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以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日新月異,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推進,大數據智能化正在前所未有地重構創新版圖、重塑經濟結構,深刻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
2017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會議上,對加快建設數字中國、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作出部署。2018年、2019年,總書記連續兩次向在重慶舉辦的「智博會」致賀信,對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提出重要指示要求。
兩屆智博會成功舉辦,籤約項目超過1000個,投資金額超過萬億元,重慶制定出臺一系列重大發展政策,數字經濟增加值保持兩位數增長。面向未來,重慶正傾力打造「智造重鎮」、建設「智慧名城」。
6月22日,市委書記陳敏爾在「重慶市發展數字經濟推進大會」提出10個「新」,即,把握新機遇、激活新要素、培育新動能、發展新業態等,重慶正積極行動。
即日起,上遊新聞·重慶晨報將聚焦一批數字經濟體,以圖文、視頻訪談、長圖等全媒體形式推出系列專題,展現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成果與未來,體驗和描繪數字生活應用新場景。
重慶是阿里巴巴啟動「春雷計劃」後首個「雲籤約」戰略合作夥伴。
阿里巴巴的「春雷計劃」猶如一聲春雷,全面賦能和助力重慶數字經濟建設,支付寶、阿里雲、飛象平臺等,已在數字經濟、產業扶貧、智慧城市建設方面,與重慶合作密切,傾力重慶「智造重鎮」、「智慧名城」建設。
「渝快辦」 助力重慶智慧政務建設
7月7日,重慶市政府辦公廳與螞蟻集團聯合宣布,重慶政務服務品牌「渝快辦」正式在支付寶市民中心重慶頻道上線。
2020年5月底,重慶市政府辦公廳與螞蟻集團達成了「渝快辦」與支付寶市民中心重慶頻道融合服務協議。上線試運行一個月時間,已有超過200萬人在「渝快辦」支付寶市民中心辦事。
融合服務正式上線以後,重慶本地用戶從支付寶首頁進入市民中心,便可以直接抵達全新的「渝快辦」服務專區,大大方便了辦事群眾,簡化了辦事流程。同時,支付寶區塊鏈支持重慶建成「區塊鏈+政務服務」基礎平臺。首批電子證照和企業開辦流程上鏈運行,實現記錄隨時可查、全程可追溯,真正做到數據信息防篡改、防抵賴。
在新聞發布會上,螞蟻金服集團副總裁、支付寶城市出行與服務事業部總經理楊鵬表示,支付寶在參與重慶「渝快辦」建設中,深深感受到重慶速度。「渝快辦」無論是辦事的事項、服務多樣化,還是多端融合的進展,都走在了全國前面。他希望,未來「渝快辦」能夠做得更好,成為全國推動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的典型。
「春雷計劃」 推動重慶企業數位化轉型
「渝快辦」在支付寶的上線,只是重慶與阿里合作的亮點之一。在今年的4月8日,重慶市商務委員會和阿里巴巴舉行了雲籤約,雙方籤署「春雷計劃」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動重慶企業數位化轉型,助力「渝貨」賣全國、賣全球。
重慶是阿里巴巴啟動「春雷計劃」後首個「雲籤約」的戰略合作夥伴。
新冠肺炎疫情期,阿里巴巴不僅捐贈物資,也通過數位化能力和基礎設施助力重慶抗疫和發展。223萬重慶用戶在支付寶上領取了「渝康碼」;智能外呼平臺呼出200多萬次,實現快速高效排查;重慶7家盒馬店全員無休,為近300個小區建立了「無接觸配送點」;餓了麼、天貓超市和天貓國際等都在疫情期全力以赴保障民生。
根據協議,雙方將在兩年內實現三大階段性合作目標:在重慶知名產業帶區域建立20個產地直播基地;合力推進「C2M超級工廠計劃」,聯合相關部門打造20個銷售過億的工廠;共同在南岸、江北、渝北等製造業發達區縣以及兩江新區定向扶持培育3個產業帶。
重振商家信心 刺激消費回暖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數字經濟對大中小企業的轉型升級,變危機為機遇。
