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女人們用什麼化妝品?除了山寨和國產,也用進口化妝品

2020-12-21 若塵天下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今天我們要說的是愛美之心自古有之,上到王公貴族的小姐太太,下到平民百姓家的女人,也是用化妝品的。

當然,有錢人家用的是高檔貨,也有韓國原裝進口貨,當然還有楚國進口的,齊國進口的,秦國進口,西域進口的,波斯國進口的等等。窮人家的女人大多只能用些山寨貨了,沒有正規生產廠家,或者乾脆就地取材,自己製作了。

可以說,中國女性是人類最早學會化妝的群體之一。早在先秦時代,那些秀外慧中、體態優雅、舉止自然的美女們便開始化妝了。《楚辭·大招》描述女人:「粉白黛黑,施薌澤只。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白居易《長恨歌》中這兩句堪稱經典。其中的粉和黛其實是兩種東西,粉主要是用來護膚的,黛是用來化妝的。

「粉」字是米字旁,最早的粉底就是用米做的。《齊民要術》記載了「古代粉底」的製作方法:將米磨成細粉,淘洗至水清,然後沉於涼水之中發酵,直至發出腐爛臭味。發酵後將米粉沉澱濾出,並研磨成漿,等米漿幹透就製成了粉餅。削去粉餅四周粗劣的部分,將中間雪白光潤的部分留下,稱之為「粉英」。用刀將粉英削成薄片,放在太陽下暴曬,曬乾後揉碎成粉末,粉末越細越好,這就是最後可以化妝用的「粉底」了。高檔貨還會在裡面加點添加劑,比如油脂,花蜜什麼的。愛美的女同胞們,記下了嗎,自己可以做喔,或許你就是下一個李子柒。

這種用米做的粉底有一個缺點——容易掉粉,所以古代美女臉上經常掉渣。要是男人餓了還可以親兩口,所以有的男人看見美女流口水,並不一定他色,也有可能是他餓了。

古人又發明了改進款的粉底——白鉛粉。白鉛粉潔白細膩,還不掉妝。成語「洗盡鉛華」裡的「鉛」指的就是古代女子化妝用的鉛粉。鉛粉的製作工藝較為複雜,但鉛粉裡含有大量的金屬鉛,而鉛是重金屬,有毒,因此古代女子使用鉛粉久了肌膚變色成黃臉婆,嚴重的還會鉛中毒,這些古代女人為了美麗也真的拼了。

「黛」是一種黑色礦物,又名石黛。將石黛放在黛硯上磨,碾成粉末後加水調和,蘸著它就可以畫眉毛了。

畫眉之風起於戰國時期,在黛出現之前,女子們都是用柳枝燒焦後塗在眉毛上。窮人買不起怎麼辦,大部分女子沒有眉筆可用,就用燃燒過的火柴頭沾上唾沫後塗在眉毛上,此法還頗具古風。

如果你覺得古人的護膚品不過如此,那你就小看古人了。

花鈿

這種化妝方式又稱花子、面花、貼花,是貼在眉間和臉上的一種小裝飾。花鈿有紅、綠、黃三種顏色,以紅色為最多,以金、銀製成花形,蔽於臉上,是唐代比較流行的一種首飾。大家熟悉的《木蘭辭》中就有「對鏡貼花黃」一句中的「花黃」就是花鈿。花鈿的形狀除梅花狀外,還有各式小鳥、小魚、小鴨等,十分美妙新穎。

關於花鈿的起源,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南朝《宋書》中寫,宋武帝劉裕的女兒壽陽公主,(上面掛關於額黃的介紹中也有「壽陽公主嫁時妝,八字宮眉捧額黃」的詩句,看來壽陽公主是當時的時尚人士,處處引領時尚潮流)在正月初七日仰臥於含章殿下,殿前的梅樹被微風一吹,落下一朵梅花,不偏不倚正落在公主額上,額中被染成花瓣狀,且久洗不掉。宮中女子見公主額上的梅花印非常美麗,遂爭相效仿,當然她們再也沒有公主的奇遇,於是就剪梅花貼於額頭,一種新的美容術從此就誕生了。這種梅花妝很快就流傳到民間,成為當時女性爭相效仿的時尚。

額黃

額黃,又叫鴉黃,是在額間塗上黃色。這種化妝方式現在已不使用了,它起源於南北朝,在唐朝盛行。

」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夥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木蘭辭裡這幾句都還記得吧。

