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感官敏感期,抓住孩子發展關鍵點,蒙臺梭利教育在家就能操作

2020-12-23 騰訊網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陪寶寶寫日記」。

「姐,現在你們幼兒園收費都這麼貴的嗎?一個月四五千,說什麼蒙臺梭利教育,不是忽悠人吧?」前兩天大姨帶著她家孫子來家裡玩,恰好和表妹談到孩子上幼兒園該怎麼教育的話題,引發了表妹的一番抱怨。

我們所處的位置是一個二三線的小城市,幼兒園的收費標準相比一線城市來說要低很多。她乍一聽,幼兒園一個月的收費高達5000元,有些不可思議,覺得幼兒園是在坑人。

如果不了解實情,我也以為她被騙了。但是就像手機有許多的牌子一樣,幼兒園的課程模式也分很多種。普通的五大領域課程收費自然不是很高,但她所提到的蒙臺梭利教育與之不同。

蒙氏教育主要推崇感官教育,根據孩子自身發展的各個關鍵期來進行針對性的教育。相比普通幼兒園集中教學的模式,蒙氏教育以其一對一的觀察和指導,在懂行的家長心中頗有名聲。教學模式不同,教育方法不同,孩子享受到的待遇也不一樣,自然收費也貴上許多。

很多家長不曾聽說過蒙氏的感官教育,也不了解這種教育具體有什麼樣的好處?要想弄清楚它的好處所在,必須先知道什麼是感官敏感期。

01,幼兒各項敏感期及其特點所在

1.感官敏感期的定義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們經常會有這樣的感嘆:有些時候自己說的話孩子聽一遍就記住了;有些時候說很多遍,口水都講幹了,孩子還是聽不懂,不會做。出現這兩種情況的根本原因在於,父母沒有把握住孩子學習的關鍵期,也就是敏感期。

蒙臺梭利關於敏感期的定義是這樣的:特定能力和行為發展的最佳時機。所謂感官敏感期,即與孩子各項感官相關的能力和行為發展的最關鍵的階段,比如與眼睛相關的視覺敏感期。

在敏感期,孩子學東西總是非常快,事半功倍,但錯過了這個時間,就顯得異常艱難。

2.感官敏感期包含哪些方面

顧名思義,感官敏感期就是指與五官發展相關的敏感期。

與眼相關的敏感期包含光感、視覺、色彩、空間、審美等敏感期;與口相關的包含味覺、口腔、語言、社會邏輯、認知等敏感期;與耳相關的包含聽覺、音樂敏感期;與手相關的敏感期則包含手部發展、大動作、動手能力等;與鼻相關的敏感期較少,主要是嗅覺敏感期。

眼、耳、口、鼻、手對應的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和嗅覺發展關鍵期。

敏感期發展的關鍵部位雖有所不同,但大致是相通的,共同發展又各有所長。

3.敏感期特點分析

a.出現時間,因人而異。

既然蒙氏教育以其一對一指導而出名,說明敏感期的出現在不同人身上,應該是不一致。

就像有人說話早、有人說話遲一樣,感官敏感期也具有個體差異。同一個敏感期在不同的孩子身上,出現的時間早晚也不同,因人而異。

b. 時間長短不定。

以視覺和文化敏感期為例,孩子出生後的三個月內必須對他進行光感刺激,不然其視力會受到很大影響,並且這種影響不可逆轉。然而文化敏感期常見於孩子三歲以後,6歲到9歲是文化敏感期發展的高峰期,長達三年。

可見在同一人身上,敏感期持續的時間長短也不一樣。

02,抓住感官發展敏感期並加以引導的注意事項

1.善於觀察孩子的行為

孩子每一個敏感期的出現都會有一定的徵兆,比如口腔敏感期時,孩子手能夠抓到的任何物品,他都會往嘴裡放,還伴隨著吃手、流口水等行為。

在孩子什麼都不懂的時候,每一種行為背後都包含著學習的任務。在日常護理中,家長要善於觀察孩子的行為,不能隨意制止。

2.結合孩子年齡特點

但有的媽媽很粗心,經常會忽略孩子在發展中所傳遞出來的信號。針對這種情況,可以通過死記硬背來促進孩子敏感期發展。比如光感敏感期出現在0-3個月,口腔敏感期在4-12個月。

敏感期出現的時間雖然會因人而異。但大體上是差不多的,家長可以根據大部分孩子敏感期出現的時間對孩子進行針對性的訓練。

3.心思要靈活,利用遊戲進行有側重的引導。

口腔發展敏感期和手臂發展敏感期涉及的動作部位不一樣,在訓練時,家長需要用到的遊戲和方法也應該有所不同。

在觀察到孩子敏感期來臨時,家長應該根據其涉及的感官不同,涉及相應的親子遊戲來引導。敏感期變化,親子遊戲的內容也隨之變化,不僅要有側重點,還要靈活多變。

03,在感官發展敏感期加以訓練的好處

媽媽們總說為了孩子好,想方設法的促進其敏感期發展。那麼在敏感期加以訓練,到底有什麼樣的好處呢?

