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什麼肉都敢吃,卻偏偏不吃貓肉,李時珍:貓肉食之不佳!

2020-12-17 阿旺讀書

拂拭菱花看寶鏡,玉指纖纖,捻唾撩雲鬢,閒折海榴過翠徑,雪貓戲撲風花影。

如果來一場世界各國的飲食文化大排名,毫無疑問中國一定穩居第一位,說到吃從有中國人的那一天大概就有了屬於自己繁雜而豐富的飲食文化,這大概和中國幅員遼闊、物產豐富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從商周時代的鼎饗而食到清廷的滿漢全席,中國人在吃上不僅吃出了花樣,更是吃出了藝術和文化,常言道就沒有什麼是中國人不敢吃的。

一個羊肚誕生出數十種的吃法,一個火鍋滿足了對不同食材的追求,是聞之變色的臭豆腐,是觀之無趣的松花蛋還是別具一個的毒河豚。

在世人的面前似乎任何食物都能成為中國人眼中的饕餮盛宴,但有一樣似乎是中國人拒絕的,那就是貓肉

01充滿靈性的動物

大多數喜歡小動物的人似乎對貓都沒什麼抵抗力,當那毛絨絨的小球跳入你懷中的時候,瞬間會融化一顆冰冷的心。

家中養著貓咪的人都有過似曾相識的感覺,是在寒冬臘月的床頭,它想盡辦法鑽入你的懷中,是在你看書的時候悄悄的爬上你的肩頭,也或是在你書寫文案的時候乖巧的躺在你的案頭。

貓是最早進入中國普通家庭的動物之一,在王公貴族家中它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寵物,在普通的老百姓家中它是捕鼠除害的利器。

有時候人們將貓比作傳奇的化身,賦予它九條命的靈性;有時候人們又將它或作邪惡的化身,就如同《狸貓換太子》中的邪祟

但同樣被人喜歡的狗狗似乎就沒有貓這麼好的命運了,忙時是看家護院的忠犬,閒時是富貴人家中用於作樂的寵物,饑渴難耐時還是人們餐桌上的美味佳餚。

即便是物產豐富的當下,還有部分人對狗肉情有獨鍾,玉林的狗肉節上每年都是人來人往,前去參加盛宴的人也是絡繹不絕。

這就讓人不免有些疑惑,什麼都吃的中國人為什麼不吃貓肉呢?

思來想去應該不是出於對貓的尊重,而是有著其他的原因,愛吃的古人們也曾對此作出過一番解釋。

02食之不佳,騷味稍重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就說過貓肉食之不佳,所以吃的人很少。貓肉性酸,不好吃。這是李時珍給的出的理由,那事實是這樣嗎?

其實在我很小的時候也問過長輩的問題,長輩們也是這樣回答我的,說人們之所以不吃貓肉主要是煮熟的貓肉發酸,發柴口感上不好。

再一個重要原因則是古人對於健康上面的考慮,普通人家養貓主要還是為了捕鼠驅蛇。

經過數千年的生活總結,老鼠身上攜帶著大量的病菌,稍有不慎則會奪人性命;蛇常出沒於陰暗潮溼的地方,不僅身上含有病菌,其本身也有毒。

貓頻繁接觸這些動物身上勢必也會殘留病毒,如果處理不好很有可能危及性命。

有人說河豚也有毒,為什麼還有人吃,這就從口感上來說了。如今我們都知道河豚身上雖然帶有劇毒,但處理的好便是招待貴賓的美味佳餚,貓肉本身就不好吃,又何必擔此風險呢?

我想古人對於貓肉也是有過執著的,要不然為何會說貓肉口感不佳呢?

大概古人也曾考慮過如何將貓肉做的好吃,就像是吃鯉魚一樣,煎炒烹炸、蒸煮燉的方式方法都試過了,終究還是沒有找到適合吃貓肉的辦法

但對於這種說法部分吃貨們是接受不了的,因為在什麼都敢吃的廣東就有一道名叫"龍虎鬥"的名菜,其中的肉絲就是以老貓為食材。

對於筆者來說,對於這道菜是下不得口的,想到蛇已是一身的雞皮疙瘩,想到貓則是一副充滿血腥的畫面,總覺的有些不適應。

用吃貓肉的吃貨們的話來說李時珍對貓肉的評價太過於果斷。因為在中國有"兩種貓",一種是生長在北方地區的"北貓",一種則是李時珍從未接觸過的"南貓"

