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獲獎無數、發論文、科研、競賽、圍棋……高度自律源於從小的習慣

2020-12-13 校園快報

南京師範大學優秀學子宣講團多年來展示了一批又一批南師優秀學子成長、成才經歷,堅持「用身邊事影響身邊人」的朋輩教育理念,為廣大新生同學樹標杆、立榜樣,傳遞向優秀看齊的意識。讓我們共同領略優秀學子的青春風採吧!

榮譽獎項

2019年12月獲校長特別獎學金

2019年12月獲人民出版獎勵學之星

2019年11月獲錢福卿獎學金一等獎

2019年11月獲國家勵志獎學金

2019年5月獲江蘇省三好學生

2018年11月獲國家勵志獎學金

2018年5月獲黃炯強拿督獎學金

2018年、2019年獲校優秀團幹部兩次

2017年11月獲國家獎學金

2017年10月獲校暑期社會實踐先進個人

2017年、2018年、2019年獲校三好學生三次

2017年、2018年、2019年獲校優秀學生幹部三次

2016-2019年獲校優秀學生獎學金一等獎五次

科研情況

2019年6月,參與省級大創項目一項

2019年5月,SCI論文在投,目前在返修

2018年12月,軟體著作權獲得授權

2018年8月,發表EI論文一篇

2018年6月-2019年6月,主持國家級大創項目一項並結題通過

2017年6月-2018年6月,參與校級大創項目一項並結題優秀

這麼多的榮譽稱號集於一身,讓人應接不暇,嘖嘖驚嘆。

科研、競賽、圍棋、詩詞、旅遊......這個看起來文文靜靜的女孩,卻毅然踏上了學習工科的路途。她就是能源院2016級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的徐靜,現已經保送至上海交通大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專業

無數光環的背後,讓人不禁思考:一個文靜乖巧的女孩,究竟要付出怎樣的努力和堅持才能到達遍布繁花的彼岸?

「學習是第一要務」,女孩也能學好工科!

徐靜的專業是「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起初,徐靜也和許多人一樣,對這長達11個字的專業名稱倍感困惑。她不知道這個專業究竟要學什麼,甚至斷章取義地認為與建築有關。不過剛剛走進板倉街78號的懵懂女孩心中依舊升騰起豪情壯志:誰說工科一定是男生的強項?誰說女生就不能學習工科?她鬥志昂揚,暗下決心要成為這個工科專業裡的佼佼者。通過深入學習之後,她漸入佳境,慢慢感受到這個陌生專業的獨特吸引力。

作為本科生,學習是第一要務!」徐靜曾向學弟學妹們多次強調,而這句話是她經歷了三年學習科研實踐後總結出的。「大學生還是學生,主要還是學習。科研、競賽、學生工作畢竟也是錦上添花。」大學三年中,紫金綜合樓103教室成為了她的「革命根據地」,她以備戰高考的熱情面對學習,每天自習至少五小時,高數、工程力學、工程熱力學、建築環境學等都不在話下。這樣的高度自律源於她從小養成的習慣,「覺得不學習就要墮落」的緊迫感使她每天都自覺學習,鮮有停歇。

右起第四位為徐靜 攝於2019年度學生表彰大會

學習過程中,徐靜有著自己的節奏與方法。她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每每前往實驗室,她都會帶上書籍或是作業,這樣就算在實驗室準備階段的空閒時間自己也不會無事可做。她還會製作長短期學習計劃以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因為喜好下棋,她在手機上下載一個有各種棋類的遊戲,五子棋、圍棋、軍棋、象棋、跳棋等等。她會以一個小時為一個學習時間段,若是覺得學習的效率還不錯,就獎勵自己下一盤棋,放鬆心情,讓自己以更好的狀態繼續投入。感到厭煩或者狀態不是很好的時候,她就會利用紫金校區獨有的地理優勢,出校門走一走、逛一逛。玄武湖,紫金山,是她放鬆心情的常地。

學習方法上,徐靜不會盲從他人、亦步亦趨,而是會根據自己的特點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認識到工科重於理解,而自己接受新知識的速度又相對較慢,她總會要求自己在課前提前翻書預習,將自己不會的地方做出標記。真正到了上課時,她著重去聽老師講解,注重理解的過程。一些比較難的科目,課後則會著重進行理解,並做相關題目進行訓練。

