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第一期《藝術很難嗎》上線了。
抱著「讓藝術有趣一點」的想法,我們開始擼稿拍視頻,一擼就擼了六年。
越來越多真愛認識和喜歡我們。
但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號?
你心目中的《藝術很難嗎》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有沒有哪一個瞬間讓你過目不忘,腦海回想?
今天,意外八卦團對意公子進行圍追堵截,
成功套取了關於「藝術很難嗎之臺前幕後」的第一手資料。
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 第一季 第11期《富春山居圖》
我的字明明出現在第二季的《書法心理學》,不信你自己看。下一題!
▲ 第二季 第1期《為什麼不能光明正大看裸體》
應該是第一季,用心理學解讀《最後的晚餐》。
很多美術老師會把我們的節目推薦給學生們,或者直接在課堂上播放節目。
我們也收穫了很多小朋友真愛,他們經常在後臺留言,呼聲最高的就是達文西的《最後的晚餐》。
教育是一件很偉大的事情。能讓小朋友真愛們因為我們的節目喜歡上藝術,並且有自己的思考,這對我和我的團隊來說,就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比心~
記得在第四季講《千裡江山圖》的時候,我讀了一段王小波的《黃金時代》:
「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後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可是我過二十一歲生日時沒有預見到這一點。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麼也錘不了我。」
有的時候我會在想,人這一生能量是有限的,就像18歲的王希孟,他把他這一生的能量傾注在了那一幅《千裡江山圖》上,就像是一個煙火,綻放過後就凋謝了。
但是對於王希孟來講,在天不怕地不怕的年紀,就是應該這樣活啊。
而當我再老一點的時候,可能會對這個世界越來越謙卑。
多年以後,我是不是也會非常懷念當初,熱烈而虛妄的時光?
▲ 第四季 第9期 用搖滾樂解讀《千裡江山圖》
1、沒方向
剛開始做《藝術很難嗎》的時候,只有一個信念:我要做藝術趣味科普!可是節目風格、內容形式啥的其實都是懵的,只能摸索著進行。
好在節目開播就收到了真愛的熱烈反響,正所謂」一拍,即合」。
2、沒內容
我們在第一季的時候講梵谷,光找切入點,就花了整整兩周的時間。
什麼樣的內容才能讓大家覺得「意外「呢?
在無數次腦暴後,我們用經濟學給梵谷算了一筆帳,讓大家知道了,梵谷是真的窮啊。
每一次的節目內容創作,嗯,可以說,就像經歷一場便秘。
3、沒錢
由於經費有限,我們最開始的節目,是在公司的一間沒有窗戶的儲物間進行拍攝的。
正是大夏天的時候,人在密閉的空間裡呆久了,別提多難受了。
還是梵谷那一期,有真愛發現我在節目的最後哭了,就問我:是不是被梵谷感動了?
其實是因為,那個鏡頭錄了十幾遍,我都沒有辦法完整順暢地說完那段臺詞。因為裡面實在太悶了,整個人狀態特別不好。
終於錄完的時候,我的情緒一下子就崩潰了。
當時就覺得,自己太不容易了。
(土豪王你還記得你的五百萬嗎)
綠嘛還是會穿的,有在考慮換一條。
PS:正綠的裙子是真的很難買啊!
不然換成帽子會不會更好看一點?(認真臉)
Q:既然第五季和第六季都生了娃,那....之後打算一季生一個孩子嗎?如果真愛有這個節目需求的話,我努力看看。
不過,畫風可能會變成這樣~
當時覺得,高冷的藝術也可以變得很有趣。
雖然專業的藝術知識不是我們的強項,但我們給自己定位是「藝術入門第一站」,把藝術以輕鬆有趣的方式解讀出來,通過視頻傳遞給大家,讓更廣泛的普通人與藝術建立連接,就是我們的初衷。
我們也用每一期節目向大家展現了,保持初心和發胖這兩件事情。
識別二維碼
回顧《藝術很難嗎》前5季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