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久見!近距離接觸課本中的日月潭,並吃了個臺灣茶葉蛋!

2021-01-09 倪磊楚

你是否也跟我一樣,對於去見那些課本中出現過的地方有種莫名的期待感呢?就像小小的心願得到了實現一樣的感覺。而活久見,在見過死海、盧溝橋之後,終於又能見到課本中的日月潭了。

日月潭位於南投縣,這裡是臺灣的中心位置。日月潭這個出現在我們小學課本裡的地方,以前只能在課本中想像她的樣子,現在終於可以親眼看到她的模樣。

搭上去日月潭的車,心中期待著她的模樣。

來到了日月潭,當然應該選擇遊艇遊湖,才能看清她的模樣。抵達日月潭的第一天,我們並沒有選擇做遊艇,而是圍著她繞了一圈。龍鳳宮、向山行政中心、水社霸、文武廟,我們走遍了日月潭的一圈,了解了她過去的故事。

還記得以前的一個梗,大陸人吃不起臺灣的茶葉蛋。在這裡我們美美地享用了臺灣的茶葉蛋。我在想,梗裡所說的茶葉蛋大概就是日月潭的茶葉蛋吧,畢竟它那麼好吃。

早上搭上期待已久的日月潭遊湖遊艇,想更近地看一看存在於小學課本那麼多年的日月潭。 日月潭四周是重巒疊峰,湖面遼闊,潭水澄澈,日月潭更像是一顆碧綠的寶石鑲嵌在群山之中。

泛棹出渡,小舟一蕩開槳,人便入琉璃明鏡。 怪不得這裡曾經是蔣介石和宋美齡談情說愛之地。

這一潭碧藍的水就足夠讓人心醉。

日月潭分為月潭和日潭,其中的分界線就是中心的一座小島——拉魯島。 我們坐著遊艇,從日潭到月潭,也從拉魯島的身旁經過。 在日月潭上望著拉魯島,更覺得有「一嶼孤浮四面空」的曠朗。

二年級下冊的語文課本中所寫: 「清晨,湖面上飄著薄薄的霧。天邊的晨星和山上的點點燈光,隱隱約約地倒映在湖水中。 中午,太陽高照,整個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圍的建築,都清晰地展現在眼前。要是下起濛濛細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輕紗,周圍的景物一片朦朧,就像童話中的仙境。 日月潭風光秀麗,吸引了許許多多的中外遊客。」 是啊,日月潭的秀麗風光,怎能不吸引人呢?