據說北貓的肉切開以後流出的是黃色的油脂,這種貓的肉腥中還有一股說不出的騷味,這種貓下鍋以後肉是酸的,讓人難以下咽。

而生在魚米之鄉的南貓在口感上要好的多,無論是從口感上還是味覺上要比北貓好的多,吃貓肉的人大多吃的是南貓,極少數的人才吃北貓。

所以他們常說古人只不過是給不吃貓肉找了個藉口而已,分明是為自己不吃貓肉做狡辯而已。

至於是不是有南貓、北貓之分我是沒有什麼發言權的,也只能是道聽途說,畢竟我個人是不吃貓肉的。

03關愛健康,反對虐殺

常言道貓有九命,斜途為妖。

這是人們對於貓的一种放大的闡述而已,貓的靈活性要比狗的靈活性強得多,不僅能夠躥房越脊,還能騰空跳躍

對於狗狗來說這些動作都是很難完成的,無論是屋頂還是大樹上,貓總是能在威脅的境地化險為夷。對於貓有九命的說法,顯然是出於對於生命的嚮往。

社會發展到今天人們已經是衣食無憂,雖然不能說每日都是山珍海味,也不亞於頓頓有雞鴨魚肉。

無論是雞鴨還是牛羊現在都有專業的屠宰場和養殖場。在人工的培育之下,人們完全可以通過科學的手段保證食用者的安全,但對於貓肉來說卻沒有相關的操作流程。

正如當年的非典一樣,當人們盲目自大,為圖一時的口腹之慾,很有可能引來無妄之災,遭受到來自大自然的報復。

健康的飲食習慣和科學的飲食方式不僅是對於自己健康的重視,也是對於其他生命的敬畏。

我個人是不吃狗肉或是貓肉的,對於他們心中總有一種說不出的感情,但我不反對其他人通過正常的途徑去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

