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婦聯聯合區直機關紀檢監察工委舉辦的「清風進家庭、廉政微故事」徵集活動,經過認真評定,已評出一等獎3名、二等獎7名、三等獎10名、優秀獎15名,獲獎作品小餘姐將一一進行展示。
今天小餘姐就帶姐妹們
一起來欣賞下這些獲獎作品吧~
獲獎作品展示(三)
一等獎
買 車
區應急管理局 孫國旗
嶽父準備換車了。在區某執法機關做科長的女婿張成接到了嶽父的電話:「我的車明年要報廢了,準備換輛新車,你對車比較了解,幫我參考一下。」
嶽父大人的話就是「聖旨」。於是,他拿起了話機,撥通了在當地開了一家4S店的老闆孫新。那是他的高中同學,同村同年,關係一直比較好。
「喂,老同學!我嶽父準備換輛新車,有性價比好的車推薦嗎?」「有呀,最近剛到了一款新車,你什麼時候過來看看?」「好的,這個周末我讓我嶽父嶽母直接過去!」對老同學的這個電話,孫新心裡「清楚」,就是讓自己「意思」一下,心想自己的事情肯定沒問題了。
周末一大早4S店剛開門,張成嶽父嶽母就到了,老同學安排了最好的銷售經理接待了他們,給他們詳細介紹了這款車的價格、配置、油耗等,並告訴他們老闆已經打過招呼了,在之前優惠的基礎上再優惠3萬。老兩口聽到這些後,開心地不得了,心裡直誇女婿能幹。
張成知道,這個額外的3萬優惠是什麼意思。他這個老同學的4S店前兩天因為生產安全隱患沒有排查到位,導致烤漆房發生火災,一名工人被輕度燒傷。所幸過火面積不大,火災被及時撲滅,但在當地造成了不良的社會影響,按照法律法規來講,這是一起嚴重的生產安全責任事故,是要被立案處罰的。這不,這兩天已經安排孫新去做詢問筆錄了。恰好的是,張成就在這個執法機關當科長,所以在火災發生後的第一時間,孫新立馬打電話給老同學,希望老同學能幫自己說說情,放自己一馬。張成想這個老同學也真是的,平日裡企業安全這塊做的蠻好的,這次怎麼就這麼馬虎,區裡面已經打算把他們的4S店列為安全生產達標企業,準備把他們企業當作標杆宣傳,偏偏在這個時候出事故。
想到這些後,張成趕緊撥通了嶽父的電話,詳細詢問了價格,在得知嶽父僅僅付了購車定金,提車當天付尾款後,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張成把整件事情的前前後後跟嶽父說了一遍,嶽父聽了之後說:「既然是這樣的事,我看這些優惠還是算了吧,不能因為這些影響你們執法公正性,雖然你和他是同學,關係也不錯,但有句話說的好,法不徇情。他們的4S店出了安全事故,要以此事故為鑑,加大整頓,這樣今後才能避免更大的事故發生,如果你這次包庇了他,你不是在幫他,是在害他。」
和嶽父通完電話後,張成趕到了老同學孫新的4S店,從法律法規以及當地政府對他們4S店的定位都講了一遍,聽到這些後,孫新羞愧地說:「老同學,我是個賣車的,看來,不但我賣的車要常更新,我的腦筋也要常更新呀!」
二等獎
廉政小故事
區應急管理局 盛露萍
「天上真的掉餡餅了!」有人請吃大餐,臨走時兜裡還冷不防多了一個「大紅包」。這種好事,還真讓某區應急部門執法隊員小吳給遇上了。
