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集活動
「清風進家庭、廉政微故事」
為持續深化清廉家風、清廉機關建設,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展現機關幹部廉潔、務實、擔當的風採,區婦聯聯合區直機關紀檢監察工委舉辦了「清風進家庭、廉政微故事」徵集活動。活動得到各區直單位及其下屬單位的廣泛支持,全區廣大機關、企事業幹部積極參與,取得良好的活動效果。經過認真評定,共評出一等獎3名、二等獎7名、三等獎10名、優秀獎15名,現予以公布表彰。
希望獲獎的選手繼續努力,充分展現、傳播、弘揚新時代餘杭「清廉家風」,為助推餘杭社會新風尚作出更大貢獻。
(請獲獎人員於12月14日起到華源天盛4幢13樓區婦聯1313辦公室領取獲獎證書,聯繫電話89177238)
中共杭州市餘杭區婦女聯合會黨組
2020年12月8日
「清風進家庭、廉政微故事」徵集活動獲獎名單
一等獎
單位姓名作品名稱區公安分局星橋派出所滕 垚《「一點小意思」》農商行餘杭支行李佳萍《神秘的箱子》區應急管理局孫國旗《買車》
二等獎
單位姓名作品名稱區住建局胡文穎《一杯清茶》區法院王淑賢《小氣與大度》區黨史辦李景蘇《防微杜漸 於細微處嚴把廉政關》農商行五常支行張夢婷《消失的一萬元》區應急管理局盛露萍《廉政小故事》區城管局曹蘇杭《一堂爺爺主講的廉政課》區城管局徐哲宏《兒子是個清潔工》
三等獎
單位姓名作品名稱塘栖二小張文婷《大伯的「丟份兒事」》區稅務局朱 清《小老太太的廉政觀》區城管局鄭麗芳《高價米背後的故事》臨平第五小學張 靜《涵養家風 砥礪前行》區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隊陳學敏《廣西的老師父親寫給浙江的輔警兒子的一封家書》區融媒體中心範建榮《寶寶的第一個生日》杭運幼兒園何千子《我家的公用私家車》區旅遊集團陳海燕《任憑繁花錦簇 我只鍾情這片竹園》仁和二幼餘曉萍《廉——銘於心、見於行》區檔案館俞 蘭《預言》
優秀獎
單位姓名作品名稱超山管委會魯 瑩《讓清廉繼續》區公安分局交警大隊呂 傑《我眼中的親愛老爸》區檢察院趙文嬌《買票》區稅務局方雅丹《老於家的拆違記》雲會中心小學田夢雪《送禮》市醫保局餘杭分局章 軼《清廉可以是一種信仰傳承》區旅遊集團韓齊生《憶外婆二三事》區檔案館高建華《牡丹亦是清廉花》市委黨校餘杭區分校豐澤南《平凡的舅外祖父》區閒林中學徐林媛《「清」風徐來 「廉」香四溢》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楊亞芳《我的清廉家風故事》市生態環境局餘杭分局仲曉蘭《勿以物小而得之》區殘聯葉夢雨《渺小而偉大》區農業農村局沈 萍《家風如春雨 潤物細無聲》區金控集團張 黎《不貪為玉 廉潔為寶》
接下來小餘姐就帶姐妹們一起來看看
獲獎作品展示~
獲獎作品展示(一)
一等獎
「一點小意思」
區公安分局星橋派出所 滕垚
滕垚是一位軍轉幹部,轉業後成為餘杭公安分局星橋派出所的一名治安民警。十幾年的部隊生活煉就了他剛毅的性格、清晰的頭腦、敏銳的眼光。然而經驗老道的滕警官卻在一次辦案中差點被「一點小意思」給難住了。
晚上6點多鐘,滕垚忙活了一天,回到家坐在沙發上,剛想玩會兒手機放鬆下。「叮咚」一聲,看到有人給自己轉帳了,心想難道是老婆心情好轉給自己的零花錢?激動地打開支付寶一看「2888元」。
這麼多錢!