「雖然我思維比較慢,但我能靜下心、沉下心來進行思考和鑽研。」徐靜這樣總結道。

孤獨前行,腳踏實地

科研女孩的進階之路

「科研的成果都是腳踏實地一點一點做出來的。」

大一下學期剛進入實驗室的時候,徐靜對每一個器材都充滿好奇,但不敢輕易地去碰。作為隊伍裡唯一的新手,能做的也只是幫學長學姐刷刷燒杯和試管。在大約刷了幾百個燒杯和試管之後,她也慢慢地參與到實驗中來。不過真正著手之後,才發現實驗的過程並不像自己想像的那般一帆風順。實驗總是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實驗臺老是搭不起來,比如熱電偶不知道怎麼接了,她就去請研究生學長來幫忙解決。實驗結果不理想了,就不斷審查、重複重複再重複。最多的一次,她重複做了九次實驗,耗時近三個小時。那段時間,除了上課吃飯睡覺,她一定是在實驗室或者在去實驗室的路上。那時的她,沒有渡過一個完整的周末,接觸實驗設備的次數已遠遠超過接觸書桌的次數,呆在實驗室的時間已超過呆在自習室的時間。

實驗前的準備工作

漫漫長路,總要孤獨前行。徐靜在大一下進團隊,跟著學長學姐做項目。到了大二下,自己便成了項目主持人。沒有學長學姐的帶領與支持,卻承載隊友的希望與動力。她一人負重前行。科研過程中,總會有磕磕絆絆。其中最驚心動魄的一次,她至今難忘。

那次,因與導師隔著12小時時差,她將實驗拍完並發送後就睡了。睡醒來看,竟有59條來自導師的未讀消息,看至最後一條已是「你起來和我meeting一下!」 。膽戰心驚中她急忙與導師進行通話。聽到導師頗為懷疑的語氣,她不禁也對自己的實力產生質疑,情緒陷入低谷。想到自己身上還寄託著隊員的希望,她感到壓力,也陷入了迷茫。「我也不記得是怎樣走出來的了,只是覺得一個團隊既然在自己手上,就一定要帶好」。經過一年努力,看到自己曾經帶過的學妹又接手過她的團隊,在立項以及中期答辯時聽到她們向老師講述自己的項目,徐靜感到十分自豪。

在科研的過程中,徐靜也養成了一項特殊的習慣和愛好,那便是看文獻與匯報文獻。從前她很少主動閱讀文獻,往往是在匯報文獻前匆匆忙忙看一下。但到了自己成為主持人的時候,她感受到讀文獻的重要性,也會要求自己的學弟學妹定期閱讀文獻並進行匯報。她發現,通過閱讀文獻,可以了解科研現狀以及其他學者的研究思路,了解他們的分析與思考的思路,這對科研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堅持不懈,柳暗花明

終嘗甜蜜的投稿歷程

實驗完成後,徐靜滿心期待論文的產出,但這個過程並不容易。

在動筆之前,她開始閱讀近幾年的相關文獻。為了搜齊相關的論文,她閱讀並整理了230篇英文文獻。之後又對780組實驗進行了整理,測量並處理了10萬個數據點,畫了260張圖,而往往畫一張圖就要一個小時的時間。但正是因為這些數據圖,讓她們提出了一種可以抑制空調室外機結冰結霜的有效方法。論文每寫一段就要與老師反覆討論,就這樣反覆請教老師235天,日日對論文進行打磨。老師日後見了她都忍不住調侃,「每天見不到你的消息,都感覺缺少了點什麼」。

當她看到論文發表出來時,她並沒有像自己想像中那般激動,而是內心十分平靜。因為她知道,這是對她所有努力的肯定,也更加堅定了她在科研路上繼續前行的信心。

是嚴謹的工科學霸

也是一枚愛詩詞愛旅行的文青

徐靜不僅是一名貨真價實的工科學霸,也是一位愛好文學與歷史的文藝女孩。

她始終認為讀書是一個人一生的財富。她喜愛詩詞,在學習生活中也能將詩詞融入。在失意時會想起辛棄疾的「莫信君門萬裡,但使民歌《五袴》,歸詔鳳凰銜」,在遇到自己喜歡的人時,會想起「既見君子,雲胡不喜」。

