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性逸搏、交界性逸搏心律、陣發性房性心動過速

2021-02-13 心電圖解讀

圖1

圖2

圖2是圖1的12導bo同步心電圖。

心電圖診斷

1,竇性心動過緩

2,陣發性房性心動過速

3,房性逸搏

4,交界性逸搏心律

5,T波改變

分析:

圖1的前3和後7個心跳的竇性心動過緩。

第4個心搏是房性逸搏。P'波形態與竇性P波明顯不同,II、III、avF向下,avR向上,P'R間期>0.12s。

第5、6、7是三個連續的房性期前收縮,形成陣發性房性心動過速。

第二行前3個心搏是3個交界性逸搏,形成交界性逸搏心律。

一、房性逸搏

     在竇性頻率下降的情況下,心房內異位起搏點被動性地發放一次或連續兩次激動,形成的被動性的房性抑動,稱為房性逸搏。

房性逸搏的診斷條件:

1,延緩出現的單個或成對房性搏動, P'波形態與竇性P波不同。

2,逸搏間期1000~1200ms,頻率50 ~60bpm。

3,P'R間期≥120ms。

4,房性逸搏連續出現三次或三次以上,稱為房性心律(房性逸搏心律)。

二、房性心動過速心電圖特徵:

      心動過速起源於心房、腔靜脈或冠狀靜脈竇口部,引起心房除極產生的房性P波形態方向、電極或時間與竇性P波不同。

1,心動過速的P波頻率100~250/min。

       房性P'P'周期規則,也可伴有房性心律不齊。

2,房性P'波形態一致,為單形性房性心動過速。P'波形態至少有兩種或兩種以上者,為多源性房性心動過速(又稱紊亂性房性心動過速)。房性P'波圍繞基線上下轉動者為扭轉性房性心動過速。

3,房性心動過速的P'R間期可正常或延長。

4,QRS波群形態與時間多正常。也可伴束支蟬聯現象、束支阻滯、預激症候群等寬大畸形。

5,如能記錄到房性心動過速的開始,通常以房性早搏(第5個QRS波)或加速的房性逸搏形式出現(這個圖是以房性逸搏形式出現),房性心動過速終止時的代償間歇比一個竇性心動周期長。多數房性心動過速為短陣偶發,少數表現為短陣反覆發作,房性心動過速持續存在數月,數月或數年者更屬少見。

三、逸搏與逸搏心律:

      當高位節律點發生病變或受到抑制而出現停搏或節律明顯減慢時(如病態竇房結症候群)或因傳導障礙(如竇房或房室傳導阻滯)或其它原因造成長的間歇時(如早搏後的代償間歇),作為一種保護性措施,低位節律點就會發出衝動來激動心室。若單個出現稱逸搏,若連續三個或三個以上出現稱逸搏心律。

      按發生部位稱房性逸搏、房室交界性逸搏、室性逸搏。

      房室交界性逸搏最常見,室性逸搏次之,房性逸搏最少見。

      形態與相應的早搏形態一致,只是在長的間歇後出現,而早搏是提前出現的。

四、頻率:

