從二維碼被發明之後,確是幫助我們不少,簡化了很多過程,也的的確確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那說到這裡,你不僅有個疑問了,那到底是誰發明的二維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現在世界上的各個國家和地區都已經普遍使用條形碼技術,而且它正在快速的向世界各地推廣,其應用領域越來越廣泛,並逐步滲透到許多技術領域。早在40年代,美國喬·伍德蘭德(Joe Wood Land)和伯尼·西爾沃(Berny Silver)兩位工程師就開始研究用代碼表示食品項目及相應的自動識別設備,於1949年獲得了美國專利。
  • 為什麼絕美的趙飛燕不是四大美人?16年7月18日皇帝立趙飛燕為後
    薩沙歷史上的今天。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前16年7月18日:漢成帝立趙飛燕為皇后。趙飛燕為什麼不是四大美人?因為她們姐妹太淫蕩了,在床上搞死了皇帝。聽薩沙說一說吧。趙飛燕姐妹是絕色美女,還是非常了不起的舞蹈、音樂藝術家。
  • 趙飛燕真的能做「掌中舞」嗎? 你造嗎
    為了使趙飛燕有一個貴族的出身,漢成帝御賜趙飛燕的父親趙臨為成陽侯,一個月後,趙飛燕如願以償地坐上了皇后寶座。 趙飛燕的這個位置是來之不易的。她美而不豔,麗而不俗,又博通文史,知書達禮,是漢成帝生活上的貼心人、事業上的好幫手。 所以趙飛燕要想成為皇后,就必須戰勝這兩個情敵。趙飛燕實施了「三步走」的戰略:一是介紹妹妹給漢成帝。
  • 佟麗婭美回趙飛燕!穿齊胸襦裙豔光四射眼神超魅惑,比娜扎還驚豔!!
    佟麗婭美回趙飛燕!穿齊胸襦裙豔光四射眼神超魅惑,比娜扎還驚豔!! 佟麗婭美回趙飛燕!穿齊胸襦裙豔光四射眼神超魅惑,比娜扎還驚豔! 都說"女人似美酒,越品越醇厚",佟麗婭便是如此,今年37歲的她跟剛出道的時候比起來,身上的氣質明顯更加的優雅端莊了,雖然是少數民族,但是身上的古典氣質卻十分搶眼,穿上古裝後更是驚豔眾生,當年飾演一代妖姬趙飛燕,將她的嫵媚表現的淋漓盡致,掌上起舞的片段更是成為了經典。佟麗婭真是"禍水"!
  • 留仙裙、石榴裙、百鳥裙......這些古代流行的裙子,你喜歡哪一款?
    留仙裙、月華裙、花間裙、石榴裙、薄紗裙、坦胸裙、百鳥裙.中國古代女性所穿的裙子,幾乎每個朝代都不一樣。唐代仕女畫中的坦胸裙今天真真學長就和大家介紹三種古代非常有名的衣裙款式,以及背後有趣的故事。留仙裙樣式據《趙飛燕外傳》記載,一天趙飛燕穿了一件雲英紫裙,在太液池中的水榭上翩翩起舞。
  • 裙子,並非是女人的專利
    不過,中國古代男人所穿的裙子,無論是禮服還是日常服,一般都是在長上衣基礎上圍一條裙子,而不是像女性一樣短衣加裙子的造型,所以男女的裙裝還是有區別的。但是到了清代,幾千年來世代相傳的漢族「上衣下裳」制度被破壞,歷時數千年的寬袍大袖拖裙盛冠,過渡到了衣身修長、衣袖短窄的滿裝形式,裙子基本退出男裝領域。
  • 古代女子喜歡穿裙子,難道不怕弄髒嗎?其實我們陷入了一個誤區
    從我國目前所拍的一些有關於古裝的影視劇作品中,經常可以看到的一個景象就是,古代的女子喜歡穿著十分飄逸的長裙,在古代的時候基礎硬體設施並不是很完善,所以不可能將所有的地方都鋪上地板,並且洗託的乾乾淨淨。因此,這些裙子被拖在地上走很容易弄髒,而且極度的不方便。
  • 國產「會跳舞的兔耳帽」,卻風靡了韓國愛豆圈,太可愛了吧!
    國產「會跳舞的兔耳帽」,卻風靡了韓國愛豆圈,太可愛了吧!可能很多人在見到這頂帽子之後都不會太陌生吧,最近一段時間,這頂帽子可以說是在中國的娛樂圈當中火了起來,其中吳磊和劉濤紛紛戴上這頂帽子逗眾人開心,其實這一頂帽子不知何時就風靡到了韓國的愛豆圈當中,而且火爆程度也已經達到了,大半韓星人手一個的地步!那麼這頂國產「會跳舞的兔耳帽」是怎麼傳入韓國的呢?
  • 古代女子喜歡穿裙子,難道不怕弄髒嗎?其實我們被電視劇騙了多年
    古裝劇裡穿裙子的場景,和真實的歷史完全是兩回事。 在古代,像電視劇裡那種華麗的長裙,一般只在表演或是特定禮儀場合穿,並不會每天經常穿著。這種長裙在古代大致分為2類,一種是唐朝之前的,一種是唐朝之後的。
  • 有「留仙裙」之稱的百褶裙,是不是穿上它有「出塵之姿」?
    《西京雜記》記載:西漢成帝非常寵愛一個宮女趙飛燕,她能歌善舞,有一次跳舞,颳起了風,瘦弱的趙飛燕被大風颳起,別的宮女和侍從連忙拉住她的裙子,大風過後,成帝看見裙子起了很多褶皺,很有層次感,更漂亮了,連連叫好!後來宮女們競相模仿,把裙子故意壓些褶皺,並且取了一個有詩意的名字「留仙裙」,經過不斷改進,演變成了後來的百褶裙。
  • 中國千年前就發明火藥,流傳到明朝的時候,已經是無敵般的存在了
    根據《範子葉然》的記載,中國春秋時期就已用於民間民生,範子計然則稱「硝石出隴道」。我們國家最早見到記錄火藥配方的書,大約是在八九世紀出版的。書本上說「用硫磺、雄黃合硝硝石,與蜜燒之」,就會出現「火燒手面,火燒房」現象。「密」在這裡就是蜂蜜的「蜜」。蜜加熱可制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