她分享到,近期讀起《南渡北歸》,也是收穫頗豐。讀書時真切體會到民國大師抗戰時期南遷的不易,被書中動亂時期的家國情懷與赤子之心深深地感動,同時對周恩來總理「為中國之崛起而讀書」的遠大抱負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這些為了國家執著奉獻而不顧個人得失的精神,都成了她日後更加積極地投入科研的動力。

目之所及,都成了她心之所向的地方。徐靜愛好旅遊,尤其喜歡歷史文化名城。揚州就是其中一處。當她走上二十四橋,不禁聯想到《揚州慢》中「波心蕩,冷月無聲」的清冷意境以及千古名句「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中的旖旎月色。

她認為旅遊是一個放鬆與體驗的過程,在其中可以感受不同的歷史與人文。西安與鹹陽是她下一個目的地,這源於她閱讀過的《大秦帝國》這本書。閱讀時,她被「虎狼之師」秦人的血氣方剛所震撼,再聯繫《史記》中記述的秦孝公之後六代明君與每一位明君自己的重臣演繹出的眾多傳奇,她被這段奇妙的歷史吸引,忍不住親自探訪。

徐靜所在團隊前往省人醫開展暑期實踐活動

業餘時間,徐靜還喜歡參加志願活動。2018年暑假,她隨能源學院「天使之翼,為愛導航」團隊前往江蘇省人民醫院進行實踐活動,通過一周的排練,為病人帶去「仁醫之聲花園音樂吧」活動。期間她和其他志願者們為生病兒童送去溫暖和關愛,與他們一起娛樂互動,並經此獲得省人民醫院頒發的志願服務證書。

給學弟學妹們的暖心寄語

成長路上,徐靜也有一些心得想向學弟學妹們分享:

在人生每一個節點、每一個階段,都要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即前進的方向。在海上漫無目的地航船,任何方向的風都是逆風。在確定自己想要什麼之後,那就為之不斷地、有計劃地去努力。上天總是會青睞那些努力且有恆心的人。千裡馬最重要的是什麼?除了識得自己的伯樂之外,那就是前進的方向。在努力過程中,可能會迷茫無措,也可能會犯錯,在這種情況下,不妨先停下前進的腳步進行反思,反思過後,再起身前行。

大學裡,能多學一點就多學一點,畢竟學習能力是一個人一生的財富;

能多讀一本書就多讀一本書,畢竟開卷有益;

能多出去旅行就出去旅行,畢竟天下之大還有許多地方沒有我們的腳印;

