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寬型室性期前收縮
正常人群中發生的室性期前收縮,不 論它們起自心室任何部位,引起全部心室 除極時間一般不超過168ms,若是室性期 前收縮的QRS時間≥168ms,稱為特寬型 室性期前收縮。它代表室性期前收縮在心 室內的傳導時間明顯延長。室性QRS時間 達180ms以上者,均見於嚴重器質性心臟 病如大面積心肌梗死、心肌病、風心病、 高鉀血症、心力衰竭等(圖1)。
圖1 二度房室傳導阻滯,左束支傳導阻 滯,特寬型室性期前收縮 (男性,35歲,擴張型心肌病,竇性P波 順序發生,P波時限0.12s,左房擴大,P 波2:1下傳心室,P-R間期0.28s,一度房 室傳導阻滯。QRS時限0.13s,左束支傳 導阻滯第4個QRS波群0.15s,為竇性逸搏 形成的竇性融合波,期前發生的QRS波群 時限0.24s,特寬型室性期前收縮。)
二、室性期前收縮波形正常化
室上性心律伴有一側束支傳導阻滯或 預激症候群並發室性期前收縮時,竇性 QRS-T波形寬大畸形,而室性期前收縮的 QRS-T形狀與時間反而趨向於正常範圍內 或波形正常化(圖2)。
圖2 室性期前收縮比左束支傳導阻滯的 QRS波群窄 (男性,45歲,心肌病。竇性心律,心率 66bpm,P-R間期0.20s,QRS時限 0.15s,I、II、avF、V5、V6呈R型,V1-V3呈rS型,左束支傳導阻滯期前出現的 QRS波群時限0.13s,室性期前收縮。)
交界性心律失常有束支傳導阻滯或預 激症候群並發室性期前收縮的QRS-T波 群,反比交界性QRS-T波群畸形的程度減 輕。
心房起搏心律或房性心律伴一側束支 傳導阻滯或預激症候群時,房性QRS-T寬 大畸形,而發生的室性期前收縮波形時間 變窄或接近正常化。
室性期前收縮波形正常化的產生機 制:①期前收縮來自室間隔或束支傳導阻 滯水平部之下,此處發出的室性期前收縮 引起雙側束支幾乎同步除極,室性期前收 縮的QRS-T波形接近正常。②一度束支傳 導阻滯時,病側束支傳導時間延長,並發 同側束支性期前收縮時,激動沿病側束支 緩慢下傳,當傳導至對側束支並以正常速 度下傳,結果雙側束支傳導趨向同步,室 性QRS-T波群畸形程度反而較輕。③一側 束支傳導延緩時,出現束支傳導阻滯波 形。發自同側的室性期前收縮激動沿傳導 延緩側束支下傳至心室,室上性激動沿健 側束支下傳,共同激動心室發生波形正常 化的室性融合波。④預激症候群時,激動 經旁道下傳預先引起心室除極,發生寬大 畸形的預激症候群圖形。並發室間隔期前 收縮時波形趨向正常化。
三、頻率依賴型室性期前收縮
室性期前收縮的發生有時與基本心律 的頻率有一定關係。
(一)快心率依賴型室性期前收縮
1、心電圖特徵
心率加快時出現偶發或頻發室性期前 收縮,多為單源性,偶見成對單形及多源 性室性期前收縮(圖3)。
圖3 快心率依賴型室性期前收縮 (男性,13歲。圖A運動時,竇性心動過 速,心率136bpm,II、III、avF、V3-V6 導聯ST下降0.05mV,T波低平或倒置,室 性期前收縮源於右室流出道,圖B休息後 心率降至60bpm,室性期前收縮消失。 )
2、產生機制
快心率依賴型室性期前收縮的發生顯 然與超速抑制規律相矛盾,其產生機制有 以下4種可能:①血中兒茶酚胺、腎上腺 素分泌過多,引起室性期前收縮。②起搏 點激動對自律性的拖帶現象 (entrainment phenomenon)。③觸發 後除極(triggered depolarization)。④ 折返(rentry)。
(二)慢心率依賴型室性期前收縮
慢心率依賴型室性期前收縮又稱繼發 性室性期前收縮。
1、心電圖特徵
室性期前收縮繼發於較長的心動周期 之後出現,心室率加快後消失。引起突然 延長的心動周期的心律失常有:①竇性心 律不齊的慢相。②竇性停搏。③二度竇房 阻滯。④交界性逸搏。⑤房性逸搏。⑥心 房顫動時出現的長R—R間歇。⑦期前收 縮所致的長代償間歇。⑧心動過速終止之 後出現的較長代償間歇。
2、產生機制
慢心率依賴型室性期前收縮的發生原 理是室性異位起搏點周圍有暫時性的與較 緩慢的基本心律有關的不全性傳入阻滯所 引起的韋登斯基促進作用有關。
四、RonT現象室性期前收縮與室性 心動過速和心室顫動
(一)RonT現象室性期前收縮
室性期前收縮落在T波頂峰上,這一 現象稱為RonT現象。可分為以下幾種類 型:
1、A型RonT現象
基本心律的Q—T間期不延長,室性 期前收縮的聯律間期較短形成RonT現 象。
2、B型RonT現象
基本心律的Q—TU間期延長,舒張早 期或舒張中期的室性期前收縮落在T波頂 峰上形成RonT現象。又可分為:①間歇 依賴性Q—TU間期延長伴RonT現象,心 室率較快時Q—TU間期正常或延長不明 顯,心室率減慢時,或心動周期突然變長 時,Q—TU間期明顯延長,室性期前收縮 出現於T波上。②腎上腺素依賴性Q—T間 期延長伴RonT現象;靜息心電圖上有Q—T間期延長,活動誘發心率增快以後Q—T 間期延長更明顯,室性期前收縮發生於T 波頂峰上。
(二)RonT現象室性期前收縮與室 性心動過速和心室顫動
RonT現象室性期前收縮易誘發室性 心動過速或心室顫動。
RonT現象室性期前收縮誘發室性心 動過速或心室顫動的電生理機制:在心室 興奮性周期的某一短暫的間歇給予電刺激 或發生的室性期前收縮有可能誘發室性心 動過速或心室顫動。此期稱為心室易顫 期,它位於心室收縮中期末尾,相當於心 電圖上T波頂峰前30ms及T波頂峰後40ms 內,歷時70ms。心室肌處於相對不應 期。心室各部分心肌細胞處於不同的復極 化階段,即某部分心肌細胞已復極結束, 而另一部分心肌細胞仍在復極過程中,從 而有利於激動在心室內發生折返發生室性 心動過速或心室顫動。
RonT現象室性期前收縮的發生,標 志著心室肌不應期縮短。不應期縮短有利 於在折返激動前方形成一個「可激的空 隙」,激動便可持續折返。
患者室顫閾值降低,也是RonT現象 室性期前收縮誘發室性心動過速或心室顫 動的得要因素(圖4)。
圖4 R-on-T現象室性期前收縮誘發心室顫 動
《HAOYISHENG》現誠招兼職科普作者,要求結合社會熱點、大眾健康、臨床需要撰寫科普文章,內容嚴謹準確,文章通俗易懂。一經採用,稿費從優。(有意者聯繫編輯QQ:980151516,或發送郵件到9801515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