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陪寶寶寫日記」。
「姐,現在你們幼兒園收費都這麼貴的嗎?一個月四五千,說什麼蒙臺梭利教育,不是忽悠人吧?」前兩天大姨帶著她家孫子來家裡玩,恰好和表妹談到孩子上幼兒園該怎麼教育的話題,引發了表妹的一番抱怨。
我們所處的位置是一個二三線的小城市,幼兒園的收費標準相比一線城市來說要低很多。她乍一聽,幼兒園一個月的收費高達5000元,有些不可思議,覺得幼兒園是在坑人。
如果不了解實情,我也以為她被騙了。但是就像手機有許多的牌子一樣,幼兒園的課程模式也分很多種。普通的五大領域課程收費自然不是很高,但她所提到的蒙臺梭利教育與之不同。
蒙氏教育主要推崇感官教育,根據孩子自身發展的各個關鍵期來進行針對性的教育。相比普通幼兒園集中教學的模式,蒙氏教育以其一對一的觀察和指導,在懂行的家長心中頗有名聲。教學模式不同,教育方法不同,孩子享受到的待遇也不一樣,自然收費也貴上許多。
很多家長不曾聽說過蒙氏的感官教育,也不了解這種教育具體有什麼樣的好處?要想弄清楚它的好處所在,必須先知道什麼是感官敏感期。
01,幼兒各項敏感期及其特點所在
1.感官敏感期的定義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們經常會有這樣的感嘆:有些時候自己說的話孩子聽一遍就記住了;有些時候說很多遍,口水都講幹了,孩子還是聽不懂,不會做。出現這兩種情況的根本原因在於,父母沒有把握住孩子學習的關鍵期,也就是敏感期。
蒙臺梭利關於敏感期的定義是這樣的:特定能力和行為發展的最佳時機。所謂感官敏感期,即與孩子各項感官相關的能力和行為發展的最關鍵的階段,比如與眼睛相關的視覺敏感期。
在敏感期,孩子學東西總是非常快,事半功倍,但錯過了這個時間,就顯得異常艱難。
2.感官敏感期包含哪些方面
顧名思義,感官敏感期就是指與五官發展相關的敏感期。
與眼相關的敏感期包含光感、視覺、色彩、空間、審美等敏感期;與口相關的包含味覺、口腔、語言、社會邏輯、認知等敏感期;與耳相關的包含聽覺、音樂敏感期;與手相關的敏感期則包含手部發展、大動作、動手能力等;與鼻相關的敏感期較少,主要是嗅覺敏感期。
眼、耳、口、鼻、手對應的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和嗅覺發展關鍵期。
敏感期發展的關鍵部位雖有所不同,但大致是相通的,共同發展又各有所長。
3.敏感期特點分析
a.出現時間,因人而異。
既然蒙氏教育以其一對一指導而出名,說明敏感期的出現在不同人身上,應該是不一致。
就像有人說話早、有人說話遲一樣,感官敏感期也具有個體差異。同一個敏感期在不同的孩子身上,出現的時間早晚也不同,因人而異。
b. 時間長短不定。
以視覺和文化敏感期為例,孩子出生後的三個月內必須對他進行光感刺激,不然其視力會受到很大影響,並且這種影響不可逆轉。然而文化敏感期常見於孩子三歲以後,6歲到9歲是文化敏感期發展的高峰期,長達三年。
可見在同一人身上,敏感期持續的時間長短也不一樣。
02,抓住感官發展敏感期並加以引導的注意事項
1.善於觀察孩子的行為
孩子每一個敏感期的出現都會有一定的徵兆,比如口腔敏感期時,孩子手能夠抓到的任何物品,他都會往嘴裡放,還伴隨著吃手、流口水等行為。
在孩子什麼都不懂的時候,每一種行為背後都包含著學習的任務。在日常護理中,家長要善於觀察孩子的行為,不能隨意制止。
2.結合孩子年齡特點
但有的媽媽很粗心,經常會忽略孩子在發展中所傳遞出來的信號。針對這種情況,可以通過死記硬背來促進孩子敏感期發展。比如光感敏感期出現在0-3個月,口腔敏感期在4-12個月。
敏感期出現的時間雖然會因人而異。但大體上是差不多的,家長可以根據大部分孩子敏感期出現的時間對孩子進行針對性的訓練。
3.心思要靈活,利用遊戲進行有側重的引導。
口腔發展敏感期和手臂發展敏感期涉及的動作部位不一樣,在訓練時,家長需要用到的遊戲和方法也應該有所不同。
在觀察到孩子敏感期來臨時,家長應該根據其涉及的感官不同,涉及相應的親子遊戲來引導。敏感期變化,親子遊戲的內容也隨之變化,不僅要有側重點,還要靈活多變。
03,在感官發展敏感期加以訓練的好處
媽媽們總說為了孩子好,想方設法的促進其敏感期發展。那麼在敏感期加以訓練,到底有什麼樣的好處呢?
1.孩子更有安全感
敏感期除了發展孩子的能力它的出現以意味著孩子有相應的生理發展需求。在敏感期出現時,家長及時回應並加以訓練,能讓孩子更有安全感。
不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做事有底氣,敢於嘗試新鮮的未知事物,不害怕失敗,也不抗拒失敗。反之,沒有安全感的孩子做事萎靡不前,非常膽小、懦弱。
2.舉一反三的能力更強
敏感期是發展孩子能力的關鍵時期,錯過以後,很難彌補。在這個階段,孩子受到的刺激越多,獲取的知識便多,自身儲備越加豐厚。
教育講究觸類旁通,掌握一方面知識以後,能推出其他方面的知識和規律。家長在敏感期訓練時給予孩子足夠刺激,孩子更能做到舉一反三。
3.擁有良好的社交能力,更合群
敏感期發展也包括社交方面。有些孩子木訥寡言,不合群,便是在社交能力發展的階段沒有足夠的刺激和正確的引導。
因此,促進敏感期發展能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社交能力,善於和同伴相處,不至於因為融入不到集體中而被孤立。
你認為孩子的敏感期還應該怎樣訓練呢?歡迎分享你的觀點。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