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遺產保護的「喜新戀舊」

2020-12-22 大地風景文旅集團

文化遺產類型豐富,規模各異,分布廣泛。根據UNESCO官網的統計,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現已列入來自148個國家的869處世界文化遺產,其中36處狀況已不容樂觀。保護文化遺產,讓歷史走向未來,是全人類刻不容緩的使命。隨著越來越多的組織和個人投入到文化遺產保護的工作中,有更多優秀的實踐正走入我們的視線。通過「喜新戀舊」的改造與展示,文化遺產的社會、文化價值將進一步得到展現。

01

空間修復與再生

隨著城市現代化的迅速推進,許多歷史建築已不能適應新時期的需求。空間的修復和再生是一種積極的保護方式,即通過研究歷史建築本身的內涵特點,在遵循真實性、完整性原則的基礎上挖掘建築的潛能,賦予老建築新的功能。

作為成都網紅打卡地——「東郊記憶」這四個字,或許之於成都人而言,早已再熟悉不過,但如果說「成都國營紅光電子管廠」,恐怕在現在的年輕人中,已經沒多少人知道了。那段激情澎湃的歲月已經過去,我們卻能透過所遺留下來的歷史印記,看到曾經的光輝時光……

成都市政府在本世紀初決定實施開展「東調」戰略工程,曾經紅遍大江南北的成都東郊老工業區面臨著搬遷,但值得慶幸的是,紅光廠作為見證成都工業發展的遺址,被完整地保留了下來。但值得慶幸的是,紅光廠作為見證成都工業發展的遺址,被完整地保留了下來。當退出歷史舞臺的處境無法避免之時,紅光廠能夠華麗轉身,以「東郊記憶」再次煥發光彩,書寫新的歷史記憶。

行走在當下的東郊記憶,滿眼儘是鋪滿紅磚的中央大道,書寫著標語的「幹部警示錄牆」,矗立在酒吧工廠區的煙囪、水塔,老舊的蒸汽火車頭和綠皮車廂……紅光廠的風採雖然經過歲月洗禮但依舊耀眼,蘇式廠房建築、紅色廠區文化賦予園區的厚重歷史感,至今也並未褪色。

對老成都人來說,這裡是對曾經那段激情燃燒歲月的追憶之地,而對年輕人來說,這裡卻是跟北京798一般印刻著時尚工業範兒的打卡聖地。在年輕人眼中,東郊記憶將舊與新、歷史與現代、傳統與時尚、過去與未來完美結合,極具視覺衝擊力,漫步其中就猶如一趟生動的「時光之旅」。

02

原址保護與展示

原址保護從設計角度對於真實性和完整性原則進行了轉譯。在遺址上搭建展廳展棚作為國內外通用的手法,一方面可以避免在轉移過程中對文化遺產造成損壞,另一方面也取得了更好的展示效果,增進「可達性」,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與社會意義。

廣富林位於松江新城北部,距離上海市區西南30公裡處,佔地850畝,保存有新石器時代至東周時期的遺址。1958年,廣富林遺址首次被發現,歷經五十年四次考古發掘,出土眾多史前珍貴文物。

廣富林文化展示區包括廣富林文化交流中心、演藝中心、文化展覽中心等項目。其中最大的亮點是看上去就像「漂浮」在水中的廣富林博物館。館區四周開挖河道形成一片水域,整個博物館分水上觀光臺和水下展廳兩部分。展廳內不僅陳列有各種出土文物,還有發掘現場模擬展示和藏寶室等配套設施,並利用高新科技手段和水底時光隧道等,將數千年來廣富林古鎮的演變和發展一一演示。

廣富林的商業配套規劃有三個特色酒店,包括希爾頓度假酒店、風情精品酒店和院墅酒店。酒店要求在滿足現代人居住、餐飲、休閒等功能的同時,結合周邊古建築和中式院落的特色進行設計。為保證中西古今結合,廣富林施工建設部門引入了自然採光、太陽能屋頂、牆面立體綠化等新技術。雖然都是現代商業配套,但是整體的建築風格與周邊的傳統建築、古典建築相一致。像宰相府酒店和院墅酒店原址為廣富林舊村,與它一河相隔是休閒商業區,整個區域的街巷分布呈傳統的魚骨狀。