當前,某區應急部門正大力開展危化品企業檢查。30歲不到的小吳,腿勤、幹練、能吃苦,參加工作不久就被單位發展為中共黨員,升任為中隊長,領導著手下10多號人。去年10月的一天,正在企業檢查的小吳突然接到一個朋友打來的電話,幾句寒暄之後,對方邀請他敘敘舊、坐一坐。中午時分,在朋友的帶領下,小吳和朋友的朋友黃總碰了頭。雖然從未謀面,財大氣粗的黃總卻對小吳客客氣氣,稱兄道弟,甜言蜜語。三人一路有說有笑,來到一家酒樓。美味佳餚早準備好了,開始邊吃邊聊。這時,朋友的嘴巴湊了過來:「黃總有個危化品企業,聽說你們準備檢查,還得手下留情呀!」小吳夾菜的筷子頓時懸在了空中。「這是市裡的大活動,整改不力還要問責,不好破這個規矩。」小吳面露難色,希望得到朋友的理解。「縣官不如現管,對你來說,這算個屁事!」朋友邊說邊把菜夾了過來。盛情之下,小吳臉上掛著尷尬的笑容。飯後,黃總一路勾肩搭背,客客氣氣地將他送上車。回到辦公室,小吳感覺衣服口袋有點沉,伸手一摸,才發現裡面有「東西」,打開一看驚呆了,近4000元人民幣。在大疊割手的嶄新紅票子面前,小吳的心跳開始加速。一個月工資才2000多塊,這樣的好機會、這麼鼓的紅包可不多見呀。「收還是不收?」「退還是不退?」「收了之後會不會出問題?」小吳的心裡像「十五個吊桶打水」,撲通撲通直跳,一時不知所措。激動之餘,躺在沙發上的小吳一眼看見了貼在辦公室牆壁上的廉政警訓——「莫伸手,伸手必被捉」「不義之財不可取!」 。
第二天一早,小吳在大隊長、教導員的陪同下,來到某區紀委監察局,一分不少地將大紅包交到了紀檢幹部手中,領回了一張繳款收據。三天後,黃總的企業因為多方面不規範等因素而被處罰。
「餡餅」也許會是「陷阱」。小吳為自己所做出的正確選擇感到慶幸。從此,他將「收據」貼在辦公桌上,常常用來提醒自己。
一堂爺爺主講的廉政課
區城管局 曹蘇杭
爺爺講故事的聲音停了下來,看向窗外抽芽的柳枝,仿佛陷入了回憶,周圍迅速陷入了安靜,我和弟弟妹妹們圍坐在爺爺身邊,忍不住出聲問道「後來呢?」
爺爺端起一旁的水杯喝了一口,「後來啊……」
我的爺爺今年快八十歲了,是老家人民法院一名普通的退休法官,在職期間的爺爺兢兢業業,辦好手頭上的每一個案件,退休了又不服老,成立「夕陽紅法律援助中心」,十多年如一日為鄰裡鄉親提供義務法律諮詢服務。
不久前,小區來了一對意想不到的客人,他們拿著大包小包的土特產,用充滿鄉味的普通話拉著上了年紀的人問道「你知道曹法官住在哪裡嗎?」
「這是一對40多年前在我手裡『勸和』的夫妻倆,一天下午我正在處理手上的案件,當年還是小夥的男人吵吵鬧鬧地找到了我,『必須離婚!這日子是過不下去了!』說著那男人掏出兩包香菸塞進我的口袋,『曹法官,我的一點小心意,求你幫幫我,她不同意也要離婚!』」
「那個時候的起訴離婚還不常見,我被嚇了一跳,第一反應卻是趕緊把口袋裡的香菸掏出來還給他,還安慰他不要著急,事情慢慢說,我一定給他們解決好問題。」
「看他的情緒特別激動,我又陪著他回了鄉下,走路、倒車整整3個多小時,直到傍晚才到鄉下,於是我們搬個板凳坐在他們家門口,請他們把不滿的事情講出來,夫妻嘛不就像兩塊有稜角的石頭,怎能沒有磨擦和碰撞呢?我告訴他們吵架不是壞事,爭執也並不可怕,生活沒有絕對的對與錯,溝通與包容才是真理。」
……
「後來呢?」
「後來啊,他們都接受了我的意見,一晃40多年過去了,這對夫妻逐漸活成他人眼中的模範,回憶起年輕時吵吵鬧鬧的往事,覺得一定要來謝謝我!」爺爺的笑容誠摯又自豪。
聽完爺爺的話,妹妹的小眼睛滴溜溜轉動:「爺爺,要是我那麼辛苦辦成這樣一件好事,一定會收下他們送的香菸!」
爺爺溫柔的目光拂過我們姐妹三人的臉龐:「這句話你們日後一定會懂,老百姓給你送東西,一根針也不能拿,老百姓給你遞杯水,水底都是泥也得仰頭喝下去。」
這就是那天爺爺給我上的廉政課。
兒子是個清潔工
區城管局 徐哲宏
新建在永安市臨江上方充滿現代氣息的大橋,在一周年慶典的當天突然倒塌,死了不少人,一番調查之後,交通局長被繩之以法,一命歸西……緊接著,大街上出現一個瘋瘋顛顛、披頭散髮的孤老太太,見了那些長得胖、有點官樣的人,上前就是一巴掌:「貪!我叫你貪!」行人嚇得大呼小叫,紛紛躲避。
