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高考還有不到一周時間,全國各地的1071萬高考生即將進入考場。
過去的半年,由於疫情,上海地區高三的學生直到4月27日才得以返校上學,這意味著這學期幾乎三分之二的時間他們都在家度過。
考前最後四天,處理好居家學習狀態、調節備考心態,對於高三學生、家長都是一場考驗。
處理好居家複習的幹擾因素晚上10:30,晚自習放學鈴聲響起,學生們陸續從燈火通明的教室走出。儘管高考已經進入倒計時,但對於浦東復旦附中分校高三的小星(化名)來說,這樣專注、平靜的狀態,讓她感到安慰。
「不焦慮那是假的,尤其是前陣子在家複習,6歲的弟弟總是打斷自己的思路。」小星說,高三的壓力不言自明,外界風吹草動多少會影響心情。
對於線上教學,小星覺得在特殊時期的教學時可以接受、並且很及時。但居家學習的苦惱,卻在高三最後一學期加重了她的焦慮。
「在家學期,其實自控力上還是不夠,加上幹擾比較多,效率確實低一些。」
說起幹擾因素,小星特別提到了她6歲的弟弟。同處一個空間,小弟玩耍時吵鬧的聲音,時不時會傳來,複習思路時常受到影響。
五一假期期間,剛剛開學不久的小星,又短暫回到了在家複習的狀態,這次,她和爸爸爆發了激烈爭吵,矛盾的導火索還是弟弟。
「弟弟今年上小學,現在公民同招要搖號才能進民辦。我家旁邊有個不錯的民辦小學,我弟弟搖號搖中了,我爸就很高興,他當時說了一句『我們家今年最大的事情解決了』。」
原本高三複習就屢受小弟弟影響,因為爸爸的這句話,小星覺得委屈。「又生氣,又失望!」她跟記者說,自己的複習、情緒都受到影響,相互作用,加劇了焦慮。
幸運的是,小星及時把自己的想法及時和家人進行了溝通,獲得媽媽的理解和幫助。
考前最後幾天,小星收拾好了行李回家複習備考,她計劃白天去圖書館複習,儘量讓自己免受幹擾。
家長「過度關心」可能適得其反對於考生來說,一個安靜平穩的學習環境,在大考前很重要。小星面臨的是二胎玩鬧這樣的幹擾因素,也有一些可能是家長過渡關注、自學不能集中注意等。不論是哪種情況,家長都應注意處理好孩子居家學習的心理狀態、及時溝通。
同是家有考生的黃女士也認為,考前最後階段的居家學習,和孩子多溝通,但又不能過多幹預。
「平時想跟他聊聊天,想要他放鬆點,但還是時不時吵架!比如孩子玩手機,就得盯著,手機誘惑太大了,現在孩子不好管,做父母好難。」
這是許多家長的特點——考前主觀上總想做點什麼,幫孩子放鬆,可行動上卻是不斷幹預,增加管控。
黃女士意識到,過度緊張孩子的一舉一動,盯得太牢不見得起到正面積極的作用,甚至可能引起孩子的反感,家長的好意也許會適得其反。
為了學習和孩子科學合理的溝通方法,黃女士專程參加了心理輔導課程,老師講的方法她都認真地、一字一句地做筆記。
「慢慢能理解孩子了,他們學習也不容易,改變溝通方式。比如,不要跟孩子對著幹,把指揮要求變成多傾聽孩子的意見,他們學習也不容易,跟他交流的時候情緒、語言要正面,以鼓勵為主。」
按照筆記上的建議,黃女士主動控制自己不經意的關注和幹預,和孩子交流時不急躁,傾聽並同意孩子的合理要求,達成積極的協議。
「和孩子做一些比較輕鬆的約定,比如達到一定要求,給他買個手錶獎勵,或者手機給他幾天不拿回來等。「黃女士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確實家裡氣氛不緊張了,最後衝刺階段了,都依他。」
小星也告訴記者,家長要相信他們自己也有能力找調節的辦法。比如,小星自己會聽聽音樂、睡一覺、哭一次、和親友傾訴、做做手帳、寫寫日記……她認為這些辦法的精髓,在於有了表達負面情緒的通道,幫助分散注意力,減少壓力和焦慮。
所以,當家長看到孩子沒有在複習的時候,千萬不要著急斥責孩子「不務正業」,也許這樣的一句話,就打破了孩子剛剛調節好的狀態,造成過度幹預引發的矛盾。
建議:制定適宜目標、調整生物鐘畢業班的孩子,有時會在情緒上產生憂鬱、恐懼、焦慮、不安等變化,心煩意亂,對未來失去信心。甚至有些家長會發現,越是嚴格要求,孩子越是不聽話。這些情緒變化,都是壓力的反應。
寶山區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發展中心,對家長的「後方支持」提出幾點建議。