在遺產活化保護過程中,總會遇到新與舊的矛盾,這就要求規劃設計師掌握好其中的度。文化的傳承是進行遺產活化項目時最重要的考慮因素,廣富林遺址公園最大的特色是文化的傳承。廣富林遺址的每一棟建築,都在傳達著一種情懷,在保留歷史和時光的痕跡的同時,融合了不同時期的文化,不怕新也不棄舊。

03

重現歷史與創意

古老的智慧啟發著現代創意設計,反之,現代設計也正在更好地服務於文化遺產,重現歷史。設計師們與歷史和場地發生對話,巧妙地創作出一系列協調美觀又高效實用的設施,放大文化遺產的魅力,讓參觀的人們領略到原汁原味的歷史圖景。

中華門外,秦淮河旁,就是舉世聞名的南京大報恩寺。南京自古就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颱風雨中」之盛況描述,譽為佛都。孫權統轄江南之時,此地就是江南佛教中心,宋時又有一波興建高潮,到了明代永樂皇帝手中,推向極致——興建大報恩寺。西方將大報恩寺琉璃塔譽為「南京瓷塔」,媲美於古羅馬鬥獸場等「中古世界七大奇觀」。

南京大報恩寺在重建過程中,在創意文化產業上探索出了一條新路。千年古蹟與現代建築、聲光電科技手段完美結合,充分顯示文化創意的巨大潛力。比如舍利佛光展區,四萬二千盞燈,玻璃牆放大一倍,八萬四千合乎古印度八萬四千座佛門。可謂千年佛光,照耀古今。「千年對望」的時空長廊,亦是極其富有創意,令人印象深刻:玄奘法師的清瘦背影,靜靜面對前方佛主頭像——妙在頭像使用特殊材料,煥發亦真亦幻之光芒,好似穿越千年的精神維繫,讓人回味不已。

長廊兩旁的琉璃立柱,一共八根,寓意釋迦牟尼佛八相成道。步道上有七朵蓮花,步行七步,步步蓮花盛開。地宮天幕放映釋迦摩尼佛誕生,視頻水準已然大片。細細品味,微妙處處,拈花微笑,心領神會。那些帶有佛教理念的體驗館,常常是創意豐盈之地,比如說把菩提樹想像成通體白色,銀白的葉子,重現佛光。用了24000多個LED燈來重現傳說中七彩佛光,透徹的聲光電體驗,瞬間溝通佛教境界。實為現代文化創意進行傳統創造性轉換的成功實踐。

文化的傳承包含的,不單單是簡單恢復或者重建某一段歷史的風貌,也不僅僅是弄一個標新立異的建築來吸引世人的好奇。當建築物老了、舊了、不符合現代使用了,要在「喜新戀舊」的基礎上,讓它們煥發生機,在符合現代的生活使用方式的同時,去尊重文化傳承的和記憶。

編輯整理 | 大地風景文旅集團

素材來源 | 谷徳設計網、界面四川、綠色建築雜誌、 松江新城Mag、大城說等

聲明 :我們致力保護作者版權,部分圖片來自網際網路,無法核實出處,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相關焦點