想著老婆也從來沒給自己發這麼大的紅包過啊。仔細一看轉帳人:
「一鳴媽」
「這人誰呀!」滕垚剛想去問自己老婆,突然想到:「不行,要是讓老婆發現別的女人給自己轉錢,那還得了。」
滕垚拿著手機是坐立不安,在客廳裡走來走去,連平時喜歡看的電視節目也沒心思看了。
晚上躺在床上,滕垚是翻來覆去,輾轉難眠,最後還把老婆高大姐給吵醒了。
「你大半夜的不睡覺翻來翻去的幹嘛,明天不用上班嗎?」
見老婆睡眼惺忪的,眼見要發火的樣子,滕垚趕緊將自己無故收到紅包的事情向老婆做了交代。
一聽是錢的事,高大姐一下子就從床上坐了起來,一臉警覺地看著滕垚,嚇得他心跳都加速了。
「你確定不認識這個人,可想仔細了,會不會有人給你送錢託你辦事呢?」
經老婆這麼一提醒,滕垚更加緊張了,要是以前遇到有人送錢,當場就被他罵走了。這轉帳過來的,又不知道對方是誰,錢都到自己帳戶了,這可怎麼辦?兩人直愣愣的看著對方,半天沒說話,這下連高大姐也沒睡意了。
「叮咚!」又是一聲手機響:「滕警官,一點小意思,幫幫忙。」
滕垚拿著手機下了床,越看這電話號碼越眼熟,也顧不得時間有多晚,急匆匆地拿著車鑰匙就衝出了家門,跑到單位。打開筆記本一看,果然是自己在辦案件中一個叫王某嫌疑人的老婆。
王某因為一起因債務引發的非法拘禁案被刑事拘留了。這王某家裡確實有點情況,他老婆李某懷著身孕來了好幾次派出所。李某見著滕垚就有個要求:
「滕警官,我懷著孕,來來回回的不方便,希望滕警官能留個聯繫方式,如果以後我想了解案子的後續情況,也好打電話諮詢。」
滕垚看著李某挺著個肚子,在淳安和餘杭之間來來回回跑,也確實不方便。剛巧,辦公室電話壞了還沒修好,滕垚就把自己手機號碼給了李某。
話說這李某心裡也忐忑啊,這快過年的,老公還在看守所裡回不來。向滕警官申請了取保候審,卻一直沒有批下來,這可怎麼辦?是不是自己疏忽了什麼東西?村裡就有人給李某出了主意:你不給人家點好處,人家怎麼把你的事兒放心上。
李某恍然大悟,原來是自己「規矩」沒做到啊!可是把禮送到滕警官家,不知道地址,送到辦公室又太顯眼。她靈機一動,那就直接手機轉帳吧,最保險,就這麼辦!