據《中國歷代婦女妝飾》中記:這種妝飾的產生,與佛教的流行有一定關係。南北朝時,佛教在中國進入盛期,一些婦女從塗金的佛像上受到啟發,將額頭塗成黃色,漸成風習。唐朝額黃盛行時,溫庭筠在詩中吟出「額黃無限夕陽山」之句,李商隱也寫道:「壽陽公主嫁時妝,八字宮眉捧額黃。」至宋代時額黃還在流行,詩人彭汝勵歌曰:「有女夭夭稱細娘,珍珠落鬢面塗黃。」這些都反映出古代婦女喜歡額黃的情景。

潤膚露

潤膚露,齊民要術中還記載了一種東西,堪稱古代的潤膚露。這種東西叫面脂。主要材料是牛骨髓和牛油脂。然後加入丁香、白芷等好幾種中藥做成的。不光護膚效果好,抹到臉上還香香的。

唇脂

「櫻桃小口一點點」,「朱唇一點桃花殷」。古代稱口紅為口脂、唇脂。

口脂(唇脂),在燕支這種紅色染料中加進了牛髓、豬胰等物,使其成為一種密密的脂膏。口脂朱血色,塗正在嘴唇上,可以添加口唇的素淨,給人健康、年輕、充分活力的印象,所以自古以來就遭到女人們的喜歡。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古代女人用的口紅紙是由硃砂、埋藏三年的珍貴蓖麻油、橄欖油等調和後反覆多次塗於紙張上,再夜晚月光多次晾乾,即可成為隨用隨取的古典口紅紙了。

胭脂

胭脂,過去的胭脂在現代叫做腮紅。在春秋、戰國時期有一種名叫「紅藍」的花朵。它的花瓣裡含有紅、黃兩種色素。開花時摘下整朵花放在石缽中反覆杵槌,淘去黃汁後,即成為鮮豔的紅色染料,這就是傳說中的燕支(胭脂)。胭脂屬於進口貨,一般人家可用不起,是張騫出使西域時帶回來的。

基本上現在主要用的化妝品和護膚品,在古代都有對應的類似產品。比如香水,在古代就有一種叫香澤的東西。

最厲害的是洗面奶。齊民要術裡面記載了兩種洗面奶,太真紅王膏和孫仙少女膏。看來不光現在的洗面奶分男女款,在古代也是,名字起得都這麼別致。

至於洗頭,很多人只知道古人用皂角。人家也有洗髮露的好嗎?潔鬢威仙油,聽起來就和好用有木有。把威靈仙、側柏葉、皂角等磨粉,加入麻油浸泡。不光洗頭乾淨還有護髮的功能,遇到頭髮乾結梳不開的用這個有奇效。

所以古代的女人們,有錢人用國產高檔貨和進口貨,窮人們就只能用山寨貨和簡版自製貨了。

古代的化妝品種類繁多,而且有的成分非常恐怖,俗話說「一白遮百醜」,皮膚白皙是古今東方美女的共同追求。

「自古紅顏多薄命」,為什麼?原來是化妝品有「毒」。

君慢行,別忘了點讚、加推、收藏,更多精彩請加關注!