    房性逸搏心律50~60次/分。

    交界性逸搏心律40~60次/分。

    室性逸搏心律25-40次/分。

五、竇性心律合併高度以上房室傳導阻滯,控制心室的節律,多為交界性心律。

1,交界性心率40~60bpm。

2,P-與QRS波群的關係

①逆行P-波位於交界性QRS之前, P-R間期小於120ms。

②逆行P-波位於交界性QRS之中,

③逆行P-波出現於交界性QRS之後,

④伴有房室傳導阻滯或幹擾者,無逆行P-波。

3,交界性QRS波群

①與竇性QRS波群相同。

②伴時相性室內差異傳導而變形。

4,節律多數情況下交界性心律的節律是勻齊的。少數情況下也可出現交界性心律伴不齊。

相關焦點

  • 【心系列109】室性逸搏心律及特發性室速 1 例
    1 例   室性心律臨床常見,可以是因為竇性心動過緩時伴有逸搏現象,或室性心律絕對增高而形成室速;因其改變了心臟正常的激動順序及激動不再沿室內傳導通路傳導,導致 QRS 波的形態異常及時限延長。這兩種室性心律失常常見,臨床同一患者同時存在室性逸搏心律、室速者較為少見,QRS 波變化多端,易誤診誤治。現報告 1 例如下:病例資料:患者女,35 歲,因「反覆心悸 5 年」就診。既往體健,心率65bpm,心律不齊,未聞及心肺病理性雜音。超聲心動圖等檢查均未見異常。
  • 異位性心動過速
    根據異位節律點發生的部位,可分為房性、交界性及室性心動過速。1.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 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理應 分為房性以及與房室交界區相關的心動過速,但常因P'不易辨別,故統稱為室上性心動過速(室上速)(圖5-1-52)。
  • 五、異位性心動過速 (診斷學,第九版)
    根據異位節律點發生的部位,可分為房性、交界性及室性心動過速。     1. 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理應分為房性以 及與房室交界區相關的心動過速,但常因P '不易辨別,故統稱為室上性心動過速(室上速)(圖 5-1 - 64 )。
  • 常見心律失常及心電圖表現
    2.心動過速心動過速是指短陣或持續發作的快速而基本規則的異位心律,持續時間及發作間歇不一,可以反覆發作。根據起源部位分為竇性心動過速、室上性心動過速、室性心動過速。2)室上性心動過速主要包括房性心動過速、房室交界性心動過速。
  • 特殊類型的室性期前收縮
    QRS時限0.13s,左束支傳 導阻滯第4個QRS波群0.15s,為竇性逸搏 形成的竇性融合波,期前發生的QRS波群 時限0.24s,特寬型室性期前收縮。)二、室性期前收縮波形正常化室上性心律伴有一側束支傳導阻滯或 預激症候群並發室性期前收縮時,竇性 QRS-T波形寬大畸形,而室性期前收縮的 QRS-T形狀與時間反而趨向於正常範圍內 或波形正常化(圖2)。
  • 盧喜烈:圖解特殊類型的室性期前收縮
    QRS時限0.13s,左束支傳導阻滯第4個QRS波群0.15s,為竇性逸搏形成的竇性融合波,期前發生的QRS波群時限0.24s,特寬型室性期前收縮。)室上性心律伴有一側束支傳導阻滯或預激症候群並發室性期前收縮時,竇性QRS-T波形寬大畸形,而室性期前收縮的QRS-T形狀與時間反而趨向於正常範圍內或波形正常化(圖2)。
  • 【「心電圖解讀」講座系列】第 3 講:竇性心律心電圖及竇性心律失常
    應當注意: ①竇性心律並不一定表示竇性激動均能夠正常地下傳心室,而僅表示竇性起搏點正常地發出激動,因竇性心律可以合併三度房室阻滯。因此,只要竇性P 波規則出現,不論其後有無QRS 波群,均應診斷為竇性心律; ②若在一系列竇性P 波中同時出現逸搏、早搏、房室分離等,只要竇性P 波規律地發生,其基本心律也應診斷為竇性心律。
  • 手把手解讀心電圖:常見室上性心動過速
    起源自希氏束以上的稱為室上性心動過速,起源自希氏束以下的稱為室性心動過速。也可以根據心動過速發生時 QRS 波的形態,將其分為窄 QRS 波心動過速和寬 QRS 波心動過速。室上性心動過速常為窄 QRS 波心動過速,室性心動過速常為寬 QRS 波心動過速,當然存在少數例外情況。
  • 盧喜烈:圖解室性期前收縮的代償間歇
    1 無代償間歇 室性期前收縮插於一個竇性心律的心動周期之中者,且不取代一次竇性搏動,稱為無代償間歇(圖1)。有時室性期前收縮可插入房性或交界性逸搏心律周期中。一般說來,基本心律緩慢時,易發生插入性室性期前收縮。
  • 主任提問:抗心律失常藥物分幾類?答 4 類你就錯了!
    主要代表藥:奎尼丁和丙吡胺,臨床上常用於治療室上性心動過速與陣發性心房顫動。 Ib 類藥物同樣抑制 INa 及動作電位的產生,但會縮短 APD。主要代表藥:美西律和利多卡因,臨床上常用於治療室性心律失常。
  • 【患者答疑】靜息心跳達到100,心電圖竇性心動過速,是怎麼回事?
    圖片編號:PIC10495什麼是陣發性竇性心動過速?陣發性竇性心動過速是指由竇房結起搏的心律,心跳次數每分鐘大於100次。還有一些其他的較為常見的病因可以導致陣發性竇性心動過速:甲狀腺功能亢進、炎症感染、貧血、病態竇房結症候群、心力衰竭、離子紊亂等。心電圖查出竇性心率過速怎麼回事?該怎麼辦?
  • 【心系列355】寬QRS波心動過速時的P波分析
    按室速(VT)靜脈給予普羅帕酮,心動過速終止。轉復為竇性心律時心電圖(圖 1B):左束支阻滯,形態與心動過速 QRS 波相同,證實心動過速為室上性心動過速(SVT)伴左束支阻滯。尋找 P 波和 SVT 分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