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喜歡刷朋友圈了?真實原因戳中很多人

2020-12-26 騰訊網

插圖:電影《螢火之森》劇照

有時候覺得,時間是一件特別改變人的事情。十年前,我們的快樂可能只是手中的一包零食,亦或是電視劇中的一出偶像劇。然而十年後,當屋子裡堆滿包包,各種新款電子產品傍身之後,卻發現一切也不過如此,掀不起一點快樂的情緒。

這到底是為什麼?難道越長大快樂就越昂貴嗎?越是成年人越不能擁有快樂嗎?

也許不是。長大之後,我們總覺得自己追不上周圍人的腳步。看到別人有了新的東西,會幻想自己什麼時候也有。聽到別人結婚生子出外旅遊,也總想著趕緊賺錢,也過上這樣的生活。就算是看到別人朋友圈裡的精緻生活,也會忍不住在點讚後投去羨慕的眼光,暗暗為自己許下一個願望。

後來我才發現,原來我們不快樂,是因為想要的太多,能實現的太少。

看別人的朋友圈,會引起自己的欲望

前段時間和閨蜜聊天時,我發現她沒有關注過我的朋友圈,立馬質問她為什麼要這樣,她的回答是:

「我早就不看任何人的朋友圈了。因為我覺得看得越多,就會覺得自己缺少得越多。與其盯著別人的朋友圈讓自己越來越自卑,還不如不看讓自己平衡一點。」

是啊,朋友圈建立之初,是想讓大家能夠在朋友之間分享生活。這本是一件再好不過的事情,可是我們忘了,不是所有的人都有一顆波瀾不驚的心,能夠接受別人生活裡的萬千浮華。

有些人曬出的美好,說不定哪天就刺傷了我們孤獨敏感的心,讓自己越來越不甘,越來越不滿。

其實,我們並不是看不慣別人過得好。只是在大多數情況下,會不自覺地將別人和自己比較,越是羨慕別人,就越覺得自己現在不夠圓滿。說不定這時,很多本來沒有的欲望就會迅速滋生,讓自己變得越來越浮躁。

和別人比較出來的欲望,其實大多數都不是必須的。就像是看見別人都有名牌包,自己也要買一樣。買回來只是一時的興奮,但留下的是一堆的卡帳和焦慮,其實真的沒有必要。

所以說,有時候不看朋友圈,也是對自己的一种放過。不再增長欲望,而是默默努力,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看透朋友圈的真相,覺得心累

有些人不想被朋友圈左右,所以選擇再也不看朋友圈。但還有另外一種人,是因為看透了朋友圈的真相,覺得心累,才不願意再看朋友圈。

其實我們都知道,朋友圈是一個社交場所,裡面有真也有假。

有些人喜歡曬出自己的生活,是真的想要和大家分享。但有些人,只不過是想活在朋友圈裡虛無的假象中,打造自己的人設,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而已。

以前看過一個新聞,日本一個非常知名的網紅博主,曾經瘋狂地在朋友圈裡曬出自己的名牌包包,名牌手錶等,引起了一眾網友的追捧。

當時很多人都羨慕她這樣的人生,還有很多女孩子模仿她,也給自己購置了同款飾品,來讓自己變得更時尚。

可是不久,一條消息完全打破了這樣的美好。

據報導稱,原來,這位網紅博主並不是真的有錢,只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學生。她所謂的名牌包包,名牌手錶,是她刷爆了十幾張信用卡才得來的,就連她經常住的公寓,也是租來的,一切美好也只不過是假象。

朋友圈裡過著完美生活,現實生活中卻是一地雞毛,這樣的生活,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

網絡上曾經流行一個詞,叫做「精緻窮」,講的是那群明明生活拮据,卻要將自己營造得光鮮亮麗的人。

其實在現實生活裡,很多人的精緻,都在朋友圈裡,而窮,是在現實中。

我們沒有資格去評判別人的生活,也許對於他們來說,這樣就是理想中的狀態。但作為一個看客,我們實在是沒有精力去分辨朋友圈中的真真假假,也不想被那些虛假的生活所迷惑。所以冷靜之後,還是覺得退出朋友圈,是一個萬全之策。

