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男人用什麼化妝品?考古學家有個大發現……

2021-02-22 中國新聞社
中國科學家團隊最新完成的一項考古研究——對陝西一處春秋時期遺址男性貴族墓出土的微型銅罐內殘留物進行綜合分析,發現該殘留物由牛脂作為基質混合一水碳酸鈣顆粒,為美白化妝品。這既是中國迄今最早的男性化妝品,也是中國已知最早的面脂,將中國先民製作美容面脂的歷史提前了1000多年。

考古發現中國迄今最早男性化妝品的研究樣品。 作者:孫自法

發現目前中國最早男性化妝品

2017年,位於陝西省渭南市澄城縣劉家窪的春秋芮國遺址一座男性貴族墓發掘出土了一件微型銅罐,罐內保留的6克左右殘留物遺存頗受矚目。

陝西澄城縣劉家窪墓地男性貴族墓以及微型銅罐的出土位置及狀況。研究團隊 供圖
中國科學院大學(國科大)人文學院考古學與人類學系楊益民教授課題組,近期與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種建榮研究員、孫戰偉副研究員以及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北京大學、德國馬普學會人類歷史科學研究所等開展合作,利用系列現代先進技術手段,對微型銅罐內的殘留物完成綜合分析,研究成果論文近日在國際專業期刊《科技考古》(Archaeometry)在線發表。

楊益民教授接受採訪,介紹考古發現中國迄今最早男性化妝品的意義及後續研究規劃。作者:孫自法

論文第一作者、國科大韓賓博士介紹,該殘留物包含有機成分和無機成分。通過紅外光譜、X射線衍射、電鏡-能譜分析結果表明無機成分主要為一水碳酸鈣;碳酸鹽的氧同位素分析表明其來源於淡水環境;紅外光譜、氣質聯用分析表明有機成分為動物油脂,通過脂肪酸單體碳同位素分析證明油脂來源於反芻動物體脂。

韓賓博士展示考古發現的中國迄今最早男性化妝品研究樣品。作者:孫自法

此反芻動物餵食了大量碳4(C4)類食物(可能為小米及小米秸稈等副產品),導致單體碳同位素正向偏移,結合動物飼養策略推測很可能為圈養的牛,即其油脂為牛脂。研究結果表明,微型銅罐內的殘留物由反芻動物體脂(牛脂)作為基質混合了一水碳酸鈣顆粒,它是美白化妝品,也是目前發現的中國最早的男性化妝品。劉家窪遺址考古項目負責人種建榮說,經過連續4年全面系統的考古工作,劉家窪遺址已初步釐清其範圍、內涵、性質和聚落結構,並認定為芮國後期都邑所在地,彌補了芮國考古歷史空白。他指出,劉家窪遺址考古工作一直堅持多學科研究,將科技考古更加緊密地融入田野考古,運用科技手段深入發掘和提取考古材料蘊藏的豐富信息,以期更多復原和了解歷史面貌,本次出土微型銅罐殘留物分析研究成果,就是一個成功案例。

類似劉家窪遺址微型銅罐在春秋時期的分布。研究團隊 供圖

中國製作面脂歷史提前1000多年


韓賓稱,劉家窪遺址出土化妝品製作所用的一水碳酸鈣是比較罕見的礦物,多見於湖泊沉積和洞穴沉積中的特殊鐘乳石——月奶石。就製作化妝品而言,湖泊沉積雜質較多,而洞穴沉積易於取得純品,所以配方中的一水碳酸鈣應為先秦原始道家或方士在洞穴中採集鐘乳石時所得。

