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波浩渺,水天一色的鄱陽湖

2020-12-21 蘇爾好普

跑遍世界100個城市之六鄱陽市

從杭州搬到武漢以後,因為公司總部在浙江,丈母娘家也在浙江,於是我需要經常往返武漢與浙江,車程大約10個小時。前幾年開車,這點路程也不覺得累,基本是一口氣開到的,後來就覺得有些累,不想太辛苦,於是就中間停留一下,休息一晚,景德鎮、九江這些必經的城市剛好就在行程的中間,就經常在這幾個城市停留。

這次我選擇去的是鄱陽縣的鄱陽湖國家溼地公園,買了門票進去,裡面有住宿吃飯的地方,安歇一晚倒也合適。只是當天下著小雨,湖面的風也很大,湖邊轉了一圈,霧蒙蒙的看不到什麼東西,然後說要坐船進湖去看蘆葦蕩,青青不感興趣,自己回房休息去了。我在湖邊來回跑了幾公裡,先把任務做完。這裡是北雁南歸的必經的落腳之地,此時正值秋季,天氣如果晴好,必定能看到大量雁群,「落霞與孤鶩齊飛 ,秋水共長天一色」這次隨未能親眼看到,想像一下也是挺美好的。

我要來看鄱陽湖的原因,主要是跟兩次打仗有關。

1363年,朱元璋20萬軍隊與陳友諒60萬軍隊,決戰於鄱陽湖。此戰是以少勝多、以小擊大、以弱勝強,是中國水戰海戰史上的著名戰例,其過程及精彩程度這裡就不再描述。這場戰鬥讓我在三個方面印象深刻:

其一、在此時張士誠、陳友諒、明玉珍等已紛紛稱王時,朱元璋感到自己力量還不夠強大,繼續奉行「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戰略,默默地壯大自己的力量,最終成就了帝業,眼光高遠,胸懷寬廣,隱忍堅持,不急於求成是一些好的品質;

其二、陳友諒的大船是有鎖鏈相連接被放火燒掉的,這個事情在三國時代已經發生過一次,歷史是會經常重演的,人類又是多麼地健忘;

其三、僥倖勝利的朱元璋是被這一仗打的有心理陰影了,於是在1368年登基後立馬在南京附近種了大量造船必用的木材,他想造跟陳友諒一樣的大船,但後來天下太平,他也沒必要造船了。30多年後,他的兒子把這些樹砍了,造出了世界領先的巨船,由三保太監帶領著進行了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險活動。朱元璋當時種樹的想法肯定不在於此,他也沒有功夫把注意力放到海外,但這個行為卻造就了後代另一番偉大的功績,真正的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歷史的巨輪往前行進了大約500年。

1855年,鄱陽湖面上有火光一片,殺聲震天。湘軍統帥曾國藩的座船被奪獲,曾國藩投江自殺,被左右救起,湘軍水師損失殆盡,太平軍西徵戰場的局面隨之改變。讀書的時候,歷史課本上有過這個事件的敘述,後感嘆於曾屢敗屢戰的精神,一直印象深刻。

近代人很多都在讀曾國藩,我也是最近讀完了一套,感觸頗多,九死一生的創業歷程,瀕臨絕望間的一念堅持,特別是打下南京後勸解他九弟不要居功自偉,事情不是憑自己努力完成的,他認為過程中有諸多運氣的因素,著實讓我敬仰。