能不呆在宿舍就不呆在宿舍,畢竟戶樞不蠹流水不腐。

來源:南京師範大學 文案:邵悅 編輯:蘭茵子

圖片由受訪者徐靜本人提供

相關焦點

  • 「小小蠟燭杯」圍棋文化知識競賽題目
    「小小蠟燭杯」圍棋文化知識競賽時間: 2020年2月29日晚7時30分1。《圍棋報》、弈客、騰訊體育、新浪同步刋發競賽試題(共60題,每題2分,滿分120分。)競賽須知①獲獎者以答題分數區分。②分數相同,以答案先後順序區分。③60道全對,授予「小小蠟燭杯」圍棋文化知識競賽「入神獎」。答對50道-60道,授予「小小蠟燭杯」圍棋文化知識競賽「坐照獎」。答對31道-49道,授予「小小蠟燭杯」圍棋文化知識競賽具體獎。頒發電子版獎狀。3。
  • 科技部發《通知》 整治科研作風學風,論文與獎金不再掛鈎
    WNFEETC-電子工程專輯三、科學、理性看待學術論文,注重論文質量和水平,不將論文發表數量、影響因子等與獎勵獎金掛鈎,不使用國家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專項資金獎勵論文發表。WNFEETC-電子工程專輯四、建立並嚴格執行科研數據匯交制度,確保本單位科研活動的原始記錄及時、準確、完整,保存得當,做到可查詢、可追溯。
  • 科普論文「1萬+」,能證明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嗎?
    引人注目的是,該辦法將博士生「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寫科普論文並公開發表於相關媒體平臺,閱讀量超1萬」作為博士生可申請參評國家獎學金的條件之一。(9月24日《新京報》)在SCI、SSCI或CSSCI來源期刊上發表論文,這一個是讓無數博士生和高校青年教師(即俗稱的「青椒」)孜孜以求、魂牽夢繞而又頗感難於上青天的學術KPI。
  • 西電學霸|不拼顏值拼才華,論文競賽兩手抓
    現保送至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獲國家勵志獎學金、感恩中國近現代科學家助學金、校級「優秀學生」、校級「優秀學生幹部」、「青春楷模年度人物」、西電青年能力之星」、青年榮耀雷鋒杯全國「雷鋒式宣傳員」等榮譽稱號;獲2019年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M獎(一等獎)、2020年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H獎(二等獎)、2019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陝西賽區一等獎、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國家級銀獎
  • 第三屆遼寧省護理研究生論壇暨研究生優秀科研設計競賽成功舉行
    護理科研共參與,分享交流促發展。2020年12月20日,「第三屆遼寧省護理研究生論壇暨研究生優秀科研設計競賽」活動在瀋陽舉行。論壇以「協作創新 共謀發展」為主題,採取線上的方式舉辦,著力為護理研究生搭建交流平臺,激發研究生的創新熱情,提升研究生的創新實踐能力。
  • 數模課堂 | 為什麼要參加建模競賽?HR為什麼看中這個比賽?
    競賽獲獎和科研成果獲獎,它一共是最高的50分。美賽M獎以上,我們就算一等獎,算到最高分。另外對等的挑戰杯什麼的,還是挺難的,在我們學院的話也是算一等的加分。 還有一個呢,科研能力。我覺得這種數學建模競賽,就是一個訓練性的,比較像是簡化版的科研項目。
  • 山東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優秀碩士研究生專訪 | 發表SCI、競賽...
    對於如何養成自律習慣,她說道:「萬事開頭難,只要開始了,並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懂得堅持,一切都會水到渠成。習慣一旦養成,只要有一天不學習,身體就會有反應。所以要想自律,首先要說服自己。」張培在學術科研中也貫徹著堅持。她認為寫論文的過程並不容易,從閱讀文獻到確定選題,再到創新點的提出、論文框架的搭建、實驗的過程、對比分析和得出結論,每一步都至關重要。
  • 有才有顏有擔當的美女學霸,校園還在睡夢中的時候,檯燈照亮她讀書...
    每天黎明,當整個校園還在睡夢中的時候,檯燈已照亮她讀書的身影;每個炎熱的暑假她都選擇與科研為伴焚膏繼晷;每個萬家燈火的春節正是她規劃全年並開啟新一年奮鬥的好時機;忙碌的日子她從不給自己找藉口,將起床的鬧鈴調到清晨4:50提早完成當天的計劃……十年如一日,在安靜的圖書館、在舒適的寢室、在喧鬧的地鐵站、在演出的後臺,只要有空閒的地方便有她默默學習的身影。
  • 學習、工作、科研競賽與音樂,樣樣開花
    中南大學優秀學生2016-2017 中南大學軍訓先進個人2017-2018 中南大學優秀學生幹部2017-2018 中南大學社會實踐優秀個人2017-2018 物理與電子學院「榜樣的力量」等科研競賽成績
  • 昆工學子在2020年「清潤獎」大學生論文競賽中獲得6個獎項
