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詩到自然,無跡可尋」的千古名篇

2020-12-23 風中飛鶴

上一篇,我們學習了孟浩然刻畫秋江暮色的詩《宿建德江》,詩中雖只有一個愁字,卻把詩人內心的憂愁寫得淋漓盡致,然野曠江清,秋色歷歷在目。今天,我們換個角度,學習他另外一首抒發他美好心情的千古詩作《春曉》。

《春曉》 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春日裡貪睡不知不覺天就亮了,到處可以聽見小鳥的鳴叫聲。

回想昨夜的陣陣風雨聲,不知吹落了多少嬌美的春花。

孟浩然早年隱居鹿門山,後入長安謀求官職,考進士不中,回到故鄉。《春曉》正是他隱居鹿門山時所作。

不同於前一首《宿建德江》的排解愁緒,這首詩的意境十分優美。詩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剛剛醒來時的一瞬間展開描寫和聯想,生動地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熱愛和對春光的憐惜之情。

這首《春曉》一開始讀起來,似覺平淡無奇,多度幾遍,你就會發現詩中別有天地。詩中的景色活潑跳躍,生機勃勃。它寫出了詩人的感受,表現了詩人內心的喜悅和對大自然的熱愛。

「春眠不覺曉」,詩人抓住了晨睡起時這一剎那的情感,似說還休,卻並未展開,反而由讀者沿著詩人思維的方向去豐富和補充了。接著,作者沒有寫春天的各種美景,他只是從聽覺角度著筆,一覺醒來,聽到的是屋外處處鳥兒的歡鳴。一幅充滿活力的春曉景象就展現在了讀者面前。

昨夜我在朦朧中曾聽到一陣風雨聲,現在庭院裡盛開的花兒到底被搖落了多少呢?第三第四句,似乎又是對前兩句的解釋,在靜謐的春夜,必然是輕風細雨,正是這樣的風雨送作者入眠。同時,又在這字裡行間將讀者引向對無邊春色的想像。

而到了最後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隱含著詩人對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無限遐想。詩人把對春天的情感寄托在對落花的嘆息上。時間的跳躍、陰晴的交替、感情的微妙變化,都很富有情趣,能給人帶來無窮興味。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整首詩的風格就像行雲流水一樣平易自然。然而言淺意濃,景真情真,就像是從詩人心靈深處流出的一股泉水,晶瑩透澈,灌注著詩人的生命,跳動著詩人的脈搏。

如同李白的《靜夜思》一般,千百年來,這首《春曉》為人們所傳頌。甚至很多時候,也是作為啟蒙詩進行學習。雖然只有短短的四行詩裡,人們也熱衷於討論他,仿佛詩中蘊涵著開掘不完的藝術寶藏。

