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澎湃新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可聯繫刪除。
央視新聞客戶端11月29日消息,腰椎粉碎性骨折的小燕這樣描述自己曾承受過的疼痛,「剛轉到康復科時,做針灸,雙腿扎滿針,從小腿到腳趾頭,全部都是麻的、疼的,像一直不停電擊。」一年多來,神經疼痛一直折磨著她。
每天,小燕要到醫院做四個小時的康復治療。去年8月,她的身體遭遇了一次重創,當她被送到醫院時,全身多處出現粉碎性、壓縮性和爆裂性骨折骨折,醫生當時給出的診斷意見是截癱。在病床上度過了漫長的冬天、春天、夏天,醫生們一點點把破碎的小燕拼湊完整。但是,脊髓損傷和神經疼痛,在過去到現在的四百多個日夜裡,每時每刻以一種類似電擊、灼燒、針扎的下肢痛感消磨她的意志,提醒她曾經的遭遇。
從二樓跳下,她以近乎決絕的方式逃脫暴力傷害
小燕:我逃到門口,他拽著我頭髮,把我拖回來,然後又給了我一拳,還要把我拖上二樓,繼續毆打。門鎖上,手機搶走。我那個時候恐懼害怕,還有一種被羞辱的感覺。我好像一個困在牢籠裡面的一個動物,我到二樓看到窗口,外面的光線特別強、特別亮,我就一個目的,從這齣去。
小燕當時經營的小店位於河南省柘城縣的一個購物中心。從環境判斷,這裡原本是最熱鬧也最安全的地段。但在2019年的8月13日,服裝店內外原本用於防盜的監控器,卻意外記錄下短短20分鐘內,前夫對小燕實施的毆打、扯頭髮、拖行等暴行,以及小燕最後從二樓窗戶跳下的全過程。
小燕試圖拉開店門逃走,被丈夫拉回摔在地上
小燕:我就是為了再免受傷害,我不是那種求死地跳。出來之後,我那種被囚禁的感覺消失了,跳下當時雙腿就立刻沒知覺了,腰特別疼。警察來了,問我話我都不敢回答,因為我知道他在旁邊。
最疼的地方已經麻木,有痛感的地方刺激得小燕渾身發抖。事發當時還是丈夫的施暴者就在一旁,看著別人幫小燕叫來救護車、叫來小燕的父母。從那時起,小燕一直困惑,家暴的施暴者在親手傷害家人時,心裡到底在想什麼?
小燕:第一次家暴的時候小孩4個月,他賭博被我們發現了,他喝多了,就動了手。第二次家暴是2019年7月29日,也是因為打牌這個事。他媽打電話罵他了,他覺得是我告狀。我想把我的店轉出去,我覺得離婚不可能那麼順利,他不會想要離婚,我想要躲走,離開這兒。
前夫的個頭超過1米8,年齡比25歲的小燕小一歲,正值壯年。已經被暴力傷害過兩次的小燕接過前夫電話後,關上店門跑回父母家,此後的幾天她不敢去店裡,外出時需有人陪伴,小燕想離婚,但是她覺得離婚不會那麼容易。她準備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小心躲避,但她沒能躲開,於是就有了她從二樓窗戶跳下逃生,以近乎決絕的方式結束正在進行的第三次暴力傷害。
法律不會放過施暴者 面對家暴別再沉默
扭曲的雙腳在慢慢恢復,身體裡的鋼板等待取出,減弱痛感是小燕目前最迫切的願望,她忍耐著嘗試與支離破碎的身體和解,而讓小燕無法忍耐的是,她終於挨到6月可以拄拐出庭與前夫離婚,對方卻以孩子還小為由不同意。在這種情形下,7月,小燕將自己被虐待的視頻發布網絡,希望通過輿論力量推動離婚進程,不久後,柘城縣人民法院對這一案件做出準予離婚的判決,孩子的撫養權歸母親。而在此之前,柘城縣人民檢察院就已經對小豔的前夫提起公訴,要求以故意傷害罪追究其刑事責任。小燕還在等待宣判。
小燕:傷情鑑定應該是下個月能出結果,然後刑事就能開庭了。刑事案我不諒解,我不會諒解他的,但是等到開庭宣判,我拿到判刑結果的時候,我不會再把仇恨放到我心裡了。希望我的事情能給很多接受家暴的人,即將步入婚姻的人一個警示,如果有了第一次,那就是無數次,原諒不會感化一個人。
在治療和等待之餘,小燕開始經營新搬遷的服裝店。雖然前夫家還沒有將兒子送還,但小燕相信,這個等待不會太久。她努力把傷痛帶給自己的危害降到最低,她的孩子需要母親,她的家人希望她真的好起來。
白巖松:看著小燕的現狀和她的痛苦,一時間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但無論如何也不該用跳樓這種自殘的方式來抵抗家暴,這等於是用別人的犯罪行為來懲罰自己。我們早說過,打妻子的男人已經不是是不是男人的問題,而是是不是人的問題!而遭遇家暴的女性,一定要勇敢的用法律來捍衛自己的身體和尊嚴,因為家暴不是家的事兒,而是國法該管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