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雜誌:民國故夢,北平舊影

2021-01-15 攝影之友

北平是北京的舊稱。北京最早於隋朝(公元581年—618年)稱北平。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1949年9月27日,北平改為北京。

雖然北京早在隋朝就有了北平之名,但在對大多數人來說,「北平」代表了民國,代表了風雨飄搖的年代中最後的風情雅韻,無數文人墨客的風流傳奇在這座城市裡上演。北平不僅僅是擁有紫禁城、頤和園、天壇等中華藝術的瑰寶,更是被時代的巨變烙上了無與倫比的印記。

以下的照片為美國《LIFE》雜誌的攝影記者拍攝於1948年。當時的北平,並未受到抗日戰爭煙火的摧殘,在傅作義的守衛下,深幽而平靜。古老的建築和市井的人民仿佛對改朝換代並不感興趣,依舊過著安逸的日子。64年之後再看這些照片,不禁唏噓——歷史的年輪已經碾過,惟有相紙中這一幅幅民國故夢,北平舊影。

1948年,北平。城牆角樓

1948年,北平。頤和園銅牛

1948年,北平。遠眺北海公園

1948年,北平。雪

1948年,北平。鐘樓。磚石樓體的鐘樓通高47.9米,共二層,下部為磚石臺座,底樓四面各有一座拱門,有石階可達二層樓。二樓四面亦各有一座拱門,門左右各有一石雕窗。報時用的大銅鐘懸掛在二樓正中的八角形木框架上,兩側吊一根兩米長的圓木,供撞鐘使用。鍾高5.4米,體厚0.27米,重約63噸,是中國最重的大鐘。鐘體全部由響銅鑄成,撞擊時聲音純厚綿長,圓潤宏亮,京城內外方圓十數裡均可聽見。過去每日早、晚各撞鐘報時一次,每次報時要撞擊108下,俗稱「緊十八,緩十八,六遍湊成百零八」。

1948年,北平。天安門廣場

1948年,北平。頤和園十七孔橋

1948年,北平。恬靜的天安門廣場

1948年,北平。原生態的天安門廣場,左邊還有一座俄羅斯風格建築

1948年,北平。故宮雪霽

1948年,北平。天安門金水橋,恬靜、平和

1948年,北平。白塔寺

1948年,北平。天壇

1948年,北平。大使館

1948年,北平。天壇回音壁

1948年,北平

1948年,北平。市井圖

1948年,北平。孔廟?

1948年,北平。

1948年,北平

1948年,北平。故宮

1948年,北平。鳥瞰紫禁城

1948年,北平。蘇聯大使管

1948年,北平。白塔

1948年,北平。

1948年,北平。前門,國軍,前門城樓上是蔣介石畫像

1948年,北平。院子裡明朝的石雕將軍

1948年,北平。觀音坐騎「犼」,又名朝天吼,傳說是龍王的兒子,有守望習慣。華表柱頂之蹬龍(即朝天吼)對天咆哮,被視為上傳天意,下達民情。又有文獻記載,觀音菩薩的坐騎即為「朝天吼」。

1948年,北平。景山

1948年,北平。文臣武將

1948年,北平。

1948年,北平。市井圖,街頭布攤

1948年,北平。喇嘛

1948年,北平。

1948年,北平。

1948年,北平。故宮太和殿

1948年,北平。

1948年,北平。崇禎皇帝吊死的樹

1948年,北平。九龍壁

1948年,北平。雍和宮佛像

1948年,北平。萬壽山石碑

1948年,北平。天安門廣場

1948年,北平

1948年,北平。溜冰的市民

1948年,北平

1948年,北平。前門樓子

1948年,北平。白塔前的牌坊

1948年,北平

1948年,北平

1948年,北平。孔廟大成殿

1948年,北平

1948年,北平。長安街牌樓

1948年,北平。紫禁城屋頂

1948年,北平。頤和園迴廊

1948年,北平。不知是那座古建築,估計是傅作義將軍的指揮部所在地,如果當年傅作義像太原一樣,這座城市又怎樣?