於是拿起手機就打開支付寶輸入了滕垚的手機號,一看確實是滕垚帳戶,就轉了2888。然後想了想,這轉錢過去,對方也不知道我是誰呀,就又發了條簡訊給滕警官。
知道錢是誰轉來的就好辦。滕垚第一時間和老婆高大姐說自己已經找到人了,因太晚了,晚上就住宿舍了,明天一早就聯繫對方把錢退回去。
聽說找到轉錢的人了,電話那頭的高大姐也鬆了口氣。
「滕垚,咱們家雖沒有大錢,但至少你我工作穩定,家裡老人、小孩身體康健,又不不愁吃穿的,你千萬要記住,不該我們得的,咱們可千萬不能拿啊!」掛電話前,高大姐不免又多叮囑了一句。
第二天一早,李某剛吃過早飯,滕垚的電話就來了。
「李某,昨晚支付寶的錢是你轉的吧?」
「是啊!」
「你這可是行賄啊!」滕垚的聲音有點嚴厲。李某心裡又緊張了起來。
「你為你老公申請取保候審的事情我已經知道了,但是取保候審應該符合相關條件,如果王某符合的話,肯定能批的下來,如果不符合,你轉再多的錢也是沒用的。我們公安機關是依法辦事的。」
說完,滕垚把錢退還給了李某,並把這件事詳細地向單位領導做了匯報。滕垚想:「今晚總可以睡個好覺了吧!」
掛斷電話後,李某的心徹底涼了,完了,這下老公過年肯定回不來了。
沒過幾天,王某被批准取保候審了!李某可高興壞了。她去接老公的時候又看到了滕垚,眼淚一下子就流了出來:「滕警官,真謝謝你,讓你費心了!」
「不用謝我,我們只是依法辦事。那點小意思,不光會害了你,也會害了我,以後可不能這麼幹了。」
李某流著淚一個勁的點頭,沒想到自己遇上了這麼一位清廉、正直的好民警。自己給他的這點「小意思」,差點害了一個好警官。
二等獎
一杯清茶
區住建局 胡文穎
張阿姨發現自己的老伴兒最近變了。
以前的老謝,是單位裡出了名的「一根筋」,在手握審批權限的重要崗位上一幹就是幾十年,和無數企業老闆打過交道,從來沒有哪個敢說自己辦事一定能成功,因為老謝審批,只看材料不看人。
加上老謝一直奉行「五個不」原則,「不在私人時間地點談公事、不接受任何宴請、不收受禮物紅包、不公車私用、不參與任何私人組織娛樂活動」,甚至讓人們覺得他有些不近人情,缺少了煙火氣。
可近些日子,還有幾年就要退休的老謝突然開始有了晚歸和應酬,回家還要對著電腦忙活,甚至有時候周末也不打招呼消失一天,好像是去了很遠的地方。
看著電視新聞的報導「根據中紀委監察部數據,被查處公職人員中51~60歲年齡段人數最多,佔總人數的53.7%,暴露了部分幹部『想利用退休之前最後的機會多撈一些』的僥倖心態」,張阿姨冷汗刷地就下來了,望著正吃完早飯準備出門的老謝,心裡暗暗下了決定:「跟蹤!要是發現老伴兒真有問題,一定要及時挽回,不能釀成大錯。」
當晚,老謝哼著小曲兒推開家門,本以為像往常一樣,迎接自己的是一桌熱騰騰的好菜,沒想到,空蕩蕩的桌面上只有一杯已經快要冷掉的清茶。
伴隨著的是妻子的滿面怒容:「你這幾天都去哪了?」
「去見了幾個老朋友。」
「我怎麼不記得你有這麼年輕的『老』朋友?」
「臨省貧困山區的孩子,小王,還記得嗎」,老謝笑著說到:「小夥子今年畢業,這次專程來看望我們」。當年成績優異的小王因為家境貧寒差點高中輟學,老謝的朋友恰好在那邊扶貧,知道此事後就和幾個朋友一起資助著他直到大學。
「看望你們吃頓飯聚一聚不就好了,還商量什麼工程的事情?」
「嗐,小王這孩子沒有忘本,畢業後在一個什麼扶貧助農的NGO機構工作,這不,正在負責自己老家那邊一個捐建學校的項目,就順便來請教請教我們幾個老朋友。」
老謝解釋地口乾舌燥,端起茶杯一喝,頓覺一股苦澀注入舌尖,不禁訝然:「怎麼這麼苦!」
張阿姨赧然道:「這是蓮心茶,還記得嗎,以前咱們黨員幹部去西溪洪園參加的『清風之旅』活動,專門品嘗過的。克己奉公,廉潔自律,樹立清正家風,本來想用這杯清茶提醒你來著。」
「這是唱哪出,風風雨雨大半輩子了你難道還不了解我嗎?」老謝突然反應過來,目光追著已經進入廚房的老伴兒問道:「誒不對呀,你怎麼知道我這兩天去了哪裡?還對我這好一通『審訊』!」
「哈哈,這你就別問了,倒上酒,等著我燒的好菜吧!」
小氣與大度
區法院 王淑賢
近日,大民正在和妻子為了送禮的事情鬧矛盾。原來,今年大民單位新來了一位領導,對大民還不錯,馬上要過春節了,小兩口便盤算著怎麼去表示下心意,也為今後的仕途「打打基礎」,但在「數額」上兩人意見不一。這不,今天又吵吵了起來。
妻子:「馬上就要過年了,到底想好送給局長多少面額的購物卡沒有?