我看著煙波浩渺的湖面,寂靜如息,像什麼也沒有發生過一樣。我回到酒店,點了幾個當地特色小菜,叫青青過來品嘗,她連連說好,方才覺得此行有了些趣味。

相關焦點

  • 煙波浩渺幻如夢,細雨江南雲煙中!
    水天一色江海平,遠山近目眼朦朧。煙波浩渺幻如夢,細雨江南雲煙中。霧靄縹緲山色朦,樓亭綽綽煙水蘢。細雨濛濛霏霏染,紙洇淡墨寫丹青。黛瓦斑駁歲月蒼,一樹桃花影曳牆。
  • 「江湖」不再見:鄱陽湖世代「水上漂」的上岸新生活
    李韻涵 攝中新網江西鄱陽11月14日電 題:「江湖」不再見:鄱陽湖世代「水上漂」的上岸新生活作者 李韻涵 姜濤「我祖輩都是漁民,我現在上岸了,還是在和魚打交道。」江西省鄱陽縣的退捕漁民範細才如今告別了「水上漂」生活,與他人合資開起了海產養殖廠。江西省鄱陽縣位於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東岸,在全縣160萬人口中,有1.4萬餘名漁民。
  • 安徽望江武昌湖:冬日盛景 煙波浩渺水天一色
    冬日,安徽望江武昌湖水面上,時常升騰起濃得化不開的大霧,將早起的漁船攬入懷中,直至太陽升上頭頂,濃霧逐漸消散,武昌湖這才露出煙波浩渺、水天一色的本來面目。武昌湖的冬季,神秘而內斂。漂浮在水面上瘋長的水草,經受不住寒風的抽打,已蛻去綠色的外衣,沮喪地縮進岸邊的淺灘一隅。
  • 7年後重返鄱陽湖:中國第一大淡水湖發生了什麼「驚天之變」
    攝影/章軻長江的重要水源地鄱陽湖位於江西省北部、長江中下遊南岸。鄱陽湖承納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河五河來水,經調蓄後由湖口流入長江。每年,鄱陽湖流入長江的水量佔長江總水量的16%左右,超過黃河、淮河、海河三條河流流入海水量的總和,是長江的重要水源,直接關係到鄱陽湖周邊乃至長江中下遊地區的用水安全。
  • 煙波浩渺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煙波浩渺,煙波:水波渺茫;看遠處有如煙霧籠罩;浩渺:廣闊無邊。水波渺茫;一望無邊。形容水域寬廣。也作「煙波浩淼」。出自:唐 崔致遠《將歸海東巉山春望》:「目極煙波浩渺間,曉鳥飛處認鄉關。」近義詞有:波濤洶湧白浪連天,反義詞有:風平浪靜,煙波浩渺是中性成語,主謂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形容水面廣闊無邊。煙波浩渺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煙波浩渺(yān bō hào miǎo)成語釋義:煙波:水波渺茫;看遠處有如煙霧籠罩;浩渺:廣闊無邊。水波渺茫;一望無邊。
  • 發現佛山 | 雲東海湖:煙波浩渺醉千年 漫漫歲月靜流淌
    古雲東海煙波浩渺,水域遼闊。到清末民國初年,湖面面積仍然有3萬多畝。三水位於珠江三角洲腹地,近代以來,地形較低的地方形成大小不等的低洼渦地36處。這其中,主要有大塱渦、橫山渦、張邊渦、大塱山渦和木棉渦。渦,其本義是形容水流旋轉而形成的中間低洼的地方,古時三水人將其用來比喻水泊。其中,大塱渦因地勢低洼,形狀似鍋而得名。
  • 鄱陽湖將再現「蓼子花海」美景
    自古以來,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就有「高水是湖、低水似河」的獨特景觀,上周,鄱陽湖水位先後跌破枯水期和低枯水期(指湖泊河流水位低於特定警戒值的時期,比枯水期水位更低,就鄱陽湖來說,其低枯水位為10米)水位線,鄱陽湖灘涂將迎來「蓼子花海」和「大草原」的獨特美景。由於上遊來水減少,加上近期降水不多,贛江南昌段的水位也下降了不少,露出了大片沙洲。
  • 古田縣攝影家協會微展(七)煙波浩渺醉翠屏
    古田縣攝影家協會微展(七)煙波浩渺醉翠屏 2020-05-25 02: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前世今生鄱陽湖:鄱陽南湖的形成
    這既可以理解為「鄱陽湖」和「彭蠡湖」存在區分,並不指稱同一處水體,也可以視為「彭蠡湖」與「鄱陽湖」已經通用。貫休和韋莊都用了「鄱陽湖」做標題,如果標題確非後來刊刻者所加的話,這就意味著至遲在唐末,「鄱陽湖」之名已經形成,並在當時的詩人中得到認同和使用。值得注意的是,與貫休一樣,韋莊也是從浙江到洪州,途徑鄱陽湖。
  • 尋找鄱陽湖畔 製糖人
    鄱陽湖——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以「候鳥天堂,珍禽王國」譽滿天下,這個季節,越冬候鳥陸續飛抵鄱陽湖。最神奇的古城落星墩」古城落星墩的魅力來自於神秘。它一年只出現一次,每年長江汛期結束後,鄱陽湖的水位迅速下降,這時的落星墩就會漸漸浮出水面。古人在建造領域的鬼斧神工可想而知,經歷數千年漲潮退潮的洗禮,如今的落星墩依然堅挺,還殘存著一些飽經滄桑的建築。陽曆年底,漸漸進入製糖佳境,因為濱湖多地有做凍米糖過年的習俗,凍米糖原材料之一,就是麥芽糖。
  • 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建or不建?
    關鍵是:鄱陽湖與長江的江豚種群擴散和種群交流被人為切斷和幹擾。沒有科學依據,證明水利樞紐工程64米預留的江豚通道,能完成原來聯通狀態下,鄱陽湖和長江江豚的上述擴散和交流作用。專家也認為:您說得非常對!對於在自然環境下能否通過60米的閘口(閘口與橋墩也不同),目前沒直接證據可以證明這個問題。
