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常常不快樂,總喜歡看別人所有的,想自己所無的,總在意自己所失的,而忽略自己所得的。同樣是半杯水,有人嘆息杯子不滿,有人高興有了半杯。
很多人(位子、票子、孩子、房子、車子等)都有,但是並不快樂,甚至跳樓自盡;有些人只有溫飽,甚至有很多欠帳,仍然有笑口常開。
因為幸福不在於您擁有多少事物,乃在於您用怎樣的態度去看待、享受自己現下所擁有的一切若是能這樣,即便您看似一無所有,也能比那些大富豪或身體健壯但成天愁眉苦臉的人們更快樂、更富有……
有一位基督徒,她天生就是一位腦性麻痺患者,且無法言語。
但她卻靠著無比的毅力與信仰的扶持,在美國拿到了藝術博士,併到處現身說法幫助他人。
有一次,她應邀到一個場合演「寫」(不能講話的她必需以筆代口),會後發問時,一個學生當眾小聲的問:「你從小就長成這個樣子,請問你怎麼看你自己?你都有沒有怨恨嗎?」
這個無心但尖銳的問題讓在場人士無不捏一把冷法汗,深怕會深深刺傷了她的心,只見她回過頭,用粉笑在黑板上吃力地寫下了「我怎麼看自己?」這幾人大字。
她笑著再回頭看了看大家後,又轉身去繼續寫著:
一、我好可愛!
二、我的腿很長很美!
三、爸爸媽媽這麼愛我!
四、神這麼愛我!
五、我會畫畫!我會寫稿!
六、我有隻可愛的貓!
七、還有……
八、……
忽然,教室內一片鴉雀無聲,沒有人敢講話。
她又回過頭來靜靜地看著大家,再回過頭去,在黑板上寫下了她的結論: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沒有的。
眾人安靜了幾秒後,一下子,全場響起了如雷的掌聲與無數感動的淚水。那天,許多人因著她的樂觀與見證而倍受激勵。
這個樂觀的腦性麻痺患者是誰?
她就是美國南加州大學生藝術博士,在臺灣開過多次畫展的黃美廉女士。
「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沒有的。」這是一句讓人醒世名言。
幸福,不在於您擁有多少事物,而在於您用怎樣的態度看待、享受自己現下所擁有的一切。
若是能這樣,即便您看似一無所有,也能比那些大富豪或身體健壯但成天愁眉苦臉的人們更快樂、更富有。
試想:我有健康的身體,我有一個親愛的妻子,我有一個可愛的孩子,我一日三餐不用餓肚子,我有一隻可愛的小花貓,我有一群可以交心的朋友,我有一份讓人羨慕的工作,我有……把自己的所有的全列出來,每天都這樣想,你不是就很快樂的嗎?
正如聖經告訴我們:似乎憂愁,卻是常常快樂的;似乎貧窮,卻是叫許多人富足的;似乎一無所有,卻是樣樣都有的。林後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