1948年,北平。碧雲寺神像

1948年,北平。清真寺

1948年,北平。獬豸

獬豸,也稱解廌或解豸,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上古神獸,體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類似麒麟,全身長著濃密黝黑的毛,雙目明亮有神,額上通常長一角,俗稱獨角獸。它擁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它怒目圓睜,能辨是非曲直,能識善惡忠奸,發現奸邪的官員,就用角把他觸倒,然後吃下肚子。

1948年,北平。故宮雪霽

1948年,北平。雍和宮喇嘛

1948年,北平。五塔寺近景

1948年,北平。太湖石

1948年,北平。亭

1948年,北平。碧雲寺彌勒佛原貌,在文革被毀

1948年,北平

1948年,北平

1948年,北平。碧雲寺金剛寶座塔

1948年,北平。天安門廣場

1948年,北平。紫禁城

1948年,北平。故宮屋頂

1948年,北平,雪

1948年,北平。火車站

1948年,北平。頤和園

1948年,北平

1948年,北平。故宮,角樓,白塔

1948年,北平。紫禁城

1948年,北平。故宮雪景

1948年,北平,玉佛

1948年,北平。碧雲寺石雕

1948年,北平。佛香閣

1948年,北平,中南海?

,已拆

1948年,北平。市井圖,小吃攤

1948年,北平。盧溝橋的石獅子

1948年,北平。

1948年,北平。故宮仙鶴

1948年,北平。

1948年,北平。

1948年,北平。市井圖

1948年,北平。

1948年,北平。故宮

1948年,北平。歡喜佛

1948年,北平。玉泉山,塔

1948年,北平。

1948年,北平。

1948年,北平。故宮一瞥

1948年,北平。回音壁

1948年,北平。明思宗殉國處

1948年,北平

1948年,北平。守衛孤城的國軍士兵

1948年,北平。世界級聲譽的燕京大學

1948年,北平。燕京大學的林蔭道

1948年,北平。

相關焦點

  • 「民國老照片」一張照片一個故事一段歷史(30多張)
    1939年北平西單1939年北平西單1939年北平西單1939年北平西單重慶舊影,1945年12月重慶舊影,1945年12月>重慶舊影,1945年12月重慶舊影,1945年12月山西臨汾老照片,1939年山西臨汾老照片,1939年山西臨汾老照片,1939年山西臨汾老照片,1939年民國初期的小孩子的老照片
  • 國立北平藝專之於民國雕塑的發展
    ■劉禮賓(中央美術學院研究員,中國雕塑學會常務理事)  民國現代雕塑源自西方寫實主義雕塑,主要由一批留學生傳入中國,並藉助雕塑創作使其在中國傳播,從而生根發芽。在這個過程中,由於各種原因,現有的史料梳理顯示:民國時期,雕塑教育並沒有在「中國現代雕塑起源」問題上扮演最為重要的角色!
  • 卞向陽將上海服飾分為三階段,從《玲瓏》雜誌,看民國女性的審美
    從《玲瓏》雜誌的代售處和讀者來信得知:《玲瓏》雜誌在30年代的傳播範圍近至北平、廣州,遠至新加坡。深受知識女性的歡迎,尤其在女學生、名媛、明星中廣為流行。張愛玲也曾說上海女學生人手一本《玲瓏》。《玲瓏》在女性群體中廣受推崇與它的內容直接相關,《玲瓏》雜誌提供的豐富服飾信息為民國女性傳播了新的審美觀念。
  • 北平胡同裡的帕梅拉
