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極物(ID:ijiwulife)
音樂 一步之遙電臺-雲揚
曾經看過一本名叫《走進十九號房間》的書。講的是一位媽媽,婚後非常想擁有獨立空間,於是收拾了一間房,掛上了「請勿打擾」的牌子。
可是沒過多久,家人便隨意出入,這個房間變成了全家人休息的地方。
媽媽覺得無奈,於是在離家很遠的廉價旅館長租了一個房間,房間號為19號,每個月都給自己一些時間去那裡待著,什麼都不幹,只是伸伸腿,也覺得很自在。
可丈夫還是發現了這個秘密,問妻子原因,然而讓人驚奇的是,妻子並沒有說出實情,而是說自己出軌了。
最後,妻子在19號房間,開煤氣自殺身亡。
這是一個虛幻的故事,也是一個現實的故事。
它虛幻,因為很少有人會走到死亡那一步,它現實,因為確實有很多人窮極一生都在群體中找尋那完全屬於自己的空間和真正的自我。
現代社會,我們每天都很忙,我們是父母,是子女,是職員,是同事,是朋友,是兄弟姐妹.
這些角色每天都在無縫銜接,我們忙於處理周遭的一切,卻很少有時間能成為自己。
這樣的社會生態,讓現代人只能「夾縫求生」。
耳機:現代人的金鐘罩。
早上8點,早高峰的地鐵上熙熙攘攘,滿是喧囂。
你身旁的一對小情侶正在你儂我儂,座位上幾個大媽正高聲談論自己新買的包。
你睡眼惺忪,無精打採,昨晚又加班到凌晨,此刻的你只想眯一會兒。可無奈魔音入耳,睡意漸消,滿心煩躁。
於是,打開手機,戴上耳機. 音樂響起的那一刻,仿佛整個世界都安靜了!
有人說,耳機已經成了現代人的金鐘罩,不管是在滿是喧囂的車廂,還是在吵吵鬧鬧的辦公室,甚至在七大姑八大姨一起嘮叨的家族聚會,耳機無疑都是最好的防禦手段。
因為只要戴上耳機,就仿佛在向其他人宣告:勿擾。
於是,我們終於得以在繁忙枯燥的日常中獲得片刻喘息的時間,不用去刻意逢迎,不用去刻意討好,甚至不用裝作微笑的樣子。
同事談論自己並不感興趣的八卦,不用裝作很感興趣; 七大姑八大姨對自己進行靈魂拷問,可以戴上耳機,說有工作要處理;結束一天的工作後在嘈雜的車廂,可以讓自己逃離喧囂,獲得片刻的清靜。
因為有耳機,在做完父母、子女、同事、朋友後,我們可以抓住間隙,做一會兒我自己。
廁所:現代人的避難所。
《傲骨之戰》中有一個情節:白富美瑪雅的富翁老爸被逮捕了,無數在他公司投資的富人資金被凍結,那段時間,瑪雅的處境非常糟糕。
走到哪裡都會有人認出她,謾罵她,威脅她,甚至有人跑到公司堵著罵她。
初入職場,她原本是一個備受巴結的對象,可轉眼間,她卻變成了萬人唾罵的罪人。
換做是誰都經受不住這樣的心理落差,可即便傷心難過崩潰,瑪雅也不願將脆弱展露人前,讓別人看了笑話。
於是,廁所成了她最好的避難所,在那個小小的隔間裡,她不用在乎別人的眼光,不用克制自己的情緒,在那裡,她可以盡情展露自己的脆弱,肆意地哭泣。
從出生到死去,大部分人的一生都要經歷太多的苦難,小時候,我們可以躲在爸爸的懷裡哭,可到了一定年紀,有些淚水就只能留給自己。
村上春樹曾這樣寫道: 即使是最心愛的人,心中都會有一片對方沒有辦法到達的森林。
不是每一種情緒,都能與人分享,比起陪伴和安慰,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的只是一個可以放空的空間,一個能安放情緒的地方。
就像史鐵生說得那樣:「人有時候只想獨自靜靜的呆一會,悲傷也成享受。」
可越長大越發現,在這個偌大的社會,我們實在很難找到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地方。
於是我們只能躲到廁所,關上那扇門,把所有的陰暗和艱辛,都藏進那個小小的空間。
傷心難過之後,馬桶的水一衝,好像所有的煩惱都被衝走了一樣。
手機:現代人的黑匣子。
曾經在ONE的推送中看過這樣一句話:「我寧願你看我裸體,也不想你看我的手機」。
現代社會,手機就像一個記錄我們生活的黑匣子,裝著太多不想要為人知的秘密。
很多時候,那個人前的我們,和在手機中的我們,實在相差甚遠。
小時候,我們給日記本上鎖,長大了,我們給手機上鎖,其目的,不過就是為了守住最後一片只屬於自己的領地。
記事本裡可能有在某個加班的凌晨,你一邊抱怨一邊寫下的對上司的咒罵; 微信裡那些只自己可見的朋友圈,都是某時某地的無處抒發;
外賣訂單列表裡裝著那些只屬於自己的心酸日常; 相冊裡裝著的照片告訴你,你這一年遊過最遠的地方也就是小區樓下;
還有支付寶餘額,花唄帳單,信用卡帳單,任意一個都能輕易撕碎你在人前的故作瀟灑.