    9月22日,2020《中國建築教育》•「清潤獎」大學生論文競賽評選揭曉。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翟輝老師指導的博士生張欣雁論文獲碩博組三等獎、博士生陳桔論文獲優秀獎;楊大禹老師指導的博士生蔣雪峰、碩士生韓瑋剛兩位同學論文分別獲碩博組優秀獎;曾巧巧老師指導的本科生褚子婧和高攀玉論文獲本科組三等獎;同時建築學院還獲得「優秀組織獎」。
  • 他說「科研人要帶一點反叛精神」,化壓力為動力,發表11篇SCI論文!
    2017年至今已發表SCI論文11篇,曾獲研究生國家獎學金(2次)、唐立新獎學金、美國化學會ACS上海分會研究生學術成就二等獎、上海市先進材料論壇優秀論文一等獎、上海交通大學「十大三好學生標兵」等榮譽稱號。有人說,二十幾歲是一無所有的日子,沒有萬貫家財,對夢想羞於啟齒,無法擁有自己理想的生活。其實不是,二十幾歲的我們擁有的是為夢想孤注一擲的勇氣。
  • 90後的她,已是華科副教授,在《科學》上發論文,還喜歡哈利波特
    在J·K·羅琳構建的龐大魔法世界《哈利·波特》中,她念著咒語,保護著自己筆下那個「大難不死的男孩」。作為一位忠實哈迷,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胡玥副教授似乎也已探索出自己的「魔法」,並藉此逐漸敲開科研的大門。想知道她「魔法」的配方是啥?小科為你揭秘!
  • 小學生科技論文賽博士,被撤銷榮譽的背後是更常見的科研夫妻檔
    小學生科技論文被質疑2020年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小學組三等獎獲獎項目「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遭受網絡質疑,該篇科技論文具有較高的專業性和學術性,遠遠超過了一名普通小學生應該擁有的水準
  • 保研經驗:四非無論文、綜排第六,如何斬獲夢校985offer?
    個人情況:本科專業:土木工程本科:四非院校成績排名:6/81 CET-4:576 CET-6:517獲獎情況:廣聯達BIM畢業設計全國一等獎、斯維爾杯BIM創新大賽全能二等獎大學前三年的生活我過得很充實,努力提升績點、參加競賽、科研活動,在組織生活中也積極鍛鍊自己,因為我相信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會在未來對我產生微妙的影響,努力過後,幸運之神會降臨的!
  • 中國傳統圍棋競賽嘗試 AI「判卷」
    新華社西安12月19日電(記者鄭昕)如果說對著一桌沒動筷子的飯菜拍照已成為一種儀式,那麼在一場圍棋對弈後拍照留存,也正在成為常態,當然這是為了通過人工智慧(AI)判定勝負。19日,2020年西安市中小學生圍棋比賽在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學開枰,AI成了參賽者和裁判員的好幫手。
  • 他們績點4.47、4.38,多門專業課滿分,獲國獎,申請專利,發論文
    申請國家發明專利3個,目前已參與發表2篇論文,另有多篇論文在審,熱愛數學,連續2年獲得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非數學類)一等獎,廣東省計算機設計大賽三等獎,參與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等項目,擔任班級學習委員,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同學,赴新加坡交流訪學。
  • 「圍棋文化暖心公益行」「小小蠟燭杯」圍棋文化知識競賽解答
    「圍棋文化暖心公益行」「小小蠟燭杯」圍棋文化知識競賽解答 (共六十題,每題兩分) 第1題 公元1080年,蘇東坡因「烏臺詩案」 被貶到黃州
  • 參加這項「國際性」數學建模競賽,慎!
    對於中國隊伍在這項「國際性」競賽中極高的比例,有人感到頗為怪誕。但這在國內數模競賽的開拓者們眼中是巨大的成就——他們不無自豪地在文章中表示,數模競賽起源於美國,卻在中國開花結果。保研、落戶加分、宣傳亮點奮戰96個小時後,黃文韜和隊友提交了一篇洋洋灑灑的關於養龍的論文,為了讓論文更出眾,黃文韜還發揮素描特長,為論文配上手繪的插圖。
  • 清華「最強本科生」刷屏了,學霸分享經驗,學習習慣要從小養成
    比如,電子系的劉泓,雖然還是本科生,但已經以第一作者的身份發表了5篇論文,其中3篇是頂會(在領域內的頂級學術交流會議中宣讀發表的論文)。而計算機系學生超算團隊史上的第一位女生隊長張晨,不僅成績優異,在學術和競賽上多次獲獎,還熱衷體育運動,拿過高校跆拳道錦標賽的個人競技亞軍。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生在第四屆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獲佳績
    11月14日,第二屆陝西省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暨第四屆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陝西賽區決賽在西安文理學院舉辦,我校參賽代表團獲國賽一等獎暨省賽特等獎1項,是由生命學院王存、高會玲老師指導的《擬南芥蛋白激酶CIPKs家族參與低磷脅迫的功能分析》,學生 盧小燕,謝地香,李雪梅,蔣丞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