1.孩子更有安全感

敏感期除了發展孩子的能力它的出現以意味著孩子有相應的生理發展需求。在敏感期出現時,家長及時回應並加以訓練,能讓孩子更有安全感。

不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做事有底氣,敢於嘗試新鮮的未知事物,不害怕失敗,也不抗拒失敗。反之,沒有安全感的孩子做事萎靡不前,非常膽小、懦弱。

2.舉一反三的能力更強

敏感期是發展孩子能力的關鍵時期,錯過以後,很難彌補。在這個階段,孩子受到的刺激越多,獲取的知識便多,自身儲備越加豐厚。

教育講究觸類旁通,掌握一方面知識以後,能推出其他方面的知識和規律。家長在敏感期訓練時給予孩子足夠刺激,孩子更能做到舉一反三。

3.擁有良好的社交能力,更合群

敏感期發展也包括社交方面。有些孩子木訥寡言,不合群,便是在社交能力發展的階段沒有足夠的刺激和正確的引導。

因此,促進敏感期發展能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社交能力,善於和同伴相處,不至於因為融入不到集體中而被孤立。

你認為孩子的敏感期還應該怎樣訓練呢?歡迎分享你的觀點。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家長質疑:孩子到底有沒有敏感期?5000字長文給你講清楚蒙氏教育
    這是由他們這個階段的特點所決定的:蒙臺梭利博士在了解孩子特點的基礎上,通過反覆觀察和實證摸索,提出了"兒童敏感期」的概念"。本文側重介紹的是感官敏感期。她認為兒童從出生至五歲是感覺發展的敏感期。因此,蒙臺梭利感官教學法,包括視覺、觸覺、聽覺、嗅覺和味覺等感官的訓練。這種模式能給我們什麼啟發呢?
  • 別再做無知父母了,了解孩子的兒童敏感期,教育才能事半功倍
    只有抓準時機,家長才能真正地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不會總是多做無益。義大利著名兒童教育學家蒙臺梭利指出,孩子的發展是存在敏感期的,在某些特定時期孩子就在發展特殊的能力,對於特定的事物高度集中,這些都是孩子發展的重要時期。
  • 蒙臺梭利教育如何激發孩子學習興趣
    一、蒙臺梭利數學教育的特色蒙臺梭利數學教育有許多獨特之處,它通過實物化的教具,讓孩子動手操作,以此來了解數學知識點。蒙臺梭利博士曾指出,感官教育,是蒙臺梭利教育的「靈魂」,是教育的核心。幼兒通過感官操作練習,可以對大小、多少、長短、顏色、粗細、聲音、味道、重量、觸覺等概念有明確的認識。同時也為幼兒學好數學打下基礎。
  • 孩子不是笨,而是過了「兒童敏感期」,家長可以這樣補救
    後來她帶女兒去醫院檢查以後才發現這種情況並不是因為女兒的智商有問題,而是因為小李在照顧孩子的時候錯過了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家長如果沒有抓住孩子的語言敏感期,沒有讓孩子及時的在這件期間內進行學習。孩子在之後進行學習可能就會比較困難了。
  • 蒙特梭利:兒童9個「敏感期」,家長這樣做,讓孩子「脫胎換骨」
    蒙特梭利在20世紀初提出了兒童「9大敏感期」的概念。了解孩子的敏感期,有助於抓住兒童健康成長的生命發展規律。如果家長能夠了解並抓住孩子的敏感期,就能激發孩子內在生命力;如果家長錯過了孩子的敏感期,將嚴重影響孩子的心靈和人格的發展。每一個敏感期來臨,都是一次教育孩子的絕好機會!一開始就做對,勝過後期最努力的彌補!
  • 孩子不說話,你覺得是貴人語遲?抓住語言敏感期,寶寶金句頻出
    什麼是語言敏感期敏感期最初是由荷蘭生物學家德弗裡研究蝴蝶幼蟲發育期的趨光性所得出的,後來,著名教育學家蒙臺梭利發現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也有相同的現象,於是提出了兒童敏感期的概念,敏感期主要集中於0-6歲。
  • 寶寶感官也會覺得「餓」,抓好感官敏感期,養個耳聰目明的小寶貝
    寶媽總是要多費點精神去看著,免得不能吃的東西被寶寶吃了。其實這種行為,是寶寶在告訴你,「我到了味覺敏感期了,正在努力通過味覺來了解周邊的事物,想知道都是什麼味兒的!」寶寶的這種行為,可能在大人看來是「餓」,但其實是正在建立自己的味覺系統。
  • 孩子9歲前,家長要抓住這5個教育「黃金期」,影響孩子一生
    孩子0到2歲,是感官發育的黃金時期 所謂的感官發育,就是對外界的事物做出自己的反應,孩子0到2歲時,是孩子感官發育的關鍵時期。 所以家長們要充分抓住這一階段,儘量的多與孩子互動和交流,讓孩子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促進孩子大腦皮層的活躍和神經細胞的發展,充分開發孩子的智力。 孩子2到4歲,屬於孩子的動作敏感期 等孩子到了2到4歲時,家長們就應該重視孩子的走路和肢體協調問題了,因為這一個階段屬於孩子的動作敏感期。