  • 打卡《大魚海棠》靈感地,睡進300年歷史土樓,過上「喜新戀舊」的生活
    在世界遺產土樓的包裹下,讀旅·喜新戀舊土樓文化民宿渲染著文化的氣息,傳達著更具歷史厚度的生活方式。 帶著對土樓遺產文化的摯愛與驕傲,帶著為遺產注入生命張力的責任感,讀旅·喜新戀舊土樓文化民宿正在進行時。 復活300年歷史土樓 為凝固的世界遺產注入氧氣 在網紅民宿層出不窮的今天,民宿的生命力尤為的重要。
  • 喜新戀舊
    喜新戀舊Jony J○○大多數人常常是喜新厭舊的往往還沒等到舊的變成「經典款」,就已經被丟在遺忘的角落新鮮感有個期限執著的不知疲倦tiktok 時間一直催發現年紀過了二十歲邊猶豫 邊邁著步還有大把寂寞要我耐得住也許我不是真的想要我發現沒有真的爽到我明白 時間帶來改變 一切都會隨著季節更替新的讓我保持我的飢餓感舊的讓我學會珍惜我發現每天都有新的舊也發現每天都有舊的新我不知道能夠向誰問路怎麼去跟生活分出勝負我只希望明天可以活的更酷因為我喜新戀舊網易雲音樂評論
  • 豆芽的《喜新戀舊》終於發布了
    就在前幾日,我苦等了兩個月的JONY J繼2016年的《物女金》之後的2018錄音室專輯《喜新戀舊》終於正式發布了,他的專輯同名的主打歌《喜新戀舊》也是不出所料的就很快登上了又或者說霸佔了各個音樂平臺的榜單。這張專輯整體的質量非常高,不論是製作還是編曲都是屬於國內一線的水平了,下面我就先簡單的帶大家看一下豆芽的這張專輯。(別忘了去聽,《喜新戀舊》這首單曲非常值得一聽!)
  • 喜新戀舊的雙魚座,為何會選擇與你共度一生?
    雙魚座喜新戀舊喜新戀舊的雙魚座追尋的是什麼?01修養。雙魚座喜新戀舊02光環。雙魚座喜新戀舊03自由。小嘉最近迷上自由的西藏,低低的似乎可以觸摸的雲朵,奔向自由的苦行憎,小嘉著了魔。雙魚座會迷戀校草、師兄及西藏,這都是短暫而不真實的,聰明的雙魚座在理性思維做了判斷,所以很快就會抽身出來,能給雙魚座成熟感及安全感的,還是曾經的感覺,那個真實而存在的人,這就是雙魚座喜新戀舊的原因。
  • 平遙電影宮獲文化遺產保護大獎 2020年度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公布
    日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2020年度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獲獎名單,平遙電影宮榮獲「2020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優秀獎(2020 UNESCO Asia-Pacific Awards for Cul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Awards
  • 《敦煌宣言》對保護水下文化遺產的作用
    海上絲綢之路是我國「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核心內容之一,也是當今我國對外文化、貿易發展的重要通道。在機遇和挑戰的面前,保護水下文化遺產應成為我國文物保護工作中的關鍵內容,諸如水下文物保護、返還等問題亟待研究和解決。《敦煌宣言》在法理上與諸多國內外相關法律文件相關聯,對保護我國水下文化遺產提供了全新思路與途徑。
  • 蘇州運河文化遺產活態傳承保護之思考
    《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明確指出,大運河文化帶遺產保護傳承利用要按照「河為線,城為珠,線串珠,珠帶面」的思路,構建具有經濟文化影響力的空間格局框架。蘇州作為運河「線」上的重要一「珠」,如何利用好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優勢,重塑蘇州「運河城市」新名片?
  • 中俄合作「喜新戀舊」:2000億美元貿易目標透露民生福祉
    (經濟觀察)中俄合作「喜新戀舊」:2000億美元貿易目標透露民生福祉  中新社北京9月18日電 (夏賓)中俄總理第二十四次定期會晤聯合公報(下稱「公報」)於北京時間18日發布,公報提到願繼續鞏固和發展兩國能源戰略夥伴關係,也多次出現「潛力」「擴大」等釋放雙方全面深入合作信號的字眼。
  • 貴州:「耕山種水」守底線 「喜新戀舊」走新路
    新華社貴陽2月22日電  題:貴州:「耕山種水」守底線 「喜新戀舊」走新路  新華社記者李銀、王新明、潘德鑫  經濟連續28個季度保持兩位數增長,增速連續7年居全國前三位……近年來,在國家一系列政策支持下,人均經濟總量長期墊底的貴州以新發展理念為「指揮棒」,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
  • 守護非遺文化 傳承民族瑰寶 ——烏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綜述
    近年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和《內蒙古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以構建科學有效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體系為目標,以資源普查、名錄體系建設、支持傳承人傳習活動、開展宣傳教育為重點,以建立機構、完善制度、加大經費投入為保障,穩步推進各項保護工作。
  • 江西景德鎮市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成立
    景德鎮市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成立大會現場為更好地保護和傳承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景德鎮手工制瓷技藝,景德鎮市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成立大會暨首屆會員大會在景德鎮市非遺中心會議廳召開。中國非遺保護研究中心主任朱小健、景德鎮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唐良等出席。