家長首先要對自己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不要對孩子「念經」。
面對即將到來的高考,家長承受的壓力不亞於孩子,甚至比孩子更大。然而,家長畢竟是成年人,應給孩子做個情緒調整的好榜樣。
「高三的最後階段,爸爸媽媽應以鼓勵、打氣為主,因為再進行批評指責已經於事無補,尤其是不要對孩子嘮嘮叨叨。」
其次,家長要幫助孩子制定符合實際的期待目標,讓他認識到每個人都是不同的,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心理壓力水平與孩子的學習效果之間呈倒「U」字型曲線關係,即壓力過低或壓力過高都不利於學習,適當的壓力既能充分調動個人潛能,又不會導致身心過度疲憊。
考前最後幾天,和孩子一起調整好生物鐘。
學會利用最佳時效區間。清晨起床後,大腦經過一夜休息,消除了疲勞,沒有新的記憶幹擾,是學習和記憶的高效期。在這一時段,適宜學習一些難以記憶但必須記憶的內容。
8:00至10:00,大腦極易興奮,適宜學習需要周密思考和分析判斷的內容,也是攻克難題的好時段。
18:00至20:00,大腦神經活躍,是回顧複習全天學習內容、歸納知識和整理筆記的黃金時間。
晚上臨睡前一小時,是一天中第四個學習高效期,利用這段時間,複習難以記憶的內容,不易遺忘。
切忌打疲勞戰,人在疲勞狀態下,大腦幾乎不運作,即使花再多的時間,效率仍非常低。習慣夜裡學習的同學,最後一段時間也要轉變生物鐘,將白天調整為興奮狀態。
家長考生務必知道的15個細節考前最後四天,《中國教育報》總結了15點實用建議,家長和學生可以根據需求收藏利用。
1、創造安靜的環境
安靜的環境有助於孩子平心靜氣地複習。這幾天家長儘量少會客,最好不會客,如果實在不得不會客則最好在家庭以外進行。在這個時間家長儘量不要與外界通電話,如果有重要的事情非打不可,也要簡明一點,不要無邊無際地拉家常、聊閒天。
2、家長心情要愉快
在高考前,家長一定要保持愉快的情緒、平和的心態,因為感情的力量是巨大的,溫馨的家庭氣氛將融化孩子心中的焦慮,有助於孩子調整心態,對孩子高考複習是有幫助的。
3、考前食譜忌大變
有些家長誤認為高考前應該給孩子加強營養。其實,高考飲食,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改變平時的飲食習慣,適當清淡一些即可,不要在餐桌上引入過多新食物,特別是腸道容易不適及過敏體質的考生,吃家常食物,營養搭配合理最好。
4、督促孩子做好考前物品準備
家長要督促孩子做好考前的物品準備,高考所用的鉛筆、中性筆、橡皮、小刀、圓規、尺子以及準考證等,都應歸納在一起,放入一個透明的塑膠袋或文件袋中。不要自己夾帶草稿紙,不要把手機等通訊工具帶入考場。
另外,注意收聽天氣預報,做好相應的雨具、防曬工具的準備。
5、提前了解考點防疫措施
家長要提前了解考點防疫措施、安檢程序以及個人防護注意事項等,根據各地安排,提前準備好必要的防疫物品,如口罩等。如有特殊情況,一定上報,以免影響進考場。
同時,今年考生進入考點需檢測體溫,因此需合理安排出行時間和路線。如乘坐公共運輸工具,要全程佩戴口罩;低風險地區住在考場周邊的考生,如步行、騎車或者家裡開車過去,可以不戴口罩。
6、考試中需要戴口罩嗎?
低風險地區考生:入場前戴好口罩,就座後可不戴;
中高風險地區考生:全程佩戴口罩;
隔離考場的考生和監考人員、工作人員:穿戴工作服、佩戴醫用防護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7、考試中發熱咳嗽怎麼辦?
需到備用隔離考場,原則上需一人一間,最多不超過4人;
具備繼續考試、完成考試條件的學生,從普通考場轉移到備用考場考試;
耽誤的時間可補回來,把轉移時間和專家研判時間都算上。
8、等待髮捲時應該做些什麼?
提早15分鐘進入考場,看一看教室四周,熟悉一下陌生的環境。坐在座位上,儘快進入角色。
在進入考場後等待髮捲的時間裡,如果你心裡高度緊張,不妨做做考場鎮靜操:先緩緩地吸氣,在吸氣的同時,小腹慢慢鼓起,鼓到最大限度略作停頓,然後小腹回收,意想著小腹內的空氣再經腹腔、胸腔、口腔,最後慢慢地、均勻地從口中呼出。
9、拿到考卷後5分鐘內應做什麼?
