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再別康橋

2022-01-01 文化世界

   ◆ ◆        

再別康橋

作者:徐志摩  朗誦:簡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裡的豔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

在康河的柔波裡,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詩人簡介:徐志摩,浙江海寧人,中國著名新月派現代詩人,散文家,倡導新詩格律,對中國新詩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徐志摩是新月詩社成員,1918年赴美國學習銀行學。1921年赴英國留學,入劍橋大學當特別生,研究政治經濟學,在劍橋兩年深受西方教育的薰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1931年11月19日上午8時,乘中國航空公司「濟南」號飛機由南京飛往北平途中墜機去世。

朗誦嘉賓: 簡,又名芳草葉(肖芳)。熱愛生活。讀書時酷愛文學和朗誦,喜歡用聲音詮釋文字的情感和溫暖,誦讀作品在微信多加平臺都有推出,微信:Xiao1350978244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歡迎點讚分享~

相關焦點

  • 重溫經典詩歌|徐志摩:再別康橋
    今天分享一首徐志摩的《再別康橋》,詩人通過描寫和康橋的告別來表達對自己心中理想的告別。1928年的秋天,徐志摩最後一次重訪英國劍橋(舊譯康橋),乘船返回中國,途經中國南海時,把劍橋的景色和緬懷之情融入詩中,表達告別劍橋的淡淡哀愁。
  • 瀟灑播誦 |徐志摩《再別康橋》
    《再別康橋》徐志摩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雲彩」有象徵意味,代表彩虹似的夢,它倒映在水中,但並不帶走,因此再別康橋不是和他母校告別,而是和給他一生帶來最大變化的康橋文化的告別,是再別康橋理想。    《再別康橋》這首詩充分體現了新月詩派的「三美」,即繪畫美、建築美、音樂美。
  • 朗誦 | 徐志摩:再別康橋
    再別康橋作者:徐志摩朗讀:王 波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作者簡介】徐志摩 浙江海寧人,中國著名新月派現代詩人,散文家,倡導新詩格律,對中國新詩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1931年11月19日上午8時,乘中國航空公司「濟南」號飛機由南京飛往北平途中墜機去世。
  • 徐志摩│再別康橋
    點擊標題下方極簡主義的禪  關注中國禪文藝第一微刊文字:徐志摩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作者:徐志摩(1897年—1931年),出生於浙江省嘉興市海寧市,現代詩人、散文家。徐志摩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學英國時改名志摩。
  • 聽情 | 徐志摩:再別康橋
    可有時候真的就是和一些人和事別後再也不見,任一份固執的情感留在最初誕生的地方,成為苦澀成為想念成為拿不起更放不下的執著成為一天又一天絕望的時間。有時候,我無法去揣度詩人在詩中真實的情感,就像我無法讓自己在這些如火的字句前冷靜,因此我只能在詩裡詩外任由自己的情感被這場離別的波濤拍打,沉浮間極盡所能在與詩人進行著角色和場景的互換。
  • 徐志摩《再別康橋》原文欣賞
    那樹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 由《再別康橋》說起徐志摩對英國劍橋的情愫
    在北方上大學時期,正直軍閥混戰,目睹屠殺無辜慘象的徐志摩,開始厭惡社會,於是決定到美國留學。1918-1920年,在美國學習生活了近兩年的徐志摩,對美國資產階級的瘋狂、貪婪、講求物質利慾感到厭倦。同時受到英國哲學家羅素的吸引,決心去英國。1921年徐志摩進入了康橋大學(現劍橋大學)皇家學院。
  • 徐志摩:再別康橋丨陳爍· 讀詩
    再別康橋文 / 徐志摩     主播 / 陳爍再別康橋
  • 為你朗讀 |徐志摩《再別康橋》
    【歡迎點擊收聽】 再別康橋(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出生於浙江省海寧市。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學英國時改名志摩,中國著名新月派現代詩人、散文家、新月詩社成員,倡導新詩格律,對中國新詩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1915年畢業於杭州一中,先後就讀於上海滬江大學、天津北洋大學和北京大學。
  • 詩歌:《再別康橋》作者:徐志摩/朗誦:智昊
    再別康橋   作者:徐志摩 朗誦:智昊>在康河的柔波裡我甘心做一條水草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澱著彩虹似的夢尋夢 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裡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 【名家經典】第4期:徐志摩《再別康橋》賞析
    再別康橋           徐志摩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裡的豔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橋的柔波裡,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著彩虹似的才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 課文朗誦:《再別康橋》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再別康橋》是現代詩人徐志摩膾炙人口的詩篇,是新月派詩歌的代表作品。全詩以離別康橋時感情起伏為線索,抒發了對康橋依依惜別的深情。
  • 齊芳朗誦:《再別康橋》
    全詩以「輕輕的」「走」「來」「招手」「作別雲彩」起筆,接著用虛實相間的手法,描繪了一幅幅流動的畫面,構成了一處處美妙的意境,細緻入微地將詩人對康橋的愛戀
  • 《再別康橋》--美醉了!!
    點擊題目下方漫漫說,免費關注頂尖好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編輯:每日音樂(loveyou3650)《再別康橋----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此詩寫於1928年11月6日,作者徐志摩。康橋,即英國著名的劍橋大學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詩人曾遊學於此。康橋時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轉折點。《再別康橋》演唱 張清芳「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 羅鈴:再別康橋 ​---一行詩的芻議
    四川南充 羅鈴《再別康橋》是現代大詩人徐志摩膾炙人口的詩篇,是新月派詩歌的代表作品。全詩以離別康橋時感情起伏為線索,抒發了對康橋依依惜別的深情。語言輕盈柔和,形式精巧圓熟,詩人用虛實相間的手法,細緻入微地將詩人對康橋的愛戀,對往昔生活的憧憬,對眼前的無可奈何的離愁,表現得真摯、濃鬱、雋永,是徐志摩詩作中的絕唱。《再別康橋》一詩令無數的詩友陶醉於詩的音樂美,意境美,詩語美,繪畫美……筆者就是喜歡《再別康橋》一詩的膜拜者。
  • 《再別康橋》唯美原文和英文翻譯
    《再別康橋》是徐志摩膾炙人口的詩篇,細緻入微地描寫了詩人對康橋的愛戀和對往昔生活的憧憬。
  • 徐志摩| 我所知道的康橋 (散文)
    徐志摩的"再別康橋"膾炙人口;徐志摩與林徽因的一段戀情盡人皆知。
  • 《再別康橋——中外詩歌散文擷英音樂朗誦會》
    再別康橋——中外詩歌散文擷英音樂朗誦會》將老舍、徐志摩、朱自清、莎士比亞、普希金、海明威等中外文學大家的名篇名作匯集一堂。 在中國的現代詩歌篇目中,徐志摩只可意會而難以言傳的離別惆悵,只「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就靈動地把《再別康橋》的依依別情營造得美麗、輕盈
  • 《再別康橋》: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再別康橋》是現代詩人徐志摩膾炙人口的詩篇,是新月派詩歌的代表作品。全詩以離別康橋時感情起伏為線索,抒發了對康橋依依惜別的深情。
  • 【為你而聲】第12期|再別康橋
    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裡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作者簡介: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