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惠琳 編輯/ 譚璐
百勝中國回歸香港資本市場,投資者卻不買帳。
9月10日,百勝中國在港交所掛牌上市,開盤報410港元,低於412港元,當日收盤股價報390.2港元,較發行價下跌5.29%,總市值約為1635億港元。
作為國內最大的餐飲企業,自2016年從Yum! Brands(百勝餐飲集團)分拆後,百勝中國已在紐交所上市四年,坐擁肯德基、必勝客、小肥羊、黃記煌和COFFii & JOY等八個品牌,2019年總收入達87.7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00億元)。
2020上半年,在疫情的重創之下,肯德基的營收同比下降17.43%,淨利潤同比大幅下滑51.5%。
中概股集體退潮,百勝中國的回歸是大勢所趨。百勝中國CEO屈翠容表示,公司在香港二次上市,將使公司離經營地點、顧客及社區蓬勃 發展的所在地更近。
在多元化布局不順,營收過度依賴肯德基的窘境下,外界對百勝中國的前景依然抱有懷疑。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告訴《21CBR》記者,由於上半年整體業績和利潤不算理想,百勝中國要得到投資者的青睞較為困難。
肯德基獨挑大梁
七個品牌拖後腿
作為肯德基的母公司,百勝中國自帶光環,實際卻是「負重」上市。
自從1987年開出第一家肯德基餐廳以來,百勝中國的門店數量一直逐年遞增。截至2020年7月,百勝旗下的餐廳數量已達1萬家,其中包括6700家肯德基和2200家必勝客,然而,這家餐飲巨頭的運營早已暗藏危機。
2017年開始,百勝中國的業績呈明顯放緩趨勢,總營收增速由2017年的9.69%下降至2019年的4.3%,淨利潤增速也由2018年的77.89%陡降至2019年的0.71%。
此前,百勝中國一直通過收購、併購等方式進行多元化布局,但各品牌發展得並不順利,收入貢獻有限,業績有九成靠肯德基、必勝客支撐,營收結構較為單一。
圖片來自光大證券研究所
2019年,來自肯德基、必勝客的營收佔比分別為70.57%、 24.46%,來自其他餐廳的營收佔比不到 5%。
從近年的數據表現來看,肯德基的業績連年增長,對總營收的貢獻不斷擴大。而必勝客的發展已顯疲態,其他品牌則日漸式微,拖累了整體業績表現。
以必勝客為例,2017年至2019年,門店數雖然增加了86家,但整體營收幾乎停滯不前,始終保持在21億美元左右,同店銷售增速也反覆波動,2017年至2018年同店銷售額增長由1%跌至負5%。
為了刺激業績復甦,必勝客通過舊店翻新、打折促銷等手段進行了「振興計劃」,2019年業績提升,同店增長恢復至1%,卻付出了客單價下滑的代價,2018年至2020年上半年,必勝客的客單價由120元下降至108元。
獨挑大梁的肯德基,收入仍保持增長,增速也出現放緩,2018年至2019年,肯德基中國區的期末門店數分別增加566家、742家,在開店速度明顯加快的情況下,營收增速卻由12.2%放緩至6.1%,這意味著肯德基的單店盈利已出現滑坡。
對於收購而來的東方既白、小肥羊、黃記煌中餐品牌,百勝中國原本是想發展成中餐事業部,拓展本地化業務,但前景未明。小肥羊在百勝中國接手的8年間,門店數量從700多家降至260多家;黃記煌則多次被爆出衛生安全問題。
朱丹蓬向《21CBR》記者分析,百勝中國中餐板塊偏弱的局面,一時一刻很難扭轉過來,而西餐板塊只有肯德基相對穩定,必勝客是「拖油瓶」,想兩條腿走路的百勝中國實際是在困惑中「負重前行」。
尋找新的增長點
下沉開店 + 投入外賣
百勝中國新的增長點在哪?
招股書顯示,百勝中國此次IPO將最高募資約200億港元,計劃將45%的融資用到門店開拓之上,目標門店數突破2萬家;45%投資於數位化轉型;剩餘10%投入到日常經營現金流中。可見,九成的融資將用於門店擴張和數位化,這是未來百勝中國發展的關鍵詞。
今年5月,屈翠容提到,疫情期間提高了外賣業務的比例,同時也看到了在四五線城市擴展的機會。
受益於疫情加快了餐飲數位化,外賣業務和數字訂單成為百勝中國增長的驅動力之一。今年第二季度,外賣銷售額分別佔肯德基、必勝客銷售額的27%和35%,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8%和24%。
截至2020年6月30日,肯德基和必勝客的會員總數超過2.65億。在第二季度中,會員銷售額佔兩者總系統銷售額的比例分別提升至65%和53%。
肯德基付費會員體系
百勝中國另一個增長動力來自門店網絡的持續擴張。
在朱丹蓬看來,從銷售漏鬥管理原理來看,在毛利率比較穩定的情況下,只有當百勝中國的門店擴張速度大於閉店萎縮速度,才能得到財報的正面反饋。
根據此前公布的發展規劃,不包括黃記煌,2020年百勝中國將開設800-850家新店。按照已有的動作來看,推動肯德基的全面下沉,是門店擴張的重要方向。
2020年8月,肯德基在河南封丘縣開出了首家「小鎮模式」店,並計劃未來在推動河南省80個縣建設標準店的基礎上,進一步選擇28個縣開出小鎮模式店。
以往,肯德基的門店多集中在一二線城市,人均消費水平高,但消費者的餐飲選擇非常豐富,競爭對手眾多。相比之下,三線及以下城市的開店成本更低,西餐選擇較少,存在較大的市場空間。
此外,百勝中國將繼續嘗試多品牌策略。今年4月,百勝中國與義大利咖啡品牌Lavazza宣布組建合資公司,在中國共同運營Lavazza咖啡店,目前第一家咖啡旗艦店已經在上海開業。8月,百勝中國旗下的塔可貝爾餐廳也在北京開出首店,迄今全國門店達11家。
在尋找新增長點的路上,百勝中國能走多遠還未可知,但可以確定的是,有了上市帶來的資本助力後,百勝中國將以更快的速度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