  • 八百裡煙波浩渺 洞庭 作者 歐陽斌
    《洞庭》作者:歐陽斌(一)八百裡煙波浩渺八百裡壯懷激烈八百裡憂樂天下曾國藩、黃興、毛澤東這些偉大的身影都匯集到這裡了除了跨越城陵磯,走向長江、走向大海你還能有什麼別的選擇(二)如果你是一滴水,一滴湖南的水除了匯入洞庭,除了成為那煙波浩渺中的一朵浪花
  • 鄱陽湖麋鹿保護在行動
    本報訊(記者童夢寧)5月22日,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及江西省野保協會聯合開展「鄱陽湖麋鹿保護」行動,設立首批10萬元補助性獎勵基金,鼓勵鄱陽和餘干兩縣境內麋鹿棲息核心區的農戶及志願者清理1000張廢棄漁網;挖掘麋鹿生態品牌效應,註冊並授權使用「麋田稻」商標,以此募集民間資金
  • 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現在有多大?
    熟悉鄱陽湖的朋友,或許都知道,鄱陽湖,位於江西的北部地區,古代叫做:彭澤,從區劃分布上看,分屬九江、上饒和南昌三座城市。 而從湖面的面積上講,鄱陽湖,被公認為:中國第二大湖泊,僅次於青海湖,而從淡水湖的角度來說,鄱陽湖,又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
  • 鄱陽湖面臨消失!
    最後一個要說到的就是鄱陽湖,它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國第二大湖,在調節長江水位、涵養水源、改善當地氣候等方面都有著巨大的作用,另外鄱陽湖溼地也是中國重要的溼地,然而這幾年,鄱陽湖溼地的面積出現了下降,鄱陽湖流域上遊還出現了水土流失的情況。
  • 我國面積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是世界第幾大淡水湖泊?
    鄱陽湖在我國的淡水湖泊中,位於江西的鄱陽湖是面積最大的湖泊,鄱陽湖位於我國長江流域,流域內的氣候類型為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的季節變化很大,所以鄱陽湖的水位季節變化也很大,從而使得鄱陽湖的面積在一年中的變化也很大。
  • 鄱陽湖白鶴萬裡遷徙路線首次揭曉(圖)
    白鶴回鄱陽湖的遷徙路線圖。    為了研究白鶴遷徙路線,2015年初科學家給一隻在鄱陽湖南磯溼地發現的白鶴裝上衛星跟蹤器。如今,這隻白鶴又從遙遠的西伯利亞飛回鄱陽湖,完整的衛星跟蹤記錄填補了我國白鶴生態研究的多項空白。    「這隻白鶴是我們去年2月1日在保護區內冬季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工作中意外捕捉的。」南磯溼地保護區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捕捉到的幼鶴與現在的成年白鶴完全不一樣,渾身羽毛是咖啡色的,當時都不認識這隻「怪鳥」。
  • 首屆鄱陽湖及流域瀕危動物保護學術研討會在南昌召開
    1月8日,由省科學院和省生態學會共同主辦的首屆「鄱陽湖及流域瀕危動物保護學術研討會」在我院順利召開。江西省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宋德雄出席研討會並致歡迎辭,會議由省科學院黨組成員、總工程師古和今主持。宋德雄表示,做好鄱陽湖流域瀕危動物的研究與保護工作,既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發展理念的重要舉措,也是我省在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過程中義不容辭的責任。希望通過與會的專家學者和相關主管部門負責人的集思廣益,高質量的真知灼見,為鄱陽湖流域瀕危動物保護髮出強有力的聲音,為新時代我省綠色創新發展、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點燃智慧火花,凝聚強大力量。
  • 長江53年倒灌入鄱陽湖總水量1462億立方米
    7月12日下午,航拍位於鄱陽湖東岸的江西鄱陽縣珠湖聯圩,一側為清澈的鄱陽湖內湖珠湖,一側為因暴雨變渾濁的鄱陽湖外湖,呈現一堤之隔涇渭分明的景觀。(資料圖) 劉佔昆 攝 中新網南昌7月17日電 (吳鵬泉)中新網記者17日從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獲悉,長江53年倒灌入鄱陽湖總水量1462億立方米,平均每年為27.6億立方米。 7月以來,長江中下遊省份江西遭受持續強降雨襲擊,境內多條河流及鄱陽湖先後多次發生編號洪水和超警戒洪水,多站點水位甚至超保證、超1998年、超歷史。
  • 歡迎關注鄱陽湖生態保護與水利工程建設討論會
    近日,在距離《長江保護法》落地僅1個多月的時間裡,爭議12年之久的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項目再次召開可研階段環境影響專題報告技術討論會,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為進一步就此水利工程廣泛徵求各方專家意見,得出科學、生態、兼顧民生與經濟雙發展的建設性建議,並向有關部委、江西省廳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