相關焦點

  • 化妝品是現代女孩子必備,氣質的體現,古代女子用什麼化妝品呢?
    古代女子已用什麼化妝品呢?現在化妝品已成為女孩子的日常必備,而且化妝已經衍生為一種禮節。在去重大正式場合的時候,化妝既是對他人的尊重,也能提高自己的氣質。化妝不僅僅是女孩子的一種小技能,同時也是一種源遠流長的文化。那麼,我們不禁疑惑,古人要化妝嗎?他們用什麼化妝品化妝呢?
  • 古代女子用什麼化妝品?
    ------溫庭筠 ·《菩薩蠻》化妝可不是現代人的專屬,古代的女子在妝容上也是極下功夫的。我們現在的化妝品可謂是日新月異,五花八門。但就化妝品的講究和精緻程度而言,古人也絕不遜色。詩人筆下的美人,才子欣賞的佳人,宮廷裡的高貴女子們究竟使用哪些化妝品呢?
  • 古代「甄嬛」們用什麼化妝品?
    據說慈禧太后每天都要花上好幾個時辰來打扮自己,她也常說:「一個女人沒有心腸打扮自己,那她還活個什麼勁兒。」 宮粉:主要由米粉、益母草粉、珍珠粉加香料製成。原產於江南蘇杭揚州等地。清宮早在乾隆年間有江南織造代為購買,到慈禧時仍在使用。白天化妝一般略施薄粉;晚上入睡前,要用大量的宮粉塗於臉部、脖子、前胸、手臂,使皮膚與粉融為一體。長時間使用這個方子,可以使皮膚變得白嫩細膩。
  • 美妝教育之,為什麼國產化妝品,不如進口化妝品?
    進口化妝品,我賣了很多年了。經常有客戶問我,為什麼不多賣一些國產化妝品?甚至有人說,小肖是慕洋犬,崇洋媚外,覺得國外的月亮就是圓。其實不是這樣的,小肖一直堅持品質第一。哪家品質好,就賣哪個!小肖很負責任地告訴大家,總體上來說,國產化妝品,真的不如進口貨!原因有以下這些:(1)技術壟斷。
  • 沒有什麼粉底液眼影的古代,女人們是用什麼化妝的呢?
    愛美是女人的天性,化妝愛美也是女人們從古至今未曾改變的愛好之一。早在兩千多年千就有化妝品這些東西了,古代社會很多東西都是自給自足,自主研發的。古代的女性們可沒有我們現在這麼幸福,她們也沒有那麼多化妝品可供挑選,但是這樣依舊阻擋不住她們,要打扮自己的強烈願望。
  • 文化常識——古人用什麼化妝品
    古代的化妝品種類繁多,而且成分非常恐怖,古人真的是「什麼東西都敢往臉上抹」!俗話說「一白遮百醜」,皮膚白皙是古今東方美女的共同追求。今天化妝的基礎是美白用的粉底,而古代美女化妝也用粉來美白。「粉」字是米字旁,最早的粉底就是用米做的。
  • 古代和現代女人化妝品有什麼不同?古代女人到底有多會打扮自己?
    現代的商品不斷結構細化以達到開拓市場,吸引買家的目光的目的,化妝品也是如此,市面上眾多化妝品產品,單單一個底妝就有粉底液,粉膏,氣墊,BB霜,CC霜,DD霜等等等等,比起古代的化妝品,現代的化妝品可謂多不勝數,不僅種類繁多,安全性也高,滿足了女孩子們對美的各種需求。
  • 化妝品加盟店選全美進口化妝品 用實力演繹勝利
    化妝品加盟店選全美進口化妝品 用實力演繹勝利 2020-06-24 10:45:38   來源:網絡
  • 現代女人,基本都離不開化妝品,古代女子也是一樣
    是女子都愛美,古代女子也如此,對此,各種史籍都有相關記載,如何用「粉」、用「黛」來打扮自己,尤其是「眉」。《詩·衛風·碩人》中說了美麗的女子「螓首峨眉」,眉要細長。因此,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這都是評價美人時對「眉」的基本要求。不過大部分女人都是靠「畫」,才有了這樣的效果。
  • 古代美女都用什麼化妝品?簡直是在臉上蓋大樓!
    古代美女跟今天的美女一樣,對待自己的面孔絕不含糊,為此她們不惜以自己的臉為試驗品,什麼東西都敢往上面招呼。 最先被發現具有強烈美白效果的化妝品就是鉛。古代有個成語叫「洗盡鉛華」,說的就是美女卸掉妝容後素麵朝天的樣子,可見鉛在古人的化妝中使用的非常普遍。《博物志》就曾經記載,商紂王曾經命人煉製鉛粉和錫粉,美白效果驚人。
  • 古代小姐姐們都用什麼化妝品來打扮自己
    古代女性和現代女性一樣重視肌膚之美,中國早在公元以前就開始使用化妝品。從出土的楚俑便可以看出,商周時期就已經有敷粉、畫眉及胭脂的使用。晉代(265~420)張華《博物志》載有「紂燒鉛作粉」,以之塗面美容。胡粉(鹼式碳酸鉛)曾為皇家后妃用以塗面美容,稱為宮粉。