相關焦點

  • 孟浩然聽到春天的鳥鳴,寫了一首詩,千古傳誦
    今天我們要講的孟浩然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科舉考試屢試不中,去求官又求不上,皇帝嫌他說「不才明主棄」。他求丞相張九齡,說「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結果也不中用。於是孟浩然斷了這門心思,歸隱故鄉鹿門山,過著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隱居生活。無官一身輕,一覺睡到大天亮,早晨被鳥叫聲吵醒了還要賴床。
  • 孟浩然受邀去朋友家做客,被優美的景色所吸引寫下這首千古名篇
    孟浩然一生隨性灑脫、至情至性,他的詩風也是清新自然,充滿生活氣息,我們與其說他不懂人情世故,不如說他的內心更加嚮往平淡的田園生活。有一次,孟浩然收到朋友的請柬,邀請他去做客,當他來到朋友家中後,看到一片清幽秀美的景色。
  • 孟浩然人生低谷時寫下一首詩,斷送了前程,卻成千古名作
    唐朝有很多詩人雖滿腹才華,卻屢屢在科舉考試中受挫,也因此誕生了很多千古名作。 例如羅隱的《自遣》,「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原是他在多次落第後寫的一首牢騷詩,卻安慰了世人一千多年。
  • 孟浩然的這首詩,短短20字,便把內心的憂愁寫得淋漓盡致
    翻開我國古典詩詞,你會發現描寫愁緒的名篇不勝枚舉。並且,所寫愁緒的類別還多種多樣。從懷才不遇,到國破家亡;從羈旅離愁,到韶光易逝。「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無一例外,它們給人的感受,均是形象鮮明,細膩真摯,讀來感人肺腑。
  • 孟浩然最經典的一首詩,生活小事寫成爆文,句句都美得讓人心醉!
    唐代詩人孟浩然就是其中典範。孟浩然詩尚平淡,他的抒情詩喜歡選取生活的一個片段,用敘述的筆調表述出來,用景物加以烘託,造成一個美好的詩的境界,讓感情從境界中汩汩流出。孟浩然寫下了諸多流傳千古的名篇,按現在的話說,篇篇10萬+,這些爆文很多都是生活中雞毛蒜皮的小事。今天分享的《宿業師山房期丁大不至》最能代表他的風格。
  • 人不出名詩出名:詩人名字都沒留下,卻寫出勸人惜時的千古名篇!
    從政當個清官也可以千古流芳,當個貪官遺臭萬年,但是從政的門檻太高了,要有背景,還要考試,當詩人就不一樣了,特別是唐宋,詩詞就是那個時代的魂,是個人都能寫兩首詩,一不小心寫出精彩的句子,名字就留下來了。
  • 孟浩然的一首20字的小詩,內涵原來如此豐富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詩人,他的詩膾炙人口,在那時是家喻戶曉的。此情此景,孟大詩人,詩興大發,搦管而作,春曉一詩。詩因其美感與靈秀,流傳千古。此時的23歲的襄陽孟浩然,正一個人隱居在鹿門山,努力攻讀。正所謂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苦讀聖賢書。雖如此,朝廷的一舉一動,仍然牽動著孟浩然的心。他一直沒忘記讀書人的使命與責任。
  • 孟浩然的一首田園詩,初讀覺得很簡單,再讀才發現字字珠玉
    幽居襄陽鹿門山的詩人孟浩然,雖然一生不仕,卻是我國古代少有的名傳千古的布衣詩人之一。他摒棄官職,寄情山水,與王維形成了唐代山水田園詩派。不僅與邊塞詩派交相輝映,還促成了我國古代山水田園詩的盛世。李白在《贈孟浩然》一詩中,便是對他摒棄官職、白首歸隱、迷花不仕的高雅形象,表露了自己的敬慕之情。而說到孟浩然的山水田園詩,最經典的還數那首《過故人莊》。這首由孟浩然創作的五言律詩,主要寫的就是他應邀到一位老朋友家中做客的經過。一個普通的農莊,一頓普通的雞黍飯,讓很多人初讀起來都覺得很簡單。但它集景、事、情完美結合的藝術魅力,卻需要我們細細再讀才能發現。
  • 孟浩然夜宿江邊,寫下了一首十分著名的五絕,末二句更是千古名句
    孟浩然在唐玄宗開元十八年(730年)時,再次漫遊吳越等地,以便排遣仕途失意的悲憤之情,當孟浩然經過建德江(其實只是新安流經建德的一段江水)時,寫下了一首十分著名的羈旅之詩,這便是《宿建德江》。孟浩然的這首詩,非常特別,它不以行船為背景,不以行人為背景,而是以小舟停泊岸邊夜宿江邊為背景,將一個「愁」字,以十分特別的筆觸,為我們呈現了出來。這首詩,是孟浩然最具代表性的五言絕句之一,無論是在選材還是在表現力上,都極具特色。
  • 孟浩然的一首詩,清新淡雅,仿佛一幅醉美的水墨畫
    孟浩然是盛唐時期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他所處的時代社會安定,各地州府又往往好客,這就為幹謁、覽勝的文士們創造了便捷條件,形成了漫遊之風。唐代文人喜歡隱逸、漫遊的風尚,反映到詩壇上,就產生了大量的山水田園詩歌。
  • 孟浩然讓人意外的一首詩,不相信是他寫的!
