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溫馨甜蜜的巧克力表現「抗擊新冠病毒疫情」這一主題?這是即將在廣州舉辦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以下簡稱「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的糖藝項目賽場上,選手需要迎接的挑戰。而對《2020技行天下》節目組來說,他們遭遇的挑戰絕不亞於場上競技的選手。
12月10日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將在廣州揭幕,由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廣東廣播電視臺聯合打造的原創職業技能揭秘紀實節目《2020技行天下》也將鏡頭對準了這項重要賽事。節目將集中展現廣東省委、省政府部署的「廣東技工」工程中重要的推進方式——技工教育培養精英人才,以院校培育為基礎,以賽促教,搭建多元化培養培訓平臺。既要記錄展現「廣東技工」工程的成績,還要在緊迫的時間裡,完成賽前、賽中跟拍,用電視語言講出故事感和懸念。節目組將如何運用獨特的拍攝角度和鏡頭語言講好廣東技工故事?
推動技工教育良性循環
在《2020技行天下》的《綻放》和《賽場》這兩集中,我們能看到廣東省技工教育發展中的新亮點。《綻放》講述的故事,既有選擇來到技校教書育人的年輕教師,亦有深耕創新的「勞模」學生,他們改變著人們對技工教育的刻板印象。
《賽場》聚焦的則是技工教育的高精尖人才——參與世界技能大賽的選手們。《賽場》導演高瞻表示,本集節目選取的三個典型人物都曾參加過世界技能大賽(以下簡稱「世賽」),但講述的並不是他們在賽場上有多輝煌,而是他們現在的生活狀態和心路歷程。
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教師陳鑫鵬同時也是一名技能大賽的教練,他的經歷便是廣東技工競賽水平和堅韌精神的最佳體現。陳鑫鵬當年為了一枚金牌備戰9年,經歷過失敗和堅持。奪冠後,陳鑫鵬選擇回到校園:「我還要成為一個能帶出金牌選手的教練。」
高瞻介紹道,像陳鑫鵬一樣在世賽取得好成績後反哺校園的精英選手並不少,他們的選擇反映了現今技工教育中的重要一環——以賽促教,「比賽只能輻射到少數的精英選手,但有了這些比賽,有了《技行天下》多年來的記錄拍攝傳播,技工教育才有足夠的重視和資源,有對接到國際標準的教育水平,比賽能夠把教育提升到一個更高的程度」。
這次《2020技行天下》將鏡頭從參賽選手延展至他們背後的老師,也正是印證了,競賽是提高技工行業的整體水平和精度的巨大推動力。以賽促教,一支惠及更廣泛技工學生群體的專業化、國際化、標準化的教育隊伍,正在不斷發展壯大,推動技工教育良性循環。
創造技能人才新形象
據《技行天下》總導演周煒介紹,從2012年開始製作的《技行天下》,在9季的節目中已經採用了真人秀、競技擂臺、紀錄片等各種不同模式,全方位跟蹤報導廣東技能人才培養和發展道路。在2017年和2019年,更兩次隨技能人才「國家隊」共同出徵世賽,拍下了年輕技工人才為國爭光,讓國旗升起的感人畫面。這些或激蕩人心、或潤物細無聲的場景,都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了大眾對技能人才刻板的印象。
有了《賽場》的鋪墊,觀眾對12月20日開始播出、聚焦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的三集節目也有了更多的期待。
86個比賽項目,如何用3集篇幅做全方位記錄?節目組果斷採用了由點及面、多線並行的拍攝方式。最終他們選擇跟拍一位糖藝西點製作的選手梁海欣,經歷一個多月的跟拍,節目組記錄下了十餘次選手把有瑕疵的巧克力作品敲碎回爐重來的過程,便有了故事性起伏。
《2020技行天下》以人性化的敘事結構和風格,映照「廣東技工」工程的發展成就,展現技能助推廣東經濟發展的成果,更表達了「技能,讓生活更美好」的節目主題。
南方日報記者 張思毅 梁燕
實習生 黃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