大民:「之前我說不送,你不同意,後來我說送一千,你嫌少,現在送三千的行不行?我們自己也要考慮下自己的生活負擔啊!」
妻子:「我說你就是小氣鬼,沒出息就是沒出息,送三千和送五千就差這兩千塊錢嗎?你送三千,萬一人家送五千,你送了就等於沒送,反而還顯得自己小氣。送給領導都這麼小氣還怎麼指望有大的發展,大度點好不好?」
「五千就五千,反正日子大家一起過,你不心疼我還心疼啥!」大民對妻子的指責顯然有些生氣,憤然選擇了妻子的決定。雙方剛爭執完,大民突然想起來過幾天父親要從千裡之外的老家趕來幫忙帶兒子,還沒給老人網上買票呢,便跟妻子商量。
「咱爸過兩天就要來幫忙帶孩子了,我們得提前網上把票買好,我想給爸買張臥鋪票,之前總是坐十幾個小時硬座過來太辛苦了,你同意不?」 大民試探性地問了一句。
「這要多花一百多塊錢呢,一百多塊可不是小數目啊」。妻子貌似感受到了大民的不快,馬上又補充道:「估計咱爸自己也不會同意的,他肯定寧可選擇這十幾個小時能省出一百多塊錢。」
大民聽了後反而更加不悅:「行了行了,不要站在咱爸的立場上講你的小道理,你對領導那麼大手,咋對自己家老人這麼摳呢?」
「你是不當家不知道柴米油鹽貴,我們還要還車貸、房貸,還要養小孩,壓力那麼大,能省的地方就要省啊,都像你似的,花錢那麼大手大腳」,妻子似乎感覺到很冤枉。
正在兩口子爭執的過程中,突然房門響了。打開門一看,原來是老父親竟然提前來啦,風塵僕僕,手裡還提著兩個大編織袋,一看就讓人心生憐憫。
「爸,你怎麼提前來了?不是說過兩天來嘛!」大民妻子驚詫地問道。
「我不是怕你們花錢要給我買票嘛,我就沒跟你們打招呼,自己去火車站買了個坐票提前過來了,怕你們忙,我到了後又搭了趟坐公交車過來的。」父親顯然在為自己成功找到兒子家門而感到很自豪。
「我們有錢的,本來想讓你坐臥鋪來的……」大民剛講出來這句話,突然感到很羞愧,便沒有再繼續說下去。
「我自己能勞動,也有錢,能不花你們的就不花,你們自己生活壓力也很大,錢嘛,就要用在該花的地方,看我給你們帶的老家的土特產,兩大包呢!」說著父親便去打開那兩個沉甸甸的編織袋。
當兩口子還在爭執著要不要給老人少花點錢的時候,老人壓根兒都沒想花兒女的錢,還省吃儉用大包大包地給兒女帶東西,這頓時讓兩口子不知道說什麼好。
晚上睡覺的時候,兩口子沒有再討論送禮的事情,也沒再有其它交流。
第二天中午,大民給妻子發了一條微信:「我決定了,禮不送了,用這個錢給咱爸預約了一個體檢套餐,給你買了一套化妝品,給兒子買了一個遙控飛機,竟然還剩不少,沒有送禮壓力的感覺真好!」
然而,半晌,微信都沒有回覆。大民忐忑不已,擔心妻子肯定在為自己的擅自決定而大發雷霆。
走在下班路上,大民意外收到了妻子的回覆:「錢不能剩,我給你買了一件風衣。」
三等獎
大伯的「丟份兒事」
塘栖二小 張文婷
大伯「官」不大,但在我心中還是有點小自豪,直到我親身經歷了3件事,才讓我對大伯的「能量」大加懷疑,覺得大伯這「官」當得挺「丟份兒」!