一個中年人疾步上前,攔住了老太太。老太太揚起巴掌,一看中年人黑黑瘦瘦,穿著樸素,不像當官的,巴掌停在半空,輪睛鼓眼:「你是誰?」中年人和顏悅色:「我是您兒子,媽,我們回家吧。」
老太太愣了半晌:「你不是我兒子,我兒子給閻王老爺送紅包去了。」中年人靈機一動,隨口接道:「是我把他送進閻王殿的,他送的紅包摻假,一半是廢紙,閻王老爺生氣了,把他打入十八層地獄,他回不來了。」圍觀的人都以為老太太會大發雷霆,誰知,老太太拍手叫好:「活該,誰叫他貪!我一個寡婦人家,一把屎一把尿地把兒子拉扯大,指望他好好做人,他偏偏要當鬼,連閻王老爺都敢欺騙——這個孽種,活該下地獄!」
中年人把老太太扶到街邊花園的石凳上,從口袋裡掏出一把梳子,一邊給老太太梳頭,一邊說:「閻王老爺說了,他是回不來了,但您還是有兒子。從今往後,我就是您的兒子,您就是我的親媽!」老太太一臉警惕:「你是不是當官的?我不要貪官做兒子!」中年人笑了笑:「您放心,我只是個清除垃圾、打掃衛生的清潔工。」老太太這才點頭同意:「好,聽閻王老爺的:從今往後,你就是我兒子,我就是你親媽!」
梳好頭,整理了下衣服,中年人扶起老太太:「媽,您餓了吧,我們回家去。」老太太的神智似乎一下清醒了許多,一路走,一路樂樂呵呵,逢人就大聲嚷嚷:「我又有家了,我又有兒子了!我兒子不當官,是個清潔工!」
其實,知情人都知道:這個孤老太太不是別人,就是交通局長的老娘;而那個中年人,不但是當官的,而且官位還不小呢——他,正是把貪贓枉法的交通局長送上西天的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
三等獎
廉——銘於心、見於行
仁和二幼 餘曉萍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小處不隨便,何況大節?」清廉有很多種,有「兩袖清風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的于謙;有「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的狄仁傑;有「秉剛勁之性,誠為人所難能」的海瑞……
但當我見「清廉」二字,腦海中浮現的是一個頭髮花白,步履蹣跚的老人,他就是我的外公。兒時,我常常聽母親與小姨談論外公時,用的最多的字眼,就是「傻」、「一根筋」……我秉著「打破沙鍋問到底」的原則,問:「為什麼說我外公傻?」追根溯源下,我才知道,外公的「傻」傻在何處。
文革時期,外公是當時生產隊的隊長,當時「鬥地主」鬥得厲害,每天都會從「地主」家搜出值錢的東西。當時的條件落後,參與活動的隊員都會「順」那麼些物件帶回家。母親常常聽人問外公:「那金項鍊你幹啥不要?」外公時常沉默著擺擺手,態度堅定,惜字如金:「不能拿!」
時光飛逝,外公已過古稀,大家庭聚在一起聊天時,小姨還不忘調侃外公:「爸,當時你就是太老實,害我們幾個小的時候都沒吃頓好的!」外公已褪去年輕時的高傲,他坦然一笑:「老黨員了,幹這種事,沒意思。」小姨接話:「那什麼有意思呢?」外公只是笑笑。
對外公來說,什麼有意思呢?我想大概是開個收音機,讀一會兒《西遊記》吧;或許是閒暇時泡一盞茶,看一會兒《新聞聯播》吧……
