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還是不要活性?
而一般蜂蜜廠家收購蜂蜜之後,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加熱濃縮,這就意味著蜂蜜中最重要的活性酶,蜂蜜的營養物質幾乎都被破壞掉了。
換言之,濃縮蜜、超市蜜雖然看起來非常濃稠、漂亮,但它最主要的營養成分也就只剩下葡萄糖和果糖了,而活性酶的酶值已經非常的低,尤其是最主要的、人體最需要的活性酶,已經煙消雲散了。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反映,喝了好幾年的超市蜜,結果連治療便秘這麼一個基本的願望都實現不了,而喝了半個月真正的蜂蜜就好了的緣故。
最搞笑的就是,濃縮蜜和超市蜜,它明明自己已經加熱到60度以上,把活性酶已經破壞掉了,它卻偏偏要在飲用方法裡交代:請用40℃以下溫開水衝服。
拉絲辨別可靠嗎?
筷子拉絲法,用筷子將蜂蜜挑起,蜂蜜能拉出細長的絲,且絲斷自動回縮呈球狀的為上品。
這個說法可能是網上流傳最廣,最具有忽悠性的說法,相信很多網友最開始就是接觸的就是這種方法,有的還可能一直在使用。但是這個鑑定方法沒有任何意義,完全是在忽悠大家。
(1)完全用白糖熬製,不添加任何增稠劑的假蜜可以拉出漂亮的絲,且絲斷能自動回縮呈球狀。
(2)用果葡糖漿勾兌的假蜜一樣可以拉出漂亮的絲來,且絲斷能自動回縮呈球狀。
所以這個方法只能檢驗蜂蜜的含水量多少,檢測不出真假滴。
蜂蜜背後的真正訴求
既然原蜜更有營養,為何廠家不直接賣原蜜,卻要加工處理了再賣?這是商人的「潛規則」了,未經加工的原蜜,有著種種超出一般人常識的特點。大概就是這些特點,給他們帶來了麻煩:
1)大多數收購的蜂蜜差不多都是水蜜,這是蜂蜜行業人熟知的,原蜜因為富含活性酶,再加上水分大,隨著氣溫的升高,會不斷產生氣泡,從而導致發酵變質
2)原蜜比較稀,沒有賣相。
3)原蜜可能會因為批次不一樣,而導致色澤、口感不太一致。
這些都會導致消費者不滿、懷疑、從而放棄購買。尤其是原蜜包裝有可能鼓脹這一點,很可能招致消費者的投訴。而廠家又不可能在每一個商場都派一個人專門負責解釋這些問題,這對蜂蜜廠家來說簡直就是個災難,全國多少個城市,有多少商場,蜂蜜廠家哪裡養得起這麼多人呢?你即使派出幾萬人去解釋,消費者也不信呀!
因此,蜂蜜廠家就只好採取加熱濃縮的措施,使蜂蜜看起來顯得濃稠;加熱殺死活性酶,使蜂蜜不會產生氣泡;採取措施,統一蜂蜜的顏色和口味,使大家千篇一律。而更主要的是,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大規模工業化的實現。
這樣一來,「精明的」消費者就不會質疑啦,他們高高興興地跑到超市,購買這樣的蜂蜜,堅持喝這樣的蜂蜜,以為自己真的在喝蜂蜜,以為自己真的很照顧自己的身體,給自己帶來了莫大的心理安慰,從而起到了「健康身體」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