    帕梅拉的故事牽動人心,許多在北京的外國人為《北平午夜》著迷,他們開始尋找書裡的狐狸塔、盔甲廠胡同和船板胡同,這些書中的地名甚至串起一條熱門的旅遊路線。桂濤  保羅·法蘭奇向他的英國讀者講了個民國時期的北平故事:在日軍入侵前夕的北平,英國前外交官之女、20歲的帕梅拉被人發現暴屍於狐狸塔下,「每根肋骨都被折斷,心臟被挖走」。帕梅拉之死震驚了中國,在旅居的外國人中引發恐懼與猜忌,並傳導至國際外交中。但最終因為日軍入侵不了了之,成為懸案一宗。
  • 人像攝影組圖:民國往事,北平記憶
    人像攝影組圖:民國往事,北平記憶策劃指導:曉燁出鏡演員:路東昌文慧小國拍攝地點:北京中華攝協故事人像策劃2015年作品三次榮登中央電視臺2016年作品北京青年報一等獎2019年入選全國70位女攝影家主攻環境故事人像,成功策劃了【芳華】【知青歲月】【色戒】【九兒】【山楂樹之戀】【離別的秋天】【民國往事
  • 安利四本民國言情小說,甜寵
    給大家推幾本民國言情文,都是甜寵要資源的可以私聊我⒈《嬌氣》作者:名字菌書評:嬌氣大小姐x外表冷硬兇巴巴實際哈士奇屬性的會長大人超寵超甜~民國架空,蘇爽升級,一寵到底~女主嬌氣矯情小哭包,超蘇超美。內容標籤: 情有獨鍾 民國舊影 甜文 成長2.
  • 《舊影潮州》增訂版發行 百餘年前鎮海樓高清影像首次亮相
    《舊影潮州》增訂本正式發行,書中首次高清呈現潮州府譙樓——鎮海樓的正面影像。同年,從2009年便開始搜集潮州老照片的丁銓以重金輾轉求得這張照片,決定為他不斷校正、完善的《舊影潮州》加上一張有分量的照片。《舊影潮州》增訂本於近日正式發行,潮州鎮海樓等高清影像首次亮相。 攝影定格瞬間,卻穿越百年,舊日影像,得以重生。 丁銓,潮州人,南方日報原攝影記者,熱衷尋找老照片背後的故事。
  • 1940年民國北京女性夏季服飾舊影
    民國雖然是個繁紛複雜的年代,但也是個推陳出新的時代。這個時代不僅大部分時間裡軍閥混戰,而且泱泱華夏大地還遭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
  • 《故紙》雜誌——2020年11月號
    馮玉祥罵胡適糊塗:一新/1947秋翁(平襟亞)與木道人:老鳳文人的病(黃也白、孫了紅):王渤/1945孫了紅鬻畫:毛瑄/1945嚴諤聲自造洋房自備汽車:羊克斯/1947民國電影北平四大兇宅之《十三號兇屋》之糾紛見聞奇談茶寮、茶館、茶室北平的四大兇宅:北人/1947遇狐:花紅/1948拆白:木奎/1945
  • 關於UNIQLO雜誌《LifeWear》
    《LifeWear》Magazine提到《LifeWaer》這本雜誌就不得不說下前《POPEYE》主編木下孝浩,木下孝浩在
  • 鬱達夫:北平四季
    先說人的分子吧,在當時的北京——民國十一二年前後——上自軍財閥政客名優起,中經學者名人,文士美女教育家,下而至於負販拉車鋪小攤的人,都可以談談,都有一藝之長,而無憎人之貌;就是由薦頭店薦來的老媽子,除上炕者是當然以外,也總是衣冠楚楚,看起來不覺得會令人討嫌。
  • 梁實秋:北平人的饞與北平的小吃
    其次是「灌腸」。薄暮後有叫賣羊頭肉者,刀板器皿刷洗得一塵不染,切羊臉子是他的拿手,切得真薄,從一隻牛角裡撒出一些特製的胡鹽,北平的羊好,有濃厚的羊味,可又沒有濃厚到膳的地步。北平沒有湯圓,只有「元宵」,到了元宵季節街上有叫賣煮元宵的。袁世凱稱帝時,曾一度禁稱元宵,因與「袁消」兒子音同,改稱湯圓,可嗤也。
  • 與張愛玲齊名的才女蘇青曾經創辦過雜誌,民國的雜誌封面是這樣的
