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年輕人都嚮往大城市的生活,大城市的發達繁榮,時尚潮流以及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就像一塊具有魔力的磁鐵一樣,無時無刻不在吸引著年輕人的聚攏。
而能在喜歡的城市裡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則是更多年輕人的夢想和追求,因為城市裡的房價一般都不低,不是誰都可以輕易就買的,有的人在城市裡生活了一輩子也不一定能完成這個心願。所以,如果能在城裡買房安家落戶,那實在是一件讓人感到興奮和幸福的事。
阿志覺得自己很幸運,在來到這座省會城市的第七個年頭終於買下了屬於自己的新樓房,雖然還有些貸款需要還,但對他來說應該算是一種成功了。因為在他周圍,和他一樣來這座城市打拼的人,更多的還在租房住,別說買房,有的甚至連生存都成了問題。而現在來看,他們似乎已經可以在這裡安心地紮下根來了。
因此,當拿到新房鑰匙的時候,阿志和妻子經過商量,一致同意要好好的慶祝一下,這些年他們夫妻倆的艱苦付出沒有白費,終於有了收穫,值得慶賀。
阿志當天就給老家的父母打了電話,告訴了他們這件事,還再三叮囑一定要按時來。
說實話,阿志對自己的父母是非常感激的,他們儘管都是種地的農民,思想境界卻不低,要不是他們當年再苦再累也要堅持供自己讀書,可能自己也就讀不了大學,找不到這樣一份好工作,當然也就更買不起這座城市的房子了。
所以,阿志才要叮囑父母一定要來,他想讓他們看到自己這些年取得的成績,沒有辜負他們的期望。
可那天,當阿志去車站接父母的時候卻愣住了,因為除了父母外,他們的身後還站著一堆的人。那些人,阿志有的認識,有的可能由於時間太久已經模糊不清了,他沒想到父母竟然帶了這麼多的人來。
見到阿志有些發愣,父母趕忙過來介紹,這些都是自家的親戚,聽說你買了新房,都是趕來祝賀的。
阿志有些稀裡糊塗的和那些認識的和不認識的人一一打過招呼,他心裡還有些納悶,想當初自己在老家的時候,怎麼沒記得有這麼多的親戚啊。
的確,也不能怪阿志感到納悶,他讀書的那些年,家裡的日子一直過得清貧,為了他的學費生活費,父母經常借完東家借西家,家裡少有人來,他甚至都不記得有那麼多的親戚存在了。
如今,卻一下子冒出了這麼多的親戚,不由他不感到出乎意料,那麼詫異了。
但大家既然已經來了,看在父母的面上也應好好招待。所以,阿志熱情地讓大家上車,他又安排了五輛計程車才把人全部接走。
在酒店裡,阿志又臨時加了三桌酒席才把親戚們安排坐下來。一個上了年紀的親戚把一個很大很厚的紅包當著眾人的面交到了阿志妻子的手上,說,這些是大家的一片心意,一定要收下,以後少不了會有事情麻煩你們呢。
阿志和妻子趕忙滿臉堆笑的客氣著,招呼大家吃好喝好。
可宴席才過了一半,妻子就找到了阿志,不高興的說,怪不得那個紅包又厚又大,裡面都是十塊,二十的零錢,每個人的隨禮都沒超過五十。
阿志趕緊勸妻子要淡定,他們都是老家來的親戚,按的是老家的規矩,心意到了也就行了,不能太在乎錢的多少。好在妻子也是個通情達理的人,轉過身她又熱情地去招呼大家了。
阿志本以為吃完了宴席這些親戚們就會回去,沒想到他們提出來好不容易來省城一次,願意逛一逛景點,住幾天再走,希望他能安排一下。
阿志本想推辭,但父親說,現在親戚們看得起咱了,想和咱交往,是給咱面子,咱可不要不識抬舉啊。
孝順的阿志沒有辦法,專門請了幾天假,包車帶著親戚們在省城專門玩了兩天。好不容易把他們送走後,阿志一算帳,他為親戚們的吃住玩共支出了一萬多,妻子直心疼。
可接下來的事情並沒有完,自從阿志搬進了新家後,經常會有各種的親戚提著一袋小米或地瓜之類的東西找上家門。他們或者請他幫忙辦事,或者來求醫看病,也有來城裡求學和打工的,但無一例外地都會在他的家裡住上一些日子,短的三四天,長的都超過一個月了。
這些親戚們的來來往往已經嚴重影響到了阿志家的正常生活,他們不得不單獨騰出一個房間專門給老家的親戚們住,有時人來的多了還要睡沙發,打地鋪。即便阿志要給他們安排旅館,他們還不同意,說那樣就顯得見外了,住在家裡才顯得親。
為這件事,妻子沒少了和阿志生氣,有一次還當著一個親戚的面故意把茶杯摔了,她說她再也不想過這種沒完沒了伺候別人的生活了。
結果,那個親戚回老家後就向阿志父親告了狀,父親打來電話把阿志罵了一通,說他忘本,不給親戚們留面子。
其實,阿志的心裡也很煩很累,他也不想過這種家裡整天人來人往的煩亂生活,可他們畢竟都是自己老家的親戚,自己不好拒絕,何況自己身後還有一個特別愛面子的父親呢。
面對親戚們不時地造訪,面對妻子不停地抱怨,阿志過得很心累,他忍不住對朋友感慨道,自從買了城裡的房子後,我的家便成為了老家親戚們的「旅館」,都後悔買房了。
能在城市裡買房安家立業是很多人的願望,有了自己的房心才會踏實。可有些在城裡買房的人也會遇到一個困擾,那就是該如何與老家的親戚朋友們處理好關係。
按說,老家的親友有事情來城裡,在自己家住上幾天也合乎情理,不算什麼。但有時他們人多勢眾,來造訪的次數太多,就不可避免的會打擾到自己生活的安寧。
就像阿志的情況那樣,老家的親戚多,頻繁的往來他家,讓他們一家的日子失去了平靜,也讓他陷入了左右為難的境地中。拒絕,拉不下臉來,不好意思;不拒絕,自己又過得實在心累,這種矛盾的心情挺讓人煎熬。
其實,面對這種事情時,我們關鍵是要學會冷靜地分析情況,根據不同的人進行區別對待。對和自己確實有濃厚親情和交情的人,一定要好好相待,不能輕易疏遠了關係;對於和自己確實沒什麼感情,以前也常年不相往來的親友,也要學會適時地回絕。
如果我們對每個人都抹不開面子,不懂得拒絕,那樣自己也就會越活越累,找不到生活的輕鬆和樂趣,實在不值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