一天,我和大伯一家到超市購物,我們忙著選購日常用品,大伯卻把3箱功能飲料搬上了購物車。「爸,你買這些飲料幹啥?」我哥不解地問。「放單位,中午鍛鍊時大家喝。」「爸啊,你是工會副主席,送清涼的冰紅茶、礦泉水有的是,自己買啥飲料?」「單位的飲料再多,我也沒權利喝,那是給一線職工的。我不買同樣的飲料,就是免得混淆誤會,今後你也要記住,不是咱的東西,一點也不能拿」!
大伯家裡的自動甩幹拖布壞了,伯母就在網上新購了一把。沒想到大伯竟然對淘汰的拖布大感興趣,從不動手修理廢舊物品的他竟然把舊拖布修好了!「今天怎麼這麼出息啊,你修它幹嘛?」伯母笑著問。「扔了可惜了,我把它拿單位去,5樓每天擦走廊洗拖布太費勁!」「你有毛病吧!那麼大個單位差一把拖布?」「單位也是家,能不花錢儘量不花。再說咱不是買新的了嘛!」看著大伯拎著修好的拖布水桶走向汽車,我們無言以對。
最「丟份兒」的一次還是我們一塊走進一家五金建材商店買煤氣管,大伯突然問老闆:「有沒有那種縫麻袋的大針?」老闆說:「巧了,真有。」「給我來一根,再帶一把細絲線。」「你要幹啥?」我們徹底蒙圈了。「單位陽光球館大窗簾壞了,我試試能不能縫上。」我哥實在忍不住了:「爸啊,這提料就能維修或更新的事,你非得自己縫?」沒想到大伯立刻提高了嗓門:「說得輕巧,你知道有多少窗簾嗎,你知道維修更新需要多少錢嗎?十幾塊錢就能解決的事,幹嘛非得大手大腳增加投入?」
第二天下班,我哥去接大伯,看見他正在陽光球館和夥計們一針一線地縫著窗簾。伏天的球館悶熱難耐,穿著背心短褲的大伯汗流浹背。我突然眼睛一熱,恍然間明白了許多,我這「丟份兒」的大伯是在用行動告訴我們:手中的權不能亂用,公家的錢不能亂花,節支降耗有時就是舉手之勞。身教在眼前。該怎樣做人做事,我們學到了很多……
小老太太的廉政觀
區稅務局 朱清
我的外婆是一個只認得自己名字的小老太太。雖然幾乎沒有在學校接受過教育,但這絲毫不影響她如何看待這個世界。她明辨是非、善良可愛,對待一切總是抱有感恩,是我見過世界上最好的人。
我出生在金桂飄香的九月,父母看我懂事早,便計劃讓我不滿六周歲提早入學接受義務教育。但因為當時教育部有明確規定,無法進行此操作。於是父母便商量著,能否找相熟的老師問問有沒有辦法。我的外婆得知以後說:「人熟禮不熟,就按正常規定來。大家做事都要守規矩。要不然,這個世界都亂了套了。」話糙理不糙,現在她還是時常拿這件事來教育我,要按規矩辦事,不能有打擦邊球的想法,尤其自己還是個中國共產黨黨員。就像長在她家門口約有4米高的梨樹,生長有一定的過程。等褪去冬衣,梨花就靜靜地開了,在陽光下飄著淡淡的甜味。然後再等上四五個月,梨樹上就開始長滿了青色的梨,十分爽口,開花結果都跟著時令。
我很希望多年以後,也能成為外婆這樣的人。她堅強快樂,每當我發牢騷吐槽別人的不足,外婆就會糾正我,她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生活的難處,你只是見過她的一面,並不能代表她的全部,不能意氣用事,要學會包容別人,善良是相互的。就好像,你在公交上給別的老人讓座,別的年輕人才會把座位讓給你的外婆;她有自己的生活,她不像別的老太太,過分依賴子女,她自己能做到的事情絕對不麻煩子女,喜歡約孫女外孫女一起逛街、一起做頭髮,喜歡自己跟著夕陽紅老年團出去溜達,心態十分年輕;她有絕對的是非觀。她認為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自己享受著社會主義的福利,生活幸福感指數很高。每當有人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而誤解國家,誤解中國共產黨,我的外婆就會挺身而出,她會與那些持有偏見的人展開激烈的討論,比如現在社工為什麼給你免費理髮,老年活動室為什麼會常年免費有有趣熱鬧的活動,你為什麼能得到生活補助金......