吃什麼是每個人的選擇,作為普通人我們沒有辦法去剝奪別人的權利。天上飛的、地下跑的,路上牛羊海底鮮,飛禽走獸雲中雁,終歸都有屬於它自己的去處。

但我個人是反對虐殺動物的,我們可以決定一些生命的生死,但希望他們死之前的痛苦能短暫一些,人之所以比其他動物高級是因為人有著人性。

在滿足人們欲望的同時儘可能的減少他們的痛苦。

畢竟他們也是一個一個鮮活的生命,對於生死,每種動物都有屬於他們自己的生命旅程,只不過它們沒有選擇生死的權利罷了。

善待生命也算是善待我們自己。

相關焦點

  • 中國人什麼肉都敢吃,為什麼不敢吃貓肉?看完你還敢吃嗎?
    為什麼會這樣呢,難道是因為長得太可愛了,所以我們不捨得吃它們,但是對於古代人來說,他們可不管動物可不可愛,只要能填飽肚子,可是什麼都敢吃! 首先說一下,中國人是吃貓肉的。比如有道菜叫龍虎鬥,說的就是貓肉和蛇肉煮成的。但是,除了龍虎鬥這道菜之外,多數中國人在上千年裡是不吃貓肉的。
  • 古人為什麼不吃貓肉?李時珍:有一種情況千萬別吃
    意思是,一個人從小吃貓肉的話,可以百毒不侵。當然,這應該是誇大了。總的來說,貓肉的藥用價值看起來還不錯。但古代醫書沒提到貓肉有什麼滋補功效。古人很少吃貓肉貓在上古時代被用來保護莊稼,人們還為它和老虎舉行祭禮,馴養後的家貓也是老鼠的剋星,非常重要。
  • 為何中國人不吃貓肉?李時珍早在《本草綱目》給過答案,古人試過
    常言道「民以食為天」,而我國也是一個追求美食的民族,在漫長的歷史上,也發展出了具有各地特色的美食,更是有著八大菜系的說法,基本上能跳的能跑的,都能夠上中國人的餐桌,當然了,吃野生動物不但不提倡,而且很容易觸犯法律,也希望大家能夠勿要貪一時口腹之慾而釀成錯誤。
  • 中國人為何不吃貓肉?原來李時珍早就給出答案,古人早已試過
    中國被稱為飲食之邦,擁有悠久而豐富的飲食文化,說起中國的飲食文化,除了揚名世界的八大菜系,中國人還以什麼都敢吃聞名,上到天上飛的,下到地上爬的,水裡遊的,無論何種食材,在中國人精巧的烹飪技術下,必定色香味俱佳。不過,縱觀歷史,可以發現,即便是號稱無所不吃的中國,在吃的問題上也是有忌諱的,比如不吃貓肉。
  • 中國人為什麼不吃貓肉?其實李時珍早已道出真相,古人試過!
    所以有許多的食材到了我們國內之後,搖身一變就會成為一個能夠被端上餐桌的美食,相信大家也都有感受,平時我們食用到的肉類包括一些雞鴨魚,偶爾還會摻雜一些海鮮,除此之外有的地方也會吃狗肉,相信這一點也是令很多的人們不能接受的一個事情,對此也有人提出來為什麼中國人不吃貓肉?
  • 號稱「啥都敢吃」的中國人,為何不吃貓,《本草綱目》給了答案
    中國人的吃貨形象那是遠外聞名,天上飛的、地下走的、水裡遊的都逃不過中國人拳頭大小的胃。但是號稱沒有什麼不敢吃的國人,卻很少見吃貓肉的,這是為何?但是要說沒有人吃過貓倒也不可能,畢竟中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肯定有人想要當第一個吃「貓」的人,嘗遍百草的李時珍就在他的著作《本草綱目》中提過關於貓肉的味道:「然狸肉入食,貓肉不佳,亦不入食品,故用者稀。」什麼意思呢?就是說貓肉不好吃,貓的肉是酸的,味道極差,而且古代的調料也不像現在一樣品種多樣,不能夠壓制這股酸味,所以都不吃貓肉。
  • 古人為何不吃貓肉?李時珍《本草綱目》早已記載,原因很簡單
    中國人自古崇尚吃文化,無論是飛禽走獸,還是家畜池魚,幾乎無所不吃。但吃什麼並不是人類的本意,這都是生活所迫被逼出來的,比如天天有魚有肉,各類家禽都不缺的情況下,誰還會去亂吃呢?而古代生產力比較低下,老百姓種出來的糧食少之又少,再加上常年的戰亂,天氣等多種原因導致我們可以吃的東西越來越少。但是很多人都注意到了這一點,那就是中國從不吃貓肉,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中國為何沒有吃貓肉的習俗?原來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裡就有答案
    咱們中國是個美食大國,很多西方人不吃的什麼豬蹄、豬腎、豬肺,對中國人來講那都是上好的佳餚。甚至這些年來,西方很多環保主義者,不允許大家吃狗肉,可是我們也知道,對於很多地方的中國人來講,狗肉那也是上好的美食,我們就是建議大家吃狗應該吃那種養殖狗,不能說把人家的寵物狗拉來給吃了。
  • 「貓有九命」,為什麼貓肉少有人吃,李時珍記錄了答案