  • 恩施又一世界文化遺產申報新進展!
    恩施又一世界文化遺產申報新進展!「萬裡茶道」中國段沿線29個節點城市正式籤署成立「萬裡茶道」保護和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城市聯盟,協力推動中、蒙、俄「萬裡茶道」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
  • (秦渭)試論城市文化遺產保護國際規則對我國的影響
    其中,《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與《關於在國家一級保護文化和自然遺產的建議》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72 年 11 月 16日在巴黎通過的,二者存在著密切的聯繫,但在執行主體、效力等方面也有所區別。而2002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關於世界遺產的布達佩斯宣言》是在新的世紀提出了現階段文化遺產保護的努力方向。
  • 景德鎮市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成立大會舉辦
    12月12日,景德鎮市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成立大會暨首屆會員大會在景德鎮市非遺中心會議廳舉辦。成立大會現場會上,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朱小健就景德鎮的陶瓷非遺保護和傳承工作、景德鎮市陶瓷非遺保護協會的工作做了重要指示。中共景德鎮市委副秘書長、市文廣新旅局局長餘志華在講話中強調,廣大陶瓷非遺保護協會會員要緊扣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發展試驗區建設和景德鎮發展要求,將景德鎮優秀的陶瓷技藝傳承下去。
  • 韓國城市文化遺產保護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弋 在城市化突飛猛進的時代,城市文化遺產是古代社會文明最集中的載體,是一個城市的歷史文脈,貫通古今,是一個城市永葆享用的珍貴文化財富。如何卓有成效地研究好、保護好、展示好城市文化遺產不僅是中國考古界面臨的問題,更是韓國考古界研究的方向。
  • 21世紀前20年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中國理念、實踐與經驗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中國; 理念; 實踐; 經驗  基金:雲南省哲學社會科學重大項目「新中國70年雲南民族文化保護傳承發展研究」(項目編號:ZDZB201909在21世紀前20年這個全球非遺保護全面展開、深入推進的宏大時代背景與全球行動中,中國著力構建非遺新的思想理念,積極開展非遺保護的實踐與探索,取得了顯著成就,形成了嶄新的中國路徑與寶貴的中國經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2013年就作出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走在世界前列」[2]的高度評價。
  • 78歲作家馮驥才:文化遺產需從「搶救式保護」到「科學保護」
    在李小林的陪同下,順著木質樓梯上到二樓、三樓,近1米9的個頭,在過道和書房裡更顯窄擠;坐在巴老曾伏案的工作檯前,小心翻閱著《普希金詩集》等巴老藏書,看到書脊破損處,他的聲音低了下去:文化遺產的保護修復,太需要專業的人才隊伍了……  「藝術家的心靈史是我繞不過去的題材」  「大馮,是我一想起來就會微笑的作家。他強大充沛的創作能量,令人感佩。」
  • 【喜報】非遺保護工作新突破!樂陵新增兩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山東省第五批省級非遺名單公示了樂陵2項目獲評「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樂陵市梢頭棍入圍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名單樂陵市東路梆子入圍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推薦名單在梢頭棍走出樂陵之後,我村先後受邀參加浙江梢頭棍表演,以及德州文化節梢頭棍表演,並取得了優秀的成績,為傳揚傳統文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傳承梢頭棍這一傳統文化,任重而道遠,但傳承人將會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為家鄉的文化事業奉獻一己之力,弘揚我國的傳統文化。東路梆子形成於宋朝初年,清光緒年間傳至樂陵。
  • 瀘州老窖品鑑創新中心總經理曾娜:關注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
    (原標題:瀘州老窖品鑑創新中心總經理曾娜:關注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
  •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來了!紹興這些文化遺產,你知道幾個?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旨在營造保護文化遺產的良好氛圍,提高人民群眾對文化遺產保護重要性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