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頭髮遇「學徒練手」,女子頭髮燙壞討說法,店主:她讓我賠10萬
淺談社會民生熱點,論善惡是非曲直。歡迎走進今天的《麗萍淺談社會》,我是作者麗萍,關注我每天為您解析不一樣的社會民生熱點。
事件回顧
鄭州的趙女士說,周末的時候她去了一家理髮店做頭髮,本來是想把頭髮拉直的,誰知道店裡安排了一個學徒給自己做頭髮。
當時頭髮還沒有吹乾,小師傅就直接給趙女士做拉直的項目,水蒸氣都滴在趙女士身上了,小師傅也沒敢在做下去,就另外換了個師傅幫趙女士做拉直,趙女士怎麼也沒有想到新換的師傅不但沒有把他的頭髮做好,還把頭髮燙壞了。
從外觀來看,趙女士下邊被燙壞的頭髮又黃又枯燥,毛毛躁躁的,趙女士覺得還有點扎脖子,一點都不像健康的頭髮,她上面沒有燙焦的頭髮,是又黑又亮的,這差別太大了。
目前,理髮店也承認是自己的問題,並且把趙女士的理髮費用退還給她了,但是趙女士燙壞的頭髮卻他們不管了。
雙方的觀點
理髮店的店主認為,趙女士的頭髮做壞了,的確是他們的錯,但她說讓賠償她10萬塊,自己是不可能接受的。
對於店主的說法,趙女士表示當時店主一直問自己要多少錢,自己也是開玩笑才說10萬的,並不是真的要求賠償10萬元。
店主表示,趙女士做頭髮的那天,剛好是周末有點忙,自己也不會推卸責任,他之前就說過願意幫趙女士做頭髮修復,但是趙女士認為換了兩個師傅都把頭髮做壞了,自己已經不再相信這家店了,她要求店員給自己道歉,然後在作出退一賠三的賠償。
對於趙女士的要求,店主表示同意,他當場給趙女士轉了300元,店員也當著記者的面給趙女士道了歉。
作者解析
理髮店作為一個服務行業,忙不能成為他們出錯的藉口,最起碼應該保證為每一位顧客保質保量的提供服務,如果是真忙的話,完全可以請顧客改天再來。另外出了事情應該積極主動地和消費者溝通解決問題,而不應不管不問,商家只有保證服務和質量,才是作為商家的經營之道。
小編想說:趙女士說的10萬塊,這個玩笑的確是開的有點大了,頭髮做壞了心情不好了可以理解,但是開這樣的玩笑畢竟不利於解決問題,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解決問題才是最重要。
事件延伸
在這裡有一個問題我們不得不說,像理髮店發生這樣的事情,作為學徒到底能不能為顧客服務呢?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徒弟什麼時候能學成師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