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自從元朝建都,一直到民國,差不多有六百多年歷史,人文薈萃,在飲食服御方面,自然是精益求精,甚且踵事增華,到了近乎奢侈的地步。民國初年,六九城無論哪一類鋪戶,只要向京師警察廳領張開業執照,就可以挑上幌子,正式開張大吉了。當時夠得上叫飯館子的,最盛時約莫有九百多戶,接近一千家,真可以說是洋洋大觀,集飲食之大成。
北平的小飯館專賣小吃,不辦酒席的小飯館跟二葷鋪:在科舉時代,每逢大比之年,赴京應科考的舉子,一般有錢的公子哥兒大半都是帶足了盤川的。南方舉子對於純粹北方口味,有很多沒出過遠門的人,一時是沒法子適應的。於是帶一點江浙口味的,像「禎元館」「致美齋」這類小飯館,就應運而生了。
致美齋最拿手的菜是「醬爪尖」。據先師閻蔭桐夫子說,蘇州狀元陸鳳石(潤庠)來京會試,忽然有一天想吃腳爪飯,於是教給致美齋灶做。但是怎麼做也不對勁,後來陸鳳石點了狀元,大家都知道狀元愛吃他家醬爪尖兒,傳嚷開後,醬爪尖反倒成了致美齋的名菜了。北方館子可以說都不會做魚翅,所以也就沒有什麼人愛吃魚翅。但是南方人可就不同了,講究吃的主兒十有八九愛吃翅子。禎元館為迎合顧客心理,請了一位南方大師傅擅長燒魚翅。不久,禎元館的「紅燒翅根」,物美價廉,就大行其道,每天只做五十碗賣完為止。他家紅燒翅根,爛而入味,比起酒席上怒髮衝冠的魚翅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東安市場有一家館子叫「潤明樓」,雖然樓上樓下也有幾十號雅座,可是仍然只能列入小館之流?整桌的菜他家也能做,可是總覺得有點兒婢學夫人,小家子氣,氣魄不夠。
如果您點個雞絲拉皮,關照堂倌一聲要削薄剁窄;您瞧吧,端上真正晶瑩透明渾然如玉,吃到嘴裡滑溜之中還帶著有點勁道。內地各省的吃食,臺灣現在大概都會做齊了,可是直到如今,還沒吃過一份像樣的拉皮。臺灣各大縣市都有餡餅粥,可是跟北平的餡餅粥完全兩碼事。北平的餡餅粥是清真教門館,只賣牛羊肉。在煤市街路東有一家,路西有一家,但都是一個東家,叫作「一東兩做」。生意採二十四小時輪班制,東柜上門板休息,西櫃下門板營業,更番輪替,什麼時候都讓您吃得著餡餅粥。
既然叫餡餅粥,自然以餡餅最拿手。他家有一種牛肉做的大餡餅,又叫「肉餅」,餡多油重,最受賣力氣老哥兒們的歡迎,油水足,又解饞。如果帶話要滿鐺的肉餅,那就比平常肉餅老尺加二,再大飯量的壯漢,兩個人也吃不完一個大肉餅。煤市街還有一家小館叫「天承居」,您要是想喝點保定席的「幹酢兒」(土製黃酒),那您就上天承居去喝。他家的幹酢兒永遠沒斷過莊,隨時供應,從沒缺過貨。大家到天承居,主要的是吃「炸三角」,北平「都一處」也賣炸三角,那跟天承居比,可就差得遠了。天承居炸三角不但肉選得好,肥瘦適中,吃到嘴裡沒有木木扎扎的感覺,就是做滷用的肉皮也非常考究,全是從肉上現起下來的。到了韭黃季買賣一忙,還要專用兩個小利巴(小夥計)扦豬毛,所以他家炸三角所用的滷肉和滷都高人一籌。同時包三角也有點兒特別手法,炸起來沒有裂嘴兒的三角,既不嘴,就不漏湯。油鍋裡不漏湯,炸出來的三角,自然個頂個的一律金黃顏色,絕沒焦黑起泡的情形。從前有位南方老客,自命老北京,有一天吹來吹去,把一位北平老鄉實在吹煩了,心裡一冒壞,三說兩說,哥兒倆出南城下小館到天承居吃炸三角。等炸三角一上桌,南方老客「吭哧」一口,一股熱滷直濺鼻孔,長袍油了,舌頭燙得也起泡了,心知吹牛過分,讓人陰了一下。啞吧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從此再也不敢胡吹亂疇了。北平還有一家小館子叫「穆家寨」,掌柜兼掌廚的穆大嫂,人都管她叫「穆桂英」。這位「穆桂英」是聞名不如見面的一個黑粗矮胖的中年婦人。教門館只賣牛羊肉,他家炒貓耳朵最出名,炒貓耳朵要輕大火勤翻勺,炒得透,那就要靠臂力腕力了。穆大嫂一過五十,就不大親自下廚了,可是碰到老主顧點將,她偶或仍舊錶演一番。
東西牌樓隆福寺街有一家小飯館,一進門靠東牆就是一排大灶,它的名字叫「灶溫」,大家叫白了都叫它「遭瘟」。它叫灶溫是有原由的,剛開張的時候,本來是一家茶館,可是茶客有時自帶青菜、魚肉、蒸食、麵條,他也可以代炒、代蒸、代煮,借他的灶火,溫您的囈食,所以叫灶溫。據說這個館子明朝崇禎年間就有了,民國初年開徵營業稅,財稅機關因為查鋪底,才查出來。要是真的話,那比廣和居還要老,大概得算全北平最老的飯館了。傳言他家最初就只是給茶客炸醬煮麵條,所以要吃炸醬麵,他家的肉丁或「肉末幹炸」是最拿手的。灶溫對面有一家羊肉床子叫「白魁」,一立夏就開始賣燒羊肉了。跟灶溫借個中碗,到白魁切點羊排叉或是羊腱子,寬湯加點鮮花椒蕊,再來上麵條或是雜麵,到灶溫一下鍋,那真是要多美有多美。後來,民國十八九年,北平在山西派勢力之下,很時興了一陣女招待,大名鼎鼎的小金魚,就是在灶溫哄起來的。女招待鬧哄了兩三年,灶溫老闆一看情形不妙,於是又停用女招待,恢復本來的面目,仍舊以「帶肉餡的鍋塌豆腐」「燴白肉丁加糟」「小碗幹炸」多搭一扣的炸醬麵來號召了。北平大大小小飯館還有若干沒有寫出來的,以上不過是舉其犖犖大者,讓沒有到過北平的人領略一下當年故都風貌。講完北平的三類飯館子(前兩類請戳主頁查閱歷史信息索取哦),主頁菌想問大家一個問題,為什麼現在會有人認為,在中國只有南方有小吃,而北京沒有呢?請毫不吝嗇地在文末留言發表你的觀點吧。配圖來源於網絡
投稿郵箱:chilipawaitougao@163.com
商務合作:chilipawaihezuo@163.com