拿到考卷後5分鐘內一般不允許答題,考生應先在規定的地方寫好姓名和準考證號、考試號。
然後對試卷作整體觀察,看看這份試卷的名稱是否正確、共多少頁、頁碼順序有無錯誤,每一頁卷面是否清晰、完整,同時聽好監考老師的要求。
最後看試卷分幾個部分、總題量是多少、有哪幾種題型等,對全卷作整體把握,以便儘早定下作戰方案。
10、發現時間來不及了怎麼辦?
不能因為緊張就不知所措,第一需要做的是調整緊張心態,可以這樣安慰自己:「我來不及,別人也會是這樣的。」
調整好情緒後,想想答題卡有沒有填好,如果沒有填,先填答題卡,並耐心檢查一遍。再整體看一看還有幾道題目沒有做,它們的難易如何,各題的分值是多少,如果做需要多長時間。
接著根據所剩的時間來安排,正常情況是先做容易的、花時間少的題目,如果題目的分值比較高,又是自己能做的,那要首先考慮將它做出來。
發現時間來不及,還剩一兩道甚至兩三道大題目時,應該採取的最佳方案是:每道題目中,將你一下子就能做出來的部分都做一做,這樣花時間少,而且卷子是按步給分。
11、如何做到卷面整潔?
選擇兩到三支適合自己書寫的筆相當重要。可以選用考前自己喜歡並一直在用的筆、橡皮等文具,這樣考場上用就會覺得非常順手。如果考前才去買筆,考場上很有可能會不順手,甚至漏水或者不下水,這些都會影響到卷面的整潔。
考場上拿到試卷時,可將試卷按頁號順序由小到大疊整齊了,將暫時用不到的文具等放在桌子的一邊,以免碰翻其他東西從而將試卷弄髒。
要做到卷面整潔,還有一點就是要養成想好了再下筆的習慣,不能沒作思考就下筆,發現不對就改。
12、做選擇題有哪些規律?
做選擇題有以下四種基本方法:
第一種是回憶法,即直接從記憶庫中提取要填空的內容;
第二種是直接解答法,多用在數理科的試題中,根據已知條件,通過計算、作圖或代入選擇依次進行驗證等途徑,得出正確答案;
第三種方法是淘汰錯誤法,把選擇題各選擇項中錯誤的答案排除,餘下的便是正確答案;
第四種方法是猜測法,有時你會碰到一些拿不準或是超出你的能力範圍的題目,如果這些題目沒有註明選錯倒扣分的話,猜測能為你創造更多的得分機會。
當你面對一道讓你毫無頭緒的題目時,可以先空在那裡,在考試即將結束前利用檢查時間重新考慮,若仍沒有頭緒,可填上你的第一感覺選中的代碼。
13、做文字題有什麼技巧?
這裡以近年高考語文試題為例,談談這方面的一般規律。
(1)審析題幹,坐標定位。解題時要仔細審析題幹,弄清題目要求,然後以要求為坐標來定位,根據上下文的意脈,尋找答題的信息。
(2)整體閱讀,搜索提取。高考語文閱讀題,不單考查對段落和某些主旨句、關鍵句、關鍵詞的理解闡釋,還要考查對全文內容的總體把握。
(3)理清文脈,舉綱張目。高考現代文閱讀主觀試題,在強調整體閱讀的同時,必須緊緊把握文章的主旨,抓住文章的線索,理清文章的脈絡,這樣才能舉綱張目。
(4)優化整合,準確答題。答題扣緊文本,優化整合,方能準確高效。
(5)注意回答論述題的技術性細節。一是字跡清晰,卷面整潔;二是條理清晰,切合採分點;三是在主要內容答完後,要概括性地總結前面的論述內容並能結合現實生活從正反兩方面加以分析和解釋;四是保證不離題的一個竅門,就是在最後的總結中運用試題詞句。
14、如何應答自己的長項科目?
第一,在心理上,要強化必勝的信念,確立長項科目在確保正常發揮的前提下能夠超常發揮的單科考試目標。
第二,在態度上,要突出「認真」二字,切勿自以為是,掉以輕心,力戒盲目樂觀、驕傲浮躁。
第三,在答題時,要重視每一道題,不放過任何得分點,哪怕是小分點。
特別需要提醒的是,當遇到自己的長項科目試題比較容易時,要格外認真對待。經驗告訴我們,長項科目的試題偏難些,更有利於你發揮自己的優勢。因此,要切記:對待長項科目一定謹慎又謹慎,認真再認真。
15、如何應答自己的弱項科目?
(1)調整心態,樹立信心。要知道,你的弱項科目,對於他人也是有難度的。
(2)放下包袱,輕裝上陣。考前不要老想著下一門是自己的弱項,就怕考不好,這反而給自己加重了思想包袱。退一步講,既然是自己的弱項,發揮欠佳也屬正常,以這種想法去應考,也許心理就要輕鬆得多,說不定還能超水平發揮。
(3)認真對待,挖掘潛力。有認真的態度,有良好的心態,有堅韌的意志,即使是自己的弱項科目,也一定會成功的。
【來源:周到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