2月底,重慶市小面協會和餓了麼共同呼籲重慶小面提前「雲復工」。3月初,重慶市商務委攜手餓了麼,啟動「一碗麵叫醒一座城 重慶小面轉型『生包』外賣」的活動,呼籲重慶小面積極擁抱數位化升級。餓了麼數據顯示,復工短短3周內,重慶外賣出現「報復性消費」特徵,第二周環比第一周,外賣訂單環比增長了21.3%,第三周環比第二周,外賣訂單環比增長了40.1%。並且從3月1日開始,餓了麼口碑對重慶部分餐品優質、服務優秀的商戶再一次進行佣金減免。
在今年五六月份,重慶全市有16萬家小店營收超過去年同期,實現逆勢增長。這都是網商銀行「無接觸貸款」助力小店的結果。
支付寶數據顯示,截至5月底,全國有1200萬多家小店每周收入超過去年同期,他們不僅從疫情影響中恢復,還出現收入增長。在實現營收V字反彈小店數量最多的城市中,重慶排名全國第九。
此外,今年4月以來,支付寶平臺還聯合重慶市渝北區、兩江新區、九龍坡區、沙坪垻區、江津區等地區,通過發放消費券,帶動消費助力小店復工復產,重振信心。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表示,健康碼、消費券等數字工具的運用,加速了消費活力的釋放,讓經濟重回快車道。
大數據智能化融入智慧城市建設
在智能城市建設方面,重慶與阿里展開了更加深入的合作。在2018年雲棲大會重慶峰會上,阿里雲總裁胡曉明就表示,將從智能交通、智能製造、智能汽車、智能金融、智能服務、智能人才等領域,助力重慶打造智能化大型城市。
位於兩江新區的阿里巴巴辦公大樓
目前,阿里雲ET大腦正與重慶機場一起探索人臉識別一證通關、無紙化乘機、無感支付等服務;同時,還和重慶城市管委會合作,打造公共停車智能化管理服務平臺。
目前,阿里雲已經與重慶市級交通、公共安全、城市管理、物流、旅遊、教育等部門達成了初步合作,和包括兩江新區、南岸區、潼南、榮昌、渝中區、渝北區、江津等多個地區展開了落地的創新,和長安集團、小康集團、重慶銀行、交運集團等多個企業展開了合作。
總的來說,在數位技術基礎設施、數字平臺基礎設施、物理基礎設施智能化三個層面的建設與探索,阿里雲和重慶已攜手走向更深入合作。
平臺賦能打造數字工廠典型標杆
重慶是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傳統工業轉型升級方面,與阿里合作起步較早。其中,阿里雲飛象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在重慶落地已有一段時間了。阿里雲負責人表示,飛象平臺正助力重慶各工業垂直領域,從自動化、信息化到數位化、網絡化,實現智能化的升級轉型。
至今,飛象平臺已服務近300家中小型工業企業,為重慶多個企業打造數字工廠典型標杆項目,平均為企業縮短生產交期20%以上,提升產品品質5%以上。據悉,飛象平臺將在3年內接入100萬工業設備,助力重慶4000家製造企業實現「智造」。
此外,阿里雲飛象平臺通過螞蟻金服團隊針對龍頭企業的中小企業供應鏈提供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雙鏈通金融服務。
未來,飛象將聯合生態在重慶各區縣打造各行業的標杆型項目,通過與龍頭企業、行業協會、大型行業代表性企業共建行業級工業網際網路平臺。
全面助力重慶實現數位化和智能化轉型
2019年10月10日,重慶市政府與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金服集團籤訂全面深化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阿里巴巴將發揮20年沉澱的數字經濟體優勢,助力重慶實現數位化和智能化轉型。
阿里巴巴將在渝投建阿里巴巴集團區域總部基地,推動阿里巴巴客戶體驗中心、盒馬鮮生供應鏈運營中心、阿里巴巴中國智能物流骨幹網節點等在渝陸續落地。
阿里巴巴將支持重慶建設金融高地,促進消費升級拉動經濟增長。以消費金融為支點,助力重慶市金融行業高質量發展,並協助重慶成為全國首個下轄縣全部覆蓋普惠金融的省份(直轄市)。
據阿里資料顯示,2019年1-6月,重慶13個貧困縣在阿里巴巴平臺銷售近10億元。截至2018年底,阿里巴巴中國零售平臺在重慶帶動直接就業15萬人。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楊野 實習生 鍾禾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