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基地將整合短視頻內容平臺的流量,吸引各類型的中小主播,建立全新的直播場景,從人、貨、場三方面切入打造一條完整的奢侈品直播產業鏈。一端連接品牌和直播平臺,另一端連接主播和用戶,寺庫將作為服務商建立起兩者之間的橋梁。
作者 | 來舒敏
2020年,新冠疫情促使消費者逐漸接受了直播購物的消費方式。一時間,小到日常生活用品,大到奢侈品、汽車、房產,統統轉戰直播帶貨的營銷模式。然而對於奢侈品這類高客單價的產品而言,消費者隔著手機屏幕,僅憑藉主播的幾句商品介紹,往往難以有下單的衝動。大部分奢侈品牌的直播內容都聚焦在品牌宣傳上,而不是以賣貨為最終導向。
奢侈品品牌直播,真的只能賺吆喝,無法完成銷售轉化嗎?
麥肯錫發布的《中國奢侈品報告2019》顯示,支撐中國奢侈品消費者的主要群體是「80後」和「90後」,分別佔到賣家總量的43%和28%。而這部分人群也正是短視頻直播平臺的主力用戶。
線上線下精品生活方式平臺寺庫也發現消費奢侈品牌的用戶屬性和直播平臺的用戶有著極高的匹配度。於是,寺庫在2020年加碼直播帶貨,希望與平臺合作,建立起一個自有的奢侈品垂直品類的直播體系。
以二手奢侈品起家的寺庫創立於2008年,主要服務於25-45歲的白領和企業主。這12年間,寺庫積累了選品經驗、運營服務經驗和供應鏈整合的能力。作為服務商,寺庫既為快手、抖音等平臺提供真實、好看的貨品,又為主播提供直播間搭建、客服、售後等專業服務。
品類選擇上,寺庫也在積極擴充平臺內的品牌數量,從一季度開始至今,寺庫已經和超過150個新品牌合作,其中包括茅臺、藝術品、獨家限量合作款等產品。從品類豐富度上看,不亞於別的平臺。無論是品類還是服務,寺庫從選品、產業鏈、運營和服務等方面建立起一條完整的產業鏈,為奢侈品直播帶貨做了充足的準備。從人、貨、場三方面看,寺庫已經具備了貨和場的能力,對主播的需求量比較大。
據了解,寺庫計劃在12月17日於寺庫大廈建立一個專屬的奢侈品直播基地,方便主播到達場地後就能直接開播。屆時,寺庫大廈將打造一個三層共7000平米的直播會場,一層和二層為二手奢侈品牌區,三層為奢侈品新品區。直播當天,寺庫將邀請300位主播在整個展區以「走播」+獨立直播間等多種形式進行直播,並提供500個品牌,包括服裝、箱包、鞋靴和配飾等。
寺庫搭建奢侈品直播基地意味著平臺正從貨架式電商向多渠道全面直播化的方向在發展,也是線上線下奢侈品聯合營銷的一種新模式。在這個人、貨、場高度集中的直播基地裡,寺庫搭建出一套標準化及規模化的奢侈品直播產業鏈。
前端,面對500個品牌多品類的大型直播間,主播們可以根據自己粉絲的消費習慣,選擇出最適合他們的產品,提高購買率。直播基地「走播」+直播間的「代購性直播」形式真實還原了線下購物的場景,C端用戶直觀地了解產品來源、產品質量、產品售後等信息,通過「可視化客服」快速與主播建立起信任感,甚至線上下單。
中端,寺庫運營團隊可以直接與主播們進行面對面溝通選品、直播內容等事宜,既提高溝通效率,又直接把控直播內容的節奏和質量。技術層面看,固定且可持續的直播基地擁有穩定的設備輸出,不僅減少直播間重複搭建的成本,還能保證直播間的畫質。後端,寺庫配合主播的直播帶貨節奏,及時與品牌協調產品庫存和供應鏈,通過人性化場景達到「人貨合一」。
位於朝陽區三裡屯的北京寺庫大廈,屆時300位主播將在7000平米的直播空間裡售賣奢侈品
12月8日,寺庫在微信官方平臺發布了一則《快手奢侈品寵粉節官方主播招募》方案,要求主播與奢侈品類有高度的關聯性,需要擁有5萬以上奢侈品購買潛力的粉絲數量,主播的賣家服務評級需大於或等於4.5。
12月17日起,寺庫打造的奢侈品直播基地正式啟動,近7000平米麵積,日均能容納超 300人同時開播。寺庫將持續招募時尚、服飾、美妝、腕錶等多領域的主播來到現場,並給予主播開播的流量扶持和差旅補助。
創造奢侈品直播節的背後,寺庫有著各方面的考量。根據市場調研,在618、「雙11」等傳統的電商銷售節點上,消費者面對摺扣品類過多,又因為消費預算有限,不會輕易地購入高端奢侈產品。寺庫避開了雙12和聖誕節等重大消費節點,選擇12月17日作為奢侈品直播活動的日子,希望為消費者打造一個專屬的奢侈品直播基地,突顯出寺庫這個奢侈品垂直電商平臺的身份。另一方面,寺庫選擇12月,順應了消費者的購買習慣,有望抓住這個購買奢侈品和禮品的高頻次消費契機。
直播基地將整合短視頻內容平臺的流量,吸引各類型的中小主播,建立全新的直播場景,從人、貨、場三方面切入打造一條完整的奢侈品直播產業鏈。一端連接品牌和直播平臺,另一端連接主播和用戶,寺庫將作為服務商建立起兩者之間的橋梁。
此次首個奢侈品直播基地的落成是寺庫對新商業模式的一次試水,接下來寺庫將把這種新模式擴展到各地,打造全國性的奢侈品直播網絡,和全新交易場景,為整個奢侈品行業服務和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