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生活都離不開藝術,一個人,不論他的精神何等獨立,那麼情感總是要尋找一種依附與寄託,或者信仰、或者藝術便是那份依附與寄託的歸屬。
人生,也許可以或多或少交給命運,讓它不盡如意、不盡如完美;生活,也許可以交給環境,讓它經歷跌宕起伏;身體,也許可以交給免疫系統,任它自動調整或殘缺、病弱,或健康、美醜,但是,唯有精神境界,我們可以憑著自己的努力讓它綻現出流光溢彩的狀態,因為人的高貴之處源於靈魂深處的藝術氣質。
劉秀萍,女,漢族,1960年出生於呼和浩特市,兩歲時身染重病失去了行走能力,在父母的背上開始了身體與年齡的成長,儘管那幾年的生活內容不是求醫問藥,就是走在手術臺的路上,而當測試效果時,邁開步伐仍然需要雙手的帶動。
父母在一次次失敗中失去了擊退病魔的信心,選擇了另一條改變命運的道路,送她到學校接受知識的薰陶。當書本在她面前展現出一幅精彩而生動的畫卷時,小小的她忘記了苦難,一頭便扎進了知識的海洋開始如饑似渴的汲取心靈上的養分。
俗話說:知識能夠改變命運,而在劉秀萍身上,似乎這句箴言有些出入,高中畢業,她滿懷著激情與信心準備一展身手,盡最大的努力為社會做貢獻,社會卻生生地將她拒之門外。
她在家待業的時間和紅軍抗戰一樣,整整八年之後她才擁有了第一份工作,儘管這個機會到來的有些緩慢,但是她依然格外珍惜,以極大的熱情在工作中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多少艱辛、幾多坎坷都沒有絲毫減弱她的信心,她感恩這份工作、感恩這個單位能夠給予她這份機會,工作不僅體現了她的人生價值,工作環境中也讓她遇見了她一生的摯愛,所以她要奉獻她畢生的精力與寶貴的年華為之服務,沒曾想僅僅幾年的時間,時代迎來改革,單位轉型,她和愛人下崗了。
時間不會因為誰的止步而停息,短暫的迷茫與惆悵後,她創辦了呼和浩特市第一家殘疾人就業服務中心,製作、教授殘疾人藝術手工品製作,讓自己就業的同時,給更多殘疾人帶來生活希望。身有重殘的她深刻地了解每一位身有殘病人內心的需求,之所以身體殘病了,而他們的心就會更加的要強,希望自己的肩頭撐起屬於自己的天空。她深信上帝不會關閉一個人所有的門窗,每個人身上都具有屬於他/她獨到的閃亮點。製作藝術手工品過程中,她多少被深深地感動與震撼,這一個群體的身體因殘病的扭曲而變得不堪或者醜陋,但是只因他們失去了容顏的美麗,卻更加注重心靈的美好,所以他們用畢生的心血與超常的熱情,為社會創造美麗,為人們美化著單調的生活。她便在這個殘疾人就業服務中心越做越用心,越做越熱愛這份工作,越做越離不開這群可愛的人!
一屆一屆的學員進來,一屆一屆學員帶著收穫與成就走向社會,殘疾人就業服務中心一做便是十年,技術從稚嫩走向成熟、從粗略走向精緻,藝術手工品從殘疾人就業服務中心走出了呼和浩特市,走向全區各地、走上了全國的參賽展。
今年在相關部門的支持下,先後在託克託縣、巴盟、武川、烏海啟動了她藝術手工品的培訓課,參加培訓課的不止是殘疾人,還有很多的正常人,因為這項技術不僅可以帶給人們就業機會,而且能夠精彩與美麗每一個人的生活,不管你是何人,身處何境,心靈深處追尋的那份美,所有人幾乎都是相似的!
你是否也想為這個時代創造美豔的色彩?你是否也想精彩、美化自己的生活?那麼,劉秀萍可以為你詮釋何為藝術手工品、何為藝術人生,讓這份精美的極品手工藝術品走向世界、走進每個人的心靈,人們的生命與生活洋溢著藝術氣息,請你來!為她、為你、為社會更多需要的人搭建這方舞臺!
在呼和浩特成立藝術工藝品培訓機構,引進更加豐富的工藝品製作,給更多殘障朋友以及喜歡學習工藝品的學員們,提供正規的學習機會,在學到精湛技能的同時,也能夠擁有一份正式部門頒發的證書,是劉秀萍此刻最大的心願,希望相關部門提供良好的策略!
聯繫電話:15034950961
美麗的你關注我,便是關注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