現實很忙,沒有空再刷朋友圈

曾經在知乎上看到過一條提問說:「為什麼很多人大學畢業之後,動態會變得越來越少呢?」

其中一個回答,是這樣說的:「那是因為他們每天都在忙著上班下班,擠公交,趕地鐵,努力生活,沒有時間再感嘆生活了。」

是啊,以前刷朋友圈時,我總是會一條條地瀏覽,點讚評論,玩得不亦樂乎。可是隨著年齡見長,生活越來越忙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沒有精力仔細地刷朋友圈了。

成年人的世界都很難,我們忙著工作,忙著生活,忙著一步步升級打怪,本身自己就已經夠累了,哪裡還有時間去關心別人的生活呢?

現在瀏覽朋友圈時,我會很快速地划過,像執行任務一樣機械地看著那些文字和圖片,內心再無波瀾。

有時候想想,別人的生活或好或壞,與自己有什麼關係呢?他們過得好與壞,我們都無從插手,再多關注,也只是徒勞。

經歷過生活的種種刁難之後,我們都明白,沒有一個人的人生是完美無缺的。再富有的人也會有其煩惱,經常抱怨生活的人也未必過得不幸福。

大家都一樣,一邊享受著生活,一邊又捂起傷口繼續往前走。這是生活的真相,即便是刷千百遍朋友圈,也是一樣。

亦舒說:一個人成熟的標誌,就是發現身邊能責怪的人越來越少,因為大家都有難處。

其實又何止是責怪呢,越是成熟,就越會發現其實每個人的生活相差無幾。誰也責怪不了誰,誰也不必羨慕誰,誰也不需要活成誰的樣子。

朋友圈的生活百態,自己每天都經歷,沒有什麼驚奇,也不需要刻意,不看就不看了。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人現在都不看朋友圈了。只是說那些看透朋友圈真相,想要平靜生活的人,會試著慢慢遠離朋友圈的喧囂。

這是一部分的生活方式,無關對錯,只在於自己的想法。只要這樣自己覺得開心,一切就夠了。

END

今日話題:

你們現在都是多長時間刷一次朋友圈呢?