老舍曾在《我的母親》一文中寫道:「從私塾到小學,到中學,我經歷了起碼有十幾位老師,但是,我真正的老師,把性格傳給我的,是我的母親,我的母親並不識字,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這短短的幾句話,反映出如雨的家風對孩子的成長有多麼的重要。感恩我的外婆,淳樸的價值觀,質樸的廉政觀,從小灌溉我,將引領我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綻放出春華秋實的光芒。
高價米背後的故事
區城管局 鄭麗芳
今天是星期三,於往日並沒有太多的不同,妻子小李正和工人一起查看自己郊區四層宅基地的農村房子的建造情況。這是一座坐落在廣東某山腳的一處宅基地,風景秀麗,空氣怡人,小李憧憬著再過七八年等老伴退休後就可以這裡安享晚年生活。突然間,一個陌生的電話打了進來:「李姐嗎,我是小陳,出事了,王哥被帶走了」,「被帶走是什麼意思?」,「說經濟上出現問題,被監察委帶走了」。一聽這個消息,小李整個人都呆滯了。
在家的一個星期,小李一直抑鬱難安,整宿整宿地失眠,她想不通自己的丈夫到底出了什麼事,也一直打探不到任何消息。她和愛人結婚三十多年,一直是朋友眼中的模範夫妻,愛人於15年前從東北老家調任廣東工作,目前擔任著農業部門的一把手,她自己全職在家負責照顧孩子。在她眼裡,丈夫生活節約、樸素,為人實在,對自己也很貼心,這些年也會有一些老鄉來送東西,都被丈夫嚴厲地拒絕了。平時也沒有什麼不良嗜好,工作空閒下來,總是陪自己去旅旅遊、散散步。雖然這些年周邊也有一些廉潔問題的發生,但是愛人總跟他說放心,他會遵循底線的。她一直想不通這中間究竟是發生了什麼變故。
就這樣忐忐忑忑度過了將近兩個月,小李接到了監察委的配合調查的通知。
「李XX,你是否知道今天叫你來的目的」
「我真的不清楚」
「農業土特產有限公司的錢程你是否認識」
「是我們的一個老鄉」
「這個大米你熟悉嗎」
「好像是我們老家的一種米,具體我也不是很清楚」
「你確定你不清楚嗎,但是你愛人交代的很清楚啊,你自己看看這種米淘寶買多少錢?最高也就賣20元一斤,你知道這家公司賣多少一斤嗎?150元一斤,後面的原因你知不知道」
「......」小李此時內心有了一絲動搖,錢程她是認識的,因為老鄉彼此經常走動,尤其是前年開始,他總是來家裡,拿著一堆資料,老公解釋是他要擴大農產品公司效益,請他幫忙指點下,因為兩家關係一直比較好,所以也沒有怎麼多想。這些大米家裡也經常吃,當時還是老公向錢程提的建議說可以將家鄉的大米引進來進行銷售。
「這家農業土特產有限公司將大米高價買給了農副產品經銷商和一些老闆,明裡暗裡打的都是你丈夫的招牌,你丈夫也交代了,他在日常調研、考察、私下交流時,明確暗示要購買這家公司的大米,而且我們從流水也發現了,你公公銀行帳戶這幾年有大流水進出將近40萬」
最終王XX因利用影響力販賣高價米及其他收受財物70萬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半。
若干月後,小李收到了丈夫的一份來信
「愛妻,從來沒有想到會有這樣一天,我對不起你,一直以來你為這個家,為我和孩子付出了那麼多,我總想著陪你過有詩和遠方的生活,卻給你帶來了無盡的痛苦和不安,等我回家,一定會好好補償你......」