    記得有一次,家裡的一隻貓死了,我問長輩貓肉能不能吃?長輩只是簡單地回了一句:不能吃,把它埋了。這個疑問其實一直藏在心裡,感覺貓的身上有一層神秘的面紗。我們經常看到貓從很高的地方掉下來,而身體不會有絲毫損傷;而狗從同樣高度掉下來的話,非死即傷。經過查一些資料, 終於找到了答案。
  • 中國人什麼都能吃,為什麼不吃貓肉?
    現在的人都很喜歡養寵物,特別是貓咪和狗狗,雖然如此,許多人還是會去吃狗肉,但是卻從不會有人吃貓肉,這是為什麼呢?
  • 中國人為何不吃貓肉?原來李時珍早就告訴我們答案,古人試過
    我國人民不吃貓肉,首先跟貓肉的味道不好有很多的關係。據說李時珍曾在《本草綱目》中介紹過,說貓肉吃起來會有一股很酸澀的味道,並不符合我國人民追求的美食味道標準。既然如此,那自然吃貓肉的人就會變得比較少了。畢竟再怎麼說,我國地大物博,明明擁有其他諸多適宜食用的食物,為何偏偏要忍著滿心的厭惡之感非去吃貓肉呢?
  • 人為什麼不願意吃貓肉?
    中國人為什麼不吃貓肉中國人什麼都吃,如飛禽走獸,魚鱉嚇蟹,甚至蟲蛇都吃,可就是不吃貓,如果你到酒店或餐館點菜,要貓肉肯定是沒有的,
  • 老人總說吃貓肉會招報應?貓肉為什麼沒人吃?古人李時珍早已試過
    大家都知道中國是個烹飪大國,擁有無數的美食,那在食材的挑選上也是千奇百怪,像什麼蟾蜍啊,蟬蛹啊,到了中國大廚手裡,都可以成為一道道美味佳餚。
  • 為什麼不吃貓肉?
    那麼為什麼人們現在不吃貓肉、或者說沒有吃貓肉的習慣呢?首先貓並不是一種符合食用動物條件的動物,養過貓和狗的得很多都知道貓糧的蛋白質一般都比狗糧高不少。簡單來說就是貓是要吃肉的,而且食物中肉的比重要求很高,想想我們最常飼養用來吃的動物們,豬牛羊雞鴨鵝這些東西,這些才符合肉用動物的經濟規律。而且貓的生長周期很長,很多大型貓咪身體完全長成都要兩年多了,就這樣也才有20多斤。吃素長肉跟吃肉長肉的動物哪種適合用來做食物,這是送分題啊。
  • 還有人吃貓肉?貓肉不能吃的六大理由!
    .對傳統菜任何人無權否定,但也不要宣傳不要普及.現在人們的飲食口味在不斷變化,對於雞,鴨,牛,羊等常吃的肉類似乎已不覺得新鮮,進而有一種獵奇心理.但不管是出於一種獵奇心理,還是求新求異,都不應違背健康,安全,營養的飲食原則.否則,再新鮮的食物也不應食用.
  • 中國人連貓肉都敢吃,為何不敢吃這種動物?原因讓人不敢相信
    加上肉類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以及蛋白質,能滿足人體對營養需求,久而久之的就成了人們都很喜歡食用的美食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在不同的國家以及地區,對於肉類的喜好都是不太一樣的。像歐美國家的飲食就以牛肉為主,而一些國家則喜歡食用豬肉。可是在我們國內,肉類就非常的多了。
  • 連狗肉都吃的中國人,為什麼就不吃這種肉!網友:這種肉你敢吃?
    說到中國的美食文化,那可是源遠流長的,而且中國的吃貨們對於吃這方面頗有研究,就連外來物種小龍蝦,都逃不過被擺上餐桌的命運,什麼蒜蓉小龍蝦、十三香小龍蝦,想想就讓人流口水。除此之外,中國的個個吃貨還都是無肉不歡,像麻辣兔頭、驢肉火燒、狗肉餡餅...幾乎只要是肉類美食,都不會被吃貨們給放過。
  • 這個動物泰興人想吃都不敢吃,到底是什麼美味堵住了泰興人的嘴
    很多人說貓肉不好吃,所以人們就非常不願意吃,但是根據小編的了解,貓它乾淨,而且肉細膩,所以味道肯定鮮美,同時很多著名藥材書裡面就提到了貓肉有極大的藥物價值,能夠治療很多疾病,那我們為什麼還是不吃呢?但是只有我們泰興不吃貓肉嗎?
  • 中國人為什麼愛吃野味?來自李時珍的警告!
    這一切我都賜給你們,如同菜蔬一樣」,但實際上,《聖經》又對食物(肉食)來源做了嚴格規定,比如「但是有翅膀有四足的爬物,你們都當以為可憎」,這就是說各種兩棲、爬行動物(蛙、娃娃魚)都是不能吃的;「凡在海裡、河裡,並一切水裡遊動的活物,無翅無鱗的,你們都當以為可憎」,這樣一來,吃甲魚、螃蟹似乎也成了上帝所不讚許的事情。
  • 回族不吃豬,藏民不食魚,滿族不吃狗,漢族不吃什麼?
    在中國,人們以食物為重,許多中國人非常喜歡它。畢竟食物不能辜負,但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禁忌。眾所周知,回族不吃豬肉,藏族人不吃魚,滿族人不吃狗。這都是為什麼呢,那麼漢族人不吃什麼,一起來看看:大部分回族信仰伊斯蘭教,伊斯蘭經典《古蘭經》中有三種不潔食物,分別是自死、血和豬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