韓賓博士介紹考古發現中國迄今最早男性化妝品的研究過程。作者:孫自法

這也成為中國先秦洞穴礦物用於化妝品的最早證據。而洞穴礦物資源的利用,則可能和道家「洞天福地」的洞穴崇拜以及洞穴礦物資源的利用相關。他說,動物脂肪作為基質生產藥膏、化妝品等在《韓非子》《詩經》《山海經》等先秦文獻中雖有記載,但描述簡單,此前也沒有考古實物驗證。中國所知首次紀錄面脂製作方法的古文獻是南北朝時期《齊民要術》,當中明確「用牛髓。牛髓少者,用牛脂和之。若無髓,空用脂亦得也」的合面脂法。

微型銅罐內含殘留物有機成分的氣質聯用分析以及單體同位素分析結果。研究團隊 供圖

此次劉家窪遺址以牛脂為基質的美容面脂發現,表明中國東周先民就已經製作並使用以油脂為基質的美容面脂,這比《齊民要術》記載的要早1000多年,從而將中國先民製作面脂的歷史提前了1000多年。據了解,以油脂為基質的美容化妝品,在世界各地均有發現。例如,英國倫敦就曾出土一盒公元2世紀羅馬時期的化妝品,其配方就是反芻動物油脂+二氧化錫+澱粉。

化妝品生產已形成產業化手工業體系

劉家窪微型銅罐罐口長徑5.5釐米、短徑4.3釐米、器高5.9釐米、通高7.5釐米,在陝西、山西、河南、山東等地春秋時期貴族墓葬內出土了若干類似的微型青銅容器。北京大學中文系李零教授此前曾對此類微型青銅容器用途進行過探討,推測其為化妝品容器。

微型銅罐及其內含殘留物,以及銅罐清洗後的表面紋飾。研究團隊 供圖論文通訊作者楊益民教授表示,合作團隊這次最新研究,通過對劉家窪微型銅罐的科技分析既證實了相關推測,還對內含化妝品的成分有了進一步的認知:一是研究發現劉家窪遺址美容面脂的原料經過精心準備和處理,而同一時期,微型銅容器的廣泛分布,也反映出化妝品的生產在當時已經成為產業化的手工業體系。二是該類微型銅容器多出土於貴族墓葬,是貴族彰顯其身份的一種表現,表明貴族階層使用化妝品,在引領「時尚」的同時,也是貴族階層內部文化認同的外在表現。洞穴礦物在化妝品中的使用,則是表明早期道家學派的方士和貴族階層在當時可能有著緊密的聯繫。

微型銅罐內含殘留物的電鏡觀察、紅外圖譜以及X射線衍射圖譜。研究團隊 供圖

楊益民指出,中國歷史上已知對男性化妝記載比較多的是三國時期的美男子曹植、何晏等貴族階層。而最新研究則證實,早在春秋早期中國就已存在男性化妝的社會風尚,男性使用美白化妝品除了美容作用外,也和當時大變革的社會環境相關聯。他說,劉家窪遺址出土以油脂為基質的美容面脂是中國已知的最早的面脂,也是先秦時期手工業發展和化妝品應用的重要考古實物證據,彌補了中原先秦時期化妝品實物的空白。同時,劉家窪先民將牛脂應用於美容面脂等手工業的製作中,為中國古代化妝品產業興起以及油脂在手工業中的應用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亟需加強中國化妝品起源發展研究