相關焦點

  • 這就是課本裡的日月潭,寶島臺灣名氣最高的旅遊景點
    如果你問起,寶島臺灣最知名的旅遊景點是哪裡,相信很多人的回答都會是日月潭。即使是那些沒去過臺灣的人,日月潭這個名字總是耳熟能詳的。含我在內,也正是因為小學課本裡的一篇文章,讓我記住了臺灣有個日月潭。位於臺灣中部的日月潭是寶島臺灣最大的淡水湖,在清代時它就被許多大陸的居民所知道。據口耳間的傳說,日月潭名稱之由來是因為湖心有一座小島,整個高山湖泊正被這小島分成兩塊。這兩個區域從形態上看分別像圓日和彎月,所以日月潭的名字也就出現了。日月潭是我們此次臺灣之行的第三站,也是我最期待的一站。
  • 跟著課本去旅行——臺灣日月潭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綠。湖中央有個美麗的小島,把湖水分成兩半,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裡講述的景點是二年級上冊第十課吳壯達寫的《日月潭》,趕緊仔細往下看,說的知識和建議你都知道不?
  • 中國臺灣日月潭遊記
    當我去臺灣時,我不得不去臺灣最著名的景點日月潭,今天的第一站是日月潭。清晨,天空中有一點小雨。每個人都帶上雨具,跟著導遊出發了。當我們到達風景區時,天空放晴了。那真是早晨和黃昏,雨和陽光。風景不同了。臺灣日月潭, 阿里山和日月潭的小學從中文課文中知道這是臺灣的一個著名景點。
  • 壹讀:十一假期,大陸遊客吃茶葉蛋吃到日月潭
    在臺北大學讀書的大陸學生馬軍最近在《壹讀》撰寫文章《十一假期,大陸遊客吃茶葉蛋吃到日月潭》。文中稱,大陸遊客數量龐大,著名的日月潭阿婆茶葉蛋供不應求,於是,日月潭出現了許多阿婆茶葉蛋。不過,一些大陸遊客不文明行為也容易引起臺灣人不滿。一位臺灣教師認為,不文明的舉動是很容易拉大兩岸民眾的異己關係。「獨派」或者綠營媒體也很喜歡利用這種舉動。
  • 臺灣日月潭風景區,小學課本的必修課,大家還記得不
    說起我國臺灣日月潭風景區,很多的朋友應該都會很熟悉吧。這個臺灣的日月潭因為太有名了,所以很多方面的雜誌書籍都有它的介紹。特別是在80、90後的那一代人相信很多人都學過《臺灣日月潭》這一篇課文。現在小編給大家看看真實的日月潭到底有何美景,讓無數的向往日月潭的夥伴們科普一下。
  • 探訪日月潭:住「古蹟」 吃美食 感受臺灣湖光山色
    【解說】說起臺灣的地標性景點,日月潭當之無愧。作為臺灣最大的天然淡水湖,這裡在清朝時即被選為臺灣八大景之一,有"海外別一洞天" 之稱。  日月潭畔的蔣公行館,曾是蔣介石休憩迎賓的所在。震驚一時的「9·21」大地震曾將它徹底毀損,原址上建起的日月行館如今是日月潭最高建築物,吸引眾多遊客造訪。  行館外,一條由石塊鋪就的步道環繞周邊。
  • 日月潭,臺灣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每個人小學課本都讀過的
    從林班道出發去日月潭還挺近的,我們很快便來到了日月潭的湖邊。這是我第二次來日月潭了,想來大家對寶島臺灣最初的印象就是小學課本裡的日月潭了。相比兩年前來的盛景,此刻的日月潭人流少了許多,原本應該蜂擁的碼頭這會兒都不需要排隊了。
  • 玩轉南投日月潭,偷得人生幾回閒,值得收藏的日月潭旅遊攻略
    玩轉南投日月潭,偷得人生幾回閒,值得收藏的日月潭旅遊攻略小學課本上有一篇關於日月潭的文章,是這樣描述的:日月潭是我國臺灣省最大的一個湖,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綠,湖中央有個美麗的小島,叫光華島,這個島將湖水分成兩半,,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
  • 這個臺灣日月潭之美無法想像,黃昏之際盡顯漁舟唱晚之景
    區內依特色規劃有六處主題公園,包括景觀、自然、孔雀及蝴蝶、水鳥、宗教等六個主題公園,還有八個特殊景點,以及水社、德化社兩大服務區。日月潭中有一小島,遠望好象浮在水面上的一顆珠子,名「珠子嶼」。抗戰勝利後,為慶祝臺灣光復,把它改名為「光華島」。
  • 海南日報數字報-何不去嘗嘗日月潭阿婆茶蛋?
