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美國蓋茨基金會聯席主席比爾·蓋茨做客《新聞1+1》節目,就國際疫情防控與合作,接受央視主持人白巖松的專訪。
比爾·蓋茨談疫苗研發:每節約哪怕一天,對世界來說都能帶來很大不同
白巖松提問說:您的基金會下有很多非常棒的流行病專家,(有著)疫苗早起的開發以及資金,現在整個疫苗的研發走到了哪一步?在如何行動?
比爾·蓋茨表示,「我們一直有一個平臺,從事RNA疫苗研發,到現在已有8年多時間,這個平臺很有潛力,無論是研發新疫苗的速度,還是大量生產疫苗的能力都很好。」
比爾·蓋茨介紹,目前平臺上有四家公司,專注從事RNA疫苗研發,但我們還需要支持四五家利用傳統方法研發疫苗的企業,因為每節約一個月,哪怕一天,對世界來說都能帶來很大不同,一旦我們能夠大規模生產新冠病毒疫苗,就能夠減少大量死亡,避免數萬億的經濟損失。
他說,「我們不能只試一種,我們必須同時嘗試多種可能的疫苗,全球目前在疫苗研發上做了很多努力,蓋茨基金會將從全球範圍挑選八到十種有潛力的疫苗,全力推進它們的研發,這樣才能找到至少一兩個安全性高,易於生產且有效性強的疫苗。」
比爾•蓋茨基金會製造了疫情以「清除人類」?
蓋茨:謠言挺諷刺,我已捐幾十億應對傳染病
在疫情嚴峻的美國,圍繞著比爾•蓋茨和他的基金會,一種聽上去有些匪夷所思的陰謀論也傳播的越來越廣。比如,蓋茨基金會曾在2月5日宣布,投入最高1億美元支持全球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特別是加速開發疫苗時,有人散布說,這是比爾•蓋茨正在陰謀利用疫情和疫苗控制人口。他們給出的理由是,早在2015年,比爾•蓋茨在一次演講中就已經做出了預言說,「如果在未來幾十年內,有什麼東西能夠殺死超過1000萬人,那很可能是一種高度傳染性的病毒,而不是戰爭。」持有陰謀論者還有這樣的證據:2019年10月18日,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衛生安全中心與蓋茨基金及世界經濟論壇合作,模擬了一場全球瘟疫流行的桌面演練,結果很快全球疫情就暴發了。於是他們得出結論,這場疫情本身就是比爾蓋茨基金會等製作出來的,目的是為用疫苗當幌子,進行人體試驗,最終完成他的「人類清除計劃」。
對此,比爾•蓋茨在接受白巖松訪問時表示,「我覺得這挺有諷刺意味的,尤其是對於那些盡全力幫助世界,做好應對疫情準備的人來說。我目前已經捐出幾十億美元,用於資助研發應對傳染病的工具,並盡力在全球解決傳染問題,包括可能造成大流行的傳染病。但眼下的情形有些瘋狂,不可避免會產生很多匪夷所思的謠言。」
他繼續說,「此次疫情表明,無論是個體還是國家之間,都是相互依存的。為了遏制全球疫情的蔓延,我們需要尋找最得力的人員,最有效的疫苗,最有效的藥物,我們不能只為了服務某個國家,而是要為整個世界著想,包括那些缺乏疫苗研發和生產資源的國家。我們在實際工作中應重點幫助這些國家。雖然有很多相互攻擊的聲音,但總體而言,人們的態度還是很積極的。」
如何看待各國之間出現「攻擊」、不合作局面,比爾·蓋茨面對白巖松給出建議
白巖松提問:現在世界上各國之間也開始出現「攻擊」、不合作、甚至是歧視這樣的一種局面,這一點是否讓您擔心,您的建議是什麼?
比爾·蓋茨表示,希望對外國人和國際活動的擔心不會長久持續,因為全球合作能夠帶來很多好處,而這往往要求跨國旅行,比如聯合國或者世界衛生組織舉行大會,專家從世界各地聚集到一起,共同解決問題。我希望對外國人的擔心不會一直加重,因為這對於全球來說是嚴重的後退,不僅影響未來的大流行病應對,幫助所有國家消除流行病,也會影響氣候變化等問題的應對,這些都需要各個國家深入合作開展創新。
比爾·蓋茨對話白巖松文字實錄:
白巖松:1月27日,您向中國捐了第一筆的款項,還給習主席寫信,您的反應為什麼會那麼快?
比爾·蓋茨:蓋茨基金會與中國政府在健康領域有著長期的合作關係,尤其是在結核病、愛滋病、瘧疾等傳染病領域。我們一直與中國國家衛健委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保持深度合作,所以能夠迅速開展工作。
白巖松:您如何評價中國防疫的過程?