對美的追求,貫穿於人類文明發展的全過程:在社會及文化意義上,不同族群、不同考古學文化中的個體都有對美的需求和追求;不同性別、不同階層的人,通過化妝品的使用,來達到文化意義上的「美」,進而在社會中形成不同的審美取向和文化認同。楊益民稱,化妝品的使用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在世界各地均有古代化妝品遺存發現,幾大文明古國如古埃及、古希臘等地區,化妝品應用有著豐富的古文獻記載和考古實物遺存。西方學者通過現代科技手段,對埃及、希臘、羅馬的古代化妝品遺存進行深入分析研究,通過化妝品的製作方法及使用族群分析了解古人獨特的審美情趣、特殊的宗教儀式以及動植物資源、礦物資源的利用和手工業技術的發展。相比而言,有著五千年燦爛輝煌文明的中國,現已發展成為化妝品生產及使用大國,是世界上第二大化妝品消費市場,但目前在古代化妝品研究方面遠遠落後於西方,也與考古出土先秦時期豐富的物質文化遺存不符。「化妝品產業的興起,與化妝品的生產、化妝品容器的廣泛出現密不可分。」楊益民表示,希望學界以劉家窪遺址化妝品研究成果為契機,進一步關注並加強考古遺址出土相關容器殘留物遺存等研究分析,為化妝品產業在中國古代的起源及早期發展研究填補更多空白。他透露,山西一處春秋時期的高等級貴族女性墓葬,近期也發掘出土了若干微型銅盒,「對其內含殘留物的科技分析,將進一步豐富我們對先秦時期化妝品應用的認知」。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男人也愛美白?考古學家有個大發現……
    研究團隊 供圖此次劉家窪遺址以牛脂為基質的美容面脂發現,表明中國東周先民就已經製作並使用以油脂為基質的美容面脂,這比《齊民要術》記載的要早1000多年,從而將中國先民製作面脂的歷史提前了1000多年。據了解,以油脂為基質的美容化妝品,在世界各地均有發現。例如,英國倫敦就曾出土一盒公元2世紀羅馬時期的化妝品,其配方就是反芻動物油脂+二氧化錫+澱粉。
  • 中國古代男人也愛美白?考古學家在陝西有個大發現……
    研究團隊 供圖此次劉家窪遺址以牛脂為基質的美容面脂發現,表明中國東周先民就已經製作並使用以油脂為基質的美容面脂,這比《齊民要術》記載的要早1000多年,從而將中國先民製作面脂的歷史提前了1000多年。據了解,以油脂為基質的美容化妝品,在世界各地均有發現。例如,英國倫敦就曾出土一盒公元2世紀羅馬時期的化妝品,其配方就是反芻動物油脂+二氧化錫+澱粉。
  • 古代女子用什麼化妝品?
    古代女子化妝,首先就是要白皙。現代女子出門喜歡抹一點BB霜,粉底液等,會讓皮膚變得白皙,十分方便。那麼古時候的女子是用什麼來美白呢?其實,古代女子化妝也用粉。單看這個粉字的偏旁,就知道這個化妝的粉的誕生與米有關。最早的粉底,確實是用米做的。還有一種香粉是用粟米製作的。
  • 古代葡萄酒靠男人的腳發酵?考古隊:2600年前的釀酒廠有答案
    一直以來,考古學家只找到過裝在罐子裡的古代葡萄酒,但沒發現過釀酒廠,所以,始終也不知道古代葡萄酒是怎麼釀出來的。黎巴嫩地區出土的一座古老釀酒廠,讓問題豁然開朗,考古隊弄明白了古代葡萄酒的釀造工藝,然而,有一點很讓人不舒服:古代葡萄酒是男人們用腳踩出來的。
  • 考古學家在以色列發現有1200年歷史的肥皂廠
    以色列古物局的考古學家在以色列南部拉哈特的發發現了這處古老的制皂工廠,該發現位於伊斯蘭時代一個富裕家庭的古老故居中,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生產固體肥皂的國家之一,並且無疑是當今以色列最古老的肥皂工廠。據考古團隊的研究,住在大院裡的富裕家庭可能通過生產和銷售橄欖油肥皂來積累財富。