來留言聊聊你的觀點吧。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動漫二次元?除了無聊,這個才是真實原因
    動漫是我們很多人都非常喜歡的內容,隨著經濟的發展,動漫愛好者也越來越多。那麼為什麼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動漫二次元呢?首先第一個原因那就是無聊。我們都知道現代人許多都是孤獨的,當我們下班的時候,我們或許就會感到一種無聲的空虛,這時候很多人就會選擇看自己喜歡的動漫。
  •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在朋友圈戒掉了情緒?
    有筆者微信的人都知道,我的朋友圈幾乎不發情緒,因為在某些人那裡總會變了味。索性我就把情緒戒掉了。我曾經以為什麼都不說是安全的,直到今天我看到《語言的殺傷力到底有多可怕》這個視頻,才發現,有時候,即使我們什麼都不說,犯錯的也會變成自己。
  • 靜夜思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朋友圈僅三天可見?
    我微信有四千多個好友,每次刷朋友圈都能看到各種更新,有時候幾小時不看,再刷新就看不完了。前陣兒晚上,我一如既往的睡不著,就抱著手機愣神刷微博。很久不曾聯繫的一個朋友給我發信息說,他好羨慕我。我說,喝多啦?想解甲歸田過隱忍的俗世生活啦?我有什麼可被羨慕的。他說,我覺得你活得特真實,特灑脫。
  • 法國人為什麼不喜歡來中國?真實原因,讓人無法反駁!
    法國人為什麼不喜歡來中國?真實原因,讓人無法反駁!說到旅行,大家都有說不完的話,無論是出遊所見的美麗風景,還是聽聞的奇聞異事,這些都是人們在閒暇之餘,茶前飯後所津津樂道的,近幾年來,海外旅行的人越來越多,人們的經濟能力的提高也促進觀光業的興盛發展,另一方面,中國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了眾多外國遊客。
  • 為何很多人越來越不喜歡外出旅行?沒有不喜歡的理由很現實
    旅遊是很多人喜歡做的事情,對很多年輕人來說,旅遊是休閒的最好方式,也有不少人表示:只有旅遊才能發現人生的意義。但也有不少網友感到疑惑,朋友以前很喜歡到處旅遊,為什麼越來越不喜歡出去旅遊了?理由其實很現實,真讓人唏噓。
  •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不喜歡網紅了?主要是四大原因!
    經過一段的時間的發展,現在網紅的素質似乎並沒有什麼升級,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不喜歡網紅了,主要有四大原因: 第一,很多一線大網紅套路太多,為了賺錢和電商商家一起演戲
  • 為什麼現在的人越來越不喜歡發朋友圈了?你還在發嗎?
    也就是說他有共同語言,在這個時候都是同一個圈子,同一個環境中的人,他懂你的意思,他也知道你在說什麼。走上社會之後加的人就越來越複雜了,三教九流的人都有。每一類人他的思想他的層次,他的文化程度,都是不一樣的。如果你想在朋友圈真實的展示自己,那麼就很可能會因為各種的價值觀引發矛盾。
  • 越來越多的人朋友圈設置「三天可見」,多半是這3種原因!
    微信已經深入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使用微信聊天、微信支付、微信發朋友圈等已經成了人們的家常便飯。特別是微信朋友圈,很多人已經將它當作了記錄生活的電子日記本,不管去哪裡,做什麼,都會發朋友圈。一來是為了向親朋好友分享自己的生活點滴,二來是記錄生活中的美好時刻,以便今後回味。
  • 為什麼很多人消失在朋友圈?從來不發朋友圈的人是怎樣的人?
    很多人開始發現,越來越多曾很熟悉的人,慢慢的消失在朋友圈了。很久沒有見到對方發動態了。對方就像是人間消失一樣,不再發朋友圈,甚至也不再和你聯繫了。我們的通訊錄裡面的名字,一個個開始變得陌生起來。遇到什麼事情,都喜歡在朋友圈曬一曬。但如今,卻也開始和QQ一樣,越來越多的人,不喜歡在朋友圈發動態了,慢慢的消失在我們的視線。以前有的時候,想了解一個朋友的最近狀況,直接去翻對方的朋友圈就可以。但現在,再去翻看時,對方已經很久沒有更新了。
  • 為什麼越聰明的人越愛發朋友圈?無非這3點原因,很真實
    所以,我覺得,大多數的會發朋友圈的人都是很聰明的,除了現實的日常生活外,他們還懂得用網絡去維繫自己的社交,讓更多的人了解自己。在我看來,他們聰明就聰明在懂得去社交、也擅於去社交;他們大多數人都會認真地對待生活,對生活有著熱愛的態度,很是積極向上。他們的情感也大多細膩豐富。下面,我會從這以下這三個角度去論述,為什麼越愛發朋友圈的人是越聰明的人?
  • 朋友圈曬圖,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加「白邊」?
    不知你有沒有發現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在朋友圈、微博發布圖片時都喜歡給自己的照片添加白色的邊框像鍾情於拍海的攝影師Dena Young>他也特別喜歡給自己的作品加上白邊一張張絲滑般的海面照讓人猶如墜入溫柔且神秘的國度每一個畫面都超治癒
