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了婚就好了」相信是很多仙女從小聽到大的自家母后的口頭禪,從初潮開始後的每一次痛經、每一次月事不調,哪怕是有些微微的炎症,老母親們都是不厭其煩的講,結了婚就好了,結了婚就好了。
對,在老母親們的嘴裡,結婚還可以「治」從青春期開始、就困擾很多仙女的頻繁冒痘症。在她們眼裡,「結婚」二字仿佛是靈丹妙藥,既可以讓你漂亮皮膚光潔,也可以治病且是保證藥到病除的那種。
小時不懂反嘴,只有不解的份兒:「結婚」是華佗麼可以治百病?還是結婚的對象是華佗?後來,大了才明白,嗷原來她們講的結了婚就好了是指papapa,在她們那輩人的思維裡,那事兒只有結了婚才能做(可以理解)。
只是,打什麼時候起,「性生活」開始充當醫生的角色行俠人間懸壺濟世了?如果,按照媽媽們這個邏輯,豈不是所有已婚女性都不存在痛經、冒痘困擾了?然而,現實根本不是這樣啊,孩子都上初高中了依然冒痘、痛經的大有人在啊↓↓
@念安_Ann:可拉倒吧,我姨女兒都高中了,該長痘照樣長,嚴重的時候那臉都沒法看。
@與君千千千燈:真沒用,我姐妹她媽生完她還是每個月要死要活的,醫院也看遍了,實在不行了去年把子宮給割了,而且我姐妹也遺傳到了,現在也是每個月要死要活。
關於生孩子能不能治痛經這件事兒,小編真的覺得有必要跟大家科普下↓↓
有人說「生完孩子就不痛經了」,個別人確實存在這種可能,嚴格來講,生孩子對那些由於子宮過度「前曲前傾」或「後傾後屈」所引起的痛經有改善效果;
分娩將子宮異常的位置捋順之後月經流出通暢,痛經隨之緩解,但對於其他原因引起的痛經就不太可能有這種效果了,「個例」≠「常態」,大家還是不能偏聽偏信、以偏概全。
其實,關於「…就好了」的口頭禪媽媽們還有很多,比如「結了婚就好了」、「生了孩子就好了」、「生了二胎就好了」等等,小編真的納悶:是媽媽們習慣於將「結婚生子」看作一切問題的答案還是她們只想趕快做完「子女」這道煩人的題?
……結了婚就好了,你給他生個孩子就好了,他就會顧家了,實在不行,你們生個二胎,他就不會在外面亂玩了,哎呀,你看你們都兩個孩子了,離婚幹嘛呢,湊合湊合過唄,孩子多可憐……
結了婚就好了?不會的,如果結婚對象天生就浪,一個孩子的到來不會有任何實質性的改變,哪來兒那麼多浪子回頭金不換。現實不是童話,沒有浪子回頭金不換,只有海王上岸喘一喘!
生個二胎就好了?頭胎都辦不到的事兒二胎就能行?拉倒吧,爸爸如果是個壞爸爸,再好再多的孩子都帶不動!總拿「生了孩子就好了」安慰(搪塞)女兒的爸媽們歇會兒喝口茶吧,因為「結婚生子」真的沒有變廢為寶的功能!
有姐妹開玩笑說,生孩子真的包治百病更何況一「小小」痛經,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比起生孩子,痛經的痛不值一提,順產陣痛兩天像刀刮,內檢,手掏胎盤,側切縫針…
因為傷口沒有好,小便生不如死,我採取的方法是多喝水,稀釋尿液,減少疼痛,我今天大姨媽第三天,要是以前,痛床上打滾。現在,無所謂了,因為和生孩子比,痛經確實不值一提…
小編想說這位姐妹可以說是人間真實了。「結了婚就好了」是悖論,而且是常用來勸女性的一套說辭。
戀愛時不好,結婚不會好,生了孩子也不會好,生了二胎更不會,只是女性在這個過程中被逐漸麻木,被迫放棄了很多,沉沒成本巨大,最終不得不向生活妥協。
結婚不是一個解決方案,而是一個新的問題。當一個更大的問題出現時,原來的煩惱就不是主要矛盾了。
痛經,布洛芬就能治,不用生孩子那麼麻煩;不會做家務更簡單,上掃地機器人,上洗碗機,上洗衣機,還可以僱保姆,不用事事自己親力親為;萬事萬物都有解決之道,就是不能靠結婚!
至於說「…就好了」,小編只在以下兩種情況時相信這個句型是真的:1)有錢就好了 2)死了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