  • 化妝品是現代女孩子必備,氣質的體現,古代女子用什麼化妝品呢?
    古代女子已用什麼化妝品呢?現在化妝品已成為女孩子的日常必備,而且化妝已經衍生為一種禮節。在去重大正式場合的時候,化妝既是對他人的尊重,也能提高自己的氣質。化妝不僅僅是女孩子的一種小技能,同時也是一種源遠流長的文化。那麼,我們不禁疑惑,古人要化妝嗎?他們用什麼化妝品化妝呢?
  • 古代的女人們用什麼化妝品?除了山寨和國產,也用進口化妝品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今天我們要說的是愛美之心自古有之,上到王公貴族的小姐太太,下到平民百姓家的女人,也是用化妝品的。當然,有錢人家用的是高檔貨,也有韓國原裝進口貨,當然還有楚國進口的,齊國進口的,秦國進口,西域進口的,波斯國進口的等等。窮人家的女人大多只能用些山寨貨了,沒有正規生產廠家,或者乾脆就地取材,自己製作了。
  • 考古學家發現了一個木雕,距今2100年,裡面竟然還藏著頭骨
    那麼,什麼是木雕呢?簡單來說,就是用木頭來進行藝術創作,通俗一點講也可以說是將木雕看做是「精細木工」。根據資料顯示,最早在新石器時代,木雕就已經出現了。一開始,人們可能是為了解悶而進行的一種不自覺的藝術創作,後來到了唐朝時期,木雕也正式迎來了快速發展時期,逐漸在國際上大放異彩。其實,木雕與壁畫等古代文明遺留下來的東西一樣,它們都是歷史的見證。
  • 考古學家發現亞馬遜女戰士可能不只是古代神話
    據外媒報導, 最近的考古發現似乎提供了迄今為止最詳細的證明古希臘女戰士不僅僅只是一個神話的證據。 俄羅斯考古學家上月宣布,他們在俄羅斯一座古墓中分析了四位身背長矛、箭頭和騎馬裝備的女戰士遺骸,據悉,那裡曾流傳著亞馬遜人的古老故事。
  • 考古學家發現的古代性玩具,古人比現代的人會玩多了
    若勉強防堵,成本太高,要像帝王那樣,建個巍峨的皇宮讓太監來管理美女可不是每個男人都能做到的。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古代一個比較有趣的現象,那就是一方面對女子的貞節越來越重視,而另一方面,私底下也並不反對女性通過自慰解決生理需要。
  • 古埃及死靈之城,160具木乃伊棺槨出土,考古學家發現了什麼
    尤其是,有些木乃伊在被發掘之後,還伴隨著寫有詛咒的文字一起出土,更加讓許多人對此心生畏懼,許多科幻電影也順勢利用藝術的形式,將這些詛咒加以渲染。最近在埃及,又有驚人的發現被公布。從9月份開始,考古學家們發現了160具古埃及棺槨。與這些棺槨一起被挖掘出來的,還有大量的古埃及文物,以及必不可少的元素——詛咒。
  • 英國古墓裡埋著「六個頭顱和兩個身體」,考古學家:兩大家族仇殺
    1997年,在英國東羅斯地區一個叫波託馬霍馬克(Portmahomack)的漁村,考古學家發現了一座奇怪的古墓,裡面埋著一位中世紀的男人,他被五個頭骨包圍著,因此他也被稱為「六頭酋長」。後來經過仔細辨認,考古隊發現墓中不只一具軀體,還有另一具,也就是說墓中有六個頭顱和兩個身體。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20年過去了,新的DNA分析結果表明,所有骨骼和頭骨屬於同一大家族的成員,而這背後隱藏著中世紀兩大家族的百年仇殺。
  • 古代美女都用什麼化妝品?簡直是在臉上蓋大樓!
    歷史長河奔騰不息,有風平浪靜,也有波濤洶湧,讓小編來帶你走進歷史,了解歷史。 古代美女跟今天的美女一樣,對待自己的面孔絕不含糊,為此她們不惜以自己的臉為試驗品,什麼東西都敢往上面招呼。 最先被發現具有強烈美白效果的化妝品就是鉛。