比爾·蓋茨:中國政府從1月下旬就全力投入,嚴格地實施了減少接觸、加強隔離等措施。很高興看到這些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這為與中國同等富裕,以及比中國更富裕的國家提供了防控模式。目前,全球很多地方的疫情已經接近峰值,減少人際接觸的效果在韓國等許多地方都得到了驗證。
中國是第一個著手抗擊此次疫情的國家,最先經歷疫情的國家,往往面臨的挑戰最大,因此人們對疾病的了解太少了。現在中國正在幫助其他國家,中國現在已經基本復工,目前正參與供應一些關鍵物資,這將為全球抗疫帶來重大改變。
白巖松:五年前的一次演講中,您曾預測會有一次大規模的流行病,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直覺?疫情真的來了,您的心情又如何?
比爾·蓋茨:2015年那次演講的目的,是鼓勵世界在下一次流行病到來之前做好準備。我當時說,如果我們不做好準備,全球可能會有3000萬人死亡,經濟損失超過3萬億美元。遺憾的是,這次疫情造成的損失遠遠超過我當時的預測。所以,我提出投資開發新的診斷工具、新的藥物和快速開發疫苗的能力等關鍵目標。
然而這些目標並沒有實現,這令人有些遺憾。經過這次疫情後,各國將共同努力加大相關投入,我期待相關工作和創新能夠順利,讓我們為下一次疫情做好準備,也希望我們不會再經歷同樣的悲劇。
白巖松:截至目前,美國累計確診人數超過40萬,原因是什麼?美國下一步該怎麼辦?
比爾·蓋茨:的確,城市的情況要比其他地方更困難。城市有很多國際旅客,出現輸入性病例的可能性很大。由於各種原因,紐約沒能更早地採取行動,但其行動速度現在已經大大加快。我們的一個合作夥伴正通過建立模型研判疫情走勢,目前預測的結果是,確診人數很有希望從本月底開始下降,然後到5月底大幅下降。但前提是人們遵守所有的社交距離規則,這些規則是他們之前從未遇到過的。
白巖松:想對醫護工作者說些什麼?
比爾·蓋茨:他們非常了不起,尤其是在疫情初期,當時人們對疫情風險知之甚少,一些沒有參與治療新冠肺炎病人的醫生也被感染。當他們意識到疫情正在蔓延的時候,仍然義無反顧地投入到救治工作中,並在艱難的條件下日以繼夜地開展工作。有時為了防止傳染,甚至要避免接觸自己的家人,無論病毒多麼猖獗,醫護人員總是衝在最前面。下一波疫情高峰可能出現在發展中國家,而那裡的應對能力更薄弱,醫護人員將陷入更艱難的處境。
白巖松:在美國,個別網友對您不解,甚至在攻擊您,發表諸如「病毒是從您疫苗研製的過程中傳播出來的」的言論,甚至反對您提出的「保持社交距離」的建議。您怎麼看待這些聲音?
比爾·蓋茨:我覺得這挺有諷刺意味的,尤其是對於那些盡全力做好應對疫情準備的人來說更是諷刺。
目前,我已經捐出十幾億美元,用於資助研發應對傳染病的工具,並盡力在全球解決傳染病問題,包括可能造成大流行的傳染病。但眼下情形有些瘋狂,不可避免會產生很多匪夷所思的謠言。這次的疫情表明,無論是個體之間還是國家之間,都是相互依存的。
白巖松:蓋茨基金會中,有很多流行病學專家,目前疫苗研發進展到哪一步了?
比爾·蓋茨:我們一直有一個平臺,從事RNA疫苗研發,到現在已有8年多時間。這個平臺很有潛力,無論是研發新疫苗的速度,還是大量生產疫苗的能力都很好。目前平臺上有四家公司,專注從事RNA疫苗研發,但我們還需要支持四五家利用傳統方法研發疫苗的企業。蓋茨基金會將從全球範圍挑選八到十種有潛力的疫苗,全力推進研發,這樣才能找到至少一兩個安全性高,易於生產且有效性強的疫苗。
白巖松:如果未來疫苗研究出來後,仍有很多人用不起,該怎麼辦?
比爾·蓋茨:我們的理念是疫苗應當能夠觸達世界上的每個人,這也是蓋茨基金會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我們在資助創新機構研發這些疫苗時,要求他們承諾不是為了謀取利潤,或者說不是為謀求可觀的利潤,因為這屬於應急類型的需求。我們要力爭把疫苗的價格降到最低,同時也將為疫苗採購籌措資金,從而讓世界所有人都得到接種。
白巖松:想對武漢民眾說些什麼?
比爾·蓋茨:所有的武漢人民,在如此嚴格的隔離下,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很高興疫情被成功控制,但我相信他們都經歷了極大的困難,所以我非常感謝大家做出的犧牲。身處傳染病的中心是一個難以置信的挑戰,你們做出了許多改變,工作停滯了,生活變得與往日截然不同。
中國已將新增病例的數字減少到很低,同時也在繼續公布新增病例和病行動軌跡,中國應該為這兩點感到驕傲。我希望所有人的生活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能進一步恢復正常。隨著人們通過檢測數據來判斷哪些地方需要繼續執行嚴格的措施,哪些地方可以部分恢復,感謝你們做出的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