  • 進口品牌壟斷防曬化妝品市場,國產品牌還有機會嗎?
    儘管防曬化妝品如此熱銷,面對市面上琳琅滿目的防曬品牌和產品,很多消費者還是不知道何去何從。到底防曬品牌哪個好?選擇防曬化妝品又有哪些「門道」呢?接下來聞道網絡就結合防曬化妝品在百度、知乎、小紅書三個平臺的數據表現,為大家一一解答。防曬化妝品你真的知道怎麼選嗎?想知道防曬化妝品怎麼選,我們首先需要知道「防曬」防的到底是什麼。
  • 進口品牌壟斷防曬化妝品市場,國產品牌還有機會嗎?
    接下來聞道網絡就結合防曬化妝品在百度、知乎、小紅書三個平臺的數據表現,為大家一一解答。防曬化妝品你真的知道怎麼選嗎?想知道防曬化妝品怎麼選,我們首先需要知道「防曬」防的到底是什麼。我們所說的防曬,其實指的是防紫外線中的UVA和UVB這兩個波段。
  • 講講女人痴迷的化妝品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特別是女人們,對美更是情有獨鍾,於是乎,對化妝品這一塊更是迷戀,熱衷,追棒,希望通過化妝品的魅力,讓自已美豔動人,青春永駐。可亊實呢?非也?並非人人如期望。,我覺得佰草集首選,因為佰草集品牌屬於上海佰草集化妝品有限公司,1998年正式刨立,「現代中草藥古方個人護理專家」為概念推出市場,堅持以現在"中草藥護膚",「集時光之美"的品牌理念而受廣大女士們喜愛和追隨。
  • 國產化妝品風雲錄
    曾陪伴中國女人幾十年的老字號國產護膚品。 雅芳之後,同樣走直銷模式的玫琳凱和安利相繼進入中國。那個時期的中國化妝品市場,除了幾個百年老牌如百雀羚、上海家化充當守將,基本沒什麼化妝品公司能與跨國化妝品公司相抗衡。
  • 你買的進口化妝品是正品嗎?
    進口化妝品各種大牌看得人眼花繚亂,價格死貴也是它們的一貫作風,為了省些錢,集美們就找到了各種方法購買,比如微商,比如代購,比如電商,那你買的進口化妝品是真的就是合格的正品嗎?前段時間媒體就披露過各種大牌被山寨的新聞,各位小可愛有嚇到嗎?
  • 古代女性的「化妝品」是如何製造的?肥皂是用什麼製作的呢?
    在中國古代文獻中記錄了大量的日常使用的護膚、護髮、美容等方面的化妝品配方和製作方法。本章在系統閱讀、整理古代化妝品文獻的基礎上,以每類化妝品的功效為脈絡,對該類化妝品的核心製作技藝進行總結,同時選取古代典型的面脂、香澤和胭脂等化妝品進行模擬實驗研究,探討古代化妝品的製作工藝流程,展現古代人們的聰明才智與古代化妝品的博大精深。 古代人們較早使用淘米水清潔面部。《禮記·內則》記載「三日具沐,其間面垢,燂潘請靧」。
  • 全美美妝:進口化妝品好在哪?客觀分析,國貨化妝品追趕速度喜人
    每次選購護膚都有一些疑問,為啥大眾都喜歡使用進口化妝品?香奈兒、雅詩蘭黛、迪奧、聖羅蘭的產品使用了一瓶接一瓶,卻不願意使用國產的化妝品,進口化妝品好在什麼地方?國產化妝品又有哪些需要提升的呢?今天,全美美妝就跟大家客觀的分析一下。
  • 中國古代男人用什麼化妝品?考古學家有個大發現……
    研究團隊 供圖中國製作面脂歷史提前1000多年韓賓稱,劉家窪遺址出土化妝品製作所用的一水碳酸鈣是比較罕見的礦物,多見於湖泊沉積和洞穴沉積中的特殊鐘乳石——月奶石。而洞穴礦物資源的利用,則可能和道家「洞天福地」的洞穴崇拜以及洞穴礦物資源的利用相關。他說,動物脂肪作為基質生產藥膏、化妝品等在《韓非子》《詩經》《山海經》等先秦文獻中雖有記載,但描述簡單,此前也沒有考古實物驗證。中國所知首次紀錄面脂製作方法的古文獻是南北朝時期《齊民要術》,當中明確「用牛髓。牛髓少者,用牛脂和之。若無髓,空用脂亦得也」的合面脂法。
  • 古代女子的化妝品都是些什麼?這些配方你敢試試嗎?
    畢竟嘛,人也是生物,潛意識當中,為了繁衍後代,和其它生物一樣,都是想讓自己受到異性的青睞,外表比較直觀,但是品德容易隱藏,所以打扮好自己就變成了主流,而在這裡女性則是最為普遍。 現代的女性打扮,也就那樣,或許大家已經司空見慣,但是古代女性是什麼打扮的呢?今天我就帶大家說叨說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