    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入選了《唐詩三百首》,也是語文課本上必背篇目,我們大家都對這首詩很熟悉。有了先入為主的印象,自然認為這首詩沒什麼奇特的。事實上,孟浩然詩集作品中,這類渾健的作品寥寥無幾。這首詩寫得既雄且壯,有俯視一切的氣概,甚至與杜甫的《登嶽陽樓》並列為描寫嶽陽樓的千古絕唱。如果我不是先在課本上學到這首詩,我簡直要懷疑這是另外一個人的作品了,無論是王維、杜甫、李白,或者是其他人,就是不敢相信是孟浩然寫的。因為孟浩然的整體詩詞風格,和這首的風格太不一樣。
  • 孟浩然關於春天最經典的詩,短短四句句句精闢,你猜得到哪首嗎?
    孟浩然是一位隱居詩人,這首詩是他在鹿門山隱居時所創作的,詩中的意境十分的優美,宛如人間天堂。作者也是抓住睡夢剛剛清醒時,睜開朦朧的雙眼就看到了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不禁有感而發。《春曉》充分地表達了孟浩然對春天的熱愛和憐惜之情,抒發了詩人熱愛春天、留戀春天的思想感情。
  • 「我想與你喝酒」,白居易僅用20個字,將這句話寫成了千古名篇
    「我想與你喝酒」,白居易僅用20個字,將這句話寫成了千古名篇!俗話說,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中國是的詩歷史悠久,中國的酒也源淵流長。中國的詩人似乎尤其愛酒,寫下了無數關於酒的膾炙人口的詩句。酒與詩,承載著中國詩人千百年的靈動與情感。
  • 李商隱最經典的五首五言律詩,意境唯美到極致,首首都是千古名篇
    李商隱是李杜之後,最有影響力的詩人,他的詩,常以唯美的意境,精緻的語言折服世人。今天我推薦五首李商隱寫的五言律詩,這五首五律,都是流傳千古的經典名篇。一、《落花》落花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參差連曲陌,迢遞送斜暉。
  • 這首詩開頭第一句就是千古名句,卻被後世用來形容私密事
    對古詩詞,很多學家往往評論某一首詩「有句無篇」或「有篇無句」。有句無篇意為一首詩有警策之句,卻在結構上不夠渾融;而有篇無句則是結構渾融,感情貫通,但缺少了點睛之筆,沒有傳世佳句。上等好的詩詞往往是有篇有句,甚至很多詩詞往往開篇就是驚豔之句。
  • 孟浩然的一首小詩,寫出千年後夢想的春天生活,簡單卻非常難的
    孟浩然作為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詩也像王維一樣,給人以清淡之感,但是王維的詩,意境是極美的且富有禪意,而孟浩然的詩,他的意境,更多的是一種天然去雕飾的渾然天成之美。《過故人莊》中寫道: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 白居易一首絕美小詩,短短4句驚豔千年,成為唐詩中的不朽名篇
    作為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之一,白居易有「詩魔」和「詩王」之稱。他的詩作內容多數都以描寫和揭露殘酷的社會現實著稱,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如《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生於亂世,在少年時代就經歷了很多戰亂,隨家人四處輾轉,躲避戰禍。因此,在他的所有詩作中,我們看到最多的就是政治的黑暗、社會的動亂、百姓生活的艱辛。
  • 孟浩然和他的詩(下)
    這首詩出語自然,不事雕琢,顯示了孟浩然詩歌平易、樸實而清淡自然的藝術風格。詩歌只是寫家居田園,慨嘆無人引薦,無法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思想內容並不算深厚豐富。但對詩人內心世界的抒寫卻細緻入微,親切真實;由田園生活的「恬素」高雅,到內心世界的矛盾不安,從功名事業的早晚縈懷到對希求引薦的迫切願望,層遞自然,意境渾厚。
  • 因為這首詩,孟浩然得罪了唐玄宗,一生都不得志,不得已隱居山林
    說起王維和孟浩然這兩個人,大家肯定不陌生,他們都是唐代最著名的山水詩人。其中孟浩然是唐代山水田園詩的第一人,而王維的山水詩被稱為「詩中有畫」,他們各自都有各自的特色。雖然他們在詩歌上都有著不小的成就,私底下還是關係不錯朋友。但是人比人氣死人,要說孟浩然哪裡不如王維的,那恐怕就是仕途了。
  • 孟浩然此詩,一改往日的恬淡自然,人生憤懣之情溢於言表
    品讀它們,感懷古人伶仃漂泊的境遇、喟嘆古人懷才不遇的悵惘、豔羨古人隱居田園的閒適恬淡……說起唐代的山水田園詩派,當以孟浩然、王維為代表。它主要是以自然景觀為主要的描寫對象,歌詠田園生活,風格清新自然,意境淡遠閒適,暗含了對現實生活的不滿,表達了對寧靜平和的生活的嚮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