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視科技3D人體姿態識別技術亮相CES 跟著我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

2021-01-14 砍柴網

近日,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International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簡稱CES)在美國的拉斯維加斯舉辦,展會上各種新奇的技術讓人嘆為觀止!潮流的5G、自動駕駛、3D列印、人工智慧、無人機、機器人、智能家居……一一亮相,世界各地的科技人士匯聚到這座世界聞名的城市,參加這場一年一度的科技盛宴!其中,中國造機器人成了展會的一大亮點,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展臺邊人頭攢動,獲得了不少掌聲!

圖:曠視科技3D人體姿態識別技術亮相CES展會

原來,曠視科技展示的是一種叫3D實時人體姿態識別技術,模特站在指定區域,做出各種各樣的人體動作後,屏幕上的虛擬人物居然迅速也跟著做出了一模一樣的動作,而且動作靈活,轉起來一點都不含糊,跟著模特,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

有參展人士表示:「電影《環太平洋》將動漫中的機甲搬到了螢屏,引發了機甲熱潮。而曠視科技在CES上展示的3D人體姿態識別技術,則讓炫酷機甲走向現實成為了可能!」

那麼曠視科技是如何讓虛擬人物跟著人的動作運動的呢?展臺一旁的顯示屏揭示了這個秘密。顯示屏上展示了人體的骨骼節點,骨骼移動的時候利用AI技術追蹤節點,再以此控制機器人的動作,最終呈現出來的就是現場看到的場景了!因此,這項3D人體姿態識別技術又叫人體骨骼點柔性追蹤,屏幕上的節點就是曠視科技深度學習後找到的人體骨骼關鍵點,它可以支持多人場景實時追蹤。

圖:曠視科技3D人體姿態識別技術過程展示

只是,人體的骨骼千變萬化,每個人的穿著、姿態、視角等都大不相同,這個3D識別技術還能追蹤到嗎?當然!這項「聰明的技術」全都做到了。

我們了解到,這項技術是曠視科技與MTK聯合研發的,基於MTK提供的大規模 Human Pose 數據集。對於複雜的人體動作,3D人體姿態識別技術能夠捕捉到更微小的動作,精準度和速度全面提升!或許以後我們不僅可以在體感遊戲、3D試衣、動作追蹤、行為檢測、自動駕駛、人體建模等眾多場景中看到曠視科技這項神奇的AI技術,更有可能如《環太平洋》一樣,用自身動作操控炫酷機甲!

3D總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在現場,曠視科技另一個3D sensing 解決方案同樣備受關注。像3D解鎖、紅外預覽、3D建模等都是這個方案中的尖端3D算法。據介紹,該方案在室內的Depth精度從20cm到1.2m距離範圍,實測數據超越IPhone X!在室外拍照時,10萬 Lux強光下,實拍人臉的深度圖效果也不輸IPhone X。而且成本比同類方案更低,妥妥的性價比之王。這項解決方案則是多被用在手機解鎖和支付認證、3D手勢識別、人臉或頭部建模、AR應用上。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工智慧技術被應用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智慧型手機的人臉識別解鎖、人像背景虛化、智能人像光效、智能手勢識別、3D Pose、AI美體、Super IQ等 AI技術讓我們有了更便捷的體驗,連機器人也已經從想像成為現實,這正是曠視科技這家人工智慧企業堅持的初心,讓 AI 通過手機為人們工作、生活和娛樂等方方面面持續帶來驚喜的改變。給踏踏實實做技術的企業點讚!