  • 抓住寶寶0-3歲敏感期,樂融推出6+1線上早教課程
    即便遇到無法開學的疫情,  宅在家,也千萬不要錯過!  樂融兒童之家在線課程,針對0到3歲年齡段寶寶不同發育階段的敏感期,結合樂融首創的P.R.E.C自然育養,和美國NeuroNet以及蒙特梭利教育理念,由樂融兒童之家優秀教師及會員寶寶傾情出演。  讓寶寶在家,在爸爸媽媽的陪伴下,  十分樂意地反覆觀看和學習。
  • 抓住語言敏感期,這樣教娃學英語,輕鬆養出「雙語」寶寶
    當時我正好在讀義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的著作,要知道蒙氏教育理念在歐美早教領域可以說是擁有響噹噹的名號!而當時在那本書中,我了解到了敏感期的概念(指的是在某個特定時期,孩子擁有吸收性心智,會被某些特定事物不由自主地吸引,更容易習得一些能力)。
  • 0-6歲感官敏感期:5個好玩益智感官遊戲在家玩兒!
    0-6歲的孩子正處於感官敏感期,他們會對一些有趣的觸感、鮮豔的色彩或者特殊的味道著迷。
  • 抓住孩子的「語言敏感期」,你家寶寶也行
    而每個人的語言發育是在幼兒時就開始的,家長一定要抓住孩子的「語言敏感期」,讓孩子們變得更加優秀。朋友前幾天在群裡發了一個小視頻,視頻內容就是她6歲的女兒在用英語進行自我介紹,口語非常標準,並且語言表達很流利。
  • 孩子應該幾歲開始學英語?教育家蒙臺梭利:最好不要晚於這個年齡
    傑出的幼兒教育思想家蒙臺梭利( M. Montessori)認為,在敏感期內,兒童對一定的事物會表現出高度的積極性和興趣,並且學得很快,而過了這個時期,這種情況就會消失。兒童的感覺敏感期是從出生到5歲;語言的敏感期是從出生後8個月到8歲;動作的敏感期是從出生到6歲左右,因此,孩子學習英語最好不要晚於6歲這個年齡。
  • 了解孩子的敏感期,不要隨意給孩子貼上「笨」標籤
    即使語言也有敏感期,如果父母教育方式不得當,讓孩子錯過這個敏感期,孩子的學習語言的能力將會大大降低。01、想要了解敏感期,父母一定要看這裡心理學家羅伯特·弗爾德曼曾經說過,敏感是非常特殊的,但它也有一定的時間限制,當孩子錯過這些敏感期時,將會導致孩子學步遲、學語遲。
  • 孩子膽小、怕生、內向,該怎麼引導?
    蒙臺梭利認為:孩子在其成長的特定階段,會表現出對某特種技能表現出強烈的興趣或學習能力,這就是敏感期。研究表明,從翻、滾、走、跳大動作的發展,到抓、捏、撕、擰精細動作的完成,再到自我意識、秩序、人際、邏輯的建立。抓住孩子成長的敏感期,所有的養育都能事半功倍!
  • 私享會,一場與國際化雙語教育大咖的思想碰撞
    「蒙氏教育是一種能夠充分抓住0-6歲孩子敏感期與吸收性心智的生理特點,挖掘孩子自身潛力、健全其人格的一種教育方式」。在青島赫德幼兒園園長Renee看來,無論採取什麼樣的教育方式,都必須基於對孩子的了解,符合孩子身心發展的特點,修煉好教育孩子的「內功」,這樣才能「裡應外合」,助力孩子發展,從而避免「孩子渴了,給孩子餵飯;孩子餓了,卻給孩子喝水」這樣的失誤。
  • 宅在家就地取材,自製蒙氏教具,帶孩子學學玩玩
    什麼是蒙氏教育?蒙氏教學要求老師和父母必須認真研究、觀察兒童、了解兒童的內心世界,在兒童自由與自發的活動中,幫助兒童獲得身心發展。以下10點是蒙氏教育的特點:一、 以兒童為中心:反對以成人為本的教學觀點,而視兒童為有別於成人的獨立個體。
  • 觀察孩子的變化,捕捉孩子的語言敏感期「27」
    每天準時為你講述果媽閱讀【家庭教育100講】,希望這美麗的相遇能讓每個家庭都能享受教育帶來的美好生活。昨天我們講到了孩子為什麼會那麼固執?是因為孩子處在執拗和完美的敏感期,他正處在探索和發展的階段,這個時候孩子希望得到我們的理解和幫助。
  • 抓住孩子短暫的數學敏感期!在家就能玩的蒙氏數學遊戲,讓孩子愛上...
    文末有資料下載方式在這個階段,如果家長能夠引導到位,孩子會更容易喜歡上數學的抽象思維,從而培養邏輯推理能力。如果錯過了這個關鍵時期,可能需要用一生去彌補。比方說,我給幼兒園的孩子講解11是一個10加一個1的概念,在三年級的孩子眼裡,輕輕鬆鬆利用位數就能理解,而幼兒園的孩子要花很多時間去想明白這個問題。像下面這種練習在美國小學很常見,要求孩子把11用三種不同的方式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