    民國的雜誌封面記錄了別具特色的民國史,它們反映了一個時代最真實的影子。《新青年》、《語絲》、《新月》、《生活》周刊、《獨立評論》、《觀察》周刊、《良友》畫報、《東方雜誌》,這些雜誌或致力於宣揚團體的理想,或只為喚醒昏睡的大眾,或文人論政筆墨報國,或以只做一個娛樂的戰士……實際上也擔負著史家的職責,手裡握的筆就是史家之筆,不僅記錄當下,而且昭示後世。在民國隨著女性解放和女權運動的興起,以女性為視角或者以女性為受眾的雜誌,如雨後春筍版時興起來。
  • 《大魚海棠》遇上雙笙的《故夢》昏黃燭火輕搖晃,物是人非事事休
    本來我也是看著劇情走的,不過幾年前聽過雙笙的一首《故夢》,前兩天再次聽到時,《大魚海棠》的畫面感紛沓而來,正如同開頭的那一句:舊憶就像一扇窗。椿湫打開窗的那一幕,突然就冒出來了,而之後的每一句,似乎都閃過了《大魚海棠》的一個鏡頭。
  • 吃摘|唐魯孫:吃在北平之專賣小吃的小飯館
    北平的吃食,就是在這樣的傾注目光裡,成為記憶中不可抹去的一縷香氣。北平自從元朝建都,一直到民國,差不多有六百多年歷史,人文薈萃,在飲食服御方面,自然是精益求精,甚且踵事增華,到了近乎奢侈的地步。民國初年,六九城無論哪一類鋪戶,只要向京師警察廳領張開業執照,就可以挑上幌子,正式開張大吉了。當時夠得上叫飯館子的,最盛時約莫有九百多戶,接近一千家,真可以說是洋洋大觀,集飲食之大成。
  • 民國北平四大名校,除了現在的北大清華,剩下的是哪2所學校
    社會各階層對教育的投資力度也加大了,不少現代化的大學在這個時期誕生了,民國時期的北平四大名校,就是在這個背景下建立的,但這4大明名校,現在只有北大清華了,其他兩所去哪了?1、清華大學美國布希總統在清華演講時說,清華大學是美國人捐建的,但他的這種說法,隨即遭到了作家李敖的反駁。
  • 恐怖電影《北平會館》正在熱映 讓驚悚治癒壓力!
    該影片以國產恐怖片鍾愛又接近於現實傳聞的兇宅和冤魂女鬼為背景,注入濃鬱民國風以及民間樂器、戲曲文化等多元化元素,多重恐怖疊加,講述由一場「說走就走」的兇宅探秘而揭開的「二胡聲響,必有人亡」的死亡傳說恐怖事件,復古與創新交替的恐怖元素構成的新穎獨特題材,精益求精的細節處理,穿透心靈的多重驚嚇疊加,《北平會館》實屬一部職場人最為治癒解壓的電影佳作!
  • 一場民國復古婚禮,香檳色的溫柔大氣
    花樣年華 流年故夢 今夜編織一個年代的夢 像一出老電影 收集十裡洋場的風情 在近百年的民國風建築裡,復古的花藝和溫柔的燈光構成一幅優雅古典的畫面,舞臺的背景用捲軸高高掛起。
  • 讓姜文和Netflix都中意的《午夜北平》,到底講的什麼奇案
    上班的第一天,簡直連地鐵的空氣裡寫滿了「不想上班」四個大字,整個上午的微博頭條都是「再上25天班又是小長假」,莫名讓人好睏好萎靡……結果一條消息就讓我精神了:網飛正在籌備一部民國題材的劇集《午夜北平》,而主演不是別人,居然是姜文!不說別的,這一個名字就讓人興奮了,據說為了籌備這部劇,現在姜文每天花三個小時用來學習英文。
  • 民國赫赫有名的北平四大名校,如今只剩下北大清華
    當時,在北平(今北京市)出現了4所頂級水平的大學,被稱為「北平四大名校」。它們分別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燕京大學、輔仁大學。北京大學的前身是創辦於1898年的京師大學堂,清華大學的前身是創建於1911年的清華學堂,燕京大學創建於1919年,輔仁大學創建於1925年,前身是北京公教大學附屬輔仁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