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了婚就好了」、「生了孩子就好了」、「過幾年就好了」……生活中往往會有人對我們講此類話。可是這類話真的對嗎?為什麼會有人認同這類話?
原因很殘酷。因為我們的人性中有一個偏好:喜歡把問題交給時間去處理。
在生活中無論男女,每個人的思維和行為方式都存在很大的慣性,不太可能在某個時間點或者事件之後就突然頓悟,那些在結婚前就存在的問題和隱患,在結婚之後也還會存在,甚至有可能變本加厲地反覆上演。
一個人之所以會去做某件事,最基本的原因是:TA可以。
放在婚姻這件事上來講,如果一個人明明知道我身上有這樣那樣的問題,結婚前就已經暴露出這麼多隱患,但仍然願意結婚的話。那說明這個人可以接受這些,就算不接受,也可以忍受……即使我知道對方當前的忍受是因為對我未來脫胎換骨還抱有期待和幻想,但我知道了對方的底線在哪裡,就算我不改,不也照樣可以結婚嗎?那我為啥要改……
而且我不僅不用改,甚至可以變本加厲,因為已經投入了這麼多沉沒成本進去了,對方不可能輕易放棄的,只要把這一點拿捏得死死的,那基本就沒啥問題了。
等你上了大學就好了,生完孩子就好了,再生一個就好了,等你老了就好了……有時候不是等到xx之後就好了,而是xx之後就晚了,或者xx之後就由不得你了。有些「好了」並不是好了,是「算了」。勸你忍忍、再忍忍,因為再忍忍,你投入成本越來越多,再想抽身就很難了。到那時候,很多人就會選擇「算了」 。然後在他們嘴裡,可不就又變成「好了」嗎
我們都很清楚,一個問題想要解決,需要的是,「定目標、找方法、行動」。只有這麼做,才會解決問題。但大多數人採取的方式是:我不選擇、不解決、不應對,把自己藏起來,把問題交給時間。他們會認為:時間是一切問題的答案,只要熬下去,時間總會給自己一個答覆。所以,很多人會把精力放在內耗上。她們會覺得:「就這樣吧」、「湊合過得了」、「結了婚就好了」、「生了孩子就好了」、「過幾年就好了」「熬到孩子上大學我就離婚」,等等。
「結了婚就好了」是悖論,而且是常用來勸女性的一套說辭。戀愛時不好的,借了婚不會好,生了孩子也不會好,生了二胎更不會,只是女性在這個過程中被逐漸麻木,被迫放棄了很多,沉沒成本巨大,最終不得不向生活妥協。如果有能力的話,忽略沉沒成本,儘早改變或者放棄吧,人生苦短,不要讓自己太累。
我想說:時間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如果你覺得自己的生活不好或者感情不好,只需要做到兩點:第一,看到發生了什麼問題;第二,找解決的辦法,去行動。
婚姻只是一種生活方式,並不是必需品。你想結婚就結婚,不想結婚就不結婚,沒有人有資格幹涉你的選擇。堅持做你認為對的事,你自己開心快樂才是最重要的!
最後,祝大家都能找到滿意的另一半,收穫美滿的愛情和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