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變幻不定的紀元,需要一本偉大的書來定義。近日,譯林出版社重版推出後現代主義代表作家託馬斯·品欽的代表作《萬有引力之虹》精裝全譯修訂本。這部被譽為超越人類智識的偉大小說,闊別多年,重磅歸來,引發讀者強烈關注。
新版中譯本修訂超過兩千處
《萬有引力之虹》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文學巨著之一,也被視作後現代主義文學繞不開的長篇經典,1973年出版後曾引起極大爭議。作為一部「後現代史詩」,它以百科全書式的敘述,洞若觀火地分析了現代和未來社會運行的機制。小說情節主要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幾個月,內容從社會學、歷史學、性心理學,到數學、化學、物理學、彈道學、軍事學,幾乎無所不包。作品中有400多個人物出場,涉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盟軍和軸心國的將軍和士兵、科學家、技術精英、財閥頭腦、特工、妓女、土著人種,七十多個場景的發生地點遍及南北美洲、非洲、中亞、東歐和西歐,眼界極為開闊。龐大的知識體系和晦澀、艱深的寫作手法,為文學評論界帶來了無數的話題,也為普羅大眾的閱讀設置了極大障礙,讓它成為「挑戰高智商」這一閱讀類型的代表作品。有評論表示,「出版近五十年,沒有人敢說真正讀懂了這本書,更沒有人敢就此錯過。」
21世紀初葉,譯林出版社開始系統性地翻譯出版品欽作品。2008年,《萬有引力之虹》簡體中譯本面市。新版《萬有引力之虹》是譯者張文宇在首版近十年的翻譯之後,對譯文做出的一次全面修訂,隨著對文本理解的不斷加深,他對原譯中表達不夠精準,以及涉及知識性錯誤的地方均進行了改正和優化,修訂超過兩千處。
張文宇是廈門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博士,曾攻讀人工智慧博士學位,為翻譯這本他生命中最重要的書,丟掉了博士學位,錯過評職稱的機會。然而,他認為,《萬有引力之虹》這樣一本歷久彌新、值得反覆咀嚼消化的經典著作,在譯文上更是值得一遍遍打磨修繕,才能向傳說中的完美艱難靠近。從搜集讀者意見,到重讀原著、全文修訂,他又花費了八年時間。
別在星巴克、飛機場、地鐵站讀
譯者修訂完成後,譯林出版社邀翻譯家、後現代文學研究專家但漢松領銜十五位英美文學方面的譯者學者,對全書進行了細緻校訂,並補加注釋。漢松建議:「別在星巴克、飛機場、地鐵站讀《萬有引力之虹》……你最好正襟危坐在書桌前,案頭擺滿了諸如《韋氏大辭典》《美國軍隊俚語辭典》《德英字典》《大不列顛百科全書》《世界地圖集》《V2火箭發展史》《巴甫諾夫條件反射學》《易經》等參考書,旁邊的卡片紙記著各種需要去圖書館進一步翻查的生僻知識點,最後鋼筆旁還擺著一杯黑咖啡和兩粒安眠藥。」
科幻作家劉慈欣更是把《萬有引力之虹》看作骨灰級科幻必讀經典,他評價:「《萬有引力之虹》被奉為現代文學的頂峰之作,內容很科幻,夢幻般的複雜情節中充滿了物理學、火箭工程學、高等數學、心理學等科技元素,其後現代文學那凌亂晦澀的夢囈,以及八百多頁的長度,是對閱讀的一個考驗。」
為了讓《萬有引力之虹》真正成為文學愛好者藏書架上的必備,譯林社此番首度採用精裝形式發行這本厚達近千頁的世紀奇書。封面背景上巨大的拱形,象徵V-2火箭的拋物線,即「萬有引力之虹」,拱形本身的橘紅漸變色調,充滿熱度的象徵,前景上V-2火箭的工程圖、整個火箭的剖面圖、內部燃燒室的剖面圖,則呼應了這樣一部百科全書式小說的複雜和精細。封面用紙來自日本,覆以亮膜,在保證了色彩鮮亮的基礎上,更有絲滑的手感;內文進口輕型紙,色彩微泛米黃,在保證最大閱讀舒適感的同時,尋求了厚度和重量完美的平衡,使書不但適合書架上展示,而且便於翻閱,藏讀兩宜。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李俐
流程編輯:TF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