  • 李銀河談「單身潮」原因: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單身?
    問及原因,她說: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可能也是唯一的一件事,就是被催婚,單身到底有什麼錯?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不想結婚和戀愛,形成了一種「單身潮」的現象。前段時間社會學家李銀河在一個節目中分析了單身潮的原因。
  • 為什麼穿漢服的人越來越多,穿旗袍的卻越來越少了?原因太真實
    「為什麼漢服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愛,但是旗袍卻越來越少呢?」但是旗袍就不一樣了,對女生的身材有著嚴格的講究,倘若哪裡的肉肉稍微多那麼一指,就會顯得整體臃腫,所以為了避雷,很多女生還是選擇容錯率高的漢服了。而且從搭配來說,漢服的可操空間比旗袍大很多,不僅有讓人眼花繚亂的配飾,就連髮型和鞋子的選擇都要比旗袍多。所以作為追求個性的小姐姐們,寧可選擇複雜的漢服也不想與別人穿區別不是太大的旗袍。
  • 不喜歡發朋友圈的人,有哪些性格特徵?看看你是第幾種
    微信朋友圈是一個人的小天地,有的人喜歡將自己每天的生活,分享給多的人欣賞,並從中得到力量,而有的人,則沉浸在當下的生活裡,緘默不語。但她從來不發朋友圈,炫耀自己當下的幸福生活,而是好好的經營自己的事業與家庭,內心特別的從容。 為什麼有些人過得很好,卻不喜歡發朋友圈?就曉蘭的情況來看,是因為她沒有什麼自卑感,她過得很幸福,無需和他人攀比和炫耀。對於她來說,婚姻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實在沒有必要公諸於世。 除了這種情況以外,還有哪些原因導致一個人不喜歡發朋友圈?
  • 越來越多的人逃離微信,逃離朋友圈,因為偽裝太累了
    朋友圈的使用越來越少,我不想看,而且我也懶得喜歡,我那些看起來很忙的朋友變得越來越安靜,原本想記錄生活的朋友圈已經失去了那種味道。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逃離微信朋友圈有一種著名的心理現象是這樣的: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很近,但是如果親密的距離長時間地靠近對方,直到沒有隱私感,那麼就會有更多的快樂,那麼就會有更多的恐懼,有時,適當的距離是互相保護,這種效應稱為邊界效應,微信朋友圈實際上與這種邊界效應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他太真實了,因為他們太熟悉了,他們比較體貼,
  • 為什麼很多人開始懷念六七十年代的生活了?這三個原因太真實!
    而現在人們生活娛樂方式多樣化,飯後可以玩遊戲、廣場舞、逛超市等等,娛樂方式遠比那個年代要豐富的多。為什麼很多人開始懷念六七十年代的生活了?這三個原因太真實!但老人們卻越來越懷念之前簡單的生活,為什麼現在的時代科技越來越發達,經濟條件也越來越好,人們還是想回到以前那個以郵件交流的時代呢?難道是現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不好嗎?其實在我看來,人們想回到六七十年代的原因有以下幾點:1.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恐婚不敢談戀愛的原因
    1喜歡一個人,五年後,至今勇氣再去喜歡別人。聽來,肯定很多人覺得我是受了多重的傷,還是男生多渣呢。既然是寫故事,所以好想寫寫,不知道是否有和我一樣的人呢。因為他是第一個聽我說了恐婚,回答是「我等你」的人。因為他是第一個聽說我喜歡吃橙子就給我帶了臍橙郵寄了幾箱還告訴我要分給同事吃,這樣你就不會那麼辛苦了的人。因為不知道我生日,生日過後我發的朋友圈,剛好第三天是情人節,生日禮物與情人節禮物一起送的人。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手機沒有了掛繩孔,背後的真實原因?
    摘要:曾幾何時,很多人都樂衷於給手機配上吊飾,流行程度絲毫不亞於如今給手機套殼的習慣。以前智慧型手機剛開始普及的時候,手機都會配有掛繩孔的。但是,近幾年越來越多的智慧型手機都沒有掛繩孔了,以至於今日,很多手機用戶已經忘記了手機還能配上吊飾這回事兒。
  • 「為什麼優秀的人都不發朋友圈了?」
    本期主播:付子晴記得剛剛有微信的時候,大家都喜歡在朋友圈裡曬自己生活裡的大事小事,親朋好友走過路過都會閒聊幾句,彼此互動率都很高......當時發朋友圈代表著一種時髦的生活態度,但隨著微信漸漸「職場化」,不少人都在微信裡添加了客戶、上司、同事、老師等特殊人物,發朋友圈似乎變得不那麼自由了。
  • 不喜歡發朋友圈的人,活得真實,且一般都有這3個特點
    有些人可能每天都會發朋友圈,而有的甚至一天發個十來條,但還有一部分人,他們並不喜歡發朋友圈,可能很久發一次,發的大部分也和自己的生活無關。那麼這些不喜歡發朋友圈的人,他們都在幹嘛呢?他們都有什麼特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