記得有次去看望外公,他笑呵呵地問我:「囡囡,最近工作怎麼樣呀?」我略帶苦惱地抱怨:「每天都要學習強國,有點忙。」他立馬正色,教育我:「學習強國要看呀,習近平總書記現在不是說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你呀,就是思想覺悟不高,新聞也要多看看,你看看我,現在眼睛也花了,還不忘關注時事!」外公絮絮叨叨地給我進行了一番「洗腦」,我的腦海中卻只有八個字不斷盤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我不曾接觸過什麼大人物,也沒什麼高遠的見識,可要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八字,我想,外公這一生是真的一直在踐行。年輕時,面對家人的「饑寒交迫」,外公說「絕不私拿國家的一分錢」;年邁時,面對家人的「調侃戲弄」,外公說:「黨員就要有黨員的樣子。」
「忠厚傳家久,詩書濟世長。」白駒過隙,外公的身體逐漸佝僂,但他的「錚錚傲骨」一直都在,它溫暖了人心、詮釋了文明、樹立了榜樣,如化雨春風般護著家、護著國……
預 言
區檔案館 俞 蘭
小賓原是名牌大學信息管理專業的畢業生。畢業後來到縣信息管理科工作。小賓個頭小,腦子靈,腳底抹油。當初,小賓工作勁頭特高,很快把科裡的工作擔起來了。那時,企業生產興、經濟效益好。同時,為全面提高企業素質,國家要求企業開展達標升級活動,而歷史信息工作作為企業基礎性工作,首先要抓好管理,拿到達標升級的獎牌後才可讓企業相應升級。為此,小賓指導企業開展業務建設,進出專車接送,忙得不可開交。辛苦付出的同時,小賓跟企業負責人混熟了,也發現了商機。先是代理企業處理廢料,且由其父具體辦理。
兩年後,筆者被分配到縣歷史信息館工作。起先,我也搞不懂科與館的區別,領導交辦的事,做好就是了。我與小賓在一塊玩(棋)得很好,時間長了,發現小賓不贏我,則不肯收兵。我知道此人爭強好勝。而我性子比較慢,文靜中有自己的思考。於是,好長一段時間裡,兩人相安無事。
後來,企業達標升級停了,小賓的工作沒有積極性了。「為什麼呢?」你問我,我可以告訴你:「達標升級驗收通過的企業,一請吃,二有土特產相送。時日一久,習慣了,不拿點,心理不舒服」。
有一天,小賓與我下棋。三個回合下來,沒贏我,心急了。我也有自己的事,不想再耗下去,於是,故意下錯棋子,讓他得勝。那回,他對我評論說,「別看你性情溫順,有思想,下次可是當局長的料。」我說:「你別扯了,你不上,哪輪得到我啊?」「不過,通過這麼長時間的相處,我有幾句話想對你說」。小賓急不可耐:「你儘管說」。「你是做生意的好料。」 我說,「但,你放不下這個『鐵飯碗』,你想腳踏兩隻船。這是個問題」。「什麼問題?」「吃著碗裡,想著鍋裡。」我不想點得太直白。所以,「最後,你有兩條路可走」。「哪兩條?」「一條是主動『下海』,另一條是『逼上梁山』。」
日子在改革大潮中流走。我在歷史信息的收、管、用中磨礪,他在暗中做點小生意。其實,小賓對業務工作早已提不上興趣了。又過兩年,機會來了。小賓被選調到餘杭區經濟管理部門工作,看著他給領導拎包的樣子,很得意,連平時抽的煙也越來越高檔了。我做業務工作幾年後當上了副局長。又過兩年,小賓得一肥差,即負責加油站的審批。那時,加油站少,較難批的。沒過多久,出事了。經調查,小賓私自違規審批,又是拿人家菸酒,又收錢,情節嚴重,被判刑一年。出來後,小賓果然做企業去了。小賓終於走上我預言的後一條道路,沒能在體制內退休。「這種有『油水』才有動力的人生,走進岔道是必然的,不是嗎?」
素材來源/區婦聯辦公室
原標題:《她關注 | 「清風進家庭、廉政微故事」徵集活動獲獎作品選登》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