  • 古代女性的「化妝品」是如何製造的?肥皂是用什麼製作的呢?
    在中國古代文獻中記錄了大量的日常使用的護膚、護髮、美容等方面的化妝品配方和製作方法。本章在系統閱讀、整理古代化妝品文獻的基礎上,以每類化妝品的功效為脈絡,對該類化妝品的核心製作技藝進行總結,同時選取古代典型的面脂、香澤和胭脂等化妝品進行模擬實驗研究,探討古代化妝品的製作工藝流程,展現古代人們的聰明才智與古代化妝品的博大精深。 古代人們較早使用淘米水清潔面部。《禮記·內則》記載「三日具沐,其間面垢,燂潘請靧」。
  • 世界未解之謎,至今都無人能解釋的10大發現,其中一個在中國!
    有傳聞是毛利人將其殺死,在20世紀考古學家們的一次探險中,偶然發現了這種鳥類的一個爪子,爪子巨大且並沒有完全腐爛,而且被某種方式保存了好幾個世紀。一些考古學家認為,這裡在公元一千年期間曾是一個龐大帝國的中心,太陽門由重達百噸以上的整塊巨型中長石雕刻而成,中間位置被鑿一門洞,頂上刻滿了神秘的圖像,關於雕刻的內容是什麼?考古學家認為應該是具有佔星或者天文意義的圖紋或是向後人展示的遠古神話,但具體內容仍無人能夠解釋。
  • 中國古代男人最喜歡的三大「首飾」,你有幾個?
    其實,中國古代的男人也是有許多種類的「首飾」的,尤其是這三樣,是他們的最愛,只要有,必佩戴!指尖上的沙場——扳指扳指,又名韘,一開始是一種射箭工具,作用是防止放箭時,急速回抽的弓弦擦傷手指。其始見於商;春秋、戰國開始盛行;及至漢,它的實用功能不再顯現,僅僅作裝飾之用。之後沉寂數千年,直到清時,蔚為大觀,由康熙倡導,乾隆推崇,風靡全國,俗語有云:「貝勒手中有三寶,扳指、核桃、籠中鳥。」
  • 古代女子的化妝品都是些什麼?這些配方你敢試試嗎?
    現代的女性打扮,也就那樣,或許大家已經司空見慣,但是古代女性是什麼打扮的呢?今天我就帶大家說叨說叨。 化妝品的則選和使用 首先是化妝品,古代女子用什麼化妝品呢?其實在古代,在周禮的薰陶下,化妝早已已經延伸為一種禮節。
  • 古代外國人用昆蟲做口紅,看四大文明古國口紅史,還是國人聰明!
    自古以來女子都是喜歡美追求美的,中國古代的時候女子用的口紅不像現在是管狀的,我們可以在電視劇裡看到,她們用的是一種紅色的紙,使用的時候放在嘴唇上輕輕抿一下,還有的是用裝在小罐子或盒子裡的口脂,用手直接蘸取點塗在唇上。
  • 復活節島秘密:考古學家發現,石像下有「隱藏的屍體」|雙語速讀
    考古學家發現了著名的復活節島頭部地下隱藏的屍體,可能提供了更多關於建造它們的古代文明的知識。這些巨大的雕像是公元1100年至1500年在島上由石頭雕刻而成的。這些雕像位於智利西部的熱帶南太平洋地區。近一半仍在Rano Raraku。
  • 大揭秘,古人沒有化妝品,用什麼護膚?
    日常生活中,各類護膚品,化妝品隨處可見,商超專櫃都能輕易的購買到。但你有沒有想過,當時間退回到古代,科技並不發達的古人,用什麼來護膚呢?古人護膚其實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體系,內服外用的方法都有。在許多醫學典籍中,都記載了關於護膚美容的理論,中國歷來,都是以白為美,所以古代的女子同樣追求白皙的肌膚。古代的美容偏方,很多都是常用的食材或者藥材,比如經常聽聞的珍珠粉,無論是加在胭脂和腮紅裡面還是直接敷臉亦或者內服,都是從古至今的不二良方;又比如靈芝、人參等藥材也都是養生駐顏的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