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一上車,呼出的氣遇冷在車窗結成水珠。這時候應該打在暖風擋,加速車窗上水珠的蒸發,這是初中物理蒸發三要素之一。如果著急走那就最好同時開車窗讓車內外溫差不要太大,一直等到發動機溫度上來就可以關窗了。至於空調ac跟開窗原理差不多,吸走車內熱空氣換成冷空氣,降低內外溫差。
A/C就是除溼。說A/C製冷是為了除溼怕窗戶起霧,理論上完全正確,但這個思路有漏洞,因為不開A/C抽溼,在純暖風吹一段時間後,窗戶也不會起霧,也就是溫度真正升起來以後,窗戶是不會起霧的,那這時A/C抽溼就多餘了,還浪費油耗。其實打開外循環,關閉AC,熱風,玻璃一樣不會起霧。
有的車子是自動空調,你把auto打開了,只要你啟動車子,空調會先出幾秒熱氣,再根據外圍環境調控車內溫度和溼度,雨天會自動開A/C,乾燥的天氣則不會,不帶自動恆溫空調的車子就需要手動調節,先吹熱風保證空調管道裡乾燥不長黴,再打開A/C吹熱風保證車內溫度,也保證車窗不起霧,這是冬季,夏季建議也吹一下熱風保證管道乾燥,再開A/C把溫度調低,吹空調要先吹前擋玻璃,再吹腳,最後吹上面,自動空調就不用管了,Auto就行了,程序設定都很合理。
開A/C的,車內溫度調25度,冬天車內不冷不熱,最舒服。別省那點油。因為水蒸氣熱風是32度的,必需冷氣把熱氣調和成25度 再吹出來,車內始終25度,人才感覺舒服。
南方僅靠暖風除霧還是不太行。同時,在城市車流裡開外循環,外面的廢氣很容易就進來了,臭臭的,所以也不現實。至於有些人說開暖風暖車之後再進車,我個人是不贊成的,因為車子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供的。
冬天車子啟動後,等待1分鐘左右再行駛,保持發動機轉速在2000轉以下低速行駛2-3分鐘,這個期間不要開暖風會增加油耗,也不利於發動機水溫上升。等水溫上來了以後,將吹風方式調為對前擋風吹,開到最大,大概1分鐘後就沒有霧氣了,然後再慢慢調小風量到1檔,整個過程不需要A/C的。
有些車子只要你吹風擋玻璃或者開自動空調,就會自動打開空調壓縮機,即使你不打開A/C其實壓縮機也會工作,除非不用自動模式手動關閉風擋玻璃,但是一般情況下壓縮機工作十分鐘左右就不工作或者是間斷性工作。
拿我的車為例,全新君越,默認開外循環,我不開AC,開車去熱空氣會自己進來,而且控溫開關調溫度還能控制風的溫度,開啟了的出風口才會出風。其他開關照樣工作,也沒開風機開關,全靠外面風壓進來的,具體沒有研究過是不是存在風機運行,但空調開關就一個,開啟/經濟/關閉/三個選項都在一個功能鍵上,空調選項是關閉的,而且空調開關也是熄燈關閉狀態,雙區溫控能控制進來風的溫度,開車就有風,不開沒有。冬天開暖風需要打開A/C開關嗎?為啥一開暖風A/C就自動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