相關焦點

  • 2016世界手衛生日 ‖ 跟著我,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
    柯城區人民醫院感染管理科  蔣慧紅跟著我左手右手
  • 跟著我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早安!
    跟著我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右手左手 慢動作重播各位朋友們,早安《美國醫學會雜誌》曾刊文指出,人的大腦從30歲開始衰老;40歲後,人體新陳代謝逐漸變緩,大腦細胞功能隨之減退,體力、記憶力、反應力下降,定位能力、身體協調性不及從前;60歲後,大腦以每年15%的速度萎縮。
  • 【TFboys】:跟著我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
    跟著我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右手左手慢動作重播~這首歌,給你快樂,你有沒有愛上我~【嗨,我們正YOUNG】你會喜歡一個偶像多半是因為他教會了一些你原本不懂的道理,完成了你認為遙不可及的夢想。你會因為他們變得優秀,變得堅定努力,變成一個散發溫暖的小太陽。
  • GIF:跟著我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
    小短腿:我記得這臺階沒這麼高啊全班就我一個男的,特權就是可以不參加訓練移動中的紅綠燈,我也不敢超車啊跟著我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你們都出來吧,最後一個你是來搞笑的?
  • 跟著我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
    首先,請上我們這次鍛鍊需要的道具「捏捏樂」,然後,下面就跟著我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吧。五指向掌心壓縮,快速用力重複此動作 10 次。這個動作可以鍛鍊曲肌群。
  • 【輕鬆一刻】跟著我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喲喲!
    2、有一句詞:「打起鼓,敲起鑼」我爸一直聽成「大屁股,翹起來」他還納悶兒呢,把屁股翹起來幹嗎3、第一次聽趙詠華的《最浪漫的事》,那句「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我聽成:「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賣賣電腦!」當時以為是中關村在打廣告。
  • 「跟著我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
    聶阿姨跟著楊延輝一起走進治療室,開始簡單的熱身活動。「剛來時,我因為手腕骨折手術後出現功能障礙,連東西都拿不起來。經過這段時間的康復訓練,我可以自己獨立吃飯了。」聶阿姨說,她3月底開始在這裡進行康復治療。「您躺好,咱們進行今天的第一項,關節鬆動訓練。」楊延輝和聶阿姨的女兒一起扶著聶阿姨躺平後,開始了康復訓練。
  • 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 改版後的黃三兒猜拳
    但是中間也有一個竅門,左左右、右右左。假如你猜錯三次了,可以關閉然後在重新來一次(小編還聽高手說:「如果你想要抓天技的寵,最好就是去跟黃三兒猜拳,然後在去抓,機率會很大」)。可手遊是不是也是這樣呢? 問道手遊新改變後,黃三兒就不是左手、右手了,是成了整整的石頭剪刀布。看到這個我都方了
  • 右手定則——右手左手來個慢動作
    進入電磁學了安培定則右手螺旋定則右手定則左手定則
  • 費玉清唱跳TFBOYS經典歌曲 「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
    繼神曲《3345》合作後,費玉清與美少女們「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演唱TFBOYS經典歌曲串燒,將青春進行到底。   經過一番激戰,上周美少女S隊、N隊、H隊 三隊成立。明晚的首輪美少女團戰,S、N、H三隊將再次面臨淘汰危機。網友投票數最少的團隊,隊伍中個人得票數最少的美少女,將在第一輪被淘汰出局。第二輪中,只有人氣投票最高的團隊才能全部晉級,其餘兩隊仍是危機重重。
  • 組圖丨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 委員表情包第二彈
    陳剛委員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孟祥勝委員揮舞右手描述自己的觀點。來源:紅網作者:張必聞 編輯:高芹 本文為紅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 左手右手慢動作,一年不用找醫生喔!
    我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右手左手還是慢動作! 進入冬天之後,人們行動開始變得緩慢,也變得有點慵懶,不過其實慢也是我們生活的一種節奏,在適當的時候慢下來也是養生的一個原則喔!我們不妨在早晚做幾個「慢」動作,這樣的慢動作對於健康更有幫助,讓你一年不找醫生也是有可能的喔!
  • 太平洋未來科技AR+Ai 3D人體姿態捕捉
    4年一次的世界盃,既承載著一代人炙熱的青春,也是不容錯過的激情四射賽事,完美收官之際,這家致力於AR底層技術的科技公司——太平洋未來科技,這群技術狂熱者也是亢奮的球迷愛好者團隊,通過自身研發的AR+Ai3D人體姿態捕捉技術,展示了基於Wi-Fi穿透系統下的純3D環境AI人體姿態算法,實時追蹤記錄球場上球員從開始瞄準到射球等一連串的動作,精確的解析球場上每個球員的動作形態
  • 跟著我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為什麼人類愛跳舞?
    紐約大學神經科學家羅德佛·利納斯(Rodolfo Llinás)在《漩渦中的我》(I of the Vortex)一書中寫道,身體運動構建了大腦。大腦記錄下神經肌肉的協調過程,接著以痛苦或愉悅這種情感標籤來記下結果,並根據情感標籤來判斷是否重複這一運動,以及如果重複這一運動的話,該如何運動。在這一系列過程中,大腦逐漸成形。
  • 監管將嚴控AI人臉識別,曠視科技的上市前途如何?
    「Face++」,是中國最早專注於人臉識別技術的平臺,其背後運營方就是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Megvii,於2011年由印奇、唐文斌和楊沐三位創始人成立。今年以來,屢次傳出曠視科技的上市傳聞,但是結果都不了了之。
  • AI技術助力體質健康教育,詠威亞太攜手清華大學、曠視科技引領體質...
    (原標題:AI技術助力體質健康教育,詠威亞太攜手清華大學、曠視科技引領體質健康行業變革)
  • 跟著我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 翻翻新三板董秘修煉手冊
    中國網財經5月26日訊(記者 王穎)這是新三板江湖裡充滿了傳說的一群人,左手拿高薪,右手掌握各類關鍵信息,外能通達監管媒體投資人,內可應對股東高管員工層,仿佛三頭六臂外兼十八般武藝的世外高手,神秘又引人好奇。
  • 跟著我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
    大約一個月前吧,峰哥下節目後在辦公室短暫休息,拿出手機刷微博,發現某一個前女友在微博上曬娃,配圖是一個長得很可愛的寶寶,粉嘟嘟的真叫一個漂亮
  • 跟著我做,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
    我二話沒說就同意了。問她為什麼這麼急結婚。她說先別問,到時候給你個驚喜。2.戴上它!男:不戴比較爽,女:戴了安全點,男:相信我的技術,女:不戴就不讓你上,男:不戴才像男子漢,女:你煩不煩!騎摩託車戴安全帽會死啊?
  • 曠視科技助力徐福記實現從質檢到智造的全面升級
    在大會上,曠視科技AI質檢方案首次亮相,攜手徐福記集中展現人工智慧在食品行業的創新應用成果。在廣東智博會現場,徐福記展位展出了曠視科技的AI果凍質檢、無紙化系統、能源系統、AR展示、行為識別等一系列智能應用,吸引了不少觀眾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