    殊不知,近年來,臺灣流行著一句新興名言:到臺灣不到日月潭等於沒來臺灣,到日月潭不吃阿婆茶蛋等於沒來日月潭!   何謂日月潭阿婆茶蛋?  在臺灣日月潭玄光寺碼頭通往玄光寺的階梯旁,有一個83歲的阿婆在涼亭裡賣香菇茶葉蛋。阿婆在此賣茶葉蛋60多年,從18歲的少女茶蛋西施一直賣成了83歲的茶蛋阿婆。
  • 悠遊日月潭 臺灣「水沙連」人文之旅
    波光粼粼的日月潭湖水,與四周高低起伏的山巒相映襯,從古時就有「水沙連」的美稱,不論是在湖邊的飯店中,或是搭乘遊艇從湖面欣賞這幅優美的自然景觀,都能讓身心得到療愈,洗淨累積的疲憊。九族文化村穿越歐式花園後 體會原住民風情的大型遊玩地
  • 臺灣的日月潭、太魯閣、中橫公路和中臺禪寺比中國3A景點強多少?
    在小學的時候,我們都學了一篇文章《寶島臺灣》,講述了很美很美的日月潭,還有阿里山,還有一首歌曲唱: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壯如牛哦。於是從小開始就非常嚮往著哪一天可以去寶島臺灣去看一看,而且是一種情懷。
  • 一枚茶葉蛋裡的生意經,看了感悟好多!
    如果你去過臺灣,如果你去過日月潭,如果你去過日月潭附近的玄光寺,那麼你肯定會禁不住香味兒的誘惑而去嘗一嘗阿婆茶葉蛋。幾乎每一個去玄光寺的遊客都會買上幾枚阿婆茶葉蛋,儘管價格不菲,但是每天依舊能賣出上千枚。
  • 臺灣自由行,100張圖看臺灣之茶雞蛋篇
    【原創】第431篇2019年,臺灣將註定成為一個熱點,所以,我決定趁熱度還沒起來之前,到臺灣做一個環島遊。因為春節得閒,我從手機中找出了100張照片,和大家聊一聊這裡的風土人情。5年前,臺灣的一個教授,在娛樂節目中說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
  • 臺灣奇景!「九蛙出水」再現日月潭,網友:這是什麼情況?
    日月潭其實大家應該都有聽過,因為小學的課本上其實就有日月潭,這是一個相當著名的景點,而日月潭裡是有一尊九隻青蛙疊在一起的雕像,不過對於大眾的來說,其實印象裡一般只有一兩隻,最多四五隻這樣,其他的蛙都在水底。
  • 我的遊記:臺灣日月潭
    臺灣是我們中國的第一大島,而臺灣有兩大象徵性的景點:日月潭和阿里山!今天就到日月潭打卡!日月潭位於中國臺灣省南投縣,阿里山以北、能高山之南的南投縣魚池鄉水社村,舊稱水沙連、龍湖、水社大湖、珠潭、雙潭,亦名水裡社。
  • 日月潭茶葉蛋阿婆:一生做好一件事
    阿婆說她家茶葉蛋好吃的原因很簡單,她家的茶葉蛋是用紅茶及鹽將蛋煮熟後放涼,然後再拿出煮好的蛋將蛋殼輕敲出裂紋,再放入香菇與紅茶的湯底中慢慢小火燉煮六小時以上!阿婆家最高每天能賣出5、6000個只茶葉蛋,因此這裡已經成為日月潭的另一道風景線,許多觀光客來到日月潭都指明一定要吃她家的茶葉蛋。
  • 臺灣南投縣日月潭風光
    臺灣日月潭風光1 劉玉超 攝 2016年08月02日臺灣日月潭風光2 劉玉超 攝 2016年08月02日臺灣日月潭風光3 劉玉超 攝 2016年08月02日臺灣日月潭風光4 劉玉超 攝 2016年08月02日臺灣日月潭風光5 劉玉超 攝 2016年08月02日臺灣日月潭風光6 劉玉超 攝 2016年08月
  • 日月潭在哪裡
    在小學的課本中我們了解到了日月潭,雖然課文的篇幅很短,但是也非常好的展現了日月潭的迷人風姿。那麼下面小編就來具體說說日月潭在哪裡。詳細內容01日月潭位於中國臺灣省阿里山以北、能高山之南的南投縣魚池鄉水社村,舊稱水沙連、龍湖、水社大湖、珠潭、雙潭,亦名水裡社。日月潭是中國臺灣風景優美的「天池」,地處玉山山脈之北、能高瀑布之南,介祁於集集大山(潭之西)與水社大山(潭之東)之間。
  • 小時候的語文課本裡,有哪些我們當時深信不疑現在卻被打臉的事實?
    語文課本作為全國上億學子的通用課本,它們伴隨著我們成長,為我們傳遞知識,幫助曾經幼小的我們睜眼看世界。兒時,我們將語文課本奉為至理名言,只要上面的內容絕對是正確的,從沒有懷疑過。然而,隨著我們逐漸長大,接觸的知識更多之後,發現我們曾經奉為「至理名言」的語文課本並非是完全正確的,其中有不少當時深信不疑現在卻被打臉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