很多時候,我們不願讓別人輕易查看我們的手機,不過是為了保持我們在人前的最後一點偽裝。
最近在追一部名為《人生刪除事務所》的日劇。
故事的設定是,如果你想在死去以後,刪掉某些你的數字遺物,可能是電腦裡的一個文件,也可能是手機上的一張照片,你可以去找人生刪除事務所。
一旦確認死亡,他們將會遠程同步,立即刪掉你的秘密文件夾。
看起來有些荒誕的設定,卻折射出大部分人的現實想法,即: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19號房間,有些東西,總希望永遠只有自己知道。
就像溫特森在《世界和其他地方》中寫得那樣:
你心裡思量的比可以訴說的多。
你眼睛看到的比可以傾吐的多你腦海裡浮現的比任何人明了的多。
黑夜裡的比黑暗裡的多。
如果我有秘密,那麼你也有。
這些「夾縫求生」告訴我們:我們每個人,終究還是需要一個屬於自己的地方。
可能是一個上了鎖的日記本,也可能是一個只有自己知道密碼的手機,更可以是一個專屬於你的房間.
在《人生刪除事務所》的豆瓣短評中,有一個高贊評論:「人只想留下想被人知道的那一面。」 ,深以為然。
人生已經那麼難,誰不想在人前為自己留一點尊嚴和體面?誰不想別人看到的都是自己美好的一面呢?
可美好的偽裝背後,那些不為人知的複雜情緒總要有個釋放的出口。
很多中年人下班後,喜歡在車裡靜靜地坐上一會,不過也是想為自己滿腔的情緒找一個沉澱的空間,那裡沒有親人的羈絆,沒有愛人的窺伺,沒有眾人的閒言碎語,沒有來自世俗的帶有敵意的目光.
在專屬於我們自己的空間裡,我們只是自己。就算這世界到處叫我們堅強,在這裡,我們也可以盡情熨燙脆弱,不管旁人的眼光。
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天都在和不同的人相處,卻很少有能和自己相處的時刻。
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活在別人的眼裡嘴裡,卻從未有機會與真實的自己交談,問問自己:你到底喜歡什麼,到底想做什麼,哪些行為違拗了你的本心?
人這一輩子,赤條條地來,赤條條地去,能陪我們走一輩子的,終究還是只有自己。
我們每天叫囂著「人間不值得」,可當我們連真正的自己都未曾看到,又如何與自己交談,給自己補償。
梭羅在《瓦爾登湖》中寫道:
「我願我行我素,不願塗脂抹粉,招搖過市,我也不願---我不願生活在這個不安的、神經質的、忙亂的、瑣細的世紀生活中,寧可或立或坐,沉思著,聽任這世紀過去。」
願你也能在這喧囂的塵世中找到真正的自己,與這個世界和解。
本文來源:秦桑,愛折騰的萌妹子,趁早把生活折騰成你想要的樣子,公眾號:極物(id:ijiwulife)。
hello,所有陪伴一周CP的「你們」,一直都叫你們小可愛小可愛,一周君覺得有點大眾化了。
所以呢,一周君聯合了一周的小哥哥/小姐姐,集思廣益,起了幾個專屬於你們的暱稱,大家幫忙投個票,看看你們最喜歡哪個?
如果有更好的想法,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如果最終選用了,可以獲得精美的禮品一份嗷~
【一周CP粉絲專屬暱稱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