涵養家風 砥礪前行
臨平第五小學 張靜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無小家何以成大家,如果說小家是奠定大家的基石,那麼家風則是鑄就大家興亡成敗的靈魂。
家風是什麼呢?我認為,家風是一個家族用言傳身教、身體力行的形式,代代相傳的行為準則、價值觀念和處世之道。
古往今來,時代在變遷,生活在改變,但是不變的是家風文化和家國情懷。「布衣院士」盧永根因為「艱苦樸素、無私奉獻」的家風,把畢生積蓄奉獻給了教育事業;共產黨員孔繁森,犧牲時身上只有8元6角現金,兩袖清風的家風讓在場人們震撼落淚。
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家風之正、黨風之純、國風之清。就拿我這個小家來講爺爺是退伍軍人,退役後紮根家鄉做書記。做了一輩子的書記,村村有難事,他們總會找爺爺;誰家生活有難,爺爺總拿自家糧食去接濟,奶奶總抱怨說「勒緊自家褲腰帶,對別人大方。」而他卻笑呵呵地說「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
有一年,原本綠油油豐收在望的玉米,因為連續兩個多月的乾旱,村民只好眼巴巴地看著他們一年的辛勞變成棵棵垂頭喪氣,在風中颯颯作響的柴火。焦急的爺爺騎著他的那輛破舊的鳳凰牌自行車,認真查看各個村的乾旱情況,一遍又一遍地找鄉長匯報情況,並提出給每個村打一口深水井,解決燃眉之需,但爺爺的提議被一次又一次被退了回來。烈日炎炎,他瘦弱的身軀更小了,皮膚上好像被塗上了一層閃著光的墨汁,嘴唇上因為連日的奔跑和徹夜的失眠,起了一圈的水泡。最後一次,爺爺直接找到了鄉長家裡,用沙啞的喉嚨說:「鄉長,我是書記,村民顆粒不收我心疼啊,我更不能讓人家背後戳我脊梁骨呀!你能不能再想想辦法呀!」看著如此執著為民請命的爺爺,提議歷經艱難終於被批了下來。如獲至寶的爺爺,因為著急給村民傳達信息,在回去的路上,被突如其來的馬車撞倒,腿部骨折。直到現在,他的雙腿遇冷還隱隱作痛,但清甜的井水卻緩緩流進了每個老百姓的心裡。
「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是爺爺三十七年裡堅守的信念,也是作為新時代黨員我的人生信條。「我將無我,不負人民」告訴我,你可以在物質上吃虧,但絕不可在做人上有虧欠;你可以不問收穫,但絕不可忘記無私耕耘;你可以不問未來沉浮,但絕不可忘記擁有真誠心靈;你可以一無所有,但是絕不可忘記付出,努力前行。
正所謂「家風純正,雨潤萬物。」 良好家風的形成靠的不是隻言片語的講述,也不是一朝一夕的踐行。它需要你在人生的長河裡朝朝暮暮言傳身教、身體力行,它還需要子孫在耳濡目染中反覆踐行,如此它才能滲到生命的骨髓裡,綿延流淌。
讓我們每個人都涵養家風,留存記憶,跨越時空,砥礪前行吧。
素材來源/區婦聯辦公室
原標題:《她關注 | 「清風進家庭、廉政微故事」徵集活動獲獎名單公布啦!》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